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寒门潜龙 > 第68章 坚定信念,誓要留下

寒门潜龙 第68章 坚定信念,誓要留下

作者:廷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5:34:0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宁夕依旧保持着沉默,直至所有人都自觉静默后,才缓缓开口。

“追随吾修炼,唯有确保温饱无忧,至于能赚取多少灵石,那取决于我自身修行所得之财。

贡献越大,所获奖励越丰;贡献微薄,则所得灵石寥寥……”

深知恩多怨长的道理,宁夕并未作出任何保证,更不会轻易去培养一群依赖高福利的寄生修士。想要赚取灵石,想要踏上仙道坦途,对不起,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还是与我一道披荆斩棘,奋力拼搏吧!

起初,宁夕料想这般直言不讳,必然会让大部分人退缩离去,毕竟没有实质的利益保障,谁又愿意冒此风险相随?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竟然无人选择离开!

“夕哥,你就不必赘言了,考核之事到底该如何进行?快些说明吧,我们还得赶回去做修行功课呢!”

“正是,夕哥,欲求仙道之路,就必须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尽管我们未曾涉猎经籍,但这道理却是明了于心,你无需再多言,既然决定让孩子跟随你修行,心中早就有了定论!”

宁夕明白了,村民们吵闹不止,其实只是希冀争取到更为优厚的条件罢了。如今既知他的心意无法动摇,自然也都选择了顺应接受。

“既然如此,愿意追随吾修行者,请站至这片空地之上!”

宁夕手指一处空旷之地,“各家只能派出一人参与选拔,超额恕不可许!”

据宁夕估算,此次前来应募的村民至少也有三十户人家,倘若不限制每户人选数目,恐怕有些家庭便能选中两三人。

然而当前情形下,并非急需众多弟子,在自己威望尚未完全树立,且管理能力尚有所限之际,宁夕并不愿收揽来自同一家庭的弟子,如此易滋生小圈子,不利于今后的教导与统驭。

对于候选弟子的基本要求,宁夕昨日已明确告知:非家中独子,年龄需在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身高不宜过矮,体态不可过胖或过瘦,体质亦需健康无恙等等……

不到三十名少年挺身而出,其中宁夕的目光掠过,发现仍有几家受到先前训诫的影响,心生退意,虽未曾离去,但却没有派出自家子弟参与。李星屹立于少年之中,他的双眸充满了坚韧与决心。

李星之父两年前在服役期间不幸离世,其母因过度悲痛,积郁成疾,一年后也随之而去。家中仅留下一位哭瞎双眼的祖母和一对未成年的弟妹。十六岁的李星单薄之力难以支撑全家老小的生活,更别提还需偿还在救治母亲时遗留下来的巨额医药债务。可以断言,若无意外之喜降临,李家恐难熬过这个严冬,全家人将会饿殍街头!

正当李家陷入绝望之际,命运出现了转折。宁夕竟然奇迹般地由一个遭人厌恶的小混混,一跃成为受众人仰慕的修炼新秀。近段时间以来,村中流传,跟随宁二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致富,甚至能学到修行知识……

第一次招募门徒,宁夕仅从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家挑选,李星自然毫无机会。随后宁夕宣布一个月后才会再次招徒,这让李星感到无比绝望,因为他们家根本撑不过那个漫长的月份。或许上苍怜悯他们的处境,又或是宁夕本就是慈悲为怀的仙人转世,昨日竟传出惊人消息,宁夕将提前开启招募!

为了让李星入选,全家忍饥挨饿一整天,把家中所有口粮都省给了他。即便如此,李星也只能勉强度日,而今晨更是滴米未沾。虽然他在少年群中毫不起眼,腹中饥饿难耐,身躯冻得瑟瑟发抖,但他的内心却燃烧着炽热的希望——为了能让家人吃得上饭,活下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必须留在这里!

“嗯……”

宁夕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定睛一看,发现问题出在李星身上:“李星,你回家。”

李星面色瞬间苍白:“夕哥,为何?”

宁夕摆了摆手道:“你不适合加入,万一你出事了,你的家人又有谁能照顾呢?”

并非宁夕不愿担负责任,而是他现在的实力有限。徒弟出事,便需承担起赡养其全家的责任,如今的宁夕尚未达到这样的能力。一人二人尚可应付,若人数过多,宁夕必定会被拖垮。

据武朝朝廷规定,兵士阵亡,其家属可得到一年军饷作为抚恤金。譬如每月军饷为二两银子,则一旦战死后,官府发放二十四两银子即视为尽责。然而实际上,许多战死者家属往往无法拿到全额抚恤金,能得到一半已是万幸,有的甚至分文未得。这还仅仅是针对大武朝正规军队而言,若是服役于官府的平民百姓,想获得抚恤银子,只怕只能向冥界阎罗王祈求了。

而在招募门徒之前,宁夕已深思熟虑,将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给予弟子们丰厚的抚恤。至于具体数额,只能视自身的经济状况再作定夺。

李星的处境,宁夕自是洞若观火,如今李家上下,老人衰弱,孩童年幼,唯独他一人力撑门户,一旦他有所差池,全家便会落入饥饿的深渊。

宁夕肩负重责,自然无法承受这般风险,也不愿将李家推向无望之境,故而原本便未打算接纳李星入门。

李星却昂首坚毅道:“夕师兄,为何我不符合条件?难不成我是家中独子便不合格么?”

“我去!”

宁夕察觉到自身规条的一处疏漏,虽声明不收纳家中独子,却未曾提及未成年者不在其列。当初他随口而出,并未深思熟虑,谁能料到竟有人意图借此寻隙。

“不成,你一家全靠你一人力维生计,若出现意外,我如何向你的亲人交待?”

宁夕并非冥顽不灵之人,想从他这里找漏洞,那是休想。今日若放任李星得逞,明日怕是会有无数人前来挑战底线。

作为宗门东家,宁夕握有最终裁决权,无论他说拒收何人,无人能逆其意。

突然间,“扑通”一声传来,吓得宁夕一惊。

只见李星直挺挺地跪在了他面前。

“夕师兄,恳请您赐予我一次机会,若能如此,李星来世甘愿化身牛马以报答您!”

宁夕顿时无言以对,倘若人人效仿,那还考核些什么呢?比拼脸皮厚度足矣!

绝不助长此种风气,否则日后队伍管理必将困难重重。

正欲一口回绝,却听得接连不断的“扑通”之声。目光转向人群,宁夕险些为之气结——李星的盲眼祖母及一双年幼弟妹皆已跪倒在地。

“夕师兄,请您收留李星吧,即便他不幸离世,老身也决不怨您!”

说着,老太太立刻行起大礼,旁边不足十岁的小孙女和只有五岁的孙子也随之磕头不止。

目睹此景,众多村民纷纷上前相劝:

“夕师兄,就给李星一个机会吧,他们家真的没法活下去了!”

“是啊,夕师兄,李星家早已揭不开锅,还欠下了好几两银子的债务。若您不收留他,他们全家恐怕就要走到尽头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虽略显嘈杂,但宁夕已然大致了解李家现况。原以为李家贫困,却不曾料想其困顿至此,连眼前的冬季都难以度过。

“这……”

面对此情此景,宁夕陷入了纠结。虽然规矩不能轻易打破,然而此时此刻正处于塑造自我形象的关键时期。倘若坐视李家全家饿死,不仅有违他的人设,他自己也会良心不安。

宁夕生于贫穷人家,虽不至于面临全家饿死的地步,但他对穷苦百姓的艰难困苦有着深切共鸣。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本该与李星形成竞争关系的村民们,竟然有不少人出面为李星求情。若是接纳李星,无疑占用了本该属于其他人的入门名额。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宁夕做出了决定:给李星一个参与选拔的机会,如若未能入选,则一切免谈。

在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里,修行者众多,宁夕又怎能一一怜悯。更何况,即便宁夕有心施善,亦有其他的途径,比如暗中输送灵谷予李家,助其度过严冬之困。

莫以为借贷便显得卑微,在这修炼界中,肯借你灵谷之人,要么是恩重如山的长者,要么便是觊觎你家田地的宗门恶霸。

如今招募弟子,乃是宁夕当前最为紧要的大事之一,不可混淆于普通的布施之举。听闻宁夕愿意给予自己一次试炼的机会,李星毫不犹豫地连续叩了三个响头,对着天地起誓,只要宁夕给予他这个机遇,即使最终未能入选,他也决无半分怨言!

李星那双失明的祖母同样接连磕头不止,他的两个弟妹见状,纷纷效仿,不断地朝着宁夕磕头。宁夕被这一家子磕得头皮发麻,赶忙制止道:“罢了罢了,你们都快起身吧,再有人磕头的话,我可就要取消李星的试炼资格了!”

经过此事,宁夕更加谨慎,她命令身边的弟子石头等人再次详尽排查,以防有任何不符合入门标准的投机者混入其中。

无需石头等人费力查找,自从李星出现之后,其他村民们也都在暗中留意自家孩子的竞争者们。虽然许多人担忧自家孩子面临的压力增大,然而对于李星的情况,村民们心中虽各怀心思,但在大道公义面前,他们仍旧保持着淳朴的本质。这也是宁夕愿意带领这些追随者共同追求修真之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她绝不希望培养出一群只知私利的白眼狼。

确认剩余的所有少年都满足入门条件之后,正式的试炼终于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前,宁夕首先提出的便是秩序的要求。所有参与试炼者需排列成一行,任何人不得随意乱动,否则即以驱逐处理。规矩,自始至终都应得到贯彻。

卧龙村的村民们平素并无排队的习惯,一番你推我搡之后,才勉勉强强地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队伍。

接下来的第一项试炼内容更是令众人惊讶不已。宁夕指示石头在空地上树立起一块石碑,并在其上贴了一张空白的符纸,上面绘制了许多大小不一且缺一角的圆形图案。

随后,宁夕命参加试炼的人站立在五丈之外,单手遮目,仅凭一眼观察那些圆形图案缺失部分的方向。

尽管大伙儿对此新颖无比的试炼方式感到陌生,但他们很快便领悟到了宁夕此举的目的——测试他们的视力是否正常。

李星在队伍中的位置较后,目睹一个个候选者接受视力测试,内心紧张不已,暗自发誓:我不能败,绝对不能败!

队伍前行迅速,卧龙村既无电视与手机,村民们甚至未曾读过书籍,因此视力普遍较好,几乎没有近视之人。而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夜盲症与此类视力问题无关,白天并不会影响视线。

然而,当轮到李星接受试炼时,他却惊出一身冷汗。不论如何用力睁开眼睛,他都无法看清最下方一行圆圈缺失部分的方位。

直至张四海唤起下一位试炼者时,李星的双腿已经开始颤抖,完了,自己没能看清所有的圆圈缺口,看来是没有通过试炼的希望了啊!

在无尽的失望中,李星以为自己必定无法入选修炼者的行列。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最终仅有一位弟子被淘汰,而他竟然奇迹般地通过了试炼,踏入了修真之道的大门。被淘汰的那个青年名叫温家亮,因其瞳孔泛青,故被人称作“青瞳少年”。若非进行灵识检测,无人知晓他的一目竟有视力之障。

宁夕将温家亮唤至身前,凝神细察其双眸。虽然她并非精通医道的丹药师,但她已大致明白温家亮眼部状况的真相。恐怕,他罹患的正是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青光眼疾。想当年,宁夕祖母亦曾深受老年性青光眼之苦,幸而借助高明的术法修为,得以施行眼部秘术治愈。当时,宁夕记忆犹新,那些精通疗愈之道的修士曾告诫家族,青光眼唯有早日施术方能逆转病情,否则只会日益加重,终致双目失明。

温家亮年少之时便遭受此厄运,或许是天赋体质所致,其未来之路或许充满黑暗与坎坷,实在令人心生怜悯。宁夕也只能无奈摇头,想到在这大武王朝这等落后之地,即便她是医术高手,也无法施展眼科秘术。这孩子的命运啊,唯有期盼大武王朝的修行科技能在其双目失明之前有所突破。

暂且放下温家亮之事,宁夕接着进行了下一环节的考核——踏罡步斗。她指示石坚作为先锋,贾满仓殿后,引领村民们围绕村落奔跑一周。张四海与罗志远则紧跟其后,记录那些掉队者的名字。

起跑之前,宁夕特意叮嘱石坚不必急于求成,以免他人难以跟上他那修真者特有的疾速步伐。村民们万万没想到,宁夕真要以这种严格的模式进行测试,许多人才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应当让孩子吃饱喝足后再来应试。

对此,宁夕并不在意是否所有人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事先已有警告,若不听从安排,淘汰也是咎由自取,无需惋惜。李星身处队伍之中,并非有意采取何种策略,实则是自身尚未达到那种飞奔如电的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