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1044章 元青花釉里红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第1044章 元青花釉里红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16:51: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听到陈阳说要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柴老板愣了片刻,随后仰头笑了。

“陈老板,您玩笑了!”柴老板看着陈阳笑着说道,“这物件,别说我这没有,就算整个京城您恐怕也找不出来一件!”

“但凡谁能给你拿出来,那也一定是假的!”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也可以称为元青花故事罐,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现在大家都知道它的价值了,是因为在2005年的是,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拍卖出了2.3亿元的价格,才让人们看到了元青花的价值,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十年代的时候,这种元青花故事罐,在古董行里已经是天价了。

那时候有元青花五大罐之说,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尉迟恭救主、刘玄德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以及西厢记焚香拜月,这种元青花故事罐,在今天人们知道它的价值,是因为曾经拍卖出2、3亿,而不是因为古董本身。

元青花故事罐之所以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值多杀钱,重要的是,以历史典故为饰纹,这样的瓷器在元代之前几乎没有。

历史故事纹饰,在瓷器里面是最难的一种,因为历史故事一个就是一个,每副画的布局全都不一样,这就相当考验画师对人物、器物、细节的掌控,需要有整体构图能力和超长的想像历。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这玩意它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画在瓷器上。青花瓷属于釉下彩,需要高温烧制,稍有不留神,或者手微微一哆嗦,多了几滴釉墨,或者某处施釉过多,烧制变形,或者说烧出来影响了整体效果,就全毁了。

换句话说,一位技术高超的画师,一次性将一个历史故事画在十个罐子上,入炉烧制只会,这里面能出来一件成品,这都算超级大师。我们今天的看到的元青花故事罐,很有可能是在元代,是经过几炉烧制,废了不知道多少罐子,才烧制出来的。

历史故事罐,不同于什么青花缠枝纹、什么海藻纹等等,因为这些都数一类纹饰,就算稍微画的差一点,也算成功。但故事罐不行,涉及到人物开脸、表情、线条,还要表现出当时人物的心里状态,元代又没有电视剧,这些都需要画师的想像力,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发现了三种元青花故事罐,分别是:元青花百花亭图罐、元青花昭君出塞图罐、元青花锦香亭图罐,加上之前的元青花五大罐,圈里称为元青花八大罐!

元青花故事罐,经过确认的就这么八种图案,如果你要拿着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的大罐,去找专家鉴定,几乎不用看就是假的。理由很简单,元青花大罐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这种图,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是元青花梅瓶纹饰,根本就不在大罐上,那还用看么?

而且这东西你想找到流传有序的证明太难了,据元人蒋祈在《陶纪略》中记:"景德镇,有窑300余座。"而这300座窑,就是元代景德镇瓷业生产力发展物质基础。从目前传世及出土的瓷器看,元代景德镇除继续生产宋代已有的青白瓷和黑釉瓷外,还创烧了大量新品种: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褐釉、红绿彩、孔雀绿釉等。

既然元青花烧了这么多,为什么咱们国家市场上如此稀缺呢?这是因为元代的时候,瓷器大量外销了。当时烧制好的瓷器,主要有两条运输主干线:第一条是"南瓷北输"主干线。

这条瓷运线与元代南粮北运路线基本相同,即由江西景德镇昌江经赣江,由鄱阳湖入长江,再由长江进入运河,直达元大都通州惠通河码头。元大都作为南方瓷器向北方扩散的集散地,路经河北、山西,陆路运输到达蒙古元上都—和林以及商业重镇集宁路、大同路、兴和路等,再经各驿站,深入蒙古草原腹地,与"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直达西域各国。

第二条是"南瓷海运"主干线。

这条运输线是由昌江流经赣江,再由鄱阳湖进入长江,经明州、泉州等港口出海,将元青花等瓷器外销到小鬼子、TS、小非、阿三、伊朗等东非沿岸国家,这条运输主干线又称"海上陶瓷之路"。

这些国家已先后发现元青花的完整器或残片,甚至这条海上陶瓷之路的海域,都已经发现了在元代运载瓷器的沉船遗址,而沉船遗址和元青花瓷器可能成为未来的海上陶瓷博物馆。

所以说,你拿着一件未经过考证的元青花故事罐,跟人家说这是你家祖传的,那专家能信么?别说你祖上是什么李鸿章、李莲英了,就算你祖上是爱新觉罗都不太可能,依据目前清代各大陵墓的发掘来看,墓里陪葬的名青花居多,很少有元青花,得是明代大幕里,才有元青花。

你说是你家祖上传的,除非你家祖上是外国人或者蒙古人!

所以能流传下来的青花故事罐,每件都是宝贝,即便在90年代,要是有这么一件元青花故事罐,绝对不会在十万以下,甚至上百万都会有人买。

听柴老板说完,陈阳挑起眼皮看了一眼柴老板,这老家伙上钩了!

“如果陈老板喜欢元青花大罐的,我这倒是有一件,可以让陈老板看看!”

陈阳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这老家伙用的还是老套的办法,说让自己看看,要是自己看上了,绝对会说这物件有人定了,迫使自己加钱,这办法太老了,但关键.......真好用!

想到这里陈阳微微摇摇头,放下手中的茶杯,“不看了!”

听陈阳说完,柴老板一愣,换成别人都得说拿出来看看,他这怎么还不看了?

“无非就是那些青花海藻纹、青花云龙纹、青花缠枝纹一类的罐子,没意思!”陈阳瞟了一眼柴老板,笑着摆摆手,“看的太多了,乏了。”

好家伙,这小子看起来比宋敏强呀,先不说人家是不是真的看过,单单这几种纹饰,自己就得给宋敏讲上半天,这小子都说出来了,看来不好糊弄呀!

“陈老板,”柴老板笑着冲陈阳抱了一下拳,“一看您就是大家,就您说的这几种纹饰,换了别人,我光解释就得解释半天。”

“但我手里这件元青花大罐,可跟这些不一样!这么说,我敢跟您打包票,这物件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但凡您要是看过,您转身就走!”

“哦?”陈阳脸上充满了好奇心,既然柴老板都这么说了,示意他拿出来看看,要真是像他说的,那自己没准真要了。

“您稍等!”说完话,柴老板起身就向柜子走了过去,陈阳冲着宋敏微微一笑,趴到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信不信,他拿出的物件,叫元青花釉里红!”

片刻之后,柴老板抱着一件大罐子放在了桌面上,笑着看了一眼陈阳,“这位老板,见过么?”

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次罐通高四十多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罐盖上方,开罐把手呈现出一只精致的“小狮子”形象,盖面上还饰有变形莲瓣纹、忍冬纹和回纹等精美图案。

再仔细观察罐身,颈肩部环绕着一圈如意云头纹,寓意着“称心如意”,两个如意云头纹之间还点缀着花朵。腹部的四个菱花形开光最为引人注目,开光的外缘以珠点相连,形成了独特的连珠纹,这是元代景德镇瓷器独有的装饰手法。

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最后再看罐子底部的缠枝纹、忍冬纹和莲瓣纹等,各种纹饰层层叠加。尽管纹饰繁多,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这也是元青花装饰的一大特点。

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

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整器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

“哟,”宋敏在旁边手托着下巴,看着罐子好奇的哟了一声,“柴老板,这罐子看着稀奇呀,好看虽然好看,但我朋友喜欢元青花,您这不是元青花吧?”

柴老板咯咯一笑,扫了一眼两人,“宋小姐,陈老板,稀缺就对了,这罐子出了我这门,整个华夏都见不到一件!”

“这可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听柴老板说完,宋敏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陈阳,这小子又说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