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好好地活 > 第41章 意外

好好地活 第41章 意外

作者:鄂佛歌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19:51: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暑假结束了,赵小禹升入二年级,金海则跳级到三年级,但两人每天还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队里的通电工程进入了尾声。

春天到夏天,电杆栽了起来,电线架了起来,入户线路也都布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项工作:接火。

这项工作之所以迟迟没有进行,是因为新建队东侧有一条河。

这条河名为乌加河,原是黄河主流,后因流沙浸入,河床抬高淤断,主流南移,它就成了一条退水河。

最近的取电点是乌加河对岸的一个村子,电线需要从河面上架设,因为河面太宽,河中间需要栽两根电杆做为支撑。

一切施工都由村民来完成,他们的方案是,先制作两个水泥大涵管,用船运至河中心,扔下水,隔开水域,淘干中间的水,栽上电杆,用砂石水泥填筑,所有的操作都在船上进行。

自从被选举为监工后,赵大顺似乎找到了人生意义,只要是涉及到通电工程的事,他总是跑在最前面,不管白天黑夜,风雨无阻。

其实他这个监工并无实权,不然也轮不到他,所以指挥别人干活的前提是自己先干,多干。

九月份到十月份,有一段空闲时间,麦子收了,打了,入了仓,葵花、籽瓜等作物还未成熟,队里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完成最后的接火工作,以使今年过年能让新建队像城里一样灯火通明。

那天上午,一艘木船载着十几个村民和两个大涵管向河中央开进。

这是队里唯一的一艘船,已经很旧很破了,因为长年没人划,没人保养,搁浅在浅滩,风化严重,木质疏松,表面布满了裂纹和坑点,有的部位被冬天人们烧蒲林的火熏烤得变成了焦黑色。

木船行在水中时,歪歪斜斜,吱吱扭扭,不堪重负的样子。

刚走出一段路,它开始变形,并向一侧倾斜,船舱左右晃荡,进了不少水。

北方人大多不会游泳,吓得手足无措,顿足捶胸,大喊救命,致使木船更加风雨飘摇。

赵大顺命令众人将涵管推下去给船减负,可是人们早已乱了手脚,不听指挥,只有两三个人和他一起推,奈何两个圆形涵管恰如其分地卡入船舱中,正面无法站人,侧面不好用力,竟纹丝不动。

就在木船即将翻覆的一刻,赵大顺毅然跳下了水,给船减了重,同时他在水中拼出最后一点力气把船扳平,然后就沉没在水中。

木船艰难地返回到岸边,众人安然无恙,只吓出一身冷汗和一裤裆屎尿。

赵大顺也不会水,自从沉没在水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上来,被捞出来时已是一具尸体。

秋老虎的天气似乎比夏天更热,毒辣的日头暴晒着大地,赵家的院里院外簇拥着许多人,赵大顺的尸体横陈在当院,周围的土地是一片湿迹。

孙桂香扑在尸体上哭得死去活来,几个女人在安慰着她,男人们在旁边窃窃私语,讲述着今天的凶险,赞扬着赵大顺的伟大。

赵天尧一动不动地坐在儿子的尸体旁边,眼睛望着天空,面如死灰,看不出任何表情,没有一点活气。

半空中,两只乌鸦在盘旋,发出嘎嘎的叫声,有人捡起一颗石子,朝空中甩去,它们才恋恋不舍地飞向远方,消失在苍茫的天际。

一阵婴儿的啼哭声猝不及防地响起,尖利刺耳,穿墙破壁,冲击得人们头皮发麻。

那个未满月的小女孩,大概也在哀悼着自己的父亲。

放学回家的路上,赵小禹心神不宁,和金海回到村口时,有几个大孩子跑过来说:“赵小禹,你爸死了!”

如果在平时,赵小禹必会回骂一句:“你爸才死了,你全家都死了!”

但今天,赵小禹没有回骂,僵在当地,说不出话来。

那几个大孩子七嘴八舌地讲了事情的经过,赵小禹仍是站着不动,双目痴呆,好像没听见那些话一样。

半晌,他才行动起来,撒开腿向家的方向跑去。

远远望见自家的院子外站着一群人,他站住了,望着那些人。

金海追上他,却不敢说话,只是担心地看着他。

赵小禹的视线模糊了,但眼中并没有泪;耳朵好像也坏了,听不到一点声音,整个世界都是无声的。

他咽了口口水,整理了一下衣服,调整了一下书包的位置,迈开腿,向前走去。

那些人迎上来,向他说着什么,他完全听不清楚,只是嗡嗡嗡地;他也看不清楚,只是模糊的一团重影。

他走进院子,院子里也都是模糊的重影,像噩梦醒不来时的那种感觉。

他目不斜视,笔直地望着前方的屋门,那门却是清晰的,蓝油漆的门板上有些斑驳的痕迹,夹耳窗上的玻璃擦得干净透亮。

他直直地走了过去,推开门,进屋,坐在字台前,从书包里翻出课本,开始写作业。

他平时不像金海那样自觉积极地完成家庭作业,总是需要孙桂香和赵大顺督促,今天却非常想写作业,比任何时候都想。

然而他的大脑一片混沌,课本上的那些方块汉字,他分明都认得,却不知它们要表达什么意思。

几个人跟了进来,金海也跟了进来,形成半圆围在他身后。

一串眼泪滑落下来,打湿了作业本,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忽然,他站起来,发了疯一样地跑了出去。

这个九岁男孩的脚步急促而沉重,震得房子都在摇晃。

赵小禹跑出屋,跑到赵大顺的尸体旁边,扑了上去,紧紧地抱着他,那个冰冷僵硬的身体让他冷得浑身发抖,他却哭不出声音来,也说不出话来,他的声带麻痹了。

当他的声带恢复功能时,已是三天后,装着赵大顺的棺材平躺在一个长方形的土坑里,人们开始填土,土坷垃敲打着棺盖咚咚地响,披麻戴孝的赵小禹忽然哭喊了一声,跳到坑里,扑倒在棺盖上。

一锹泥土盖下,他的眼前一团漆黑。

在这一刻,鼓匠的吹打声以最快的节奏和最高的分贝奏响,铺天盖地,淹没了那个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