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剑无声 > 第53章 阳明悟道

剑无声 第53章 阳明悟道

作者:黑眉小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04:33:0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老一少各自施展身法,朝着木屋飞奔而去,他们之所以如此焦急,是担心那「古怪先生」真的疯了!

可当二人冲入房门时,却被眼前一幕惊的目瞪口呆。

只见「古怪先生」满面春风,一双明眸再次恢复生机,好似两口枯井中注入一汪清泉。整个人犹如脱胎换骨,虽无潘安之俊美,却有宋玉之风流。

先生见二人归来,喜悦之情更加溢于言表,疾呼:“道长!钦烽!我终于悟道了!”

二人尴尬地杵在原地,一时间不知该祝贺还是该劝慰,他们不知道「古怪先生」究竟悟了什么道,只觉得他比先前更不正常了。照这样下去,得赶紧带他离开这里,到外面找个郎中,看看还能不能调理过来。

「古怪先生」无视二人惊愕的表情,口中振振有词道:“心即理,意之所在便是物。朱熹说要存天理灭人欲,此乃大谬,因为天理本身就存在于我心中。我要做的不单是格物致知,更要发掘自己本心里的良知,将内心的良知与外在的行为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他越说越兴奋,说到兴起之处,竟攥住二人的手,高声道:“我们不但不能压抑自己的天性,反而要积极思考,通过观察万物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内心,才能致良知晓天理!”

顾钦烽一脸茫然,但也略微听懂了一二,他不禁询问:“那是否意味着我便是这个世界,如果我死了,这个世界便也不存在了?”

古怪先生摇头道:“非也,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只有我的本心认识了它,它对我来说才有意义。比如在我认识你之前,你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对于我来说你是没有意义的。而我认识你之后意义便产生了,你的存在可能影响到我内心。”

云逸道长也对他的话产生一点兴趣,于是虚心请教:“既然万物皆存,证明天道常在,您又为何说天理存于本心呢?”

“万事万物虽存在,但其真理却需要我们的本心来探索。既要格外物亦要致良知,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方可得正道。”

二人沉吟半晌,似乎是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似乎脚踏实地,又似乎在云里雾里。不过他们看的出来,此刻的「古怪先生」并非疯癫,而是沉浸在喜悦中,看来他真的悟出了心中之道。

许久过后,「古怪先生」慢慢收敛住激动情绪,只留一丝浅浅的微笑挂在脸上,貌似是彻底恢复正常了。

他整理一下衣衫,朝二人深施一礼,道:“这两年来,我沉迷于悟道,平日里疯癫无状,着实给二位添了不少麻烦。二人关照之恩,王某铭感于心,在此请受王某一拜!”

二人急忙扶住那位先生,云逸道长回礼道:“先生言重了,咱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理应同心同德,您何必如此客气。若说谢,该道谢的也是我们。当年若不是您慷慨接纳,我俩恐怕还得露宿荒野,即便不饿死也得冻死。贫道早有感激之心,奈何无暇表露,今日正好借这个机会向您道谢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二位切勿为意。”

云逸道长又问道:“咱们相识已有两年,还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先生端正身姿,拱手道:“在下姓王,上守下仁,表字伯安,弘治十二年进士,原兵部武选司主事。”

此言一出,二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古怪先生」居然还是朝廷命官!

云逸道长不禁道出心中所惑:“请恕贫道冒昧,既然王先生是庙堂中人,为何要隐居于此呢?”

“哎,若朝廷清明,谁又愿意流落山林啊......”

“哦?此话怎讲?先生可否细述?”

谈及此事,王守仁的嘴角略微下沉,脸上的喜悦也消散如烟,随即唏嘘道:“当年先帝驾崩,今上御极,刘瑾等宦官随之得势。正德元年,内阁首辅刘健联合百官奏请诛杀刘瑾,谁料皇上不纳忠言偏信奸佞,非但没杀刘瑾,反倒责令刘健谢迁等人致仕还乡。一时之间满朝激愤,群臣冒死直谏,请求留用刘谢二阁老。可皇上依旧执迷不悟,他将上奏大臣全部逮捕,各廷杖三十,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当场死于杖下。我当时怒发冲冠,遂弹劾刘瑾为「权奸」,因而被罚杖四十,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好在我福大命大,没被廷杖打死,可那刘瑾仍不肯罢休,竟暗中派人追杀我......”

云逸道长不忿道:“这狗贼也忒歹毒了!那您后来是如何脱困的呢?”

“当时我在归乡途中,察觉有人跟踪后,便在客栈墙壁上留下一首绝命诗,又去江边脱下衣靴,制造出投江自尽的假象。随后江上路过一艘商船,船老大好心收留了我,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好一招金蝉脱壳!”

王守仁继续道:“逃出生天后,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想我王守仁自付满腹经纶,本欲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成想竟被一个太监逼得走投无路。既然仕途不畅,不如潜心修学,于是我便来到终南山深处,一为暂避追杀,二为静心悟道。”

云逸道长和顾钦烽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皆为王先生的遭遇感到愤慨,也为社稷苍生感到惆怅。

云逸喟叹道:“如此下去,国将不国,后汉晚唐的阉宦之祸必会重演!”

当天下午,顾钦烽去林中捕了三只雉鸡,一头野猪,又去河里捞了两条新鲜肥美的鲤鱼。云逸道长用这些食材做了一桌美味佳肴,王守仁也从床底下掏出三坛珍藏许久的美酒。

顾钦烽见有好酒,当即双眼放光,叫嚷着:“王先生,你瞒得我们好苦啊!这两年天天喝白水,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没想到你床底下就是个酒窖啊!”

王守仁哈哈大笑,道:“世间处处是佳酿,但须慧眼辨浊清。美酒就在你眼前,喝不到只能怪你自己喽!”

三个男人把酒言欢,畅聊了很久很久,话题从古至今,从中原至四夷,从朝堂至江湖,仿佛要把两年未说的话通通说出来。

三人的年龄相差甚远,身份也大相径庭,但彼此间却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直至深夜,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三人皆酩酊大醉。

云逸道长眯着醉醺醺的眼睛,含糊不清道:“王先生......既然你已经悟道了......接下来打算去哪啊?”

王守仁认真的思考半晌,道:“朝廷任命我为龙场驿丞,我想我还是去赴任吧。”

一听这话,老道猛然清醒过来,急道:“那龙场山高路远,苗僚混杂,此去吉凶难断,先生真的要到去那里上任?”

王守仁异常坚定的说:“驿丞之职虽不入流,却也是皇命,我既然身负此职,就该履行自己的职责。龙场虽远,也是大明之土,我又有何惧!”

云逸道长暗叹:“王先生虽然外表儒雅,内心却坚如磐石,日后必能有所作为。”

“道长,钦烽,你们下一步打算去哪?”

云逸道长调笑道:“贫道向来随心所欲,想到哪就去哪,心里没什么打算。”

王守仁叹道:“道长逍遥自在,不受凡尘所羁绊,真乃活神仙!钦烽,你也打算同道长一路吗?”

顾钦烽放下酒碗,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我乃凡人一个,离道长的境界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我当日下山是为回乡祭奠父母,没想到家没回成,反倒遭遇诸多机缘。现在苦也吃了,武功也练了,我琢磨着还是先回趟江南吧。”

“哦?你是江南人士,那咱俩还是同乡啊!”

“在下原籍浙江严州府,先生家住何处?”

王守仁笑道:“我是浙江余姚人,没想到在这荒山野岭间,会偶遇梓乡故友,真乃一大快事!”

二人举碗相庆,干了碗中之酒。

顾钦烽又问:“您可知此去江南,该往何处走?”

王守仁伸出食指,在桌上边比划边说:“从这里往南走,数日后可至万州。你在万州渡口上船,顺江一路东下,不出半月便可抵达江南。”

顾钦烽闻言大喜,道:“既然如此,咱们明日就出发吧!”

次日一早,三人收拾好行囊,作别了这座简陋的木屋。陋室虽陋,却为他们遮挡过无数风雨,如今即将别离,心中还有些依依不舍。

顾钦烽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把「太乙神功」留在木屋。一来,神功刻于竹简之上,带在身上多有不便;二来,此物本非他所有,他又岂可据之。

或许多年以后,还会有人误入此间,到那时又是一段机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