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绿林赤眉起义

中国历史故事 绿林赤眉起义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公元17年的中原大地,动荡不安,天灾频仍,**丛生,致使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顿,朝廷官员束手无策,无力扭转乾坤。在荆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部、湖北中部以及湖南西部,由于严重的粮食歉收,民众被迫在沼泽与池塘周边挖掘野菜充饥。有限的食物资源引来大量饥民争夺,场面混乱,亟需有人挺身而出,维持秩序。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的两位乡勇王匡和王凤自愿承担起了协调分配的工作,凭借公正无私赢得了广大饥民的信任,很快成为当地人心中的领导者。

面对日益增多的难民,王匡和王凤决定集结这些人,发起一场起义,希望能改变悲惨现状。失去对朝廷信任的百姓们对起义并无异议,反而寄希望于起义可能带来的新生。消息传出后,更多的人从远方赶来加入他们。王匡和王凤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设为起义军的大本营,这支队伍因此被称为绿林军。他们攻占附近的乡村,接纳越来越多逃难而来的农民,短短几个月内,绿林军扩充至八千余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当朝廷得知绿林军起义的消息后,王莽立即派遣两万官兵前往镇压,不料遭到绿林军的迎头痛击,官兵败退。王莽勃然大怒,绿林军则抓住胜机,进一步攻占了多个城镇,并释放了监狱中的囚犯,还将部分粮仓中的粮食分给平民百姓。王匡和王凤的仁义之举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拥戴,绿林军的规模急剧膨胀,人数达到五万余众。

然而,正当绿林军初具规模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肆虐,导致一半以上的起义军士兵病逝。为了保存实力,剩余的起义军不得不兵分三路,分别撤离绿林山,分别占据新市、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以及下江(大致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下游区域)等地。

与此同时,在泰山,有一位名叫樊崇的人也拉起了一支起义队伍,他率数百人占据了泰山作为基地,并向外招募兵马。一支小型起义军加入了樊崇的阵营,不到一年时间,他麾下的兵力已壮大到一万多人,成功占领了泰山郡(今山东泰安)。樊崇率领起义军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徐州(今江苏北部)一带与官府军队展开抗争,时常劫掠富户豪绅的粮食,分给贫苦百姓。

樊崇制定了严格的军纪,严禁起义军欺凌贫困百姓,如有残害或伤害百姓者,一律处以极刑或严惩。如同绿林军一样,樊崇的军队也深受百姓爱戴。

全国范围内的起义运动风起云涌,令王莽焦头烂额。他调动大批兵力意图镇压各地起义军,但官军却被起义军逐一击败,甚至连领军将领也遭杀害。随后,王莽任命太师王匡(不同于绿林军领袖王匡)率军先行征讨樊崇的部队,后再对绿林军进行打击。

公元22年,太师王匡亲率大军进抵泰山郡,试图围剿樊崇的起义部队。面对危局,樊崇首先激励部众拼死抵抗,并下令全体将士将自己的眉毛染红,以此标记区分敌我,防止误伤,自此,樊崇的起义军因其独特的标识被世人称作“赤眉军”。在激烈的战斗中,赤眉军力挫太师王匡的官军,王匡狼狈溃逃,腿部还被樊崇的长矛刺中,留下血洞,其部属伤亡过半,纷纷逃回长安。赤眉军经此一役,声势更加浩大,不仅疆域扩展,兵力也迅速增至十数万人。

绿林军与赤眉军击败王莽军队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全国,极大地激发了各地人民的斗志。黄河沿岸诸多地方相继爆发起义,其中不乏因王莽新政受损的地主阶层及没落贵族,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共同寻求推翻王莽统治的新契机。

在南阳郡舂陵(今湖南宁远北)乡,刘演与刘秀两兄弟亦无法忍受王莽剥夺刘氏宗族特权的做法。在全国反莽浪潮高涨之时,刘氏兄弟召集数千乡民及族人,在舂陵乡发起了反抗起义。他们主动联络绿林军首领,双方联手共同对抗王莽军队,并在战斗中斩杀了多名朝廷将军。

随着绿林军力量的持续增强,内部意识到没有统一领导难以持久,因此提出推选一位总首领,以便军队管理和战略规划。鉴于当时社会观念较为传统,许多人认为首领应当出自刘氏皇族,以赢得更高的权威和广泛的民心支持。众多刘姓子孙中,刘演以其领导能力深得部分士兵拥戴,欲推举他为起义军首领。然而,出于对刘演日后可能威胁自身地位的担忧,其他起义军分支坚决反对。在此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出身没落世家的刘玄,计划拥立他为皇帝。尽管刘演提出应在彻底推翻王莽、团结赤眉军后再考虑立君之事,但多数起义军并未采纳他的意见。刘演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多数人的意愿,赞同立刘玄为帝。

公元23年,刘玄正式登上绿林军领袖宝座,宣布恢复汉朝国号,启用年号“更始”,从而被称为更始帝。王匡、王凤被封为上公,刘演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被授予太常偏将军的职位,此外,其他有功将领也均获得相应的官职封赏。从此,民间普遍将绿林军视为汉室正统,称之为汉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