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八王之乱.

中国历史故事 八王之乱.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晋惠帝司马衷的统治时期,晋朝陷入了混乱。为了争夺皇位,司马家族的诸侯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晋惠帝甚至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棋子,并最终遭到毒杀。尽管参与争斗的诸侯王不止八位,但因其中八位的影响力尤为突出,因此这场内战被称为“八王之乱”。这八位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以及东海王司马越。

晋武帝登基后,为防国家权力落入异姓之手,在司马氏内部大肆分封诸侯王,赋予他们地方管理权和兵权。这一策略虽确保了皇权在司马家族手中,却也为后代埋下了同族相争的隐患。

晋武帝临终时,委托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辅佐晋惠帝。然而,杨骏企图独揽大权,修改了诏书,排除了司马亮。晋武帝病重无法反抗,只得顺从。

杨骏辅政后,司马亮为求自保逃至许昌。此时,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因相貌丑陋且性格暴虐,对杨骏大权独揽心生不满。她暗中拉拢司马亮和司马玮,密谋推翻杨骏。贾南风命司马玮调集荆州兵力至洛阳,暗中控制要道。

公元291年,贾皇后以惠帝名义废黜杨骏,指控其谋反。楚王司马玮率军控制皇宫并包围杨府,杨骏及其家族遭灭门之灾。此后,司马亮和卫瓘成为新的辅政大臣,但这并未满足贾皇后的野心。当司马亮和卫瓘试图剥夺司马玮的兵权时,后者怀恨在心,转投贾皇后。贾皇后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异己,先是指控司马亮和卫瓘谋反,随后又陷害司马玮,最终实现了大权独揽。

在此过程中,贾皇后还陷害了非亲生的太子司马遹,以消除其未来继位的威胁。赵王司马伦和大臣孙秀得知此事后,不仅未加阻止,反而推波助澜,最终导致了太子司马遹的死亡。此后,司马伦和孙秀进一步伪造诏书,控制了朝政大权。

公元301年,司马伦篡位称帝,其治理无方、道德沦丧,导致朝政混乱,诸侯王间的不满与纷争日益加剧。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和齐王司马冏,对司马伦的统治心生不满,遂联手发起叛乱。

三王联军于洛阳城会师,与司马伦的军队展开激战。经过两个多月的殊死搏斗,司马伦及其党羽终被剿灭。随后,司马冏扶持晋惠帝自复位任,大司马,并赐予司马颙和司马颖高官厚禄。然而,权力的诱惑使司马冏逐渐沉沦于享乐,朝廷再次陷入混乱的漩涡。

河间王司马颙,在禁军首领李含的鼓动下,以清除司马冏为名起兵。他列举司马冏的种种罪行,企图赢得道义上的支持,并试图借司马冏之手除掉长沙王司马乂。但司马乂英勇善战,出人意料地击败了司马冏,取得了胜利。司马颙的计划落空,眼见司马乂掌握大权,心中愤懑难平。

公元303年,司马颙联合司马颖,集结二十七万大军进攻洛阳。晋惠帝任命司马乂为大都督迎战。经过数月激战,司马乂再次取得胜利。然而,东海王司马越趁司马乂在外征战之际,暗中贿赂禁军将领,将司马乂囚禁于金墉城。随后,司马越与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合谋,将司马乂残忍杀害,其部下亦遭屠戮。

在这场诸侯王的权力争夺中,晋惠帝如同傀儡一般,有名无实。司马颖强迫他封自己为丞相,司马颙为太宰,并废黜了太子司马覃。司马颖得势后,愈发骄横,对晋惠帝不以为意,只顾个人享乐。然而,好景不长,东海王司马越集结大军讨伐司马颖。经过一番激战,司马越败逃至下邳。司马颙闻讯后派兵增援司马颖,趁机攻入皇宫,挟持了晋惠帝。

公元305年,为替兄复仇,司马越之弟司马腾起兵反抗。司马颖虽派兵镇压,但终被司马腾击败,逃往长安。司马颙则胁迫晋惠帝下诏请司马越回朝辅政,遭司马越拒绝。司马越野心勃勃,意图独揽大权。他拒绝回朝后,随即出兵攻打洛阳。沿途收服诸多地方官员,东平王司马楙亦归附于他。司马颙得知消息后,慌忙胁迫晋惠帝下诏罢免司马越爵位。司马越毫不顾忌,公然举兵讨伐,大举进攻洛阳。

经过一年的激战,司马越终于击败司马颙,夺得政权。随后,他毒杀晋惠帝,拥立司马炽为晋怀帝,彻底掌控朝政。八王之乱给晋国带来深重灾难,中原势力大损,外族频繁入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