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甘露之变.

中国历史故事 甘露之变.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唐宪宗在位初期,凭借一批贤能的大臣推行改革,有效整饬吏治并削弱藩镇力量,使大唐帝国重现辉煌。但随后,他沉迷于求仙问道,忽视国政,最终遭遇宦官之手不幸离世。

唐宪宗驾崩后,王守澄与陈弘志拥护李恒继位,即唐穆宗,其后唐穆宗之子李湛即位为唐敬宗,却沉溺玩乐,忽视朝政,短短两年,亦遭宦官弑害。唐敬宗之逝引发宫廷动荡,宦官刘克明意图拥立李悟,却激起另一宦官王守澄的反对,王守澄联合大臣裴度,拥立唐敬宗之弟李涵为帝,即唐文宗。唐文宗登基初,因王守澄助其登基而对其委以重任,但内心深感宦官干政之苦,暗下决心清除这一弊病。

公元831年,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密图翦除宦官势力,计划因泄露而流产。文宗不屈不挠,两年后,借由宦官王守澄引荐的名医郑注治疗并获得信任为契机,逐步布局。随后,王守澄再次举荐进士李训,唐文宗视此二人为扳倒宦官内部的契机,与之密谋。李训与郑注不负所托,晋升至高位后,成功清除了王守澄等重要宦官。

然而,新晋掌权的宦官仇士良成为唐文宗接下来亟需解决的目标,宫廷内的权力斗争仍在继续,唐文宗与忠臣的抗争之路远未结束。

在预定的日子,郑注原本计划带领军队护卫王守澄的葬礼,并企图在送葬之时,利用墓门关闭的时机,借由携带武器的亲兵一举铲除宦官势力。然而,李训担心自己在这项重大计划中的功劳被郑注独揽,因此他私下与同党商议,决定提前行动,通过郭行余等人招募的私兵,以及韩约统领的金吾兵和御史台、京兆府的官兵,率先发动对宦官的打击,并在事后设法除去郑注。这个计划,李训仅与几位同党和宰相舒元舆知晓,朝中其他官员均被蒙在鼓里。

一日清晨,唐文宗召集百官朝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没有按惯例报告平安,而是突然奏报说:“昨夜,左金吾衙门的后院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此乃天降祥瑞。”韩约随即下拜称贺,宰相也带领百官向唐文宗祝贺。李训和舒元舆趁机劝说唐文宗亲自前往察看,接受这难得的祥瑞。

唐文宗心动,决定亲自前往。他首先派遣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前往左金吾后院查看甘露。不久,这些官员返回,李训报告说:“我等检查过后,发现那并非真正的甘露,此事不宜急于宣告全国,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骚动。”唐文宗听后,又派遣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宦官再次前往察看。

仇士良等宦官到达左金吾后院后,韩约因紧张而两腿发抖。仇士良察觉异常,便询问其缘由。突然,一阵风吹过,掀起院中的帐幕,露出众多手持兵器的士卒。兵器相撞的声音传入仇士良等人的耳中,他们大惊失色,急忙往外逃去,幸得守门士兵尚未关门,才得以逃脱。

仇士良等人急忙跑回含元殿,向唐文宗报告说发生了兵变。此时,李训见状大叫金吾士兵上殿保护皇上,并许诺重赏。仇士良对唐文宗说:“事态紧急,请陛下速速回宫!”说罢,便搀扶着唐文宗坐上软轿向北逃去。李训拉住软轿不放,大声呼喊道:“我还有朝政要奏报,陛下不可回宫!”此时,金吾兵已经登上含元殿,与此同时,李孝本率领的御史台随从和罗立言率领的京兆府巡逻士卒分别从西东两侧冲来,他们与宦官展开了激战。宦官们血流如注,大声喊冤,十几名宦官或死或伤。唐文宗见状呵斥李训,宦官郗志荣趁机挥拳击中李训的胸部,将其打倒在地。当软轿进入宣政门后,大门随即关闭,宦官们齐声高呼万岁。含元殿上的百官被吓得四散而逃。见唐文宗已进入后宫,李训知道大势已去,便换上随从的绿色官服骑马逃离了现场。

得知唐文宗参与了李训的密谋后,仇士良等宦官愤怒难平,对唐文宗进行了羞辱。唐文宗心中恐惧万分却只能忍气吞声。

仇士良等人迅速行动,命令左、右神策军的副使刘泰伦、魏仲卿各自率领五百名禁兵,手持利刃,明目张胆地从紫宸殿冲出,以雷霆之势讨伐那些所谓的“贼党”。彼时,王涯等宰相正在政事堂内用餐,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他们惊慌失措,匆忙放下碗筷,仓皇逃离。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以及金吾卫的士卒和官吏,共计一千余人,皆如惊弓之鸟,争相夺门而出,以避此劫。

仇士良见局势已起,又下令关闭各宫门,并派遣士兵对南衙各司衙门进行地毯式搜查,逮捕那些所谓的“贼党”。在这场混乱之中,各司的官员、守卫的士卒、正在贩卖酒水的百姓以及过往的商人,皆未能幸免于难,惨遭杀害。死者数以千计,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各衙门的官印、办公用具及其他诸多物品皆被破坏或掠夺一空。

为了彻底清除“贼党”的残余势力,仇士良等人又派出骑兵一千多人出城追捕那些逃亡的“贼党”,并在京城内进行地毯式的搜捕。

舒元舆匆匆换了装束,孤身一人骑马自安化门疾驰而出,却不幸被骑兵追上并逮捕。而王涯,在永昌里的一间茶馆被擒,随后被押解至左神策军大营。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臣,在酷刑的逼迫下,无奈承认了与李训一同谋反,企图扶持郑注为帝的罪名。

李训的远亲李元皋,身为朝廷户部员外郎,尽管他并未得到李训的提拔重用,却也在这场风波中被牵连逮捕,最终丧命。前岭南节度使胡证,京城的富豪,其财富引来了禁军士卒的贪婪。他们借故搜查胡家,将其子杀害。此时,京城的恶霸们也纷纷借机复仇,肆意杀戮,抢夺商人和百姓的财物,整个京城陷入了混乱的漩涡。

数日后,百官上朝,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却迟迟未开,直至太阳高升才缓缓敞开。百官每人仅被允许携带一名随从进入,面对内里的严阵以待的禁军,他们心中忐忑不安。走到宣政门时,大门依旧紧闭。由于缺少宰相和御史大夫的带领,百官队伍混乱不堪,难以成列。唐文宗来到紫宸殿,询问宰相为何缺席。仇士良平静地回答:“宰相王涯等人涉嫌谋反,已被逮捕入狱。”说完,他呈上了王涯的供词。

唐文宗召来左仆射令狐楚和右仆射郑覃辨认供词。文宗悲痛不已,询问他们供词是否为王涯所写。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文宗叹息道:“若此为真,那真是罪不容诛!”于是,他命令狐楚与郑覃二人协助处理朝政,并命令狐楚起草制书,昭告天下关于平定李训、王涯等人叛乱的事宜。然而,令狐楚在制书中对王涯的谋反事实描述得较为模糊,未能切中要害,这引起了仇士良等人的不满,令狐楚也因此未能升任宰相。

此时,京城街市依旧混乱不堪。朝廷命左、右神策军将领杨镇、靳遂良等人分别带领五百士兵在主要街道巡逻,敲击街鼓以警示百姓,并杀了十余名罪犯以儆效尤,这才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李训逃往终南山,投奔他的老朋友僧人宗密。原本宗密打算为李训剃度,将其藏匿于寺中。然而,宗密的弟子们担心李训会为寺院招来祸患,便拒绝收留他。李训无奈之下离开寺庙,打算前往凤翔投奔郑注。在前往凤翔的路上,他被周至镇遏使宋楚逮捕,并戴上刑具押送京城。行至昆明池时,李训深知神策军的手段,担心自己会受到非人的折磨和侮辱,便对押送他的人说:“无论谁抓住我,都能得到重赏,从此荣华富贵!我听说禁军正在到处搜捕我,若他们看到我,必定会抢夺我。你们不如杀了我,把我的首级送到京城!”押送他的人同意了李训的请求,将他杀害并将首级送往京城。

左神策军出动三百人,带着李训的首级在前开路,押着王涯、罗立言和郭行余紧随其后;右神策军也出动三百人押着舒元舆和李孝本。他们先前往太庙和太社献祭然后到东、西两市游街示众百官被迫前往观看。游街结束后宦官们将他们腰斩并将首级挂在兴安门外示众李训等人的亲属无论亲疏老幼都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甘露之变”。自此之后宦官们的权势更加猖獗他们根本不把唐文宗和朝廷官员放在眼里。公元840年唐文宗在忧愤中离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