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分封制和井田制

中国历史故事 分封制和井田制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井田制,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一项土地管理制度,萌芽于夏商时期,西周时期得到了发展与广泛实施。这制度将耕地划分为若干方田,每块田长、宽各一百步,称为"一田",总面积约百亩,由一名农夫负责耕种。田与田之间,道路和沟渠纵横交错,形成类似汉字"井"的形状。

在井田制度下,领主强制庶民集体耕种土地,每一"井"包含九块方田,其中八块为私田,分配给八户农夫,产出归农户所有;中间一块则为公田,由这八户共同耕作,全部收成归属领主。

然而,西周时期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名义上属于周王,农夫仅拥有耕种使用权。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他们成为土地的实际领主,并定期向周王缴纳贡赋。这些领主对所受封的土地仅有享用权,不可买卖或转让,同时,耕作土地的庶民亦被视为领主的附庸,无法自由转业,一生都与土地紧密捆绑。

西周的各级土地领主将大片肥沃、位置优越的良田划为公田,由田官管理。田官会在冬季安排劳动力,按劳动者体质及年龄进行两两配对,即"耦耕"。春季到来,庶民便在黎明时分被驱赶到领主的公田劳作,田官会在入口处清点人数,监督劳动过程,日落才允许他们收工。秋收之时,公田的丰厚产出皆归领主所有。冬闲时节,庶民还需为领主从事杂役。

领主会将城市周边较好的土地分给同族的平民,这些人居住在城内,被称为"国人"。国人虽无需交纳租税,却必须承担军赋和兵役,平日提供一定量的军资,战时则须披甲执戈,自行筹备作战物资。国人可接受教育,学习礼仪和军事技能,战时充当士兵,但他们社会地位并不稳固,一旦战事不利,很可能沦为奴隶。战争过后,即使返回家园,也可能面临农田荒芜,生活陷入困境。

至于远离城市的贫瘠土地,则分配给居住在野外、被称为"野人"或"氓"的庶民。他们遭受歧视,没有任何权益保障,只负责为领主耕种土地和从事杂役,只有在完成领主田地的劳作后,才能耕种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西周中期,私田耕作者开始占据部分土地,贵族间的土地交易现象渐现,标志着土地个人私有制的萌芽。至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田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井田制开始瓦解。随着铁器的普及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新式剥削关系逐渐形成。至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明确提出"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等措施,确立了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至此,井田制完全崩溃。

井田制是周朝的核心经济体制,以此为基础,周朝构建起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架构——分封制。在周朝建国初期,统治者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主要对象包括同姓王族、异姓功臣以及古帝后裔。如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封于晋国,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商王后裔微子启则被封于宋国。

周公姬旦辅助周成王稳固政权七年之后,为强化周朝统治,他“制礼作乐”,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君臣宗法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这套制度确保了周天子无可争议的最高统治地位,同时通过血缘关系维系,明确规定了王位继承原则: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子为大宗,有权继承王位,庶子为小宗,通常只能获得一小片封地或作为嫡子的属臣。若正室有多子,则以长幼排序,正妻无子,则在庶子中择最长者继位

周天子通过册封,将其他庶子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与周天子形成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这些被分封的土地被称作“诸侯国”或“封国”,其统治者即为“诸侯王”或“国君”,他们对封地内的所有资源,包括民众、土地及其收益拥有支配权。诸侯在其封国内,也遵循嫡长子继承原则,将其他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同样依此法将爵位传给嫡长子,并将其财产权分给庶子,使之成为士。如此层层递进

在这个制度下,诸侯需遵从周天子命令,向周王缴纳贡赋、定期朝见述职,其军队要听从周天子调遣,保卫王室,参与征战。诸侯在国内可进一步分封土地,任命亲族为卿大夫。卿大夫也可向下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士,同样要求他们履行向上的纳贡、作战等义务。

通过分封制,周王室的亲属、姻亲和功臣创建了一众新生国家,加强了统治,拓展了疆域。分封制构建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等级体系,构成了周朝社会的基本框架。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周天子有效掌控了全国领土,将地方政权建设与中央统治紧密结合,使得国家政权日趋严密,确立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分封制在全国各诸侯国普遍实行,促成了统一的制度规范,推动了各国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诸侯国享有的高度自治性,随着时间推移,无疑削弱了王室的权威。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大诸侯国展开激烈兼并战争,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导致了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受到了严重冲击。

秦朝统一六国后,废止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尽管如此,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仍有所遗留。然而,正是由于郡县制的实施,终结了分封制下的割据状态,开启中央集权制度的新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