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郑庄公掘地见母

中国历史故事 郑庄公掘地见母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周宣王时期,为了防范东南夷族的侵犯,他在中原东南地区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同姓诸侯联盟,其中将弟弟姬友分封至郑地,成为郑桓公。进入周幽王时代,郑桓公担任重臣。然而,在西戎侵袭镐京之际,郑桓公忠诚护主,不幸战死沙场。郑桓公逝世后,其子继承王位,即郑武公。

郑武公在平定犬戎叛乱、拥立周平王以及护送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贡献卓着,被任命为周朝重臣。他继位后,着力于提升国力,通过兼并郐和东虢,并设置关隘修筑城墙,使得郑国日渐强盛。

郑武公的妻子武姜来自申侯家族,她在公元前757年产下长子寤生时遭遇难产,受此惊吓,自此对寤生并不疼爱。三年后,武姜顺利诞下次子叔段,因出生顺利而深得她的宠爱。武姜一心希望次子能继承君位,屡次在郑武公面前称赞叔段才智勇猛远超寤生,请求立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坚守礼法,依旧立寤生为储君。叔段仅获得共城作为封地,被称为共叔段。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寤生继位,即郑庄公。尽管如此,武姜并未放弃扶持叔段的想法,她要求庄公将战略要地制地赐予叔段。庄公以制地关乎国家安全为由未同意,之后在武姜坚持下,庄公将繁华的京邑封给了叔段。

叔段在京邑得到封地后,武姜仍不满足,暗中策划让叔段取代庄公。她指示叔段在京邑积蓄力量,招募兵马,储备物资,伺机篡位。叔段在京邑自称为“京城太叔”,倚仗母后的支持,大力扩充军备,势力逐渐扩张,甚至以狩猎为名,占据了廪延等地。

面对太叔段的种种举动,以及百姓的议论纷纷,庄公虽心中明了,也清楚母后的意图,但他选择隐忍不发,未采取行动。

上卿吕对此深感忧虑,劝谏庄公:“按照先王的礼法规矩,封邑规模过大,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如今京邑规模已超出了都城,您应尽早处理。”然而,庄公回应:“这是母亲的意愿,我该如何是好?”吕进一步指出:“若放任不管,事情只会愈演愈烈,亲情再深,也不能因土地而破坏国家秩序,应尽快遏制其发展。”庄公却回答:“太叔段是我亲兄弟,怎忍心因土地之争伤害手足之情?”

庄公的一再忍让,让太叔段愈发嚣张跋扈,认为庄公软弱可欺,加上母亲的全力支持,篡位野心愈发强烈。最终,太叔段公然挑战庄公权威,擅自指挥西部与北部边境事务,并逐步蚕食周边小城。

上卿吕恳切对庄公说:“天下不可有双日并照,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未知大王究竟意欲何为?是否欲将王位传给太叔?若是如此,臣便效忠于他;如非此意,还请大王早日决断,铲除隐患,以免民心动摇。”庄公答曰:“且待时日,恶行累积终将自取灭亡。”

大夫祭足理解庄公,对吕言道:“国君睿智,自然不会置国家于危险境地,只是身居高位,内心所思难以全然表露。”

公子吕默然,夜晚再度觐见庄公。庄公解释道:“尽管叔段行为嚣张,尚未公然叛乱,此刻处置他,恐遭母亲阻挠,世人或将指责我悖逆母恩,不容胞弟。故暂容其狂妄,待其真正图谋叛乱时,再依法惩处更为正当,届时母亲也无法辩驳。”吕提议:“既然预知他会叛乱,不妨设计试探一番。”于是,他向庄公献上一计。

次日早朝,庄公假装宣称将赴周王室辅政,长期不在国内,郑国政务暂由大夫祭足代管。

姜氏闻讯,以为庄公离国正是篡权良机,遂迅速密函告知太叔段,约以五月初五发动叛乱。然而,公子吕早已派人在后监视,截获了此密信。庄公阅信后重新封缄,遣人秘密送达太叔段手中。太叔段收到信后,按约回复将在五月初五起兵攻占郑都。但这封回信亦被庄公截获。庄公认定时机成熟,决定采取行动。

庄公首先占据廪延,随后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在京畿布下埋伏,并安排人员乔装成商人混入京城。五月初五,太叔段率精兵离开京城之际,潜伏的庄公部属迅速控制城门并放火为号,公子吕轻松占领京城。攻克京城后,吕张贴公告,承诺保障百姓安宁,百姓本已对太叔段不满,现更因庄公的仁慈而衷心拥戴。

太叔段半途遭遇吕设下的伏兵,兵败如山倒,退回基地发现已被庄公占领,只能带领残部逃往鄢地。由于太叔段的军队主力皆来自京邑,当得知京邑失守且庄公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时,士兵们纷纷丧失斗志,陆续逃离。短短几日内,太叔段兵力锐减,庄公乘胜追击至鄢地,彻底击败太叔段,太叔段走投无路,最终自杀身亡。

对于母亲姜氏,庄公满腔愤慨,他拿出姜氏致叔段的密信,命令祭足将这两封信交予姜氏,并将她迁徙至颖地,发誓:“不到生命尽头,永不相见”。

姜氏读信后得知阴谋败露,叔段身亡,羞愧万分,自觉无法面对庄公,遂自行前往颖地居住。

一段时间过后,庄公对母亲的愤怒渐消,想起母亲毕竟血浓于水,不能陪伴膝下,心中颇感哀痛。然而,他虽思念母亲,却又受限于自己的誓言,无法与母亲相见。后来,他命人修建一座高台,每当登高远望颖地之时,便是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人们将这座高台命名为“望母台”。

颖地的官员颍考叔以其孝顺闻名遐迩,了解到此事后,有意促成庄公母子和解。于是,他拜见庄公,利用进献礼品的机会提出建议:“黄泉相见并非一定要经历生死,可以掘地成隧道,在泉水涌出之地与母亲相见,这样既能见到母亲,又不违背誓言。”

庄公听后欣喜不已,立即委派颍考叔负责此事。不久,颍考叔挖掘好隧道,将姜氏接入隧道中与庄公相见。姜氏深感愧疚,对儿子的宽宏大量极为感动,母子二人冰释前嫌。后来,庄公满怀感慨地吟咏:“大隧之内,其乐也融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