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晋楚鄢陵之战

中国历史故事 晋楚鄢陵之战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公元前579年,晋楚两国在宋国西门订立盟约,暂时搁置争端,专心应对各自困境:晋国遭受秦、狄联攻,急需稳定后方以全力反击;楚国则陷入内部纷争,无余力与晋国争霸。尽管结盟,晋楚两国并未真正实现和解,仅是一种策略性妥协。随后,晋国连破狄、秦,确立其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并与齐国及南方的吴国结盟,共同对抗楚国。

公元前577年,倚仗晋国支持的郑国进攻许国却遭败绩,不甘失败的郑成公再次发兵并迫使许国割地求和。此举引起楚国不满,因其视许国为盟友,故决定攻打郑国,通过此举挑战晋国的霸权。

公元前575年,楚国企图拉拢郑国,承诺赠予汝阴之地以示和解,郑国转而背弃晋国倒向楚国。郑国攻击宋国之举,促使晋国联合卫、齐、鲁三国组成联军,晋厉公亲自挂帅,分设四大将军率领大军讨伐郑国。然而郑国迅速求助于楚国。

楚共王亲率精锐,与晋军在郑地鄢陵展开决战。当楚军抵达鄢陵时,晋的盟军尚未集结完毕。楚军决定利用人数优势,趁晋军孤立无援之际发动突袭。然晋军面临楚军压境、营地周边沼泽阻碍以及盟军未至的多重困境。晋军将领间对是否坚守待援或主动出击存在分歧,最终晋厉公采纳新军副将郤至的意见,果断出击,同时调整营地布局以适应决战需求。

战前,楚共王在曾任晋国官员、现为楚国大宰的伯州犁陪同下,登高观察晋军动态。伯州犁因曾遭郤氏家族排挤而逃至楚国任职,他对晋军的行动做出了解释,但楚军未能准确判断晋军的真实意图,未能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

晋军方面,晋厉公在苗贲皇的陪同下,登高视察楚军布阵。苗贲皇原为楚国权臣斗椒之子,因楚庄王平定若敖氏叛乱而逃至晋国,受封苗邑。由于他深谙楚军内部状况,指出楚军核心力量在于中军的王族精锐,而左、右两军分别由郑军与蛮族兵马构成,军纪和阵形均不够严整。据此,苗贲皇向晋厉公提出了针对性的战术建议,即调整晋军阵型,佯装中军虚弱,引诱楚左、右军攻击中军,然后调动上、下军精锐夹击,形成包围态势以消灭楚军。晋厉公接纳了这一策略,并据此修订了作战计划,命令中军主副将各自带领一部分精兵加强左右两翼。

按照新的部署,晋军冲出营寨,绕过前方泥沼两侧,对楚军发起猛烈攻击。楚共王果真落入圈套,认定晋中军实力不足,遂率楚中军直扑晋军中路。激战之中,晋将魏锜射伤楚共王眼部,楚共王命神射手养由基反击,养由基一箭射杀魏锜,并携另一箭回报楚共王。尽管楚共王负伤,但他依然强忍痛苦,坚持在前线指挥战斗。

双方从清晨激战至黄昏,仍未分出胜负,楚军伤亡严重。楚共王决定暂时收兵,让士兵休整后再战。楚将子反在军中巡查伤员,整顿军队,预备次日再战。

晋军方面,苗贲皇布置军队准备次日再战,并特意释放部分楚国俘虏返回楚营,传递晋军备战的信息。楚共王得知晋军将继续交锋后,紧急召见主帅子反商议对策,却发现子反因饮酒过量而无法参与决策。面对如此窘境,楚共王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带领军队连夜撤退。尽管楚军在鄢陵之战中遭遇挫折,但并未彻底落败,然而中军主帅司马子反因临阵酗酒贻误战机,致使楚共王被迫退兵。楚军撤至瑕地时,子反在子重的压力下自尽谢罪。

鄢陵之战作为晋楚争霸历史上的第三大战役,同时也是两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最终以楚共王黯然撤退告终。此战过后,楚国对中原的霸权显着衰弱,而晋国虽进一步稳固霸业,但从战斗全程看,鲁、卫两国始终未曾派遣援军,唯有齐国在晋军结束战斗返程时才姗姗来迟,显示晋国对中原诸侯的掌控力已有所下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