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名医扁鹊。

中国历史故事 名医扁鹊。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出身于勃海郡郑地(今河北任丘),也有传说他是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因此又被人称为卢医。年轻时,秦越人在一家旅社担任舍长,这一职务他坚守了十几个春秋。期间,有一位名叫长桑君的异人时常光顾这家旅社,尽管外界皆视其为普通游历者,但秦越人却坚信此人不同凡响,对他始终恭敬备至,未曾有丝毫怠慢。长桑君深受感动,经过长久的接触,也认识到秦越人确非平常之辈。

在某一天,长桑君将秦越人唤至身边,将自己的毕生医学心得和珍藏的秘方尽数传授给他。自此,秦越人结束了旅社的工作,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足迹遍布齐、赵等地,凭借医术救治了无数病患。

秦越人承袭了长桑君的医术精华,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巫术治病方式,他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借鉴前人智慧,创立了中医独特的四诊法,即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望)、听其声音(闻)、详细询问病情(问)和触摸脉搏(切),以精准诊断疾病,并灵活运用砭石、针灸、按摩、汤药、热熨等各种治疗手段,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尊奉为中医鼻祖。

秦越人,也就是后来被尊称为扁鹊的医师,尤其擅长望诊与切诊,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得他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古人将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比喻为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而上古黄帝时期即有名为扁鹊的神医,因此,秦越人因其卓越成就和高尚品格,被人们赋予了“扁鹊”的称号。

扁鹊游医四方,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种疾病的治疗,根据不同地域的民俗特点和需求,适时转换角色,如在赵国都城邯郸针对女性疾病做出突出贡献,而在周朝都城洛邑则主要关注老年人的耳目疾患及四肢痹痛。

一次,扁鹊来到虢国,正值虢国太子暴毙,举国沉浸在哀痛与祈祷祛邪的氛围中。扁鹊通过细致观察,断定太子尚未真正死亡,便主动请缨救治。虢国国君听闻后大为惊讶,旋即召见扁鹊,恳请他拯救太子。扁鹊施展医术,首先运用针灸唤醒太子,而后配制药膏敷于太子肋下,短时间内太子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在连续服用扁鹊开具的汤剂二十日后,太子完全康复,举国上下皆赞叹扁鹊有起死回生之能。然而扁鹊谦逊地表示,他并不能真正让死人复生,只是太子当时并未真正死亡。

后来,扁鹊抵达齐国,此时的齐国国君乃田氏取代姜姓之后的第三位君主——齐桓公田午。为区别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桓公小白,史书上亦称其为“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因齐国迁都至上蔡,也有人称之为蔡桓公。蔡桓公对扁鹊的到来极为欢迎,待之以上宾之礼。

扁鹊进宫为蔡桓公诊断病情,直言其身上已有小恙隐藏于肌肤纹理之间,若不及时治疗,恐将加重。然而蔡桓公却不以为然,坚称自己身体康健。数次拜访中,扁鹊反复提醒蔡桓公病情日益恶化,从表皮蔓延至血脉,进而深入肠胃,但蔡桓公始终不信。最后一次,扁鹊见蔡桓公病情已入骨髓,无力回天,只得避开不见。蔡桓公不明所以,派人询问扁鹊为何离去,扁鹊解释道,疾病在浅层时易治,愈深入则愈难,如今疾病已至骨髓,即使医术再高也无法挽回,故此离去。不久后,蔡桓公果然病情恶化身亡。

扁鹊转至秦国,了解到秦国民众疼爱孩童,于是专攻儿科,其高超医术再次在当地赢得赞誉。秦武王身染重病,特意请扁鹊前来诊治,但武王身边的近臣警告说武王的病在耳目之间,治疗风险很大,可能导致失聪失明。扁鹊听闻此言,愤然掷下针石,责斥武王不应听信无知之人的言论,并感叹秦国内政若持续如此,国家或将陷入危险。这一番言辞激起了秦国太医令李醢的嫉妒与恐慌,出于对自身地位的忧虑,李醢暗中策划杀害了扁鹊。

扁鹊离世后,他曾救治过的虢国太子铭记其再生之恩,特将扁鹊妥善安葬,使其英魂得以安息。扁鹊一生医术卓越,德行高尚,他的事迹与医术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