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范雎远交近攻

中国历史故事 范雎远交近攻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范雎,这位战国时期的魏国人,胸怀壮志,期望在魏国实现一番伟业,因而成为中大夫须贾府上的门客。一次,须贾受魏王委派出使齐国时,范雎一同前往。凭借其出色的辩才,范雎在齐国深受齐王器重,并获赠丰厚礼品,甚至被邀请留在齐国担任客卿。然而,范雎并未接受这一邀请,选择回到魏国。

未曾料想,回国后的范雎非但未受到须贾的赞扬与重用,反而遭到须贾恶意诬陷,声称范雎收受齐国贿赂,背叛魏国。为此,魏国相国魏齐将范雎囚禁并施以酷刑,范雎唯有装死才得以逃脱。

逃离险境后,范雎为了躲避追捕,改名为张禄,并安排家人举办葬礼,以让魏齐等人确信他已经死亡。经过半年的时间,秦国使者王稽来到魏国,范雎通过朋友介绍得以与王稽会面。二人交谈甚欢,王稽对范雎的才华极为欣赏,便将其带至秦国,并设法引荐给秦昭王。

彼时,秦国的朝政实则由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及舅父穰侯把控。公元前270年,穰侯欲扩张领地,计划跨越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范雎看到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致信秦昭王,表示有重大策略要当面陈述。

秦昭王急于寻求贤才,亲自用车驾将范雎接入宫中,并多次恳请之下,范雎才点破秦国内部的问题:“秦人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此言触动秦昭王心弦,使得昭王视范雎为可信赖的亲信。取得信任后,范雎提出了他的战略构想:

“秦国坐拥北有甘泉、谷口,南临泾水、渭水,西南方有陇山、蜀地,东方则有崤山、函谷关等优越地理条件,且拥有强大的兵力,按理应能轻易制伏诸国,但为何至今仍无法向东推进一步?如今您计划穿越韩国和魏国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兵力过少不足以撼动齐国,过多则削弱国内防守力量。即使意图借助韩魏两国之力,但其忠诚度难以保证。当年齐国虽曾战胜楚国,却未能占得一寸土地,反倒是因劳师远征导致国内疲惫,邻国趁机联合反击,最终齐国败退,土地尽失,沦为笑柄。原因在于,齐国攻打楚国的成果实际被紧邻楚国的韩国和魏国所获,这无异于借刀杀人,养虎为患。”

范雎进而提出:“应当与远方国家结交,同时攻打较近的国家,如此所得的每寸土地都将属于秦国。比如赵国曾一举吞并中山国,无人敢对其有所行动。如今韩国和魏国地处中央,犹如战略要冲,若您立志称霸天下,必须首先控制这两国。一旦楚国和赵国感受到压力,其中较弱的一方便会主动投靠秦国,待两国归附,齐国自然会恐慌并随之归降。如此一来,剩余的韩国和魏国也将易于掌控。”

秦王表示对于魏国的态度反复不定感到困扰,范雎建议先以财物或割地安抚,如若无效则采取武力征服。秦王采纳了范雎的策略,两年后攻占了邢丘,魏国果然主动示好,请求归附秦国。

在魏国归附之后,范雎又指出秦国与韩国之间存在诸多交错地带,韩国的存在可能在未来构成巨大隐患,建议迫使韩国归附秦国。秦王忧虑韩国未必肯从,范雎献策攻打韩国的战略要地荥阳,以此切断通往成皋之路以及北上太行之道,使得上党的韩军无法南下,从而分割韩国,使之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最终只能依从秦国。秦王再次采纳范雎的计策,对韩国实施压制。

范雎的深远战略便是“远交近攻”,即秦国首先与远方的齐国和楚国结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孤立中间的韩国和魏国,逼迫其归顺;随后逐步攻取赵国、燕国和楚国,整合三国力量,再回头消灭韩国和魏国,最终以绝对优势统一齐国。这样既能确保战果不会旁落他人,又能稳固自身实力。秦王遵循“远交近攻”的谋略,历经四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一统六国,称霸中原。范雎的这一战略构想成为了秦国完成统一进程的核心指导思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