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中国历史故事 > 毛遂自荐.

中国历史故事 毛遂自荐.

作者:文明观测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8 14:23:4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公元前261年,在秦军于长平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紧接着便挥师围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空前危机。赵王焦虑万分,急忙召唤平原君入宫,商议如何迫使秦军退兵。平原君分析局势后建议:“当前看来,唯有向他国求援一条出路。我与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姻亲关系,且私交甚笃,可尝试请求魏国出兵援助。同时,楚国虽地处偏远,但实力雄厚,可倡议多个国家联手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此次赴楚的任务,我愿亲自担纲。”

平原君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贵族,以其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而闻名遐迩,吸引了众多人士归附。当他回到府邸后,立即召集门客,告知他们即将出使楚国、寻求联合抗秦的计划,并表示此次行动至关重要,关乎邯郸能否固守以及赵国的存亡,所以需要挑选二十位文武兼备的门客随行,务求达成合纵之盟,若和平手段无效,则需动用武力逼迫楚国。

然而,平原君门下的众多门客中,兼具文韬武略者并不多,经过一番筛选,只挑出了十九人,最后一人的合适人选迟迟未能确定。平原君不禁感叹:“我多年招揽贤才,麾下门客虽多,如今竟连二十位全能之士都难以凑齐。”

就在这时,位于末列的毛遂站了出来,表示愿意随同前往。平原君看着这个并不熟悉的面孔,询问他加入门下多久,毛遂答曰已有三年。平原君流露出一丝轻视之意,对毛遂说:“真正杰出的人才犹如装在布袋中的锥子,锋芒毕露,无法掩盖。但先生在我门下三年,未曾听闻有何突出事迹,看来先生无论是文采或是武艺,都不属于一流之列。此次出使楚国关乎国家存亡,如此重任,恐怕先生难以胜任,还是留守府中为妥。”

然而,毛遂并未被平原君的质疑所吓倒,他从容回应:“您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人才的确应在适当的机会中崭露头角。然而,若无展现才华的平台,即使是锥子也无法显现其锐利。您因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受到赞誉,但如果失去赵国公子的身份光环,还有多少人会关注您的识人之能,您又如何能拥有现今的地位呢?我之所以未引起注意,是因为尚未得到进入‘布袋’的机会,否则,我不仅仅能戳破布袋,更能脱颖而出。”毛遂的辩才与逻辑清晰,令平原君深感惊异。考虑到时间紧迫,平原君决定接纳毛遂同行。

同行的其他十九人听闻毛遂自荐,起初并未把他放在眼里,私下嘲笑他自视过高。他们各自自信满满,路上谈论广泛,各抒己见,而毛遂则寡言少语,但每逢发言,总能切中要害,观点深刻。当一行人抵达楚国后,这十九位门客已然对毛遂心悦诚服。

抵达楚国后,平原君次日清晨便匆匆赶至楚国王廷,与楚王展开关于六国合纵的商谈。楚王表达了对合纵的顾虑:“六国合纵原本是由赵国倡导,但过去从未稳固,先前曾先后拥立怀王、齐王为纵约长,联军讨伐秦国,却均以失败告终。如今,各国各自心怀鬼胎,合纵联盟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况且,如今秦国的实力无人能敌,哪个国家敢轻易与之抗衡?此外,楚国刚刚与秦国修好,约定互不侵犯,若此时转向与赵国结盟,无疑是违背了与秦国的约定,很可能引来秦国的报复,给楚国带来战火。合纵之事,还是就此作罢吧。”楚王出于对秦国的恐惧,迟迟不愿答应。尽管平原君反复陈词,晓以利害直至中午,仍未能说服楚王。

毛遂与其他十九位门客在外静候,久久不见平原君从殿内出来,十九人便对毛遂说:“先生不妨进去看看怎么回事。”毛遂默不作声,拔剑而出,大步流星走上台阶,径直走入宫殿,向平原君质问道:“六国合纵之事,道理利弊分明,为何讨论了整整一上午还没得出结论呢?”楚王见状大为惊讶,此人竟敢持剑闯殿,言语间毫无礼数,怒气渐生,但由于不清楚毛遂的身份,被其凌厉气势震慑,暂未发作,遂问平原君:“此人究竟是谁?”平原君答道:“他乃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勃然大怒,喝道:“大胆狂徒!我和你的主公交涉国家大事,哪轮得到你插嘴,速速退下!”毛遂面对楚王的斥责,毫无惧色,挺剑向前,直言不讳:“六国合纵乃天下公义,任何人都有权参与讨论,何况你在我主人面前对我无礼,意欲羞辱何人?你现在依仗楚国地大人多,但请注意,我现在离你不过十步之遥,纵使楚国万千兵马在此,也不能助你分毫。我若想要取你性命,易如反掌,你又凭什么在此耀武扬威?再者,昔日商汤仅有区区几十里的封地,也能成就王业;周文王虽疆域百里,也能赢得天下人心,他们的成功并非依赖人数众多,而是凭借智慧和勇气。楚国幅员辽阔,兵强马壮,本应具备称霸天下的资本,却连连败于秦国,甚至国君也被擒,大王难道不为此感到羞愧吗?六国合纵,不仅是为赵国,同样是为了楚国,而你却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难道不觉得颜面扫地吗?”

楚王被毛遂一席话堵得哑口无言,只能频频点头。毛遂紧追不舍,追问楚王是否同意合纵抗秦。楚王尴尬之余,只得连连答应:“同意,同意。”毛遂随即命令楚王身边的侍从取来歃血为盟所需的血酒。待血酒呈上,毛遂亲手捧起铜盘,递予楚王,说道:“那就歃血为盟,大王先行,主人其次,然后我毛遂跟进。”他又转身呼唤仍在殿外等待的十九位门客:“诸位可在殿外跟随盟誓,你们这些人只能依赖他人成事,是不是?”语气中充满讽刺与挑战。

平原君回国后,深有感触地表示:“我原以为自己擅长识别英才,不曾遗漏任何一位有能力的人,却未曾料到毛先生跟随我三年,我却未能发现他的卓越才干。毛先生在楚国朝堂上不仅促成六国合纵大计,更扞卫了赵国的尊严。他的雄辩之才,胜过千军万马。自此之后,我再也不敢妄称自己是识人之伯乐了。”此后,毛遂成为了平原君最为器重的上等门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