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念彼 > 第66章 不收学费

念彼 第66章 不收学费

作者:柏衎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20 15:56: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般来说,当周太傅和季太尉两位大人一起出现的时候,季太尉都是充当背景板的作用。

“陛下,陛下身体可还有恙?前些日子,微臣与陛下说的,京都内......”周太傅急忙跟上走在前面的于彼的步伐,一边跟在后面,一边说着。

于彼停住脚步,无奈地说道:“太傅,朕刚刚睡醒,午饭还没来得及吃呢,有什么事,等朕吃了午饭再去前厅说,成不成。”

一旁的季忠平扯了一下周书景的袖袍,他只能闭上嘴,低头应“是”。

两位大人年纪加起来起码都要一百四了,怎么说也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一进门,两人看到已经坐在餐桌上的国师时,还是有些惊讶,但很快又反应过来,看来高小易说的国师在里面陪着陛下确有其事。

于彼知道依照太傅大人的性子和以往的惯例,太傅大人汇报事情的时候,不说个一两个时辰都是看不起那件事。

所以她吃饭的时候故意放慢速度,恨不得一口米饭嚼个一刻钟,想要在这餐桌上再拖一会儿,看得一旁的高小易憋笑憋得脸都快抽了。

但一顿饭总有吃完的时候,在移步到办公的长桌那边后,于彼坐在龙椅上,一转头国师已经自觉的坐在她身后的太师椅上。

“小易子,给两位大人看座。”于彼招手。

“是。”

看着那两个排排坐着的太师椅,莫名有些好笑,于彼弯了眉眼,“两位大人,坐吧。”

“谢陛下隆恩。”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于彼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周书景的声音传来,“陛下前些日子吩咐的,京都内专门供女子读书上学的学堂,至今日已经建了十二所,覆盖在京都东南西北四个城区,京都内,容许女子入学的学堂也已近七成,基本能够确保京都女子都有学可上。”

“嗯。”这是正事,于彼正了神色,点点头,说道:“如此,就不必担心,学堂位子不足,让孩子没办法去上学的问题了,现今还没到二月,学堂开学还来得及。”

一旁的季忠平见陛下和老周头一脸松了口气的样子,有些不解,“陛下,现今只是解决了学堂建设的问题,又如何保证那些不管女儿家死活的父母,把孩子送去上学呢?”

周书景瞪了他一眼,说道:“让你平常多看看书,多了解了解政务,你说什么?你说一看黑字就头疼!现在好了吧,没谁有你这么丢人的!”

“当着陛下的面,你乱说什么?!我......”季忠平憋了一口气,马上回怼。

于彼没忍住笑出声,“哈哈哈哈,太傅,何苦为难季太尉,这满朝的人谁不知道,季太尉大字不识几个,但用兵如神啊。”

周书景又瞪了他一眼,向他解释道:“陛下为了推进女童入学,前几日拟了法令,报名上学的儿童都需在京兆府入册,不收学费!前五十报名入学的女童,赏银百两,前一百赏银五十两,又放了二百两,给一百名后入学的女童,先到先得,不限女童年龄!”

“哦!哦!哦!这可是个绝招啊,陛下英明,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啊。”他啥也不会,拍马屁还是会点的,“这用钱来吸引那些父母送孩子去读书,得的那点钱可比她们的彩礼钱高多了!”

于彼摆摆手,“说什么浑话,朝廷给的钱,怎么能和彩礼相比较,朕又不是让父母卖孩子。”

“陛下还拟了法令,适龄儿童,不论男女必须要去学堂上学,如有不从者,依照大宁律法处理。”周书景念奏章似的声音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些无奈和担忧。

“陛下此举,耗财耗力,到最后要是吃力不讨好,又该如何收场。”

这样的担忧也不是不无道理。在民间,特别是在家境贫寒的农户人家里,很多孩子还不到七岁就被家里拉去干农活,或者被送去手艺师傅那里当学徒,都是为了以后能有口饭吃。

现在要那些孩子都去上学,虽然不收学费,但家中少了个劳动力,这换谁都不会乐意。

于彼没有反驳,毕竟在从前她所身处的那片世界,当初为了推行义务教育,也花了极大的精力才推行成功,国家为了扫盲,也是煞费苦心。

季忠平这次难得没有当背景板,问道:“陛下,此适龄儿童,是指几岁到几岁?”

于彼想了一下,说道:“此事还有待思考。”

她想到什么,语气突然变得愤愤,“说来,在我宁国,满十岁的孩子可参加朝廷组织的童生试,前二十者,可入翰林院学习十年。

十五岁及以上学童都可参加朝廷一年一次举办的科考,考中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方可入朝为官。这么鸡肋的法子是谁想出来的,朕想改都不知道怎么改。”

季忠平马上抢答,“这微臣知道,是开国先祖皇帝,先祖是想那二十人都从小培养,长大后直接入职,知根知底,最为放心。”

一直没说话的国师突然说道:“陛下,只是二十个人,翰林院还养得起。”

言下之意就是,不改,随便。

于彼想想,也是,那就是说,到了十五岁才能拿到朝廷的公务员的入门砖,她直接拍板定论。

“适龄就七周岁到十五周岁。”

“等他们到十五岁那年 ,也刚好到朝廷一年一度举办的考试,考中了就去翰林院,没考中的,知识也有了一定储备,回家还是继续上学随他们。若还想继续上学考取功名的,也可继续在学堂学习,不过过了十五岁,朝廷就不免学费了。”

于彼觉得非常好,她看了一眼下面的两人,下面坐着的两个人也不说话。

“众卿还有什么建议?”

周书景沉默片刻,一句话问出最核心的问题,“陛下,这办学的钱,还有修建学堂的钱,从何而来?就教育一事,朝廷已经快把税收一半的银两都补上去了,其他地方怎么办?难道增收赋税?那与让老百姓自己出钱让孩子上学有何区别?”

于彼的右手放在桌面上,手下意识的轻轻敲点桌面。

“钱的事不用担心,过几日上朝时,在朝上让各位大臣想一想,议一议,增加赋税是一定不可取的,但总有法子的。”

她语气坚定,深知“苛政猛如虎”的道理,老百姓的生活本就不是很好,又怎么能让老百姓承受这么多。

“教育是一国之重计,唯有教育之事不可废,此事关乎到民生,朕要为天下百姓考虑,只有读书知礼,百姓的生活质量才能提升上去,国家才能有兴国之人才,才能迅速发展起来。”

周书景摸着下巴上花白的胡子,点点头,“陛下不过二十岁,就明白这样的道理,真是令臣感叹。”

他说完又从怀里拿出一份奏折,递到于彼手里,“这是今年科考的各项事宜,老臣都已写明奏章,请陛下过目。”

奏章有差不多半个手指那么厚,于彼懒得看,直接问道:“科考年年如此,有什么好看的,太傅大人直接与朕说说,关于女子科考的事项。”

“是。”周书景站起身,站在不远处的高小易,连忙向前一步,扶住他的手臂,又转身给他递上一盏茶。

周书景润了润嗓子,说道:“陛下前些日子的法令传下去之后,朝野上下大惊,民间一片震动。确实也有一些开放些的家庭的女子报了科举,至今日,京都内就报了有五十人左右,但各地州府报上来的,总计不到四十人。

这还不到男子总数的十分之一,老臣苦于不知女子的考卷该如何设计,想起陛下主张的男女平等,卷子就出的是和男子一样的。”

于彼沉默片刻,说道:“这参加的人数已经比朕心里想的人数要多得多了,朕的本意也是如此,男女考卷一样,这点太傅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有一事就是,寒门子弟中的女子人数是多少?”

周书景知道女帝想问的是什么,他也沉默片刻,说道:“就目前而言,在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中,女子总计八十人左右,其中,寒门子弟只有不到四十人,而贵族里出来的女子要占一半还多一些。”

于彼了然,笑道:“朕还以为,那些贵族世家里的老古板不会让他们家的女儿家抛头露面呢,没想到在女子这边,居然还是同男子一般,寒门子弟的人数还是要少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