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106章 魏太子增

奶爸劝学史 第106章 魏太子增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魏之先毕公高为周文王第十五子,被武王封在毕国,以国为姓,姓毕氏。其后毕国灭,毕公高之后毕万为晋献公车右,获封在魏,从此以魏为姓。魏氏历事晋献公、晋文公、晋悼公、晋顷公,与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韩氏同为六卿,魏文候之时周威烈王以韩氏、赵氏、魏氏为诸侯。

魏文候任用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等人在西河讲学,成为西河学派,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等人为儒家礼派代表人物,崇尚法治,由此西河学派为法家学派源头。魏国李悝、吴起、韩国申不害、秦国商君、李斯、韩国韩非或为西河学派弟子,或受西河学派影响。

魏文候任用李悝变法,吴起掌兵,使魏国成为战国第一大强国,其后魏武侯之时魏国国力达到巅峰。魏惠王之时魏国四面出击,终于先后被齐国和秦国击败,就此国势日衰。魏国又位于秦国东出半路上,成了秦国攻击的重要目标,近数十年来魏国形势十分不利。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留在邯郸,魏王圉因秦国日夜攻伐只得请回信陵君。秦王政元年,信陵君大会诸侯合纵伐秦,秦国死守函谷关不敢东出,三晋旧地得以恢复,魏王听信了秦人反间之计,解除信陵君兵权,合纵立散,秦军又尽占三晋旧地,日夜攻伐三晋。

信陵君自从失了兵权,深恐魏王不能相容,日夜以酒色为乐,再无雄心壮志。魏国也再也没有能对抗秦人的大才,日日在秦军战鼓声中战栗。

五人在路上一路谈论魏国旧事,都是十分唏嘘。秦国重臣大将都得重用,秦王并不猜忌,而山东诸国大将,每有大功之时总被反间计所误。魏国有信陵君、燕国有昌国君、赵国有信平君,武安君,可见一个贤明的大王是何等重要。

又说到公叔痤推荐了商君给魏惠王,谁知魏惠王不用,错过了人才,反令秦国强大。范雎本是魏人,仕于魏,被魏相魏齐羞辱几死,方逃到秦国为相,夺了魏国数十座城池,实在可叹。

五人一路往东北而行,渡过四条大河,第二日便到了大梁。

大梁建成于魏惠王六年,同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大梁。大梁地处中原腹心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迁都大梁之后,魏惠王北伐赵、南伐韩、楚,东伐齐都十分便利,可惜魏惠王之时魏国由盛而衰,大梁更成了四战之地。

魏惠王又开凿鸿沟,引河水灌溉大梁周边土地,鸿沟直通陈县,加强了大梁和陈县(郢都)之间的航运,自此楚魏之间商贸繁盛。

众人一路前行,眼见大梁高大的城楼已经在望。

微风中隐隐约约传来喊杀之声和兵器撞击之声,小姑娘和李左车互视一眼,提马往前急奔,越过一个小土坡,前面数百人正在大战。

小姑娘立在土坡之上观看,当道上七八百个魏军正围了数十个普通服饰的人砍杀。那些人被数百魏军围了,收缩成一个圆圈四面抵敌,虽落入下风,也是杀得有来有回,当中一个大汉年约五旬,头发胡须都花白了,举个四十斤大铁椎往来冲杀,当者披靡。

李左车见了暗暗称奇,先前只道魏军在秦军攻击之下连番败北,只道魏军如何不堪一击。如今看来这七八百人阵型严整,一个年约三旬的将军站在一辆战车上挥舞红旗指挥,包围圈中的人往哪个方向冲,红旗就指向哪个方向。魏军军兵冲锋勇猛,却并不死斗,交替进退,相互掩护,把那数十人围在核心缠斗。被包围的数十人看起来比围攻的魏军还要骁勇善战,只是人少,又被四面弓弩所迫,不得脱身。

司马青史叹道:“魏武卒之名果然不虚,到了今日魏国如此孱弱,依然不可小觑。”

李左车和张良也点头表示同意,吴起庞涓为将之时魏武卒无敌于天下,近数十年来魏国势弱,魏武卒战斗力依然十分可怕,难怪仍有与秦军一战之力。

众人在山坡上观看了一刻,包围圈中众人渐渐不支,躺倒了十余人,便是那个英勇无敌的大汉也是气喘吁吁,大铁椎挥舞之间已经声势已弱。

“太子殿下!当真要对我等赶尽杀绝吗?”包围圈中忽地传出一声大呼。那将军把红旗一立,众魏军停止进攻,只是把包围圈中的人死死围定。

“张耳!你私蓄凶徒,意欲谋反,本太子今日便要将你等尽皆除了,为我魏国除害。”那将军旁边战车中闪出一人凭轼而望,年约三旬,衣着华贵,满身肥肉乱颤,正是魏国太子增。

小姑娘众人听得是魏国太子在围攻张耳,不由面面相觑。仅仅一个月以前张耳还代表魏国出使楚国,今日居然被魏国太子领了军队围攻。

“太子殿下,我张耳死不足惜,只是我这些门客都是不相关的人,还请太子殿下高抬贵手。”

“张耳!你门下这些人,都是些凶暴之徒,绝不可放过了。我念你有点功劳,你们都自刎了吧。”

张耳颓然,旁边一个浑身浴血的年轻人走过来道:“大哥,今日你我兄弟死在一处,正是快事,何必向这小人乞怜。”

张耳愧然,道:“朱家兄弟,我本想请你来小住几日,不想遇到如此变故,连累你了。”

朱家哈哈大笑道:“小弟正欲与兄长死在一处,来世正好做个亲兄弟。”

这时那大汉丢下手里的大铁锥,步到张耳身边道:“张耳兄弟,不要跟这小人多说,你我今日在此大杀一番,便是死了朱亥也无憾。”

张耳又对太子增道:“太子殿下,朱亥将军有大功于国,余下众人都曾跟随信陵君为国征战,多有功劳,还请太子殿下手下留情。太子殿下若肯留下众人性命,张耳马上在太子殿下面前自裁。”

太子增哈哈大笑道:“朱亥擅杀老将晋鄙,我深恨之,余下众人也都只听信陵君的,今日在场之人,都得死!”

那将军魏鸾听闻太子之言,把手中红旗一举,张耳部下之众尽皆力竭,只得束手就死。

魏鸾正要挥动红旗,身后的太子增发出一声尖叫。魏鸾回头一看,太子增战车上的御手和车右躺在地上,御手的位置站了一个小姑娘,正拿了把寒光闪闪的短剑在太子增脖子左右比划,把个太子增吓得一屁股坐倒在车里,小姑娘只得微微弯腰,把剑在太子增头顶晃悠。

原来李左车远远听见包围圈中使铁锥的大汉是朱亥,感他襄助信陵君击杀晋鄙救赵之功,央求小姑娘出手相救,小姑娘悄没声息而来,制住了太子增。

魏鸾见太子被制,大惊失色,调转红旗指着小姑娘道:“你是何人,还不快快放下太子。”

小姑娘把太子增从车上踢到地上,太子增一身肥肉又是一阵乱颤。小姑娘慢悠悠地道:“刚刚我听他说要杀好多人,我觉得挺有意思,便想连他一起杀了。”

太子增听了吓得魂不附体,一翻身跪在地上拼命磕头乞命。

魏鸾见太子增如此不堪,心中大是鄙夷,想到自己居然要听命于这个废物,心中又转悲凉,涨红了脸转头看向别处。

张耳正束手待死,远远瞧见太子增被人丢下战车,心下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是小姑娘所为。张耳大喜,急急领了众人前来,被魏军挡住。

小姑娘对太子增道:“叫你的人散开,让他们过来。”

太子增转头对着魏鸾使劲儿挥手,魏鸾一展红旗,众军退开,张耳领了众人来到太子增车前,此时李左车等人也已到来。

张耳身边众人十分狼狈,个个带伤,神情萎靡。张耳来到小姑娘跟前叉手施礼,道:“司马姑娘又救了我一次,张耳感激不尽。”

小姑娘回了一礼,看着李左车。

李左车来到那使大铁椎的大汉面前,深施一礼道:“赵人李左车见过朱将军。”

朱亥此时也是狼狈不堪,汗透重衫,浑身浴血,一双大眼也是黯淡无光,正驻了大铁椎喘息。朱亥见有人专程来对自己行礼,大是意外,一听是赵人,心中恍然。朱亥此生最得意之事便是相助信陵君杀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如今人在难中,听到赵人前来相见,不由老泪纵横,丢了大铁椎双手扶李左车站起。

李左车救朱亥心切,未曾想过利害关系,如今捉了魏国太子增,实在不好处理,只得硬着头皮到太子增面前来一拱手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增素知张耳与众多侠客相交,只以为刚刚抓住自己的是那些不要命的侠客,心中大骇,所谓侠以武乱禁,多有不遵守法令之事,只怕自己今日难逃一死。

刚刚李左车跟朱亥见礼之时也听得对方主事之人自称李左车,最近几年魏王多病,太子增已经开始理政,知道李左车是赵武安君李牧之孙,也算是赵国官方的人物。近几年赵魏两国多有联合抗秦之举,在太子增眼中李牧再厉害也不过是赵王的一个边将,比自己这个魏国储君那是差得远了,更何况只是武安君之孙。

想到此处太子增胆气立时壮了起来,又见李左车到自己面前来行礼,马上换了一副不可一世的面孔,站起身来对李左车狠狠道:“好哇!赵国武安君之孙居然敢指使人来欺辱我大魏国太子,就不怕由此引起魏国和赵国大战吗?”

李左车一愣,刚刚太子增的狼狈样他是看了个一清二楚,想不到这家伙一起身就又抖起太子的威风来,李左车想着能息事宁人最好,道:“李左车救人心切,冒犯了太子殿下,还请太子殿下海涵。”

太子增见李左车示弱,更加威风起来,抖了抖衣服道:“我身为大魏国太子,被人如此欺辱,断不可轻易放过。来人呐,把这几个以下犯上之人拉下去砍了。”

李左车众人面面相觑,众魏武卒也是一个不动,魏鸾低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子增尚在对方包围之中,居然就指使人来杀包围自己之人,简直无知狂妄到了极点。

太子增见没有人动,勃然大怒,指着魏鸾骂道:“你是聋子吗,我让你把他们都拉下去砍了......”言未毕,太子增只觉脑后一阵剧痛,被公主走上前一刀柄砸在后脑上,顿时鲜血如注。

太子增惨叫一声,想不到对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居然还敢殴打自己,一手捂了伤口,一手指着公主道:“你们......你们反了,居然敢打伤本太子。”

公主举起了刀,嘿嘿笑道:“你这个太子想要耍威风,脱出了我们的掌握之后再来不是更好,既然你容不得我们,那不如现在杀了你干净。”

太子增养尊处优惯了,今日在小姑娘手下吃了亏,在众人面前丢了脸,因此一找到机会就要发狠,忽略了自己还在对方手里这回事。魏增见公主举了刀在自己面前比划,还不怀好意地一会儿看自己的胳膊,一会儿看自己的腿,好像在选从哪里砍下去不较好一样,不由腿一软又瘫了下去。

公主见李左车不好出面跟这个胡搅蛮缠的太子说话,挥了挥刀道:“让你的军队统统退回大梁去。”

魏增赶紧让魏鸾领兵退回大梁,魏鸾领兵走了,公主让张耳绑了魏增丢在地上,众人聚在一处计议。

张耳随行众人都已包扎好了伤口,阵亡之人也都埋了,张耳一一介绍随行众人,除了朱家是齐国来的豪侠之外,余者都是信陵君门客。

李左车询问张耳此事因何而起,张耳涕泪交流,说出了缘由。

原来信陵君自被魏王夺了兵权之后,不再过问朝中之事,日日在府中以酒色为伴,门下三千门客逐渐离散,只有最忠心的五十余人不肯离开。这几日信陵君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深恐自己身死之后太子增容不得自己这些门客,因此让张耳领了这些门客去外黄自立门户,保全众人性命。不想张耳领了众人刚出了大梁就被太子增带着魏鸾领兵追杀,正在危急之时得小姑娘解围。

魏王圉虽心中忌惮信陵君,到底是个有些才略的君王,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依然能任用信陵君领兵伐秦,是秦人不敢东向。秦人施反间计之时魏王并没有上当,可惜在此关键时刻魏王圉身染重病。魏王圉深知有自己一日信陵君必然不会谋反,但是太子增太不成器,只会在朝中争权夺利,全无大局观。若是自己身死之后信陵君大权在握,太子增不肖,极有可能被信陵君废掉。拜太子增所赐,魏王其他儿子成年之前都夭折了,若是太子增被废,信陵君必然立王室别支为王,自己的后代再也不能得国。

魏王圉不容自己后代失国,在秦国将败之时自断臂膀解除了信陵君兵权,为太子增继位铺路,自此绝了关东诸国之望。此事信陵君也知之,从此退居府邸不问世事。

这几年魏王圉深居后宫,朝中之事多由太子增决断。太子增深恨信陵君往年在朝中掣肘,常欲杀之。信陵君威望太高,太子增不敢轻动,因此就紧紧盯着信陵君府上的门客,只盼一网打尽方出了胸中恶气。今日张耳带着仅存的门客出城,太子增就急急领了军队前来追杀。

李左车已知今日在场的门客大多参加过邯郸保卫战,于赵国有大恩,见太子增如此自断臂膀,十分痛心。太子增有在旁边听着,张耳所言皆是事实,看李左车咬牙切齿的样子,深恐自己性命难保,在旁瑟瑟发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