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14章 东胡人来了

奶爸劝学史 第14章 东胡人来了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自是武安君心中不安,求归雁门,赵王不许。武安君闲居邯郸,无所为。

这一日武安君正在府中闲坐,苦思归雁门之策,忽报荀国忠求见,武安君大喜。

荀国忠入拜,武安君见荀国忠破衣烂衫,面容憔悴。

武安君道:“荀将军如何成了这般模样?”

荀国忠泣道:“将军有所不知,昔日我等在雁门苦战,军容不整,属下不得已斩了几个逃兵立威。自归中山之后,往日被将军罢黜之将校百余人诬告属下滥杀士卒,他们多是朝中亲贵,大王听信谗言,将我等带回邯郸,欲将我及十数个部属处斩,幸得信平君仗义执言,方保得我等性命,被判入狱。

新王继位,那郭开为相。当日将军曾杀了那郭开之侄,郭开奈何不得将军,闻将军曾于我等有恩,传言必杀我等。那狱吏素知我等冤屈,私下放了我等,与我等俱亡。”

武安君闻之,不胜嗟叹。荀国忠天纵之才,早晚必为赵军中柱石。赵王如此不识人,听人言而欲杀国之柱石,若荀国忠如此草草而死,甚为可惜。武安君即以出猎之名将众人带出邯郸,令先回雁门待命。

居月余,北地忽传东胡寇边,攻打平城甚急,赵王恐平城有失,放归武安君。

武安君归于雁门,众将接入。那东胡之前为匈奴所迫,亦曾跟随匈奴出兵,因出兵较少未有大损。如今匈奴兵败远遁,东胡便占了部分原属匈奴的草原。闻武安君已离雁门,东胡人时来骚扰,被司马尚并诸葛明诱至山谷之中围了,伤了不少兵马,也便退了。

次日武安君访司马青史,闲话已毕。

司马青史道:“邯郸形势如何?”

武安君道:“赵恐难保也,我心甚忧虑,特来见先生求计。”

司马青史道:“将军且言之。”

武安君道:“新王心中无谋,但求私利。信平君、武襄君已出奔,朝中郭开一手遮天,那郭开贪财索贿无度,朝中忠直之臣渐去,奸邪之徒满盈。”

司马青史道:“将军有迎立之功,我观大王对将军也甚是信任,将军勿忧。”

武安君道:“大王久在咸阳为质,以为秦之强,无所匹敌,心胆已丧,唯求一生富贵尔。我无有狗马美人奉于王,能自保已是万幸。”

司马青史道:“将军入秦,何所感?”

武安君叹道:“秦之强,六国弗如也。我观六国之贤才半在秦,皆得重用,朝中一片欣欣向荣之气。秦相邦吕不韦雄才大略,鼓励农商,扫平四夷。”

司马青史道:“将军对吕不韦甚是高看,我看却不然,传闻吕不韦归大王而留春平君者,贪贿也。贪财之人,何来雄才大略?”

武安君道:“不然,大王为求归以公器私贿秦相,吕不韦非贪贿也,欲私欲深重之人为赵王尔。春平君虽无能,素有勤谨之名,赵人爱之。而吕不韦归大王,是弱赵也。大王既立,吕不韦复归春平君,使大王与春平君自相残害也。信平君与武襄君奔亡,皆因大王忌春平君与信平君交好之故,如此心机,岂是贪贿之人?”

司马青史道:“如将军所言,吕不韦甚是厉害。”

武安君道:“非止吕不韦也,我观那秦王政,比之吕不韦尤甚。”

司马青史道:“秦王政尚未及冠,传言万事皆听吕不韦,如何甚于吕不韦?”

武安君道:“朝见之时,秦王政言少,而言则必中要害,我观朝中之人,拥秦王者泰半。秦王之意与吕不韦相左之时,秦王能屈己而从之。如此年龄,如此见识,如此心胸,牧前所未见也。待秦王政亲政,六国不保可知矣。”

司马青史道:“如此,将军之意若何?”

武安君道:“赵王虽不肖,我为赵人,不得不保之。秦虽强,我为赵将,有死而已。”

司马青史道:“赵王之贤愚,秦之强弱,非将军所能为也。将军之所能为,强边军以待天下之变。”

武安君道:“先生之言是也,愿先生教我。”

司马青史道:“欲强兵富民者,无非地、民、财、工、农而已。而今将军平定草原,匈奴远遁,林胡为将军所用,东胡虽未服,将军击而后善抚之,必然归服。若平定草原,则战马无忧。雁门、代郡、云中,将军之根本也,财用充足,民心归附,将军朝求而暮聚十万之众,此征战天下之资也。”

又道:“云中、雁门皆半牧半耕之地,军马充足,而军粮由代郡供应,代郡地狭,军粮多有不足,久之必受制于人,将军可即请命东向伐燕,以广产粮之地。”

武安君道:“先生之言甚善。只是前者随大单于南下之东胡人并不多,是以东胡军力并未大损,一时恐难降服。”

司马道青史:“诸胡本于草原争雄,征战不断,匈奴势强欺凌诸胡。将军大破匈奴亦诸胡之所欲也,是以林胡归附。将军必收东胡也,一则畏将军虎威,二则将军镇守北地多年,多用贸易而少动兵戈,将军于诸胡多有恩德。东胡战则不及将军,贸易则多获益,必从将军之所欲也。”

武安君道:“先生之言是也,东胡亦天皇伏羲之后也,若能善抚之,则两利。唯草原之民好劫掠,恐难久交。”

司马青史道:“草原之民好劫掠者,为利也,若贸易之利大于劫掠,自然无人愿意劫掠;将军且败东胡几阵,而后司马请出使草原,必令东胡全心归于将军也。”

武安君道:“先生高士,如愿出使,必成大功,若免了边关战乱,胡人及边民必感戴先生之德。”

次日武安君遣荀国忠领了五百骑兵押运粟米、丝麻、山货等数百车前往草原贸易,过平城之后一路向西而行。至半途被东胡人两千余人团团围住,荀国忠将马车环绕于外,围成了个圆阵,骑兵皆下马伏于阵后以弓弩拒敌。东胡人虽众,装备太差,有些箭簇甚至是兽骨制成,难以穿透边军甲胄。加之东胡人并无阵型,仗着人多一味冲突而已,被边军弓弩射翻了百十人即一哄而退。东胡人却不远遁,在边军阵型四周游走寻机破阵。僵持到日暮,东胡人不能得手,荀国忠亦不得脱。

至夜,四周忽地杀声震天,司马尚领了五千骑兵将东胡人四面围拢,箭若飞蝗一般,东胡人几番冲突不得脱,只得投降。

司马尚遣人仍带了车队前往草原贸易,自与荀国忠领着众军押着二千多东胡兵回关。

原来武安君得报东胡大队已退,唯有大王子慕容先不肯退,领了两千人在草原边缘游走。武安君顺势以财货诱之,将慕容先并两千人尽皆俘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