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50章 一条褒斜道,百年兴亡史

奶爸劝学史 第50章 一条褒斜道,百年兴亡史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张三巴结李斯不过是为了前程,如今自己令百名锐卒重伤,又失了右耳,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前程再也难期。张三一想若不是因为李斯,自己何至于有今日之祸,恨不得李斯当真灭了族。因此回复李斯说司马先生警告不得再追杀他,却省了勿伤韩非的言语。李斯为免事泄,远远打发了那百名锐士,又寻机杀了张三。

其后李斯果然因嫉妒毒害了韩非,自己也被赵高灭了三族。

次日天明四人继续西行,公主昨夜大杀了一阵,心中郁气尽消,一路之上兴致极高。

正行之间,公主道:“先生好像极怕李斯杀了韩非,那韩非究竟是何人,居然能让先生如此关注?”

小姑娘道:“韩非是李斯的师兄,二人同学于荀夫子门下,现下韩非是韩国司寇。”

公主道:“我听说司寇可是极高的官位,韩非既然是韩国司寇,你们又说李斯只是小小的郎官,如何害得韩非?”

小姑娘道:“李斯职位低,却是秦王政的心腹;韩非虽高居司寇之位,却不得韩王之心。而且秦强而韩弱,秦王又是出了名的爱才,秦王若是欲得韩非,那韩王岂敢不献出来。”

公主道:“我明白了,必然是韩非比李斯厉害,所以若是韩非到了秦国,李斯必容不得韩非,便会如害先生一般害韩非。”

司马青史道:“公主之言是也。”

公主道:“既然韩非比李斯厉害,那李斯又如此无良,不如我去杀了李斯,让韩非来替李斯有大功于天下。”

司马青史叹道:“韩非过于正直,于朝堂之上难得其志。欲行大事者,必心狠手辣。韩非虽贤于李斯,李斯之功,韩非难成。此我所以无意朝堂也。”

公主思之再三道:“我父王也说过,用人须得用些心狠手辣之人,不然大事难成。”

司马青史道:“古来得享高位者,非仁人也;重臣名将难得善终,以大伤天和故也。”

四人一路西行,至武功,自斜谷口攀昆仑(古称秦岭),踏上褒斜道。

入斜谷口向西南走了半日,一路皆是上坡,道路险峻。行了半个时辰山上开始有积雪,道路更是泥泞难行。众人骑行一段就得步行一段,公主一屁股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道:“不走了不走了,这是什么路,走起来比坐船还难受?”

李左车道:“此道名为褒斜道,乃是关中通往汉中之正道。”

公主道:“就这道路,也敢称作正道,那邪道还能走得么。”

小姑娘道:“公主姐姐,这的确是正道。昔年周平王东迁之时,将岐山故地封给秦人,郑国从平王迁都新郑。一部郑人不愿东迁,也不愿受制于秦人,便越过褒斜道南入汉中,至今已数百年了。后来司马错取汉中,定巴蜀,也是从此路而行,那时候之前这条道路比之如今更是艰险百倍。”

公主问道:“这褒斜道还有多少路程?”

小姑娘道:“褒斜道总长五百余里,我们行了半日,不过行了三五十里,且前路越来越是难走,以我们今日所行路程来看,大概须得十日方能到汉中。”

公主不由大是丧气,道:“才只行了半日,烂泥都快透入我靴子里了,你看看我衣服还刮破了好多处;屁股也被马鞍颠得生疼,再行得十日如何得了。不如我们换道而行可好,便是坐船也好过走这路。”

小姑娘道:“舍此之外,雍城之西还有陈仓道,沿西汉水向西南而行,可抵汉中。”

公主道:“既然是西汉水,必然可以坐船,我等返回去坐船吧。”

小姑娘笑道:“陈仓道的西汉水河谷激流险滩遍布,却是坐不得船的。昔年夏后启封大禹王之子于褒,便是自陈仓道入汉中。其后武王伐纣,褒君相从,亦是自陈仓道出于关中。后周幽王继位,褒国君欺周幽王年幼,兼且陈仓道险峻无比,拒不纳贡。周幽王以三军开辟褒斜道入于汉中讨伐褒国,便是这条道路,只是那时这条道路并未修整,比现时难走多了。

褒国君见周幽王神兵天降,只得献上美女褒姒息了兵戈,褒姒却给周国带来了灭国之祸。烽火戏诸侯之后镐京为犬戎所破,周平王东迁洛邑,自此陈仓道逐渐废止,关中与汉中道绝。

四百年前蜀丛帝之子卢帝灭亡褒国,得了汉中。卢帝从褒人口中得知北方越过大山有富庶的关中,领军沿西汉水西向而行,至岐山而东,共行八百余里出于陈仓。蜀军渡渭水至雍州,陈仓道复为天下所知。蜀军以山川险阻,后继无力,卢帝粮尽而退,自此绝了北伐关中之念。其后秦蜀争夺汉中百年,秦左庶长筑南郑,秦蜀各有得失。周烈王姬喜八年(公元前368年),蜀王杜尚尽有汉中之地,乃分吐费城至汉中之地为苴国,以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苴侯。自此陈仓故道日废。”

公主道:“小姑娘妹妹说了半天就是说那陈仓道比之褒斜道更加险而且远。”

小姑娘道:“然也。惠文王之时,巴蜀苴三国混战,苴国与巴国不敌,引秦军入川,司马错借机灭了巴蜀苴三国。司马错以陈仓故道险远,伐苴之时拓宽褒斜道入于汉中。司马错既得汉中巴蜀,汉中巴蜀为秦之粮仓,天下莫能敌秦。

秦国占了汉中巴蜀之后,为了加强控制,又修过陈仓道和东边的子午道,但都不如褒斜道来往便利。巴蜀汉中之粮多自褒斜道而出,是以秦自惠文王之时日日拓宽褒斜道,为关中入汉中第一要道。”

公主指了指摇摇晃晃的栈道道:“就这!还是最便利的,能运军粮?!”

小姑娘道:“自然能运军粮,公主姐姐出身高贵,不事勤劳,自然认为此道险远。自巴蜀汉中运粮出于关中,耗费大量牛马民夫,粮至渭水也所余不过两三成而已。而正是这二三成粮食,在长平熬干了赵国人最后的骨髓,使赵括不得不主动出击,最终败于白起之手。”

司马青史道:“的确如此,国势之争,胜败往往在毫厘之间。昔年秦赵长平大战,秦赵两国粮且尽。白起自巴蜀运粮经石牛道、褒斜道出关中至于长平,粮虽不多,解了秦军燃眉之急,卒杀赵军四十五万。诸国坐观赵国长平之败者,两国国力相差无几,诸国以为赵国败而秦国大伤。想不到秦自巴蜀运粮完败赵国,诸国以秦强又不敢动,以至于今日。由是观之,若无司马错伐蜀,则无今日之秦国。

长平大战之后,秦国意识到巴蜀之粮于关键时刻的作用,是以沿着石牛道和褒斜道一路修建粮仓,沿途用当地民夫牛马运输粮草。当地民夫运粮之时皆自带口粮,以减少军粮消耗,是以巴蜀汉中之粮运到关中所余有所增加,只是苦了沿途民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