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78章 临邛县令虚报田亩,卓氏家主来填坑

奶爸劝学史 第78章 临邛县令虚报田亩,卓氏家主来填坑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临邛卓氏家主卓仲启今日十分烦忧,只因临邛县令徐虚报昨日来访,希望他可以献出千金购粮上交。卓氏到临邛不过三年,经营时日尚浅,正在快速发展之时,各处都要钱;秦法对民间经商课税极重,卓氏这几年所得大半都交了赋税,哪里能拿得出这千金来购粮。

县令徐虚报三年前不过是临邛一个乡有序,只因连年虚报开垦田亩数和丁壮人数,郡守王宣到任之日查看各地账册,认为这有序驭民有术,报请咸阳提升了徐虚报做临邛县令。

徐虚报靠着虚报一步升天,自然想要将此法推而广之。这几年又连年上报新垦多少土地,新修多少水利,新增多少丁壮,新增产粮多少。

临邛是蜀郡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秦人在蜀郡新筑三城,便有临邛,可见其富庶和重要。经过这几十年的开发,县中最肥沃的土地已经开发完毕,剩下的多是山地,难以开垦。

这几十年来临邛县令因开垦土地多得高升,到十年前土地开垦完毕,丁口也不再增加,临邛官府便再也没有人可以升官到成都。徐虚报驱使百姓围山造田,新造出五万亩山地水田,得以升任临邛县令。

徐虚报升任县令之后继续在临邛推进围山造田,又上报新开垦田地二十五万亩。只是徐虚报造出来的水田都是山石沙土之地,完全保不住水,汶山上几次山水下来,都给冲毁了。

徐虚报为了获得上官嘉奖,又把这三十万亩新造水田上报为一等良田,亩产两石,临邛每年上报粮产虚增六十万石,按照秦法地租三税二,临邛每年需要多交四十万石粮。

临邛是个大县,户口两万,每户每年需要多交二十石粮食。一个壮丁年耗粮不过十八石,如此临邛每户都要多交超过一个壮丁一年口粮的粮食。只有一半户口省吃俭用勉强能交足税,另一半交不足,年年被拷打,偶遇荒年,百姓更是艰难,多有被拷打致死者。自徐虚报做了临邛县令,县中百姓怨声载道。

卓氏极善探矿冶炼之术,三年前到此就四处探看,被他发现了好几处铜矿、铁矿和黑矿(煤炭)。那黑矿十分神奇,埋藏于土石之下,状若岩石,黑得发亮,燃烧之时温度比之木炭更高,用于冶炼十分高效。

卓仲启在晋阳之时即会寻黑矿,是以卓氏铁器青铜器比之别家精良,只可惜秦军一来就被没收了全部家资。

卓氏到临邛之日,徐虚报刚到任,各处大兴土木,耗费青铜铁器无数,苦于无处寻得。卓氏求见县令,求开矿冶炼,县令大喜许之。

不过一年卓氏冶炼所得除供县令所用之外,余者贩卖到蜀郡各地,获利颇丰。县令今年拷粮打死了不少人,见乡民之中实在拷不出粮来,今年所得之粮比之上报数量差了太多,只恐郡守追责,便来打卓氏的主意。

卓仲启这些年在临邛,深知那徐虚报凶狠残暴,若不顺着他,只怕立时便有灾祸。徐虚报口中说只是借钱应急,待来年赋税收齐归还,卓氏如何敢指望他来还。只得尽力筹钱,各处归拢一处,也不过百金,与徐虚报所需相差太远,是以在家中唉声叹气,十分苦闷。

卓仲启正苦闷间,忽报有晋阳故人来访。卓氏出身晋阳,听得晋阳来人,赶紧命人传入。

司马青史等人跟随仆人而入,卓氏定睛看时,一个都不认识。卓氏刚要询问,李左车拱手道:“赵武安君之孙李左车见过卓先生。”

卓氏虽在蜀中经商,消息十分灵通,自然知道武安君隐隐然已是赵军中第一人。卓氏初闻晋阳故人来访,只道是当初相熟的商户也来了此地,是以不假思索就请,想不到居然请来了赵**中要人,不由大是惊慌。商人行商各国之间,最是关注各国律法,卓氏自然知道秦法私通诸侯乃是灭族大罪。

卓仲启脸现不悦之色,沉了脸道:“在下久闻武安君之名,并不相识,少将军如何自称故人?”

李左车见卓氏脸色,已知他心中所想。乃道:“我等间道而来,深恐置先生于险地,是以诈称故人求见,还望先生海涵。”

卓仲启胸怀宽广,见李左车不卑不亢,又颇为自己着想,也不再沉着脸,乃道:“少将军来此,何以教我?”

李左车道:“先生勿忧,左车虽是武安君之孙,在军中并无执事;今日只是随了先生到处游历,先生听闻卓氏冶炼之术天下无双,是以前来拜访。”言毕把司马青史引出来。

卓仲启上下打量司马青史几眼,但觉此人十分和善,脸上不悦之色又去了几分,拱手道:“卓某见过先生,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司马青史也一拱手道:“司马青史久闻卓氏炼铁之术天下无双,冒昧而来,还请先生见谅。”

卓仲启闻得司马青史并不提冶炼之术,直接说炼铁之术,不由大是惊疑。卓氏炼铁之术天下无双,只是此时冶炼之术以炼青铜为主,炼铁十分粗糙,只能用做最粗劣的农具,在冶炼行业并不十分受重视,这司马青史直接说久闻卓氏炼铁之术,显然对卓氏知之颇深。

卓仲启又打量了司马青史几眼,拱手道:“先生来此,令我卓氏蓬荜生辉。”

司马青史正待回礼,一个家人从门外跑到卓仲启耳边耳语几句,卓仲启面露惊色道:“县令马上就要到来,各位都是生面孔,请先入后堂休息,待我送走县令,再接待各位。”

司马青史等人起身,刚进来那个家人引了众人到后堂奉茶。

卓仲启正正衣冠,举步出门相迎,尚未出大堂门口,闻得徐虚报大笑着进了大门,卓仲启赶忙加快脚步迎去。

卓氏迎入县令,下人奉上茶水。卓氏道:“县令大人到此,小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县令瞪着一双细眼盯着卓氏看了半晌,直看得卓氏心中发毛,坐立不安。县令直等卓氏坐不住了,方才道:“家主可听得成都的消息么?”

卓氏一愣道:“成都的什么消息,小人不知?”

县令盯着卓氏道:“当真不知?”

卓氏道:“着实不知,还请大人不吝相告。”

县令道:“昨日关东迁徙到蜀中的刁民,在成都造反了,已经杀了上千人,郡守大人领了大军正在成都平叛。”

卓氏心中一跳,立马跪下道:“大人明鉴,小人自到临邛,一心一意为大人办事,可从未有二心。”

县令哈哈大笑着扶起卓氏道:“家主之心,我自知之。只是当此非常之时,若是有人举发,本官也不能不秉公办理。”

卓氏颤颤悠悠起身道:“小人只是个商人,只会将本逐利,不敢有反心,请大人明鉴。”

县令又道:“郡守大人传下令来,令我盯住县中迁徙之民,家主可得紧守门户,莫要让叛贼入了门户才好。”

卓氏擦了擦汗,连声道:“多谢大人提醒,小人立即吩咐下去。”

县令又道:“只是此番动兵,又须得许多粮草,如今县中粮草匮乏,本官十分为难。”

卓氏如何听不出县令趁此机会敲诈之意,只是无可奈何,乃道:“大人无忧,小人变卖了家产,定为大人凑出千金来购买粮草。”

县令奸笑道:“家主连变卖家财都说出来了,莫非是说我来夺家主产业。”

“此小人为表忠心自愿奉献,与大人无干。”

县令道:“若是平日里,千金倒也足用了,只是如今叛乱烽起,非得两千金不足用啊。”

卓氏张大了嘴,半天合不上,终于咬咬牙道:“大人勿忧,小人三日内必凑出这两千金。”

县令拍了拍卓仲启肩膀哈哈大笑道:“家主办事,本官自是信得过。我有个朋友对矿场和工坊十分有兴趣,也颇有家资,家主若是十分为难,我可以介绍他给家主认识,说不定能帮家主做成几笔买卖。”

卓仲启心中一震,心想若然在这里等着我呢,乃道:“蒙大人关照,小人十分感激,小人先各处凑一凑,实在不行再烦请大人相助。”

“那我就不打扰了,本官静等家主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