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奶爸劝学史 > 第90章 秦国少年犯杀人的结局

奶爸劝学史 第90章 秦国少年犯杀人的结局

作者:司马青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1 07:47:1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出门之后李斯如蒙大赦,急急带了人马狼狈逃出巴清府中。

巴清眼见李斯狼狈而逃,牵了小姑娘手道:“好妹妹,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把李斯吓成了这副模样?”

小姑娘嘻嘻道:“姐姐前几日的果子点心,值当吧。”

当日巴清亲到客栈请了司马等三人入府,司马见小姑娘和巴清很是投缘,也十分高兴,并不急着启程。

这一日小姑娘正陪了巴清闲聊,一个年老的家人哭喊着闯进堂来,巴清细问其故。

这个家人本是巴氏的奴隶,巴清任家主之后思虑丈夫早死,日日行善,除去修桥补路建设渡口之外,把家中奴隶尽皆除了奴籍,依旧在巴氏效力。家中奴隶感其恩德,多有改姓为巴者,这老家人便叫做巴老实。

巴老实自除了奴籍之后,家中二代皆在巴氏效力,巴老实原是矿洞矿长,年老之后被巴清安排在府中管着几十号家人,领些工钱养老。巴老实的儿子学得了老爹的技艺,被巴清外派到矿洞任矿长,巴清在侍女当中寻了一人给巴老实做儿媳妇,特许巴老实儿媳妇到矿洞帮厨,成全他夫妻二人在一处。巴老实共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由老夫妻二人抚养,一家子过得其乐融融,对巴清感恩戴德,尽心为巴清办事。

前日长孙巴交跟随爷爷外出采买,半路上说要去小解,巴老实便在街边等候。等了一刻钟还不见长孙回来,巴老实寻到茅厕,自己孙子不见踪影。巴老实只道孙子贪玩,四面又找了一个时辰依旧不见人,这才慌了,回府中发动众人寻找一日完全找不见人,连忙到衙门报官。

衙门中人在茅厕附近寻了一遍寻不见,巴老实得了一个农夫的指点,带人在茅厕百丈外一处偏僻的庄稼地里寻到了尸首,巴交已经被人打死,面目全非,浅浅埋在地里。

巴老实看见孙子尸首,立时就昏了过去。醒来之时案子已破了,原来是郡守翊的侄孙符刑所为。

郡守翊之侄符放养在军中效力,就得一个儿子符刑,放在叔父家中养着。前些日符放养回来江州,兴高采烈跟儿子述说战阵之事,说把长剑刺进魏人的脖子鲜血溅出几丈,十分壮观。

符刑听了十分羡慕,总想亲自试试,昨日带了两个小厮在大街上见到巴交一人独行,三人把巴交骗到庄稼地隐蔽之处要用匕首扎脖子,巴交自然拼命挣扎,那三人见巴交要跑,随手抄起两根大木劈头盖脸砸在巴交头上,把巴交活活打死了。此时巴老实正好寻到茅厕,巴老实只道孙子贪玩,沿着街道寻找,哪知道孙子死在百丈外的庄稼地里。

符刑年止十二岁,往日里郡守翊管教甚严,未伤人之时只想着鲜血喷出几丈远的壮观,如今真打死了人,只怕叔公难饶,便从农夫家中偷了锄头来刨个坑把巴交埋了。

谁知农夫看见符刑偷锄头,悄悄跟来发现了,只是那农夫认得人是郡守大人的侄孙,不敢招惹,后来见巴老实在附近大哭着寻找孙子,农夫心中不忍,悄悄告知巴老实埋尸之地。

符刑到底是个孩子,做事并不精细,留下许多破绽,不过一个时辰就被衙役查了个一清二楚。

衙役不敢得罪郡守大人,想着符刑年不过十二,身高不过六尺四寸,秦法并不一定严惩,也就据实已报。

今日巴老实并一众家人在衙门静听郡守大人审判,谁知郡守大人坐上堂来,看了一眼案卷便道案犯年幼无知,不予追究,着案犯家人赔偿巴老实十金安葬,就此结案。巴老实在堂上哭得震天响,被衙役赶出来。

巴老实回巴府之后心中愤懑,左思右想要想得公道恐怕只有求家主,是以闯进堂中来求巴清。

巴清听了也是心中恼怒,巴交那孩子她是见过的,十分乖巧懂事,想不到几日不见就被人活活打死了,连面目都被打烂了,案犯居然板子也不用挨。

巴清扶起巴老实道:“秦法少年杀人也是需要负责的,明日我与你去衙门击鼓鸣冤,看看郡守大人如何说。”

巴老实闻听巴清愿意出头,感恩不尽,退后几步又趴在地上梆梆梆叩了十几个响头,叩得额头高高肿起,巴清拦挡不住,连忙着侍女扶了巴老实去休息。

第二日辰时过后,巴清领了巴老实老两口并儿子媳妇前往郡守衙门击鼓鸣冤,小姑娘领着李左车和公主同行。巴老实孙子被害之事江州无人不知,今日见巴清领了一大帮人往衙门而去,无数人跟着同去看热闹。

郡守翊昨日听说侄孙杀人之事也是十分恼怒,秦法对少年杀人的确并不甚严,免了刑责也不算徇私。宣判完毕之后回到内宅,把符刑叫来狠狠申饬一顿。谁知今日一早起来衙门外面人声鼎沸,不一刻鼓声响起,连忙升堂。

郡守翊一见巴清领了众人上堂,头皮发麻。他侄孙杀人之事本就不占理,自己判罚虽不算徇私,到底心中发虚。

郡守翊自主政巴郡以来,官声甚好,跟巴清关系也十分融洽,在生意上能给方便就给。前几日李斯来江州寻巴清晦气,曾邀郡守同行,郡守对李斯所为十分不满,又不敢得罪他,只得寻了个借口躲过去了。其后见李斯灰头土脸而回,连夜回咸阳去了,便知李斯在巴清处吃了瘪,心中暗自庆幸,没想到不过几日,巴清就寻到自己头上来了。

巴清让巴老实述说了案情,表示对郡守判罚不满。

郡守翊道:“巴老板,符刑之事的确是他不对,我大秦律法对少年犯罪本就能宽则宽,念符刑是初犯,便饶了他这一遭,我让符刑之父赔偿巴老实一百金,你看可行否?”

巴清也深知秦律,知道必难判符刑偿命,沉吟不决。小姑娘道:“郡守大人,我也深知秦律,的确对少年犯罪十分宽松,不过少年犯了杀人这类重罪也是要处刑的。况且巴交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死的如此可怜,若不对符刑重重处罚,只怕以后他要杀的就不是一两人了。”

郡守翊见巴清虽未开口,已然意动,心中大喜。想不到一个小姑娘站出来质疑自己,心中大大不悦道:“你这小姑娘是何人,我与巴老板说话,何时轮到你插嘴?”

公主道:“郡守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公堂之上讲的是法,只要说话合理合法,话是何人所说又有何不同?这堂下有众多父老在此,若是你的侄孙打死了人只需要赔钱了事,那这江州的孩童,还有几个是安全的?”

堂外围观之人虽不敢喧哗,听了公主之言也是议论纷纷,言下之意都认为郡守大人判罚不公。

郡守翊本以为已经稳住了巴清,见小姑娘和公主先后出言质疑自己,大怒道:“在这公堂之上,本官便是最大的法,你们两个小姑娘连番顶撞本官,便是违法,再若多言,拉出去重打四十。”

巴清本正不知如何回答郡守,如今听说郡守要打人,冷笑一声道:“郡守大人好大的威风,你的侄孙杀了人也不用挨板子,我两个妹妹说几句公道话,倒是要挨板子了,这却是哪家的王法?”

郡守翊心知巴清手眼通天,连李斯也吃了瘪,听巴清说那两个小姑娘是自己的妹妹,连忙道歉道:“巴老板莫恼,此事是下官考虑不周,还请巴老板海涵。符刑之事,依巴老板的意思如何处置?”

巴清沉吟半晌道:“郡守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巴交已死,此事难以更改,便让符刑之父赔偿巴老实五百金。符刑虽年幼,杀人是事实,便重打二十大板,大人以为如何?”

五百金对巴清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对郡守大人来说却是一大笔财富,只怕自己的侄儿赔了这五百金就要破产了,只是被巴清逼着,郡守翊也是无奈,狠狠心道:“巴老板所言有理,符刑若是不打,只怕不长记性,此事就依了巴老板之意。”

当下令衙役提了符刑前来,在堂前打了二十大板。衙门的棒子沉重非常,二十大板下来,一个成年人也得皮开肉绽,执法的衙役手下留情,打得不算太重,也把符刑屁股打烂了,鲜血直流,先时还能哭爹叫娘,待打完了早已昏死在刑台之上。

堂下众人纷纷欢呼,巴清和巴老实也知衙役手下留情,只是若实打二十,必然把符刑打死了,也不为己甚,告辞而去。

小姑娘又住了月余,准备告辞东下,巴清苦苦相留,小姑娘勉强又住了半月。这一日巴清知小姑娘等人必然要前行了,便陪了小姑娘出外采买,二人买好了应用之物让家人带回,自出了街市在山边闲逛,忽见前面人影一闪而过,风中传来阵阵呜咽之声。

二人闻声跟去一看,不由心中大怒。原来巴交小妹巴小英,被符刑带了两个小厮绑了丢在山脚下,两个小厮在坡上正推了一块圆形巨石要往下滚落。

符刑恶狠狠对着巴小英道:“都是你那个可恶的哥哥害我挨了二十大板,打得我皮开肉绽,今日方好。既然你哥哥死了,我把你压成肉泥,为我报仇,你若是要怪,就怪那二十大板没有打死我。”

言毕符刑向左边退了几步,冲着半山腰上的小厮一挥手,那两个小厮一叫劲,那块磨盘大的巨石滚落,带着隆隆之声直压下来。

巴小英只有七岁,看着那大石滚下来的声势,直接吓晕过去。小姑娘一看事急,纵身而起,在那巨石滚落之际把巴小英抢出来。符刑正在狞笑,忽见一条人影抢走了巴小英,心中大怒,还未开言,那大石被右边山石一撞,马上改了方向,直向符刑压来。符刑见大石当头压来,心中大骇,想要挪动脚步,双腿都软了,惨叫一声被压成了一滩肉泥。那两个小厮一见大石压死了主人,齐齐瘫软在地。

那块大石压过符刑,下坠之势不减,滚滚而下,直落入江水之中,发出震天巨响。巴清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赶紧过来察看巴小英,只见她除了身上有几处擦伤之外,并无大碍。

这时巴小英被小姑娘救醒了,正放声大哭,巴清赶紧帮着小姑娘把绑绳给她解开了。

那块大圆石声势浩大,此处又不算特别偏僻,不过半刻功夫围拢上百人来观看,衙门中的衙役也来了十几个。符刑杀人之事过了不过月余,众人一看现场如何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议论纷纷,都道这符刑好生歹毒,杀了别人的哥哥又来害妹妹,如今老天有眼让他自食其果。

那衙役的头领前来拜见巴清,巴清简单述说了一番,衙役押了两个小厮,抬着符刑尸首自回衙门去了。

二人带着巴小英回府之时,巴老实正带了府中众人四处寻找巴小英。老头子涕泪交流,嗓子都喊哑了,见巴清和小姑娘带回巴小英,老头子又要叩头,被巴清扶住了。

巴清担心郡守死了侄孙不肯罢休,安排巴老实一家子都到南郡去居住,顺便让巴老实之子照看自己在南郡的生意,巴老实一家感恩戴德自去了。

第二日郡守翊到府上拜访,言道多亏小姑娘相救,免了符刑再造孽,那符刑自作自受,死了也就死了。又代侄子赔偿了巴老实一家一百金,让巴清转交,巴清也不多话,代为收了。

巴清见郡守翊如此明理,心中十分感激;又怜他失了侄孙,又想绝了巴老实家后患,花钱让十几个说书人在巴郡各处渡口人群聚集之地传说郡守翊大人大公无私之名,自此郡守翊在巴郡声望更隆。

郡守翊心中感激巴清为自己扬名,也知民心不可违,更是用心抚民。秦末天下大乱,官民死于战乱者不计其数,独巴郡官民一心,得以保全。符氏死了一个符刑,家族反而日渐兴隆,族中子孙都争气。待郡守翊致仕之时,秦王政已死,新秦王以符氏牧守地方有功,任用翊之子符宽为巴郡郡守,自此符氏成为巴郡望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