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发个单章,本书的写作宗旨。

晋末长剑 发个单章,本书的写作宗旨。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趁着字数不多,写在前面,让更多的人看到,免得读到后面时觉得“上当”。也省得我以后再发单章解释。

水了。

这章水了。

看了跟没看一样。

怎么还不推动情节?

各位老爷,种田情节也叫水吗?

我问个问题,推动情节,主角装逼,那么他装逼的本钱、底气在哪?

本书一开始,主角处于最底层,生活场景很单调,很多上层发生的事情他都不知道,也没资格参与,因此他的时间过得很快,因为他生活中真的没有太多特别的东西。

有时候几个月一晃而过,他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我没什么可多写的。

因此,那个时候你可以说“节奏”很快,主角接连装逼打脸。

但人生过程,并不是线性的,不同的时间段,平台不一样,地位不一样。

现在的主角,官位处于中间偏上,他解锁了更多的生活场景,结识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事要做,时间流速会慢下来,节奏必然要变慢。

再说说推动剧情。

我在上本书举过一個例子:李世民。

他的一生,完全可以写一本小说,爽点密集,一个接一个。

但就这样一个爽点密集的人,他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也有大量节奏极其缓慢的时间段。

有的战争,他与人对峙七个月,一直不出战。

有时候,他长达一两年没什么出彩的情节。

这就是你们说的“水”。

真实的人生,他不会一个劲地装逼打脸个没完。

他有站在舞台中央的高光时刻。

也有在幕后苦练内功,不为人知的阶段。

其实,大部分时候,真实的人生就是“水”,哪怕李世民这种爽点密集的人,他的真实人生依旧节奏缓慢。

老读者都知道,我写书没大纲,一直是在现有情节下推演。

作者群里有人说,要XX字安排一个小**,不超过五万字安排一个大**。

作为写书来说,这样的节奏能有效调动读者情绪。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么写,必然要牺牲合理性。

就我来说,有些无伤大雅的合理性可以无所谓,但有些则一定要注重。

我举个例子,一场决定主角人生成败的决战,后勤体系、武器钱粮都是凭空来的……

说实话,这样的不合理我完全无法接受。

实在太操蛋了,打仗居然连后勤都可以不考虑,这个挂开得也太大了吧?

我也开挂,但我不想开这么离谱的挂。

我愿意开的挂,一般是某件事情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或者某些装备,你有可能拿到,也可能拿不到,这个时候开挂。

就像许昌武库,里面的装备历史上让农民军王弥轻易拿到手了,然后王弥部流民军鸟枪换炮,一下子发达了。

主角来拿,并不会比王弥更难。

当然,任何事有利必有弊,王弥拿了这些装备,后果是什么?被石勒忌惮,最后为其所杀。

主角拿了装备,也有后果,就是被司马越忌惮。

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怎么可能光有好处,没有坏处?

再说回本书。

读者们是不是忘了主角只有18岁?

我才疏学浅,不知道魏晋以来有几个18岁就能外放当县令、太守、刺史的?凤毛麟角。甚至根本不存在——我没通读每个人的传记,如果有的话,提醒我。

18岁就外放当太守、刺史,这个挂太大了。

我自己区分了一下:小挂和大挂。

对极少数人起作用的,叫小挂。

对整体起作用的,叫大挂,甚至是超级挂。

18岁可以指挥五万甚至十万人,这在历史上有过,其实也极少极少。但当地方政务官,比如太守,这是挑战整个社会的潜规则,挂有点大。

起码你得过了弱冠之龄吧。

打仗不考虑后勤,是挑战这个位面的物理规则,属于超级无敌挂,假得冒泡,没有任何爽感可言。

所以,二十岁之前,别考虑外放了。

在此情况下,我做了一番推演。

大背景:永嘉之乱尚未爆发,西晋官方仍有镇压力量。

第一条路:辞官回家,经营自家地盘。

结果:没有官面上的身份,无法荫庇田地、部曲,别人找过来问你收税。

你对司马越没价值了,他手下人会过来试图侵吞伱的财产。

到最后,两败俱伤是最好的结果,更大可能只能跑路,一切积累归零。

第二条路:拉部队造反。

私兵倒是有一千人,再裹挟一些部曲,拉拢部分禁军士卒,往最好的情况估计,大概能拉出六七千部队。

最后结局是什么?

司马越摇个五千鲜卑骑兵过来,你就要完蛋,全军覆没

第三条路:不造反,只四处流浪。

那么,这么多部队,怕是一出京就断粮了。

攻坞堡取粮,就这几千人,能打下几个?稍微大一点的都拿不下来,更不值得用精兵的性命,去换城头上的部曲、庄客甚至老农、健妇、小儿的命。

几个少年,一桶金汁下来,就能让你死十几二十个银枪军士卒,心疼不心疼?亏不亏?他们擅长野战,拿来攻城是最大的浪费。

而且,这样依然会被镇压。

现在西晋官方还是有足够的力量的,石勒第一次创业,被打得只剩18骑,投靠匈奴去了。

本书主角也要投靠匈奴吗?

所以,他现在哪也去不了。

这就是他一个军户出身的人,爬到现在的位置,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

得到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什么。

一本书的主角,他是有自己的性格、价值观、知识积累、行事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模式。

有些人会说,怎么写还不是作者一支笔。

这话也对也不对。

作者确实有相当的权限,但也不是自由写的。

作者写的东西,归根结底是主角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浮沉,要考虑很多东西,不是主角想怎样就怎样。

主角的一些想法,是他人生中某个过程、某个阶段的想法,我写出来了,但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会实现。

主角也在学习这个时代,不同的年龄段,积累不一样,想法也会变化。

上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成长性主角。

一开始掌握的军事知识并不多,但一生中都在反复学习、实践,慢慢提高。

一开始三观很正,但慢慢地被时代浸染,从一个面对罪将家眷都不太好意思下手的人,变成打了胜仗俘虏敌人妻女。

事实上我很奇怪“人设”这个词。

人的一生中,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多个阶段,性格、三观等等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一个人设从头到尾都不带变的吗?

从一开始就是“严谨”、“冷酷”、“无情”,然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历了无数事,阅历不一样了,地位不一样了,知识储备不一样了,居然还维持着之前的人设。

再说回本书主角,他有一身武艺军略(可以理解为天授),但其他的都没有,和上本书没关系,性格、家庭、阅历都不一样了。

他就是个有现代记忆 武艺军略的少年,全新的人物,不同的性格——比起上本书,这本主角性格明显有不稳定因素,这从杀人时就看得出来,更冲动一些,有时候胆子奇大无比,毕竟他连空虚寂寞的大嫂都敢勾引。

最后简单总结下吧,作者的一支笔,确实可以写很多东西,但也有些极大的限制。

在作者赋予了初始设定(主角的出身、能力、性格等等)之后,就要模拟推演了。

书中的人物,在自身性格、能力和时代背景、风气的交织作用下,会有自己的行事轨迹。

本书没有大纲,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全靠现时推演。

这就像玩游戏,作者在前面出现岔路的时候,偷看秘籍,给角色选择一条路,增加他的成功率,但不可能凭空生造出一条捷径来。

或者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事,而且还是同时代的,但这种好事未必能轮到主角,我作为作者,动用权限,给他了。

其他的全靠推演。

邵勋是角色,我是玩家兼管理员,可以给他开后门,但不能无视游戏的运行程序。

本书发展到现在,主角所做的一切,已经是当前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极致。

他开分基地,都是无奈之下的最优解。

这些都会慢慢成为他的积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仙侠文里主角炼法宝看过没?这就是成长性法宝。

看到这里的读者,大概都清楚我的写作方式了吧?

起点来了一大群某卢作者,有明确的拉情绪节奏大纲,流水线作业,爽点一个接一下,几乎要飞起。

我这本和他们不太一样,就写这么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