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离开金谷园后,“商队”继续西行。

往西南走了一天后,远远看到一间食肆,于是停了下来。

“店家可能照料役畜?”有人问道。

店家已经老眼昏花,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后,点了点头。

三四十头马,吃用不少,但他这里积存了很多干草,勉强可以应付。

不一会儿,便有两位少年走了出来,一人给挽马解套,喂食草料、盐水,一人则搬来大捆干草,拿铡刀就地铡碎。

“光吃草怎么行?我等还要走远路。”一名范隆的随从说道:“没秕谷吗?”

少年回头看了看老者。

随从让人拿出几张皮子递过去,道:“速拿秕谷来喂。”

老者接过皮子,一张张仔细检查,确保品相无差之后,终于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后院又出来一名满脸横肉的健妇,轻轻松松背着一大袋秕谷。

背完一袋之后,又回去背第二袋。

“店家常备此物,看来洛阳商旅来往颇多啊。”范隆进了食肆内,盘腿坐在蒲团上,笑道。

盘腿而坐,他已经颇为习惯了,因为匈奴人就喜欢这样。

店家问清楚他们要吃什么之后,先去了一趟后厨,然后才走了过来,给范隆斟酒,随口说道:“今年商旅确实多了。听客人口音,是从并州来的?”

范隆惊讶地看了店家一眼,点了点头,道:“从太原而来,贩些皮货、马儿。”

“这两年并州客商少了。”店家也不想多问,只说道:“大旱之前,每年都有贩运马羊、药材、皮货的并州商徒南下。”

“店家倒是见多识广。”范隆笑道。

四年前的并州大旱,影响深远。从此以后,局势越来越乱,终至不可收拾。

现在依然有很多并州人南下,但却是流民了。

“这几年见得也少了。”店家叹道:“打打杀杀,无有宁日。若非去岁赶跑了张方,洛阳更不成样子。”

“何人赶跑了张方?”

“还不是那‘一千破十万’的邵司马?”

“他现在是殿中将军了。”范隆笑道:“店家缘何如此清楚?”

店家沉默了好久,最后说道:“我有二子,一子死于成都、河间伐长沙之战,一子死于东海伐成都之役……”

范隆闻言叹息,起身给店家斟了一碗酒。

一年之内,两个儿子先后战死,白发人送黑发人,何等凄惨。

不过,方今天下,到处是这等惨事,宁无一片净土,还有什么可说的?

店家端起酒碗饮了一口,道:“这店也是时开时闭的。从去岁腊月到今年腊月,整一年了,算是开得最长的一次。”

“生民多艰。”范隆跟着感慨了一声。

但说归说,他还是会继续为汉王招揽贤才,继续为汉王的征伐大业添砖加瓦,继续把这个世道搞得更乱。

这并不奇怪。

人可以有同情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释放善意,施舍好处,可一旦触犯到他的根本利益,所有都是浮云。

“只希望邵司马在洛阳多留几年,银枪军多留几年,我也好多开几年店,把几个孙儿养大。”店家说道。

“银枪军?”范隆一怔。

“就在西南边的山里,听说好大一個坞堡,有时候会行军到这边。带着大车,鼓角不断,兵士站在车上,向外射箭。老朽眼拙,不知道练的什么阵法。”

官场上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只瞒上不瞒下。

云中坞在女几山建造一年了,来往洛阳、女几山之间的大车很多,人也很多。

一会过车队,一会过大队流民,一会有人赶着耕牛,一会有兵来来往往,还经常有信使在这家小店歇马吃饭。

士兵、信使们不可能什么都不说,时间长了,很难瞒得住底下人。

史上很多上位者事到临头,发现事情超出他们掌控时大为惊讶,其实那是因为你不接地气,被人糊弄了。瞒上不瞒下,老官场传统了。

此时范隆听了,却在想:“司马越知道这事吗?”

旋又想到,官员军将修坞堡庄园的不在少数,司马越就算知道,也不一定就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坞堡和坞堡是不一样的,部曲和部曲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时候,细节往往要人命。

“店家方才说银枪军赶着大车,行军射箭,可否细说一下?"范隆又问道

老朽也不甚清楚。”店家仔细想了想,道:“就是带着许多马车、骡车,分成两列,军士在中间行军。鼓声一响,立刻停下,车队首尾相接。随后便有军士跳上车,待角声响,便向外射箭。”

老者说得很简略,甚至有些杂乱,但范隆却听明白了。

这是步兵对付骑兵的套路啊。

大队步兵行军,辐重车辆置于两侧,防止骑兵直接冲过来。遇敌骑之时,输重车首尾相接,围成一圈,骑兵没法直接冲,下马步战又打不过步兵。远远射箭吧,骑弓射程、力道、准度都不如步弓,更别说人家可能还有弩,确实难办。

前汉攻匈奴,卫青似乎就是这样做的。

马隆西进凉州,也是这么做的。

这个邵勋,怎么老是操练对付骑兵的战法?

他的兵,有那么精锐么?车阵很简单,但不同的人用起来,效果天差地别。

范隆想起在金谷园看到的那些兵,很差劲啊,他怎么敢的?

饭菜很快端了上来。

范隆与随从们三两下就吃完了。等到马也喂得差不多了之后,会账走人。

车队一路向西,沿着破败的官道艰难前行。

待到女几山附近时,范隆与几位随从停了下来。

远处是连绵不绝的山林,松柏之属甚多,即便在隆冬之日,依然郁郁葱葱。

山林前面,突兀地升起了一个土塬,大概十多丈的样子——晋中书监荀勖曾造尺,比后汉、魏尺稍短(接近21.9厘米),一步六尺,约合1.3米,一丈十尺,约2.2米。

土塬还挺大,上有竹木,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地面。

塬北枕洛水,人立于其上,可居高临下俯瞰玉带似的河流。

土塬西侧是一条深沟,深三四丈,宽十丈左右,原本可能是干涸的河道,现在则长满了竹木杂草。

范隆眼尖,甚至看到十几头羊在深沟内徘徊,从雪堆下刨出干瘪的枯草,快活地啃食着。

土塬东侧是渠谷水,两岸开辟了大量的农田,还挖了不少沟渠,挺用心的。

南侧什么样子看不到,应该是上下土塬的道路了。

塬上有坞堡,位于西北角。

堡寨西边就是那条深沟了,塬壁相对陡直,难以攀爬。

北边是洛水,同样很难过去。

东侧什么样子看不清楚,可能挖了壕沟吧。

坞堡北侧住了不少堡民,因为墙上开了少许菱格形窗口,偶有顽童把头伸出来,大叫一声后又缩回去,其他孩童便齐声哄笑。

土塬南侧隐隐传来鼓声,甚至是数百人齐声喊“杀”的声音。都不用多想,便可知那是军士在操练——银枪军?

“深山之中,竟然藏着这么一头猛虎。”范隆感慨不已:“这个邵勋,既有家业在此,难怪招揽无功。”

“大鸿胪,要不要派人过去查探一番?”有随从问道。

“不。”范隆摆了摆手,道:“勿要打草惊蛇。再者,邵勋是汉王看重的人,他又对我以礼相待,何必如此?走吧,没甚可看的了。”

洛水北岸也有大片平整出来的土地,看样子明年春天要开垦种植了。

从土地数量,大致可以估算坞堡内的人口。

这个坞堡,住着不下五千男女。

范隆一行人很快便走了。

途经三乡之时,稍稍歇脚,然后便沿着山道迤逦北上,消失在了茫茫群山之中。

而在三乡西边的金门山,他念兹之人正在巡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