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

晋末长剑 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石桥附近的临时行在内,君臣问对正在进行时。

“卿言致四海于升平,朕心甚悦。”司马炽温和地说道:“然河北乱起,却乏良将,邵卿可敢北上击贼?”

“汲桑乃茌平苑牧场之贱卒,公师藩营伍之微材,包藏祸心,罪恶已彰,臣愿提兵北上,献其首于阙下。”邵勋掷地有声地说道,配上他大义凛然的表情,活脱脱天下第一忠臣。

司马炽听了大悦,继续问道:“卿可有剿匪良策?”

“回陛下,臣意破其军,诛其首。其余贼众,或偶被胁从,或穷饿依投,或遭俘指使,反迹不彰,情有可原,似可赦免,可令其散归乡里,重归王化。如此,则乱平矣。”邵勋说道。

乱平不平,只有天知道。

河北的叛乱,并不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事实上一开始主要还是政治因素,即部分河北士人、将官不甘心成都王的失败,绝望反扑。

这部分人已经被消灭大半,如今只剩石超等寥寥数人还在坚持。

简单来说,现在是河北叛乱的第二阶段,政治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汲桑虽然打着公师藩甚至成都王的旗号,但实为野心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对这些并非活不下去而造反的人,可杀其骨干,赦免胁从,慢慢平息战乱。

至于骨干是什么人,邵勋的理解是“老营”。

就像明末流民军有所谓的“老营”一样,汲桑之流一定也有。

老营造反之心十分坚决,待遇也是相对最好的——吃最好的食物,用最精良的装备,优先享用女人,分到的赏赐最多……

对于这些造反积极分子,应严厉打击。

被他们裹挟的其他人,可区别对待——邵勋打算抓走种田。

“邵卿之言甚合朕意。”司马炽高兴地说道:“天用日月,皇帝亦赖股肱,邵卿干练多才,又有仁爱之心,若能平定河北乱局,朕又何吝厚赏?”

“臣谢陛下隆恩。”邵勋感激涕零道。

司马越的拳头微微有些紧握。

王衍看着他,微微摇头。

司马越松开了拳头,轻哼一声,道:“陛下,河北乱众攻城破邑,杀害名王,可见都是冥顽不灵之辈,何须囿之?今可一并诛杀,令其胆寒,再不敢犯上作乱。”

群臣们纷纷点头。

在这件事上,无论是保皇派还是其他什么人,对河北叛贼都没什么好感。

“犯上作乱”四个字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可笑河北还有士人支持汲桑,以为他们真顾念成都王呢,不知所谓!

刁奴欺主,绝对不能原谅!除非实在平定不了,那个另说。

司马炽听了有些不高兴,但没有明着驳司马越的面子。

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虽然这个胜利是司马越愚蠢送给他的。

于是只能转移话题,道:“土木之工,辛勤已极。邵卿督造广成苑,尽心尽力,朕已知悉。待北征功成归来,一并赏赐。”

“臣感激涕零,不知何言。”邵勋眼眶微红,哽咽道。

司马炽温和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可不是司马衷,什么都不懂。臣子们每天都在展示精湛的演技,他本人更是個中翘楚,对这些早就免疫了。

皇后梁兰璧倒是微微有些感动,心中暗忖:庾家妹妹若是嫁给邵勋,倒也不是一点都不能接受。

太傅司马越一甩袍袖,不想在这个场合继续待下去了,起身说道:“陛下,臣这就出镇许昌了,不剿灭四方乱贼,绝不回京。”

司马炽急忙起身,快走两步,拉住司马越的手,脸上满是忧愁,道:“太傅可否暂缓出镇?若无太傅在京中辅政,朕心中不安。”

天子话音刚落,立刻有文武大臣出言劝阻。

王衍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太傅决定的事情,他也不会硬劝。

幕府诸僚佐,在他看来就没几个有本事的。一如当年成都王幕府,养了一堆终日饮酒、不务正业的酒囊饭袋,还带坏了幕府风气。

想到此处,王衍心中冷笑,如今真是什么人都敢自称名士了。

太傅招揽了太多所谓的“名士”。而名士有放纵的特权,饮酒作乐、放浪形骸、荒疏政务等等,有这帮人在太傅身边出谋划策,难怪他接连走了两步昏招。

第一步昏招是毒杀先帝,令自己威望大损,大权旁落。

第二步昏招就是出镇外藩了。有人觉得这是好计,但王衍以为不然,司马颖在邺城建立的霸府成功了吗?没有。

那么,你凭什么觉得许昌霸府能成功?

出镇外藩只有一个结局,朝官、禁军渐渐被天子渗透、拉拢,再不复为太傅所用。

相反,顶着压力留在洛阳,韬光养晦,静待非议过去,才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这也和他没关系了。

司马越去了许昌,反倒更会依赖他王夷甫,居中取利的机会大增。

去吧,去吧,有人想死,怎么拉都拉不回来,那就让他去死好了。

“陛下,而今四方不靖,臣别无他想,唯愿扫平诸贼,安享太平罢了。”司马越坚决地说道。

“唉!”司马炽叹了一声,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手,道:“太傅尽早归来,洛阳不能没有太傅总揽全局。”

司马越烦躁地应了声:“臣知矣,告退。”

说完,也不待天子应允,直接转身离开了。

经过邵勋身侧之时,冷冷扫了他一眼。

这个人,到现在还愿意尊奉他的号令,出兵东征西讨。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邵勋或许对他十分忠心,但这只让司马越感到憋屈。

一个张方一样的人,谈何忠心?

司马越离开之后,邵勋亦躬身告退,很快出了行在。

在外面等待的亲兵及府兵们,在看到邵勋、唐剑安然出来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作为邵勋身边的核心部下,这些人多多少少知道自己的屁股该坐在哪边

他们与士族不是一路人。

他们努力的方向,就是为了打破士族垄断官位的现状,就是为了从士族那边虎口夺食。

他们凭军功获取富贵,不问出身,只看本事。

邵将军是他们这个小团体的领袖,干方不能出什么意外。

邵勋让唐剑帮他卸下铠甲,然后扒开戎袍一角,指着肩上的伤疤,笑道:“自用兵以来,历大小数十战,直面锋刃,横身于立户场上,掩有今日。儿郎们敢不敢随我北上取富贵,杀汲桑一个人头滚滚?”

众人齐声大笑,道:“杀汲桑一个人头滚滚。”

数百骑很快回到了大军营地,在洛阳城东等了三日,领取了大批资粮器械,汇合了晓骑军一督五白骑及司州丁壮方人,然后向北,过芒山,渡黄河,直入河内。

他们没有在此停留,而是直接开往东北方向,并于五月二十七日入汲郡,屯于汲县城外。

二十八日,汲郡太守庾琛带着郡中将佐出城犒军。

“庾府君。”邵勋亲自出营,将庾琛等人引入营中。

治汲两年,庾琛头上的白发多了不少,看来这个太守并不怎么好当。

不过,白发多了,庾琛的气场也强了。

邵勋默默观察,发现老庾眼神明亮,偶尔精光四射,入营之后,目光所至,无不是军中最紧要关窍之处。

庾琛这两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与叛军周旋,看样子学到了不少东西啊,比庾亮那小子进步还快。

“参见将军。”待邵勋、庾琛寒暄完毕之后,姚远亦上前见礼。

邵勋回礼,然后问道:“怎不见郑狗儿?”

“上月剿贼,没于阵中。”姚远黯然回道。

他与郑狗儿受邵勋指派,脱离王**,跟着庾琛来到汲郡,厮杀连场,交情匪浅。

郑狗儿战死沙场,他心中不好受,对贼人更是恨之入骨。

邵勋听到郑狗儿的死讯,默然片刻。

五年前他就认识郑狗儿了,算是资历非常老的部下,如今战死异乡,魂归九幽,或许这就是武人的宿命吧。

“府君,不知本郡贼情如何?”邵勋收拾心情,直接问道。

庾琛沉吟了一下,道:“前月王阐来过一次,上月石超来过一次,大掠一番后就走了。”

“汲桑贼众呢?”

“已掠邺城而去。”

其实,他说得还算简略的了。

汲桑破邺城、杀司马腾后,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死者逾万。就连邺城宫殿都被他烧了,火光旬日不灭。

“今在何处?”

“数日前军报,言汲桑贼众已窜至阳平,似欲渡河攻兖州。”

“流寇作风。”邵勋冷哼一声。

庾琛眉头皱了一下。

新蔡王败亡之前,也曾轻视汲桑,说道:“孤在并州七年,胡围城不能克。汲桑小贼,何足忧也。”

随后就城破,轻骑出奔,为桑将李丰所杀。

司马腾长子虞素有勇力,听闻父亲被害,立刻率兵回返,李丰被他追得走脱不得,绝望中投水而死。

结果当天又遇到李丰余众,司马虞及二弟矫、三弟绍、钜鹿太守崔曼、车骑长史羊恒、从事中郎蔡克等人皆被贼众所害。

司马腾只有四子确逃得一命,而今却不知去了何处。

邵勋若轻视贼人,定然要吃亏。

想到此处,庾琛决定好好提点一下,虽然他对这个由胡毋辅之那狗东西造谣的便宜女婿不是很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