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四十四章 接战

晋末长剑 第四十四章 接战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禹山坞铸了一座铜钟,大概是全坞上下三千余户军民中最值钱的宝贝之一了。

铜钟被安在一座位于半山腰的小院内,四周植了几株梨树,结出的果子香脆可口,经常有胆大的孩童过来偷食。

看守铜钟的堡丁撞着了,也只当没看见。

院内还有一口小池子,引山泉水而至,清冽甘甜。夏日喝上一口,能让舒爽直沁入心脾。

小院外的平地甚至缓坡上,栽种了许多瓜果菜蔬。

墙角隐有青苔,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一只老猫窝在屋顶,慵懒地晒着太阳光,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哐……”铜钟猛然撞响,惊动了小院。

老猫睁开眼睛,浑身毛都炸了起来。

“哐……”第二声撞钟响起。

在小院外浇菜施肥的堡丁先进院子确认了一番,然后一哄而散,边奔跑边喊道:“钟响了!有贼人!”

“哐……”钟声三度响起。

坞堡吊桥轰然放下,大门洞开。

正在外劳作或操练的丁壮们在里贤的带领下,有组织地上山,撤回坞堡。

钟声反复响起,回荡在整个山间。

有那信仰神佛之人,跪在神龛前,神情肃穆,嘴里念念有词。

有那正在制作工具的匠人,听到后一声叹息,手下不自觉地加快了动作。

“吱嘎。”仓库大门被打开了,第一批撤回来的堡丁在院场上整队后,被带着过去领取兵器。

每个人都神情肃穆,接过兵器时,像是在接过宿命一样。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银枪军第七幢六百士兵已经集结完毕,披挂整齐,一边快步行军,一边喊着口号。

他们中的三分之一已训练了一年半,剩下三分之二都是入伍不过半年的新兵。在学生兵军官的鼓动下,士气相当不错,但他们的定位是轮换用的预备队。

真正担纲主力的是李重率领的两千牙门军士卒。

此刻他们已经登上角楼、城墙,弓弩上弦,长刀出鞘。

甚至还派了一部分人屯于堡外的小楼内,与坞堡遥相呼应。

“轰隆!”随着最后一批堡丁撤回,吊桥被拉了起来。

风飒飒吹过,坞堡外寂静一片。

曾经热闹无比的桑林内已渺无人烟。

曾经笑语不断的水井旁一片狼藉。

曾经挥汗如雨的菜畦中,散落着三三两两的扁担、粪桶。

仿佛施了魔法一般,四野一片寂静,连牲畜都见不到一头,只有树林中的涛涛松声,只有树叶在随风起舞。

蓦地,山腰上冒出了几个人影。

他们手执利刃,身被甲胄。

他们脚步迟疑,面露疑惑。

明明之前探得这是一個有钱的坞堡,有数千户耕作,匆匆赶来之后,怎么一户人都见不到?这撤得也太利索了吧,他们是有多熟练了啊?

“嗖!”一箭从墙上射来,落在贼人前方数步之处。

这是警告。

再往前,他们不会留手了,大家都不好收场。

打头的贼人停下了脚步,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后方挤挤挨挨涌上来一大群人,推着他往前走。

“嗖!嗖!”密集的箭矢飞出,战斗已不可避免。

李重登上最高处,俯瞰全局。

幢主郑东跟在他后面,指指点点:“山麓下贼众铺得很开,大概有四五千人,山路上前少后多,挤了大概两千多。再远处似乎还有不下万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过来。”

“后山遣人把守了吗?”李重问道。

“已遣人把守,一有消息就会报来。”

李重点了点头,继续观瞭敌势。

郑东默默看着这个人。

作为前突将,他对鲁阳侯非常敬重。与军中同僚欢饮之时,很少见到李重的身影,总觉得这是一个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的怪人。

更有人神神秘秘地提到,李重与他们不是一路人。

郑东将信将疑,因为说这话的多为六年前就跟着鲁阳侯的老人。他是半途加入的,对此不甚了了。

但鲁阳侯对李重比较信任,毕竟独领一军这种事不交给老人,而交给老人口中“不是一路人”的李重,足以看出很多事情了。

而李重也确实很有能力。

指挥打仗不急不缓,颇有章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心思缜密,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很少露出破绽。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一股狠劲,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劲。

他想得太多。

想太多的人,往往没有这种豁出去拼了的勇气。

“啊!”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起。

二人连忙看过去,原来是一名贼兵被射中面门,扑倒在地。

今日死的第一人出现了!

李重聚精会神地看着蜂拥而至的贼人,反复评估着对方的真实实力。

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别怪我赶羊了……

******

“邵”字将旗已经插到了襄城城头。

几乎是在王衍巡视轘辕关的同一天,邵勋抵达了襄城县。

稍顷,陈有根提着几个头颅走了过来,道:“君侯,此乃襄城郡丞王冲、主簿山柳、功曹史曾贵、督邮郑隆之首级。仆在野地里将其抓获,奉君侯之命,当场诛杀,明正典刑。”

襄城郡左兵曹掾陈曈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干咽口水。

太守逃走后,郡县佐吏随之逃散一空,他正好生病在家,难以行走——说真的,如果没生病,他这会也走了。

听闻鲁阳侯下令诛杀溃逃官吏后,他吓得发了一身汗,病一下子好了,并在鲁阳侯入城之时,带着全城父老出城相迎。

鲁阳侯称赞了他抱病坚守的精神,令他心下稍安,积极奔忙诸般事务,十分勤谨。

今日见到四名被诛杀的官佐后,心中后怕不已,背心已然湿透。

“悬首各处,以儆效尤。”邵勋下完命令后,直接下了城头。

未几,大队人马鱼贯出城,在野地里列阵。

邵勋策马奔过每一面幢旗,所过之处,欢呼声不断。

陈有根带着八百府兵,牵着马儿在另一处等待。

贼众已经攻来襄城,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王弥在青州两次被打得大败亏输,即便重新起势,手头又有几个人?差不多就千余老骨干,即便往多了算,大概也就三四千人。

以这三四千老骨干拉起队伍,在青州打了几场,说是互有胜负,其实败仗居多,最后被苟晞赶跑。

离开青州之后,一路狂飙猛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队伍急速膨胀。

偏偏王弥还不停下来整顿,足见此人非常没有政治头脑,只懂一路莽,杀杀杀。

这样一种情况下,王弥能有效控制全军才有鬼了。

攻向襄城的这部分人,天知道是出于王弥的命令,还是他们自己主动来的。

不过没关系,拿他们开刀试试手就行了。

“陈有根!”邵勋策马而至,马鞭一指前方正在整队的敌军,道:“禹山坞那边已经开战了,贼众战力有限,你敢不敢去试一试他们?”

“有何不敢!”陈有根大声道。

奶奶的,都是要造反的人,你们居然比我先反,还弄得满地生灵涂炭,今日不把你们的脑壳敲碎,我就不姓陈。

“知道怎么打吗?”邵勋问道。

“末将谨遵君侯将令。”陈有根答道。

“好!”邵勋笑道:“就按我教的来,带上此八百骑,进兵!”

“诺。”陈有根翻身上马,大吼一声:“杀!”

“杀!”八百府兵纷纷上马,从部曲手里接过长剑、弩机、角弓、环首刀等器械,狂奔而出。

他们首先奔往敌军右侧。

这是一个万余人的大阵,由四五个小方阵构成。

阵与阵之间,有的间隔十步,有的间隔二十步,有的间隔三十步……

有的方阵已经整队完毕,开始进发了。

有的方阵还在吵吵嚷嚷,乱哄哄的。

大阵外围,没有设阻碍敌方骑兵的弩机,或许没这个意识,或许压根没有。

骑兵数量很少。

按制,如果是进攻阵型,骑兵最好布在楔形前军的左后方、右后方。

如果是攻守兼备的阵型,则置于中军或后阵,但步兵小方阵之间要留足骑兵出击的空隙。

贼军布置的确实是攻守兼备的阵型,寥寥三五百骑兵置于中军大纛之下,但供他们进出的间隙嘛……

这就是草台班子、流寇部队与训练充分的正规军之间的差别。

不吃几次教训,不好好来一番正规化建设,他们的战斗力是起不来的。

反观对面的银枪军,虽只有三千人,但全员披铠,器械精良。

布好方阵之后,将士们持械肃立,鸦雀无声。

差别太大了。

“嘚嘚”马蹄声响起,八百府兵很快机动到位,下马之后,角声一响,全员集结起来,先来了一波齐射。

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立刻可以注意到敌方右翼的壮观场景:军士大面积倒地,喧哗声四起。

敌军立刻进行了调整。

一些弩机被搬了过来,连连施射。

部分箭术精湛的步弓手也被派到了这一侧,瞄准下马的府兵,拈弓搭箭。

“撤!”眼见着敌军长枪手乱哄哄地涌了过来,陈有根立刻下令击钲。

八百府兵丢下了十余具尸体,匆匆后撤,上马离开。

他们沿着敌阵兜了一圈,这次来到了左翼。

同样的战术再次使用。

敌方中军大纛之下人喊马嘶。

数百骑被气急败坏的主将派了出来,但容他们进出的通道不够,敌军阵型又有些混乱,故动作极其迟缓。

有骑兵挥舞着马鞭、刀鞘,想要拓开一条路。

有的骑兵则直接冲过去,把那些倒霉的步兵撞倒在地,践踏而过。

惨叫声接连不断响起,让军心有些动摇。

“撤!"陈有根再度下令上马,离开战场,转向敌军后阵。

他已经试出了敌军的斤两,连抽队都不太会,还打什么阵列野战?

绕到后阵后,直接给他们来一波重甲冲锋好了。

但或许已经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从空中俯瞰而下,敌军原本相对“凝聚"的阵型,被他们反复骚扰之后,向左右严重凸出”。而此时前军还在向前进发,准备与银枪军野战,再加上他们自己的骑兵搞出来的动静,整个大阵已经可以用严重散乱来形容。

主将似乎看出了不对,准备开始整顿了。

但没人会给他机会。

“咚咚咚..."三千银枪军重甲武士齐齐迈步,一往无前。

七十步后,箭雨破空而至,将敌将整顿大阵的努力全部报销。

五十步,箭雨再至。

而此时,八百府兵已在敌军后方下马,儿郎们抽出重剑,凶猛地冲向了敌军。

敌军后面两个小方阵匆忙抽队转向,结果把自己弄得一团乱。

重甲长剑手顶着稀稀拉拉的长枪,左劈右砍,如陷阵死士一般扎进了敌军人丛之中。

正面战场,银枪军队列之中不断有人倒下。军官们大声鼓劲,然后所有人顶着敌方的弓弩,完成了最后一波齐射。

敌军前排士兵稀里哗啦地倒了下去,已经有人转身溃逃了。

“咚咚咚……”鼓声节奏陡然一变。

“杀!”银枪军儿郎们加快脚步,手持长枪,迎面冲了上去。

他们与八百府兵一起,如同一前一后两柄巨锤,将已经前后脱节、严重变形的上万敌军给砸了个稀巴烂。

邵勋让人取来马槊,他要开无双了。

唐剑慌忙带人拦住,道:“君侯,大胜之局已定,何必亲身冒险?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虽一流矢亦要人命。君侯身负众人之望,万不能有失。”

邵勋拉了拉马缰,没拉动。

唐剑倔强地看着他,死不松手。

“罢了。”邵勋看向前方,叹了口气。

三千银枪军已经将敌军大阵打得严重内凹,溃散者不计其数。

而在敌阵后方,喧哗声越来越大,已经有大量兵士往脱离战场,亡命奔逃。

这场战斗,确实赢定了。

而他,也试出了贼众的实力——标准流寇水平。

“给王阐传令,率辅兵出动追击。记住,成列逐奔,三百步为限,整队后方可再追。”邵勋下了马,吩咐道。

“诺。”很快便有信使去传令了。

邵勋牵着马,在阵后徘徊着。

现在的战场,有如迷雾。

可能有十万以上的贼众,如无头苍蝇般沿着各条路线进军。

他要迫切摸清楚王弥所在的方位,不能让这些外围小杂鱼给遮蔽了视线,放掉大鱼。

王弥无法有效掌控这么多部队,但这也给了他天然的掩护,真是讽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