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五十五章 辞别

晋末长剑 第五十五章 辞别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最近几天,京中传出了一个消息:鲁阳侯邵勋打算以近乎免费的方式,开放金谷园三十余区、邵园四区水碓,给人磨面。

消息没有引起特别大的轰动,仅仅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市井间流传罢了。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种麦的人不多,磨面的需求不大。

或许,只有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这个消息才能重新冲上“热搜榜首”,为人津津乐道吧。

五月十六日,屯田军第一营五千名俘虏来到了金谷园外。

他们有气无力地挥舞着各种农具,在五百牙门军士卒的监督下,于田间地头忙活着。

如果能倾听他们心声的话,“饿”、“累”两个字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不过他们偷不了懒,牙门军士兵如狼似虎,紧紧盯着他们,谁手脚慢了,直接拿鞭子抽。

不拿俘虏当人看啊!

众人齐齐哀叹,跟着大将军造反,从青州一路跑到洛阳,就是给人当奴隶种地的吗?

但世道如此,怨不了谁。

当他们在裹挟丁壮,烧杀抢掠的时候,关心过别人的想法吗?有眼下这种“包吃包住”的生活,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金谷园内,今日来了一大群士人男女。

邵勋说开放部分“景区”,那就真的开放,随意参观、游玩、聚会。

王衍也来了,因为邵勋要走了。

“广成泽北缘的那块地,我已遣处仲去看了,可以建一個大别院。”王衍的兴致很高,看样子邵勋送的礼很合他胃口。

年纪大了的士人,就喜欢幽游林泉这种调调。从这个方面下手,简直一打一个准。

“庾珉庾子据要当侍中了。”王衍眼神复杂地看着邵勋,说道。

此子若家世好一点,家里那两个赔钱货——很显然,这是老王引述郭氏的原话——不就嫁出去了么?

“哦?好事啊!”邵勋有些兴奋。

侍中虽然位列九卿之下,但却是实权官位,“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诏命文翰亦悉预焉”。

简而言之,侍中能接触到太多的核心机密。有的诏命还没写呢,侍中就已经参与讨论、决策,这个时候如果透露一点给邵勋,那简直太有用了。

庾家现在也不得了啊。

主脉庾敳在司马越幕府干活,反倒是官位、实权最低的了。

两个支脉之中,庾珉担任颍川郡中正时,负责点评本郡士人子弟,给世家门第定等级,人脉很广,攒下的人情应该也不少,在颍川算是很吃得开了。

庾琛是汲郡太守,任上干得很不错。

邵勋在王衍面前提过几次,老王对他也很欣赏,因为大河以北的诸位太守们经常丧师失地,庾琛却稳如泰山,这不是能臣是什么?

唉,我果然有先见之明,与庾家联姻,好处多多。

走之前去趟曹大爷家,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尚书出面,帮他做媒,走个过场。

曹大爷一贯喜欢提携后进,这种白得的人情,想必不会拒绝。

仿佛知道邵勋在想什么一样,王衍突然说道:“魏郡邵氏,家风不错,不如你和他们联宗,如何?”

“联宗?”

王衍点了点头,道:“昔年后汉太傅袁陳与中常侍袁赦联宗,传为美一一嗯,好处颇多。你若想与魏郡邵氏联宗,其实并不难。邵续邵嗣祖在邺府为参军时,与卢志相识,由他牵线搭桥,或很便利。魏郡邵氏现在的日子不是很好过,他们应该也想和你结交。如果实在不行,老夫亦可书信一封...

“司徒欲作甚?"邵勋惊讶道。

“罢了,当老夫没说。”王衍可能是一时冲动,后悔了,咳嗽了下,将此话题揭过,道:“朝廷欲在河北、并州用兵,你去吗?”

“司徒,总得让人喘口气吧。"邵勋笑道:“我部久战疲惫,还需休整。”

“也好。”王衍点了点头。

此番在并州、河北用兵,其实是司马越主导的。调用到了豫州兵、兖州兵、并州兵、禁军一部以及好几个郡的兵马,总计数方人。

或许会真打,或许仅仅是做出个姿态,不会真的动手。

王衍不是很感兴趣,但该配合司马越的地方,他还是配合的。

他现在忙的,主要还是邵勋提议的在司州诸郡推广冬小麦的事情。

改变人们的农业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事实上需要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且主要压在郡县两级。

好在现在还有时间,希望到时候能多一些人改种冬小麦吧。

匈奴人太不安分了。

******

临离开之前,邵勋提着礼物,登门拜访了下裴妃。

前往书房的时候,又碰到了范阳王妃卢氏,邵勋停下来行了个礼。

卢氏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回礼后匆匆离去了。

来到书房后,裴妃亲手煮了一壶茶。

邵勋悄悄看了一眼,书案上有他送的小熊青瓷灯,里面还有灯油,看样子经常用,顿时放心了。

“洛阳城门大闭之时,妾是有些担心。”裴妃随口说着旬日前的事情,弯腰给邵勋倒了一碗茶。

五月中下旬的天气已经有点炎热了。

裴妃穿着两裆衫,俯身倒茶之时,美好隐约可见。

邵勋甚至产生了种错觉:他出征之后回家,妻子穿着宽松的居家服饰,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给他倒茶上点心。

“今年洛阳战乱不休,明年会乱得更厉害。”邵勋将有如实质的目光收回,道:“王司徒都去广成泽那边觅地建别院了,王妃不如也遣人去建庄园,洛阳还是太危险了一点。”

“洛阳城会破吗?”裴妃有些惊讶。

“眼下应不会,但将来很难说。”邵勋说道:“若觉得别院清寂,或可遣人至河东……”

“听闻匈奴攻平阳、河东二郡,那边现在怎样了?”裴妃有些忧虑。

司马越出镇鄄城后,幕府随之而去,她和世子二人住在洛阳,确实很难及时得到各方消息。

“郡县无兵,挡不住匈奴的。”邵勋说道:“平阳、河东富庶,得此二郡后,匈奴便可以此为基,南下攻弘农,进而至宜阳、洛阳。”

裴妃听到匈奴可能占领河东郡时,神色间有些担忧。

娘家就在那里,匈奴人成为河东新主人时,该怎么与他们相处?

“放心。”邵勋看出了她的担忧,道:“刘元海是有章法的,不会乱来。也就索取些钱粮罢了,顶多再派几个远支子弟出仕做官,没甚大事。”

说完,他拍了拍裴妃的手,以示安慰。

裴妃下意识想缩回,但邵勋直接握紧了。

书房内静得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两人的心跳都很剧烈,仿佛能通过手臂传导一样。

“妾——”裴妃又一用力,抽回了手,深吸一口气后,颤声道:“你在广成泽创下如许家业,一定很缺人吧?妾可书信一封,让阿爷举荐几个人才过去。帮匈奴,还不如帮你。”

“好。”邵勋亦收回手。

没有很强烈的拒绝、斥责,没有挨耳光,甚至能感受到裴妃第一次试图抽手时并没有真的用力,他终于放下了心。

裴家的子弟,当然是极好的,能对冲卢志一系的影响力。

将来如果反击匈奴,或许还能得到一些便利。

用了他们的人,更会有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靠,名气也能更大,总之好处多多。

“伱在宜阳有三个坞堡,岂不是危险了?”裴妃突然想到了这事,有些紧张地问道。

“不是我的坞堡,是我们的坞堡。”邵勋纠正道。

裴妃白了他一眼,这人总是把话题往旖旎暧昧的方向扯。

“不过,你说得对。云中三坞在将来会变成前线,不是很安全了。所以我想让你去广成泽建别院,一旦洛阳大乱,还有个落脚处。”邵勋说道:“昨日王衍向我提及,国舅王延似乎也想去广成泽找地方。没人是傻子,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卿遣人南下。王妃若过去,并不扎眼。”

裴妃没有说话。

邵勋有点着急,道:“裴十六精明干练,他能干好这事。”

“我去了,又能如何……”裴妃叹了口气,轻声道。

这话倒让邵勋不好回答了,毕竟前几天他才去了庾家,准备联合他们,在南边大展拳脚。

说到底,还是他渣。又勾引大嫂,又想娶小美女,家里还养着太弟妃。

裴妃注意到了他怔忡的神色,收拾了下纷乱的心情,道:“再等数月吧,待过去的人多一些,我再遣裴十六南下。”

“好。”邵勋舒了口气。

裴妃看了看他着紧的神色,心情好了起来,又给他添了点茶。

日头渐渐西斜,邵勋不便久待,喝完茶后便起身告辞。

出了太傅府后,他没有逗留,在亲兵的护卫下,出了津阳门,连夜南下梁县。

此间事已告一段落,接下来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练兵、种田以及其他各项夯实基础的事务上。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若干不好幕后千头万绪的工作,处理不了幕后琐碎繁杂的事务,你都不会有台前唱戏装逼的机会。

他如今的地位,不是开无双得来的,而是靠种田得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