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

晋末长剑 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十月十八日,邵勋来到了回溪坂。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营建,回溪坂南出口附近已经完工了几个营寨。

前寨位于坂道之上,不大,挤三五百人都费劲。

后寨位于地势开阔之处,可驻兵三千余。

在涧底河两岸,又各建了一个营寨,同样非常狭小,总共驻扎了六七百兵。

忠武军四千二百人,就屯驻于这里。

“郎君,忠武军尚未有督军。”巡视完毕后,唐剑尽职尽责地提醒道。

督军空缺,副督还在一泉坞与家人道别,同样没过来。

忠武军上下,处于没有主将的状态。

大战在即,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觉得让垣延来当督军如何?”邵勋问道。

“郎君如此看好他?”

“他毕竟是太守,有这层身份在,好办事太多了。郡兵也会编进来,忠武军会有接近六千之数。”邵勋说道:“回溪坂,我就交给他了。陈眕会当另一個副督,他是禁军将领,主抓操训,杜尹负责钱粮器械。”

唐剑默默点了点头。

郎君做事,经常把前因后果解释给他以及其他亲信听,栽培的意图十分明显,他当然是知道的。

垣延那批人大概还要一个月才能抵达。

朱阳是弘农县的一个乡,位于群山之中,须得先向南绕道上洛郡,在上洛、卢氏二县交界处折向东北,顺着洛水走,全程山路,非常不好走。

垣延所部大大小小数千人,扶老携幼,一路趟来,不知道要减员多少。

在他抵达之前,陈眕就是忠武军事实上的督军了。

午后,邵勋又回到了金门坞。

主力大军屯于山下,操练不辍。

上月种下的小麦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苗,邵勋一路看过来,长势很不错。

金门坞坞主、洛阳二期的学生郑隆对土壤肥力很有自信,种得比较密,期望明年五月能多收一点粮食。

随军而来的工匠在修理器械。

撤下来的百姓在县吏的带领下,各自划片定居。

有人来,就有人走。

对弘农、陕县、湖县的百姓来说,宜阳是“后方”,“安全”。

但对宜阳本地人来说,宜阳是“前线”,“不安全”。

洛阳已经有人大举南逃了,宜阳当然也有人走,还不少。

他们走了,土地、房屋就留下来了,正好安置。

十九日,正在亲自指导银枪军训练的邵勋收到消息:王师与匈奴连战数场,皆败。

第一场是在河内。

匈奴大肆劫掠,将攻温县司马氏宗陵,太守裴整遣督将郭默率军救援,为匈奴所败。

第二场在孟津。

匈奴大军开始造浮桥,将渡河。

司徒越越过刘暾,遣将军宋胄率禁兵五千阻河拒之。

匈奴于上游、下游各找了几处地方,用小船潜渡了数百骑,绕道后方,突袭了一支往孟津运粮的队伍。

宋胄听闻粮道被断,大骇,率军南撤。

匈奴造完浮桥渡河,追上宋胄,大破之。

第三场还是在河内。

郡人闻知郭默、宋胄皆败,于是突然作乱,袭杀忠于朝廷的官将军士,执太守裴整以降。

暂时就这么多消息。

邵勋看完后,只一个感觉:禁军倒也没那么不堪,至少还是敢出战的。

无奈骑兵太少了。

去年五月王弥之乱时,骁骑军还有两千骑。

这两年历了不少战事,非但没有增加,还减少了,总数跌破两千——其实这也正常,没钱,邵勋的牙门军缺额都没补。

这么丁点骑兵,即便正面战斗力比匈奴强,但兵力本身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啊。

宋胄这场败仗,就吃亏在没有足够的骑兵上面。

当然,他自身也有问题。

一被匈奴骑兵断掉后路就慌,就想跑路。

野外到处都是匈奴人,你怎么跑?还不如立寨坚守,待匈奴自退——如果随军携带的粮食足够的话。

以步拒骑,战略上太被动了。

更何况还没有统一指挥。

邵勋看得出来,大都督刘暾非常保守,完全是打着任匈奴南下,然后依托洛阳城防守反击的套路。

而司马越插手指挥,调宋胄北上,未必与刘暾通过气。结果就是宋部孤立无援,一被包围就跑路,跑路过程中大败。

刘暾收到宋胄兵败的消息时,估计是懵逼的。

邵勋把自己代入宋胄的位置,也觉得是个坑!

驻兵孟津,阻河拒敌没问题。但需要有友军配合,孤军是很困难的。

就像宋胄遇到的问题,匈奴主力确实只能走浮桥过河。但他们也可以用小船摆渡少量人马过河,骚扰守军的后方,这时候就需要有二线部队反击,驱逐这些渗透过来的敌军,保障一线的后路通畅。

宋胄当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已经无人知晓。可能他也没指望有友军来增援吧,所以果断跑路了。

这样想想,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主要责任不在宋胄身上,在上层。

这仗打得!

“传令!”邵勋看完地图后,将其甩在桌案上,大声道。

唐剑立刻喊来一名文吏。

“长剑军副督常粲率五百府兵及部曲,东行宜阳县。余众由陈有根率领,进驻伊阙关。梁县征集丁壮一千,配属其指挥。”

“牙门军幢主郑东,率五百人进驻轘辕关。禹山坞坞主刘善,率堡丁两千北上,配属郑东指挥。”

“牙门军幢主秦三,率五百人进驻太谷关。吾侄慎,率洛阳三园庄客部曲两千北上,配属秦三指挥。”

“部曲将黄彪,率留守牙门军、银枪军、府兵(四千余人),屯于绿柳园,随时援应各处。”

“着吴前至屯田军各营,挑选精壮三千,送至绿柳园,交由黄彪统率。”

文吏笔走龙蛇,很快记录完毕。

邵勋看完之后,没有问题,唐剑立刻遣人去传令。

局势变化很快,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处理。

邵勋又拿起那份地图,仔细看了起来。

他知道历史上这一年,洛阳没有陷落。

但那是历史,现在他不敢肯定,毕竟变化已经不小了。

他不确定朝廷有没有派人驻守洛南三关,大概率是没有的,毕竟那是所谓的后方。

洛南三关主要防御南边来的敌人,就关城的型制而言,对北方的防御能力较差。但终究是关城,总比临时修建的营寨强,现在派人占了,就堵住了敌人直接南下的便捷通道。

匈奴人如果真要袭击广成泽,除了派小股人马翻山越岭,偷渡似的渗透过来之外,就只能向东,绕道荥阳、陈留、颍川、襄城四郡,可能性不大,也不具备突然性。

现在,他把自己、禁军以及匈奴人全部“关”在三关以北、大河以南、嵩山以西这么一个盆地、丘陵内了,要干就干吧。

******

陈有根在二十日下午就疾驰到了伊阙关。

果然,除了数十名负责收税的河南郡“武吏”外,关城就没一个兵。

“滚!”陈有根拿马鞭轰走了向他走来的几名武吏,然后指挥府兵接收关城。

伊阙关北还有不少行人、马车,见到军兵们似乎有关闭伊阙关的意思,纷纷加快脚步。

有些人是幸运的,抢在关城封闭之前通过,顺利南下。

还有一些人则被拦住了。

府兵们掣出长剑、弩机,令其北返。

“将军,行行好,让我过去吧。家父乃尚书郎……”有人好言相求。

陈有根走了过来,瞄了他一眼,冷笑三声:“别说尚书郎了,尚书来了也无用。滚!”

“让开,我是吴王府的,瞎了你的狗眼!”有人破口大骂。

陈有根直接一个大嘴巴子扇了上去,理都不理他。

身后的府兵部曲们进进出出,开始在关城北侧挖壕沟、置拒马,十分忙碌。

襄城公主司马脩袆的车驾挤到了前边,程元谭上前交涉。

“公主也不行!”一名府兵队主坚决地摇了摇头。

程元谭有些恼火,更有些泄气。

左卫将军何伦借口“军需不足”,在洛阳城中抢劫公主财货,有人管吗?

放几年前,借何伦几个胆子都不敢这么做。但如今这个世道,一般的宗王、公主确实唬不住这些武人了。

真的无法无天!

但他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求情。

“王敦?别说王敦了,王太尉来了都不好使。”府兵队主用眼角余光看了眼陈有根,见他没有表示,顿时挺起胸膛,把程元谭推了一个趔趄,道:“滚吧,别挡道,一会还有人要出关樵采呢。”

程元谭气得脸都青了,却无可奈何。

司马脩袆在马车内听得清清楚楚,脸色有些发白。

早知这般,还不如留在洛阳了。

有心下令回转,却又不甘心。

鬼使神差间,她从怀里取出一封信。

“公主,臣无能……”程元谭回到了车驾边,一脸惭愧道。

“程卿把这封信拿去,交给那位军将,他会放行的。”司马脩袆说道。

程元谭将信将疑,接过信后,下意识瞟了一眼,只见信封上写着“公主殿下亲启”字样。

他不确定这信有没有用,但这会也没别的办法了,只能聊为一试。

陈有根见程元谭回返,疑惑地接过信,只一看,脸色变了。

原因无他,这字迹、字体太他妈熟悉了!

他原来不怎么识字,这几年痛苦地学了一点,经常拿邵勋给的字帖临摹。

“公主殿下亲启”这六个字,化成灰他都认得。

楷书字体、字迹娟秀,不是鲁阳县公写的又是谁?

他立刻将信递回程元谭手上,下令放行。

这还不算,又点五十府兵随行护送。

部曲们将拒马移开,公主车驾缓缓前行。

正在外面哀求放行的人见了,纷纷鼓噪,乃至破口大骂。

滚滚滚!"有府兵被骂急了,拿马鞭劈头盖脸砸下,道:“此乃鲁阳县公家眷,尔等算什么,滚!”

“放屁!"有人口不择言,一边抱头鼠窜,一边骂道:“当我眼瞎么?那是襄城公主的车驾,公主乃扬州王敦之妻。”

“什么王敦之妻?那是我家将军之妻,不然陈督能派人护送?快滚,别逼我动手!"又有几人冲了上来,挥舞着重剑,似要斩人。

回骂之人脸色一日,立刻远去。

司马修祎远远听到了几人的争吵,她没有澄清。

程元谭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公主放下车帘,遮断了他的视线。

程元谭心下一动,若有所思。

怪不得啊,怪不得!很多事情,他一直以来都有些疑惑,现在有答案了。

这事—唉。

他是家臣,真不好说什么。

一场风波结束之后,伊阙关外慢慢恢复了平静。

及至傍晚,一道浅浅的壕沟已经完成。

壕沟旁堆起了几个火堆,今晚部曲们没法休息,要挑灯夜战。

壕沟挖完之后,还要挖陷马坑,总之一堆事。

洛阳郊外已经出现了零星的匈奴斥候,说明敌军大队已经不远了,数日内即至。

攻防战,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