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

晋末长剑 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洛阳连番激战的消息并未能够及时传出去。

胜了,无法鼓舞其他战场的士气。

败了,敌人给你大肆宣扬。

这就是信息传递问题。

好在邵勋及时封闭了洛南三关,让贼众主力被限制在洛阳盆地之内。偶有渗透到三关以南的,立刻被骑马的府兵及部曲们围追堵截,最终被一一消灭。

匈奴人后来也知道了,如果不能打破这三道关城,派再多的小部队渗透南下,只是给晋军送人头,没用的。

不过他们现在也没兴趣南下,洛阳盆地内已经开了多个战场,无心他顾。

在陕县、硖石这一片,王弥部众撤得飞快,仿佛十分不情愿与邵勋部激战似的,哪怕对面的忠武军战斗力十分可疑,望之不似邵军。

刘景还待在这一片,一开始无所事事,但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镇守关中的南阳王司马模在军谘祭酒韦辅的劝说下,派将军淳于定、赵染率军二万东行,似要出潼关击刘景,又似要自蒲坂津渡河,攻入河东境内。

无论走哪个方向,都足以让刘景感到紧张。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更怕关中的晋军,因为他们经常利用钱帛招诱诸胡,聚集大股骑兵,比洛阳禁军的步兵更难缠。

荥阳太守裴纯遣李矩率军西进,攻赵固等人的坞堡,誓要消灭这些逆贼。

因为石勒没有南下,许昌都督王士文、车骑将军王堪在洛阳冒死突围而出的使者严令下,率军一万五千,北渡黄河,进入汲郡地界,似要攻河内,断匈奴归路。

荆州都督山简,听闻洛阳被围,下令诸郡拣选勇武之士送往襄阳,打算聚集五千精兵,北上救援洛京。

徐州刺史裴盾整顿了一万兵马西行,意图入援京师,但刚出门没多远,因为钱粮没给够,加上裴盾在当地严刑峻法,不得人心,军众鼓噪,各自散去,裴盾无奈返回徐州。

扬州去年被送掉了两万人(长平之战),但都督周馥素来忠贞,心向天子,即便与司马越不和,依然派五千人北上,这会已经出发。

司马越的亲信、陈留太守王讃聚兵三千,进入荥阳境内,打算过成皋关,进入洛阳盆地。

总而言之,在匈奴骤然杀至,洛阳被围之后,天下诸州郡立刻派出了力所能及的援兵,打算勤王——他们真不一定是为了帮司马越,事实上司马越没这么大号召力,这些人帮的是朝廷、是天子。

这其实也算是一次“意志检定”。

至少在永嘉三年十月,大晋王朝勉强通过了意志检定,人心还在!

邵勋在九曲,陆陆续续收到了一点消息。

老实说,他有点惊讶。这个僵尸般的朝廷,居然还能号召起这么多勤王大军,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真是见鬼了!

于是,他的野心收敛了一点,人也变得“忠贞”起来……

第一通鼓声在九曲之地响起。

辅兵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没喂的役畜赶紧喂,没收拾的器具赶紧收拾,没准备好的干粮赶紧拿出来放到好取用的位置,总之一堆杂事……

第二通鼓声响起。

所有役畜都被上了套,车辆开始移动,辅兵们也开始分至各個营区,由军官们带着集结,做好出发准备。

战兵们则开始检查器械。

一时间,抽刀入鞘之声不绝于耳。

备用弓弦被绑扎在了箭囊之上,每个人都在数壶中箭,少于三十支的立刻找辅兵取用。

战马也被牵了出来溜几步,算是热身。

第三通鼓声响起。

战兵们开始两两互相披甲,并互相检查对方的器械。

上好弦的步弓悬在腰间左侧,环首刀挂在右侧腰间,长枪在手里,没有问题。

行军队列旁边的几辆辐重车上放着长柄斧、钩镰枪、木倍、步梨以及备用器械。

军官们开始确认哪一伍上哪辆偏厢车,谁和他们轮换,支援这两伍的预备队又是谁.....

一切井井有条。

战至今日,银枪军这支部队算是有点精锐的模样了,虽然邵勋总觉得他们还不行,水平还是太差,还要再练.

******

当第一辆偏厢车缓缓下坡,出现在眼帘中的时候,匈奴人一下子骚动了起来。

这两天,他们把四千骑分成三部分,轮番上阵骚扰,除了付出百余人死伤的代价外,几乎一无所得。

还把自己累得够呛!

听闻军中粮草已不足半月所需,又打不下洛阳,每个人都很焦虑,不知道还留在这边的意义是什么。

就比如眼前这支步军,全部加起来可能也就一万出头的样子,但非常老练。

是的,就是老练。

或许在其他人眼中,技艺、纪律、器械很重要,但在这些匈奴骑兵看来,眼前这些兵的老练最烦人,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知道谁做什么事,而且越打信心越足,越不怕他们的骚扰。

即便在万军之中,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哪怕外围的袍泽打得血肉横飞,杀声震天,他们依然能安之若素地席地而坐,吃食水恢复体力,甚至躲在大盾、军粮袋后面和衣假寐。

这支部队成军年头应该不短了,至少四五年,而且经历的战斗非常多,一个个都他妈成杀才了,轻易不会崩溃。

前天,征虏将军呼延颢令他们转道向西,轮番袭扰这支部队,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大耗精力、大亏体力,然后他亲自率主力前来,一举围杀之。

标准的草原群狼捕猎战术。

就是一路跟随、骚扰,时不时上去咬几口,让猎物流血,惊慌之下自乱阵脚,耗尽体力,最终轰然倒下,被群狼分食。

但陪他们“练”了一天一夜,好像没有任何效果。

总计四千骑,分成三部分,一次冲上去袭扰的只有千余骑,人家都不带正眼看你的。

他们还有精于肉搏的骑兵,没机会就养精蓄锐,有机会就突然杀出,搞得大汉骑兵在不断流血。

尔母婢!

车辚辚,马萧萧,长龙般的大车一路向前,无可阻挡。

邵勋穿着大晋天子御赐金甲,手持大汉天子御赐宝弓,威风凛凛,顾盼自雄。

没有什么战术是完美无缺的。

车阵只能对付纯骑兵部队,如果是步骑混合的大军,就有点麻烦了。

比如,人家埋伏在道路两侧,用投石车砸你怎么办?

刘裕就想过这个问题。

他的解决办法是在两侧的车上张挂布幔,缓冲落石。

车阵是移动的,只要扛过这个路段就安全了,毕竟投石车几乎无法移动。而且投石车的射程十分感人,准头更是感人中的感人,且用不了多久就散架了。

所以这个战术基本无用,况且匈奴人现在也用不了这个战术,他们的步兵在哪里?

火攻比投石还要无用,因为防火更容易。

真正麻烦的是对方有善战的步兵,不计伤亡,轮番攻打,让你无法休整,最终崩溃。

说白了,就是以优势兵力包围你,耗死你,最终伤亡也不一定比伱小,其实就是赌一口气——也不是一点不值得,盖因能使用车阵长距离机动的,一定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兵,歼灭他们能极大打击对方的士气。

眼下的刘汉大军,还不具备歼灭这支由银枪军、府兵、骁骑军混编而成的部队的能力,哪怕他们只有六千多战兵。

三十日夜,车阵宿于寿安山下。

十一月初一夜,至甘水口宿营。

所谓甘水口,即甘水入洛水之处。

甘水发源于南边的鹿蹄山,山上有城,不过已废弃——陆机《洛阳记》:“河南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水出焉,北流入洛。山上有甘城,即甘公菜邑也。”

其实就是春秋时甘国故城。

杜预曾注左传:“甘召公,王子带也,食邑于甘。”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城一直到后汉年间还有人用,且是石板砌就的坚固城池——就是不知道城墙上的条石是不是春秋时代的“文物”了。

入睡之前,邵勋还特别记了条“备忘录”,后面如果有机会,一定要重新修缮甘城,改建为一座军事基地。

甘水流经甘城之侧,城池不缺水,山上还有少量耕地,山下平原的荒地更多,这是一个天然坞堡。

至于说占了此城意味着把势力深入河南县,这都不叫事。

初二一大早,拔营启程,继续往东北而去。

甘水口距离洛阳的路程,大概只有四十里上下,在骑兵环饲的情况下,即便走得再慢,也就两三天的路程罢了。

匈奴人再傻,也要全力堵截了。

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未增兵,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邵勋不管他,继续前进,当天傍晚时分推进至涧水西岸扎营,遥望对面的汉河南故城——东汉河南县治,于东周王城的基础上营建,位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内,此时(晋末)已废弃,河南县治迁入洛阳城内。

这个时候,匈奴人终于反应了过来。

四千骑仍留在西岸骚扰,涧水东岸又奔来了万余骑,虎视眈眈。

当天夜晚并不平静。

由偏厢车、辎重车、木栅栏组成的临时营地外,马蹄声从未断绝过。

时不时有匈奴人靠近射箭,或者敲锣打鼓,以为袭扰。

而在苍茫的夜色之中,大队步军趁着夜色悄然掩至,西渡涧水之后,就地扎营。

更远处,则有王弥挑选的会骑马的步卒数千人,连夜赶路,往涧水而来。

邵勋中夜起身,登上高台俯瞰旷野。

营地扎在涧水以西,东岸就有匈奴骑兵,而在西岸营地后方,还有一路跟随而来的匈奴人。

前有虎,后有狼。

这是想阻止自己渡河,还是发了狠,想一鼓聚而歼之?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随军携带的粮草可支二十七日,一路上还收获了近两百匹伤马、死马。

匈奴人的粮草,却不知能否支撑七日。

来吧,我明天就渡河,谁能阻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