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或许因为银枪军屯驻在金墉城的关系,这一次朝廷的办事效率很高,各种封赏很快就下来了——司马越也没有作梗。

十一月二十日,正在金谷园附近行猎的邵勋见到了联袂而来的王衍、庾珉二人,得知了这个消息。

“现在可尊称一声‘陈侯’了。”快到邵勋近前时,庾珉快走两步,赶在王衍前面,笑着恭贺道。

王衍有些不高兴,但一想到庾家和邵勋的关系,又暗叹一声,只能堆起笑容,道:“其实就那么几个地方。陈郡人杰地灵,又食封五千户,当可大展拳脚,一遂生平之志。”

邵勋也很高兴。

陈郡这个地方不错,治陈县(今淮阳)。从方位上来说,西北边就是颍川,再西边是襄城,襄城西北则是广成泽。

如果将这些地方连成一片,诸事大有可为。

其实封地也没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豫州本下辖十郡国,即颍川、襄城、汝阴、安丰、弋阳五郡,以及谯、梁、汝南、沛、鲁五国。

先帝时期,析汝阴郡置新蔡国——新蔡王司马腾死在河北时,只有四子司马确逃了回来,袭爵新蔡王。

又析梁国置陈郡。

又析汝南国置南顿郡。

所以,现在豫州共有七郡、六国,总计十三郡国。

七個郡里面,颍川是不可能封出去的,那就只剩下六个。

数来数去,陈郡算是这六个郡里面最合适的了。

“爵位之外,天子另授南中郎将(第四品)一职。”庾珉又道。

官位里但凡带“南”字的将军,如南中郎将、征南将军、镇南将军等,一般驻地都在洛阳南边的许昌、宛城、襄阳一带,但不一定有开府的资格。

“许昌都督王士文找到了?”邵勋问道。

匈奴围洛阳之时,司马越遣王堪、刘洽渡河北上,至汲郡,意图包抄河内。后来觉得不保险,又令王士文率军五千北上,增援二人。

刘聪北撤时,与石勒夹击,大破三人。

王堪、刘洽率残兵渡河南归,王士文则不知所踪。

“找到了,殁于怀县。”王衍答道。

邵勋叹息一声。

王士文是司马越亲信,出身东海王氏,即便再不堪,能力再有限,人家也是战死在对抗匈奴的战场上,没什么可指摘的。

他一死,南中郎将就空出来了。

“许昌都督是谁?”邵勋又问道。

“新蔡王确,加东中郎将,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王衍说道:“卢志卢子道已升任豫州刺史,不日即可赴项。”

毫无疑问,这是司马越干涉的结果了。

他即便默认卢志出任豫州刺史,也不会甘心把许昌的军权让出来。

但其实无所谓了,许昌已无兵,空架子一个。新蔡王司马确赴任后,只能招募新兵。

刺史本来是没有兵权的,但到了这会,已经没人那么规矩了,募兵自保的刺史一大堆。

至于南中郎将,邵勋其实不太想要。

材官将军有资格督造广成苑,南中郎将就不行。

这种职务,也就说出去好听罢了,没甚意思。

随后,王衍、庾珉仔细说了一番“政治瓜分”或者说“政治妥协”的结果。

左卫将军何伦调任左军将军。

赋闲在家一段时日的裴廓走马上任,担任左卫将军一一这个职务本来是给邵勋的,但他打死都不肯要。

右卫殿中司马徐朗调任左卫三部督(第六品),掌管左卫前驱、由基、强弩三营。

左卫殿中将军杨宝被司马越恨得不行,欲杀之。

最后由其姑夫、东海中尉刘洽求情,邵勋力保,调任度支校尉(第六品)。

杨宝长子杨勤今年十四岁,前几日已来邵勋身边投效,担任亲兵,异日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苗愿仍为左卫殿中将军(第六品)。

陈珍重回禁军,担任左卫另一位殿中将军。

部曲将黄彪调入禁军左卫,任前驱营司马(第七品)。

陈胗族弟陈勇任由基营司马(第七品)。

王阐任强弩营司马(第七品)。

除了这些显眼的中高级军官外,还有一大批下级军官进行了调动。基本上来说,邵勋把自己在禁军中的人脉都集中到了左卫,为他掌控这支一方五千余人的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何伦仍然尊奉司马越的号令,但他不声不响地派了一位名叫何离的庶子来投

邵勋将其收入公府,担任舍人。

至于老何为啥不派嫡子过来,大概是太扎眼了吧,可以理解。

另外,邵勋还递上了一份立功名单,给垣喜、高翊、秦三、郑东、章古等十余人解决了官身问题一曾经仿佛天堑一般的鸿沟,在你能接触到核心权力之后,似乎都不算事了,当然这也和时局有关,朝廷威望越低,得官越容易。

“天子这几日连连召人问对,振作之心十分明显。”谈完权力分配的事情后,邵、王、庾三人找了间帐篷坐下,继续谈事。

帐篷外,一大批银枪军、牙门军以及禁军的将校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射猎,欢呼之声不绝于耳。

这是武人培养感情的方式,一般人学不了。

“太尉得抓紧了。”邵勋笑道。

王衍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在提醒他别大意。若司徒幕府的人被天子拉拢了过去,却不太妙。

“这几日,我去了一趟司徒府。”王衍沉吟道。

“如何?”邵勋问道。

“司徒自感大势已去,却又有些不甘心。”王衍说道:“据老夫观察,他现在似乎有些想通了。心中恨你,但又不敢太过得罪你。唉,说穿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到底曾是越府家将……”

邵勋点了点头,这符合他的猜测。

说到底,邵勋是东海人,又曾在司马越手底下干过,他再丧心病狂,也不至于对王妃、世子不利。

相反,他还答应过要护得二人周全。

这份承诺,对如今的司马越来说,价比千金。

当然,司马越也可以把妻子送到长安或建邺,一样能得到善待。

他确实还有别的选择。

再者,他或许还做着让儿子继承他幕府的春秋大梦,这从他还在与邵勋争抢禁军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司马越可能失算了。

洛阳是个大火坑,禁军难道就不是么?

明年的粮食危机必定会到来,到时候数万禁军上门讨钱粮,你怎么办?

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得解决底下人的衣食住行啊。

粮食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弄来的,这也是邵勋不敢扒拉太多禁军到手下的主要原因,伱养得活么?

如果洛阳缺粮,又没有外州赋税送来,禁军也不得不外出就食。

明年,保不齐司马越就要带人去其他地方讨饭——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今年的大旱,对大晋王朝的打击真的非常深远。

明年如果蝗灾如期爆发,则会大大加速大晋的衰亡。

说难听点,老天爷对大晋朝可比匈奴人狠多了,他老人家是真的下了重手,做到了十几万匈奴兵做不到的事情。

“禁军右卫万人,太尉当握牢了。”邵勋看着王衍,说道:“王秉出任右军将军之后,职位不宜久悬,处仲何时归京?”

“快了,这几日应该就要出发了。”王衍说道。

扬州刺史王敦被征为右卫将军,为王衍掌控禁军右卫。至于效果如何,还要再看。

左军尚有万余人,右军五千上下,这是司马越的铁盘,他不会撒手的。

骁骑军有轻骑一千五百左右,具装甲骑只剩三百余了,他们还是中立,只听朝命。

“我听闻司徒欲召河北乞活军入京,倚为臂助。”庾珉突然说道:“消息可靠,子嵩(庾敳)透露的。”

“司徒可真能折腾。”邵勋无奈苦笑。

严格来说,乞活军是司马越之弟司马腾的遗产。

从并州东入冀州时,人不算太多,发展几年后,人数渐众,战斗力不强,但也并非不堪一击。

司马越召他们入京,大概是想多些自己人吧,毕竟是弟弟曾经的老部下。

由得他折腾吧!

只要他能养活,能解决粮食问题,不是什么坏事。

乞活军留在河北,早晚被石勒吞并。现在弄来洛阳,也多一分抵抗匈奴的力量,至少他们比临时征发的丁壮能打,不是么?

“你几时离京?”庾珉问道。

“最迟腊月中。”

庾珉看着邵勋,琢磨着有些话要不要提。

“侍中放心,过完年我会去陈郡,半路顺道去一趟鄢陵。”邵勋说道。

庾珉放心地笑了。

其实,邵勋这个回答不是很让他满意。

时局丧乱,文君侄女一家已经搬回鄢陵庾氏的老宅居住。

过完年侄女就十四岁了,难道还不能娶回家吗?须知夜长梦多啊。

但——也行吧,人家能答应上门拜访就不错了,庾珉不好强迫他。

这小子把卢志推上了豫州刺史的位置,自己的封国又在颍川旁边的陈郡,还在京中掌握着一支禁军,名气如日中天,不知道多少人在传播他是神人降世的消息……

这样一个人,不是方伯,却又胜似方伯,谁能强迫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