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绿柳园之内,一切如常。

但在外人看来,这个略带点暴发户气息的宅院,却已经成了河南的政治中心——至少是中心之一。

过年前几天,邵勋又出门了:新春走基层!

卢薰挺着个大肚子,仔仔细细帮他整理衣袍。

乐岚姬则为他收拾行囊。

看着两朵如花娇靥,邵勋太满足了!

出征回来后,他悄悄问了一下母亲,得知这两位王妃似乎不太对付。但卢薰带着身子,岚姬表面对她还算客气,至于内心怎么想的,邵勋没好意思问,她也不会说。

乐氏已被赦免成都王罪眷身份,邵勋正式将她纳为妾侍。

至于宋祎,她现在就是邵勋改换口味时的泄欲工具,没什么地位。

说实话,她要容貌有容貌,要才艺有才艺,还年轻,但真的比较倒霉,遇上了邵勋这种人,不愿在她身上花心思。若换了别家,早就被宠得不行了。

“差不多就行了,我去觐见天子,也没这么讲究。”邵勋笑道。

卢薰稍稍退后两步,仔细看了看,又上前整了整弓梢的位置,待看到佩刀柄上挂着她亲手做的彩结后,心中喜悦。

“郎君以武立身,去见将士,最好还是威武一点,将来还要靠他们奋勇拼杀呢。”她说道。

邵勋将她揽过,轻轻亲了下额头,道:“熏娘所言极是,天下霸业,还得靠一刀一枪去拼,将士们是最重要的。”

“郎君更重要。”乐氏凑了过来,低声说道。

邵勋得意地一笑,将两女都搂在怀中,大言不惭地说道:“昔年范阳王虓也算英武果决,然天不假年。成都王颖先胜后骄,身陷囹圄,终难逃一死。郎君自有天命加身,不会有事的。”

话音未落,左右腰间已被各自掐了一下。

乐氏、卢氏俏脸微红,互相看了一眼,又都噗嗤一笑。一瞬间,竟然起了点同病相怜的感觉。

邵勋则感觉很爽。

他不是受虐狂,但就是感觉很爽、很得意。

啥也别说了,黄毛之神来了都得给他敬酒。

“家中之事,你俩商量着来。”邵勋说道:“若有难决者,问我阿娘即可。”

两女都欲言又止。

“趁我还没走,赶紧说。”

“妾之三兄已经搬来了梁县……”乐岚姬说道。

邵勋立刻明白了,于是说道:“弘茂若在司徒那边做得不顺心,可先来侯府当个庙长。”

庙长掌管祭祀之事,其实还算不错了。

“我嗣子黎来洛阳了……”卢薰说道。

“司马模的儿子?来抢家产?呵呵,别理他。”邵勋摆了摆手,直接出了家门,翻身上马之时,朝二女挥了挥手,大笑离去。

邵勋的第一站还是梁县诸乡,银枪军士卒的聚集地。

行至村口之时,便已有得到消息的儿郎们迎了出来。

“赵槐!”邵勋将马鞭扔给唐剑,道:“涧水之战,你斩首两级了吧?”

“参见陈侯。”银枪军队主赵槐上前行礼。

涧水之战,原本的队主伤愈后无法归队,什长赵槐升任队主,顶替了位置。

他是少有的由士兵一路爬到队主位置的人,盖因这一级一般都由学生军官担任。

“侯府补发的绢绵收到了么?”邵勋看了看赵槐的家,问道。

“收到了,十匹绢、五斤绵。”赵槐一听,满面喜色。

邵勋进了他家院子。

赵槐是洛阳人,来梁县后,占下了这间被人遗弃的宅院。当时看起来很破旧,花大力气修缮后,面貌已焕然一新。

邵勋仔细看了看。

院墙是竹木编成的篱笆,篱笆墙内大致分为左右两大块,中间是一条路,直通正屋。

路左边最靠外的是一個羊圈,里面养了大大小小七八只羊。

羊圈北边是柴房,堆满了枯枝朽木,另有许多尚未铡碎的干草料。

柴房再往北是厨房,炊烟袅袅,正在做午饭。

羊圈、柴房、厨房前还有几株果树,其中两株似乎已经枯死了,可能是今年春夏大旱时的事。

路的右边则是打理得十分整齐的菜畦,菜畦中央挖了一个井,上面盖了盖子。

菜畦最北边还有一扇小门,此时敞开着,露出了外间的柴堆、草堆。

柴堆后方则是茅厕,茅厕外靠墙的地方还堆了许多新旧粪便,上面盖了薄薄一层土。

典型的农家小院,而且是经营了至少一代人的农家宅院。

赵槐能捡到手,运气不错。

“不错。”邵勋看完后,点了点头,随后便在赵槐的引领下,入了中堂,坐于首位。

赵槐十岁的长子端来了温好的酒。

邵勋也不客气,端起酒碗尝了一口,道:“好酒。”

“此为祭米酎,春社时酿的,陈侯若喜欢,可多饮几杯。”赵槐说道。

“坐下一起喝。”邵勋招呼了一下,让赵槐以及其他几个跟来的银枪军士卒一起坐下。

众人连连推辞,见得邵勋坚持,便坐了下来,一起饮酒。

酎是一种度数较高的酒,需要长时间酿造,甚至是二次、三次反复酿。

祭米酎,顾名思义,用祭米酿造的高度白酒,里面还添加了五茄皮、干姜等调料,味道十分特别——此时人们不光喜欢往茶里面加各种东西,酒也一样。

“明岁起,你便有五十亩禄田了,五月麦收之后,屯丁们会将收获的小麦送来。”邵勋说道:“家中该备石磨了,驴骡驽马,最好养个一二匹。”

“谢陈侯赏赐。大恩大德,粉身难报。”赵槐闻言,立刻起身行礼,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在河上拉纤之时,一日下来,所获无几,养家都很困难。而且,纤夫往往满身伤病,还不长寿,那日子真的难以言说。

加入银枪军之后,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在云中坞生活的那段时日,固然清苦,但一家人却已可吃饱肚子。

迁居至梁县后,不但得了这个小宅子,他还由什长升任队主,每年可领36斛粮、10匹绢、5斤绵,外加五十亩禄田的收入。

如果打赢了仗,则可分战利品——陈侯在这方面从不吝啬。

赵槐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洛阳有人奇怪为何银枪军士气如此高昂,且敢打敢拼,这就是原因。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赵槐是邵勋建立的军政集团的受益者,他有自发维护这个集团的冲动,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战斗力就已经不一般了。

这样的军队,别人拉不走!

过完春节,尔等随我去趟陈郡,让豫州士民好好见识下银枪军儿郎的风采。“接连喝了两碗酒后,邵勋止住了继续给他倒酒的赵槐,说道:“酒已尽兴,够了。”

赵槐坐了下来,道:“谨遵君侯之命。”

谨遵君侯之命。"其余几人一齐应道

说话间,赵槐的妻子又端来了果品、点心和茶粥。

邵勋推却不过,接过茶粥吃了起来,又让亲兵们也来拿果子、点心吃。

茶在此时一般被称为“茶”。

茶叶这种商品,要到中晚唐时期才大范围流行,以至于小地方都有卖茶汤的,贩夫走卒给个几文钱就能喝。

唐代诗坛一大流派的“商事诗"中,与茶有关的不知凡儿。

在这会,茶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不流行。

士人家庭就不用说了,以茶待客的相当多。

在洛阳等大城市,茶叶也算是一大热门商品。

先帝时的太子司马通就曾指使属下贩卖茶、菜等物,以至于太子洗马江统上疏劝谏。

洛阳市面上还有蜀地老妪贩卖茶粥,被市中官吏打破其器物,引起纠纷。

这都是面向大众的买卖,至少在大城市是有一定消费人群的,

茶粥一直流行到唐代,被称为“茗粥”,再往后,还发展出了茶泡饭这种东西,算是大传统食品。

邵勋不是很喜欢吃茶粥,因为里面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香料、药材,味道十分感人。

但这会在赵槐家里,他吃得面不改色,连连称赞,让赵槐喜上眉梢。

吃完之后,他不再打扰,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拉住唐剑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亲兵杨勤牵着一匹马进了院子,道:“赵队主,此乃陈侯赏赐的马匹,请收下。”

赵槐惊喜交加,连声感谢。

其他人也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赵槐,就在你家吃喝了一顿,便以马相赠,太赚了。

邵勋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广成泽内的鲜卑马“老龄化”非常严重,有些马完全不适合骑乘了,但可以帮农家干活,正适合拿来做赏赐。

离开赵槐家后,邵勋又去了村东头一位名叫任纳的战殁士卒家。

任纳父母皆已不在,唯留下妻子儿女三人,家中另有弟妹各一。

当邵勋等人抵达时,一大家子战战兢兢地跪拜于地。

邵勋一一将他们扶起,道:“任纳是老卒了,战阵之上非常勇猛,多有斩获。尔等无需跪。”

几人起身后,拘谨地站在一旁。

邵勋在院内随便转了转,然后又看了看屋内的家什,厨房内的饭食。

“今年的抚恤领到了吗?”他看向那位三十许的妇人,问道。

“领到了。”妇人轻声回道。

“领到了多少?”

“十二斛麦、五斛粟、三斛豆子。”

“带我去看看。”

妇人点了点头,转身带路,却一个趔趄,实在是太紧张了。

待来到西屋粮囤内后,邵勋仔细看了看。

粮囤基本空了,就剩一点底。

墙角摆着的几个麻袋内还有粮食,应该是年前送来的抚恤了——抚恤分两次发放,夏收完毕后秋天发第一批,秋收完毕后年前发第二批。

“今年秋播了吗?”邵勋问道。

“种了一点。”妇人答道。

邵勋皱了皱眉,看样子没种多少。

其实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家里就一个妇人,外加两个七八岁的孩子。任纳的弟弟妹妹年岁也不大,干不了种地这种重体力活。

“没有族人吗?”邵勋问道。

“妾家本在成皋,应募后先搬去了檀山坞,再来梁县,没有族人。”妇人回道。

邵勋看了眼唐剑。

唐剑会意,离开了。

不一会儿,几名亲兵搬来了几袋小麦,七八斛总是有的。

放下之后,又拿了几件铁质农具放在墙角——这家就没一件像样的农具。

邵勋看着妇人以及她身后的少男少女们,温言道:“任纳为我杀敌,我不能亏待了他的家人。这些粮食、农具收下吧。院子里还拴着一匹驽马,在广成泽那边练过了,能凑合耕地,一并赏给你们了。”

妇人听完,捂着脸,肩膀一耸一耸的,眼泪已溢了出来。

众皆恻然。

邵勋叹了口气,又让人取了两匹绢放在外间案几上,道:“好生过日子吧,熬过这几年,待孩儿们长大,就有奔头了。”

“夫君没有白死……”妇人泣道:“自古未有君侯如此善待士卒者。”

“我的兵,不能流血又流泪。”邵勋说道:“日子会好起来的。”

说完,离开了这户人家。

接下来数日,他又在梁、郏城、襄城三县巡视,随机拜访了数十户银枪军家属,一一送上礼品,并帮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直到除夕夜才风尘仆仆地返回了绿柳园,与家人一起团聚。

过完正月十五后,他还会拜访牙门军士卒家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梁、阳翟、阳城、父城等县,都是最近一两年内陆续搬迁过来的。

忙完这些事后,就要准备东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