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

晋末长剑 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五月二十日,第一批漕船已过徐州,离考城已经不远。

这个时候,一位又一位公府将佐陆续抵达。

近年来一直在广成泽养生的曹馥也来了,看到裴康、羊冏之、卢志等故人之时,感慨万千。

新任东海内史糜晃归家,途经考城,顺道拜访一下。

“子恢,你说说你,唉!”只有曹大爷有这份资格对糜晃指指点点。

当年洛阳孤危之时,曹大爷家就是他们这帮留守人员的主要活动据点,老曹的江湖地位高得吓人。

小红跟在曹馥身后,掩嘴轻笑,同时用目光搜寻着,看看今天过来的这群“衣冠禽兽”中,有几个是她的猎物。

“军司。”糜晃轻叹一声。

“你既然唤我一声军司,便还有往日情分。”曹馥感慨道:“东海国掩有四郡,内史非寻常太守可比,须不比司隶校尉差了。你回去好好做吧,嗣王短期内不便回东海,只能靠你照应那一摊子事了。”

“我省得。”糜晃轻轻点了点头。

十年前来洛阳,风华正茂。

十年后回东海,身形佝偻。

十年间,恍然一梦啊。人生还有几个十年?

“子恢。”远处响起了清脆的声音。

糜晃抬眼望去,却是太妃在向他招手。

嗣王与太妃并立,陈公邵勋站在后面,微笑点头致意。

糜晃眼中涌起一股泪水。

他以袖掩面,轻轻擦了擦,走了过去,对太妃、嗣王行了一礼,又对邵勋行了一礼。

三人依次回礼。

裴妃容光焕发,庄重娴雅,仔细打量了下糜晃后,叹道:“这些年委屈子恢了。”

糜晃苦笑了下,道:“谈不上。”

“东海之事,要糜君费心了。”裴妃说道:“妾也不知何时能回东海,唉。”

“太妃且放宽心,有臣在,定不让宵小得手。”糜晃回道。

“嗣王还不向内史行礼?你的家业,全靠人家打理呢。”裴妃看向司马毗,说道。

司马毗回过神来,忙不迭地行了一礼。

糜晃坦然受此一礼,道:“嗣王放心,有臣在,东海乱不了。”

“糜公文武双全,孤.....孤信矣。"司马毗结结巴巴地说道。

“督护。"邵勋走上前来,笑着打招呼。

“小郎君。"糜晃回道。

说罢,二人同时笑了起来。

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潘园初识,又于辟雍奋战的日日夜夜。

我要走啦。"糜晃只觉今天的情绪屡次失控,差点又流下眼泪。

“先在东海撑几年,等我回来。”邵勋搂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微时得公相助,一直铭记于心。若有将来,定少不了公之富贵。”

“不谈这些了。"糜晃叹息了声,然后紧紧握住邵勋的手,道:“珍重,此生定有相见之机。”

“会的。”邵勋说道。

交通不便的当下,有时候一次离别,可能就是永别。

从今往后,远方故人的消息,或许只存在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

更残酷的是,这些“只言片语"很可能还是故人墓碑上的铭文。

这就是人生。

糜晃擦了擦眼泪,不再回头,大踏步离去。

邵勋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有些惆怅。

裴妃走了几步,与他并肩而立。

邵勋看了她一眼,心情渐渐好转。

裴康与羊冏之寒暄完毕后,便悄悄看着女儿和邵勋。

今天早上看到女儿时,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具体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思考许久后,心中若有所悟。

这会看到两人并肩站在那里,暗骂二人也不注意场合,便轻轻咳嗽了一下,举步上前,道:“糜子恢回东海,或要面对苟晞、曹嶷的压力。”

裴妃翩然离去。

“苟道将没那么傻,他去徐州,琅琊王或许就不高兴了。”邵勋说道。

中央权威日渐沦丧的今天,方伯们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司马睿本就是从徐州南渡,在当地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内心之中或许也对徐州有一定的想法。

再者,徐州是小州,苟晞真未必去。一旦失败,他更可能来兖州抢食。

至于曹嶷,呵呵,邵勋也不认为他一定就是刘汉铁杆。

人都是有野心的,独占一州的时候,初时或许还会尊奉刘汉号令,时间长了可就难说了。

对晋廷而言,这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陈公对徐州没想法?”裴康问道。

“当然有想法了,不然也不会派李重去鲁国,但裴公不觉得我摊子铺得太大了么?”邵勋说道:“说难听点,即便是豫州的谯、鲁、沛等郡国,反不反我,全看守相们的心情。兖州也一样,我在那边的控制力更弱。即便是新拉拢的部队,都有可能反。”

这就是封君封臣制的弊端。

但伱要直辖,除了需要大量的官员外,还需要打掉当地士族的经济基础、武装力量。

邵勋自己培养的人才全分配到洛南、襄城两地了,陈郡都有点少,更别说南顿、新蔡了。

现在还得哄着那些人。

“再者,我需要通过徐州联络辽东。”邵勋继续说道。

裴康有些惊讶。

“向鲜卑人买马。”邵勋笑道:“如果他们愿意卖的话,自可通过海路联络。”

“辽东至青州,凭好风一日夜即可抵达,徐州怕是有点困难吧?”裴康说道:“届时船覆人亡,可就不美了。”

“总要试试嘛。”邵勋说道:“重金悬赏之下,总有勇夫愿意出海的,这是一门大买卖。”

“你可真是奇思妙想迭出。”裴康叹道:“今日召众人与会,谈的还是河南之事?”

“不错。”邵勋点了点头:“镇军将军幕府的僚佐也来了。我的意思,豫兖一体,兖州作为军争之地,免不了沦为战场。豫州在后方,可全力耕作、畜养牲畜、操练兵马,一旦时机成熟,可反攻匈奴。如此安排,兖州士人恐有所不满,尚需裴公帮忙转圜一二。”

“你尽想着让老夫消耗情面的好事。”裴康不满道。

邵勋哈哈一笑。

他把行动迟缓且战斗力不太行的步兵屯驻在兖州各個要点,作为填线部队。

银枪军、牙门军、府兵一部作为机动野战力量,屯于二线。

骑兵集中使用,或者配属野战步兵作战,或者抓住深入己方境内的敌骑痛打,让他们吃几次亏,长几次教训,不敢再肆无忌惮搞破坏。

这种战术布置,很明显会让兖州士族不满,因为他们沦为了炮灰。

但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注定有人要做出牺牲。

裴康去劝说,多半会遭人白眼。

“你和花奴——”裴康实在忍不住,突然低声问道。

“裴公你这是……”邵勋有些吃不准,他难道知道了什么?

“别弄出大事,没法收场。”裴康到现在还不赞成女儿和此人搞在一起,忍不住说道:“你若想要士女服侍,以你现在的身份并不难。老夫甚至可以做主——”

“裴公。”邵勋呵呵一笑,道:“我心怀天下,对女色没兴趣。”

说罢,告了声罪,离去了。

裴康叹了口气。

只要邵勋开口,他甚至愿意把亲孙女(裴盾之女)嫁给他,与庾家女娃二妻并嫡。现在看来,邵勋似乎不愿意有第二个正妻,居然拿这个理由来搪塞他,真是……

邵勋离开裴康后,正打算召集众人开会,蔡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低声汇报道:“明公,洛阳那边传来两个消息。”

“说。”

“其一,天子亲临金墉城,令禁军左右二卫并凉州兵出战,败匈奴,斩首三千余级。呼延宴在芒山扎营,迟疑良久后,退至新安。”

“其二,殿中将军苗愿密报,天子突至卫将军梁芬府上探病,所为何事不得而知。但梁芬最近与北宫纯走得很近,听闻还与关西流民帅有往来。”

邵勋听完,思虑良久。

王师击退呼延晏,这是可以想象的。

呼延晏不过两三万步骑,王弥亦只有两万余众。

禁军左右二卫有兵两万五六千人,并不比匈奴步卒差。

骁骑军尚有千余,其中具装甲骑不下三百。

再加上五千凉州兵,或许没法重创乃至歼灭匈奴,但以这些精兵为前驱,禁军步卒鼓噪而进,击退匈奴是有可能的,毕竟呼延晏只是过来牵制的,他没有必须要死战的理由。

但怎么说呢,天子这性格可真是跳脱啊。

就没考虑过万一战败怎么办?

亲临城头鼓舞士气,以精锐为先锋,主力一拥而上,纯粹是一锤子买卖。

得亏打赢了,如果战败,这会洛阳已经没了。

至于卫将军梁芬……

邵勋想了半天,觉得只有一个可能:天子不想凉州大马这支非常能打的部队回去了,想留在洛阳,收为己用。

凉州兵的战斗力,邵勋见识过,那是真的猛,骑马冲锋骁勇难当,步战亦是一把好手。

梁芬是关西人,与凉州兵搭上线并不奇怪。甚至于,他和北宫纯及其手下的将校还认识,有点交情。

如今关中道路阻绝,凉州兵一时间难以归乡,确实是个拉拢的良机。

妈的,别再和我作妖啊。

“顺龄,你挑几个机灵之人,跑一趟洛阳,向王太尉打听下。”邵勋吩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