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

晋末长剑 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那是谁的部将,竟如此勇猛。”平昌楼上,中垒将军裴廓出言问道。

此人年约三十,看起来刚毅俊朗,仪表不凡。若邵勋在此,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此君眉眼间与裴妃有些许相似之处。

方才那通起到了巨大作用的战鼓,就是他让人擂响的。

都是战场上的老伎俩了。

战鼓一响,贼军以为城内守军要出击,直接原地溃散。

“从平昌门御街而来,莫非是驻明堂、灵台一带的司州世兵?”裴遐看了一会,没看出什么名堂,回道。

裴遐是裴廓的堂弟,今年二十六岁,尚未出仕。

河东裴氏是个大家族,真正登上政治舞台应该是后汉末年的裴茂了,他因率领关中诸将诛杀李傕而受封列侯。

裴茂有三子:裴潜、裴徽、裴辑,此三人在裴氏最辉煌的唐代(出了十七位宰相)被尊称为“三祖”。

裴潜在魏明帝时任尚书令,正始五年(244)去世。

潜子裴秀为大将军曹爽属吏。曹爽覆亡后,为司马昭属吏,普时封钜鹿公,官至司空。

秀子为名士,因父亲去世时年岁尚幼,故投奔姨父贾充,不断得到提携,元康末为尚书左仆射、太子中庶子、侍中尚书。

因其表姐贾南风为皇后,裴身居高位,与张华等人共掌国政,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

经过这么一遭,裴潜这一脉算是元气大伤,不再成为河东裴氏政治上的代表。

裴茂次子裴徽字文秀,曾任曹魏冀州刺史。他有四个儿子:裴黎、裴康、裴楷、裴绰。

裴黎曾任游击将军,已逝,有二子裴苞和裴粹一这一支后世多在西凉地区发展。

裴康曾任太子左卫率,现已致仕。康有四子,即裴纯、裴盾、裴邵、裴廓,另有两个女儿,一嫁司马越,一嫁卞壶。

裴楷生有五子:裴舆、裴瓒、裴宪、裴礼、裴逊。

这一系原本发展较好,大有接替裴秀、裴父子,成为裴氏政治代言人的势头。但因为裴楷与贾充等人走得太近,其子裴瓒又是杨骏的女婿,故受到牵连,遭受重击,目前处于低调舔甜伤口的阶段。

裴绰字季舒,官至黄门侍郎,已逝,追赠长水校尉。裴遐就是裴绰的儿子。

总体而言,裴茂三个儿子中,属裴徽一脉发展最好,而唐代"西眷裴"也是由裴徽的子孙发展而来一因多在西凉地区仕官而得名。

裴徽四子中,目前看来裴绰这一支发展得不太顺利。不过到底是亲兄弟,裴康对已经亡故的四弟后人多有照拂,这就是裴遐跟在裴廓身边的主要原因。

明堂、灵台的守兵早散了。"裴廓摇了摇头,道:“多半是从开阳门那边过来的。”

裴遐一想也是,那些司州兵多为新征,士气低落,听闻敌三十万大军杀来,不少部伍陆续溃散,在军官的带领下返回家乡,如何战至此时?

前些时日,堂妹的仆役裴十六从城南回来,言及辟雍守军糜晃部颇有章法,士气高昂,督伯邵勋有不世之勇,斩杀贼将李易,一路杀至开阳门外。

这一次,莫非还是糜晃立了大功?若是真的,他倒有几分本事,在幕府里面当督护太屈才了,参军事都没问题啊。

想到这里,裴遐心中一动,道:“此人定为越府家将,如此神勇,举世难得。兄长不如遣人探视下王妃,摸摸此人底细。”

裴廓看了眼堂弟,微微颔首。

他知道裴遐的意思,也知道裴遐心中苦闷,一直想出人头地。

妹夫司马越是个很好的投效对象吗?裴廓不敢这么说。

况且经历了裴秀、裴頠父子以及三叔裴楷这一支的两次劫难,裴家已经有点怕了,不愿再主动参与到皇室内部的权力倾轧之中。

至于子孙个人怎么选择,族老们不是很愿意管。只要不为家族招祸,多头下注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这本来就是世家大族的惯用手段。

就裴廓本人而言,妹妹是东海王妃,二哥裴盾也想走东海王的路子外放当刺史,有这两个人在越府已经够了。裴遐再靠过去,其实没多大意义,不过他也不会当面阻止就是了。

“下直后,你径去拜访下大妹,看看她怎么说。”裴廓突然说道。

裴遐心中一喜,不过他很好地控制住了情绪,低声道:“诺。”

裴廓则默默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心神早不知道飞到了哪去。

王师连连大胜,但局势仍然扑朔迷离啊,因为他太清楚那些大家族的德性了。

******

建春门之战的惨败,极大影响了整场战局。

至少,陆机已经丧失了野战的信心。

一方面是怀疑自己。

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则更为严重:诸将本来就轻视他,经此一败,谁还听他的命令?

包括贾崇、贾棱在内的十六员将领被王瑚斩杀,令这个出身寒门的太尉府司马名声大噪。

当其时也,王瑚先纵骑突击,杀将军马咸,然后席卷溃兵,果断投入轻重骑兵六千余,反复蹂躏,再压上步兵,最终一战功成。

洛阳中军骁勇彪悍之处,令人闻之变色。

石超、王粹、牵秀等人已经不听使唤,各领部曲扎营,守望互助。整个冀州军处于一种惶惑不安的状态,短时间内失去了进攻的能力,必须好好整顿一下了。

而主力惨败若此,侧翼战场自然也好不了。

随着城北、城南的溃兵陆陆续续跑回来,陆机知道,又折了孟超!

他已经不再思考这对他意味着什么,他现在只想着如何稳住局面。

“不能再浪战了。”司马孙拯连声哀叹:“为今之计,只能深沟高垒,以坚寨挫敌锐气,慢慢收拾军心,再图其他。”

他与陆机绑定得太深,不可能转投他人,只能认认真真思考接下来的行动,免得闯下更大的祸事。

胜机其实还是有的。

就一个字:耗。

“都督,只要我军不退,洛阳城就仍被死死包围着。”孙拯说道:“二十多万大军,损失个几万人,天塌不下来。咱们还有机会。”

“你也知道咱们有二十万人马,每日消耗巨大,全靠河北百姓日夜转输粮草,方能维持军馈不断。”陆机亦叹道:“相持日久的话,大王可能会失去耐心。”

“可现在战不了了啊,也没人听令。”孙拯急道:“石超、王粹、牵秀、公师藩等人已不受节度,私下里还在密议着什么。这个时候,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密议……”陆机苦笑了下。

全军大败,不光他主帅陆机有责任,这几位大将就没责任吗?

一看前军兵败如山倒,多员将领战死,牵秀是第一个跑的,接着是石超、王粹、公师藩,把友军全扔在了后面。

说件讽刺的事,反倒是战前临阵倒戈过来的洛阳中军发起了反冲锋,稍稍阻遏了王师的追杀,不然损失绝对不止这么点。

这几位,多半在密议如何推卸责任,让他陆机一个人扛下所有。

他仿佛已经能预见自己的结局了。

十几员将领战死,多为河北士人,他们的家人会怎么看自己?

大军出征的时候,邺城百姓欢天喜地,更有人吹嘘自魏以来,未有出师如此之盛者。现在败了,死了很多人,账总是要算的,到时候谁会为自己说话?

“别想那么多了。”陆机抬起头来,看着天边血红的晚霞,半晌后说道:“只要我还当一天都督,只要大王一天没将我革职,我就有责任带好各支营伍。”

“都督……”孙拯脸色黯然。

“就这样吧。”陆机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遣人至各营,好好说话,把诸将都请过来。你说得对,现在该深沟高垒,慢慢恢复军心士气。待整顿完毕之后,再步步为营,重新发起进攻。”

“信心!”陆机加重了语气,道:“信心最重要。东西两个方向合兵仍有二十余万,一旦转入防御,司马乂是吃不下咱们的。若大王不耐烦,或者产生误解,我来解释。”

“诺。”孙拯应下了,准备去传令。

临走之前,他忍不住多看了陆机一眼。

曾经意气风发的太康之英,现已满脸憔悴,身形甚至都有些佝偻了。

孙拯猛地转过头去,洒下了几滴眼泪。

当初,就不该离开吴郡的。

功名误,功名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