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七十四章 影响

晋末长剑 第七十四章 影响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撤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大军士气比较高昂,战意十足,那退也就退了,敌人不一定能拿他们有什么办法。比如刘曜从长安撤退,大摇大摆带了八万士女,贾、梁等人有办法吗?没有。

这只说明贾疋等人在战场上的优势不大,担心万一追上去战败了,到手的长安鸡飞蛋打,干脆就不打了。

但如果像洛阳中军这样围攻坚城两个多月,诸营疲敝,死伤惨重,撤退的时候可就没那么便利了。

从八月二十三日起,不算能战的右卫先撤,相对能打的左卫后走,骁骑军、凉州军断后。

大方针定下后,闹哄哄的撤退就开始了。

从新安到洛阳,一百多里的道路上,人头攒动,战马嘶鸣,诸营军士争先恐后,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

开始几天走得还算有秩序,但跑着跑着,每个人的心思就像长草一样,意志愈发动摇。

尤其是在石勒纵骑追击的时候,更是一片混乱。

骁骑军、凉州军并不能阻拦所有敌骑,总有漏过去的,更何况这种丘陵山区地形,对冲锋肉搏的骑兵并不利,相反非常适合且驰且射的轻骑。

晋军骑兵稍稍阻拦一下,匈奴游骑便四散开来,恐吓、追杀撤退中的步兵。

晋军骑兵再返回阻拦,匈奴人再复制前述战术。

驿道之上,伤兵躺在路边呻吟着。

甲仗扔得到处都是,侧翻、倾覆的粮车、辎重车随处可见,天子舍不得给邵勋的军粮、武器,全都便宜了匈奴人。

死的人其实并不多。

因为禁军有时候会组织各部停下来反击,阻挡一下匈奴骑兵,迫使他们停下或者绕路。另外,步兵们往山区跑,骑兵也不好追,因此斩获不大。

但匈奴人斩获不大,并不意味着这些跑散了的兵会一个個都回到洛阳。

很多人直接就溜了,尤其是那些战前被编入部伍的丁壮们,压根不想再为晋廷卖命,至少这时候不想。

即便是早些年入伍的禁军士卒,这时候也多有灰心失望之辈。

有人直接带着器械,领着十来个、几十个袍泽,投靠坞堡帅、庄园主、世家大族去了,成为他们庞大部曲的一分子。

还有人相约去了山中结寨,半耕半抢,艰难度日——若实在过不下去,再想别的办法。

更多的人则直接奔回家中。无论他家在洛阳哪里,总之不会再回到中军了。

二十六日夜,第一批溃兵涌至西明门外。

接下来三四天,每天都有大股溃兵抵达。

城中只有三千留守兵卒,不敢将人全放进来,每天最多只让进两千人,整顿完毕后再放第二批入内。

到八月最后一天,全部收容的洛阳中军老卒不过一万两千人左右,另有三四千流民新兵,其中大概只有一半人被准许入城,其他人在城西住宅区筑营。

也幸好这一片屋宇较多,不利骑兵驱驰,也幸好有些将校带着相对完整的部伍撤了下来,没有让人一锅端,因此城西这一片慢慢安定了下来。

接下来——其实没有接下来了。

洛阳朝廷只有一件事可做:尽可能收容溃兵,保留更多的元气,然后加紧整顿、重编部伍,让这支败兵缓过劲来。

王弥虽然打赢了新安防守战,但他的伤亡也不小,无力追击。

石勒固然追得非常爽,但他只有万余骑,还分兵两处,意思意思追一下得了,犯不着和骁骑军、凉州军硬拼。

与其那般,不如将晋人遗落的车马、粮食、武器、钱帛收走,充实下自己的小金库。

没有人是傻子,大胡是个聪明人,知道怎样对自己利益最大。更何况,他此番出征还算卖力,任谁也无法指摘。

******

敌骑冲至城外,即便一时无法攻城,依然在洛阳城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傅畅正在家中为父亲守孝,听闻新安兵败的消息后,一时无语。

未几,天空飘起了细密的秋雨。

傅畅怔怔地走到庭院中,看着在风雨中挣扎求存的树木。

雨越下越大,云越压越低。

傅畅抬头望去,漆黑如墨的乌云张牙舞爪,狰狞无比,几乎要把整个洛阳压垮。

大街上已经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

盗贼、恶少年们纷纷涌出,手持刀枪、棍棒,开始劫掠。

哭喊声不断响起,人心动荡不休。

傅宅仆役们匆匆关上院门,手持刀枪、步弓,紧张地站在院中。

有两三个胆大的僮仆,挽着步弓,爬上了墙头。

大街上乱跑乱撞的恶少年们见到这等军中制式器械,知道这家不好惹,于是纷纷散去,寻找更好欺负的目标。

傅畅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似乎盗贼来了、走了,都和他无关一样。

傅妻将孩子们赶到里屋,自己跪在香案前的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

香案上竟然摆放着两座像:浮屠和老子!

老子素与成仙联系在一起,此时面前香火寥落,只有早就冷却多时的烟灰。

与之相比,浮屠前却香火缭绕,雾气氤氲。

傅妻神情虔诚,对着这个有攘灾招福功能的戎神念念有词,立下无数愿望和许诺。

傅畅听得声音,有心说两句,却又无力地闭上了嘴巴。

兴许,浮屠有异域神仙方术,能让他们家化险为夷呢?毕竟,就连汉桓帝都曾在濯龙宫中合祭浮屠、老子,可见这个戎神应有几分法力。

不过,他很快又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求人不如求己。”

当然,靠他一张嘴皮子肯定无法退敌,没法剿杀贼子。

但他自小读书,走南闯北,懂得许多道理,积累了很多阅历。他可以为能够平定乱局的人效力,把他推上去,让他给大伙带来安宁。

轰隆!"天空闪过一道惊雷。

傅畅先吓了一跳,然后在雨中哈哈大笑,道:“天欲阻我,何不阻贼耶?”

此话一出,脑海中一根弦仿佛崩断了。

傅畅继续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煌煌中朝,就这个样子,弃之何伤?"傅畅状若疯癫。

傅妻已经不念经了,转身看向丈夫,神色之中满是担忧。

仆役们亦目瞪口呆,几以为家主要投匈奴了,这一也不是不可以啊

天空连续闪过雷电,经久不息,仿佛洛阳城中有无数人在背弃天条一样。

傅畅笑得愈发畅快了。

看,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很多吧?

怪得了谁呢?怪天子一次次让人失望,怪这个承接了汉魏以来三百年积弊的大晋朝吧。

自汉光武定鼎开始,病根就种下了吧?

三百年间,无人厘清,更没人有这个意愿来改变

那么,就不要怪老天爷再用三百年的乱世来强行纠偏了。

傅畅突然想到了邵勋在洛南、襄城、高平大搞府兵的事情,想到了他在陈郡、南顿、新蔡收拢流民,分配土地的事情。

以前不以为然,但一次次的变乱让他心烦意乱,屡次怀疑过往的想法。

当这种怀疑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只需一个契机,就能让一个男人破防,让他彻底改变。

风雨再大一点吧……

******

黄河北岸,激烈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在二十一日下午,上百艘船只渡着黑矟军两千四百名将士攻打北岸,最终功败垂成。

匈奴人甚至连骑兵都没出动,黑矟军就被击退了,败兵仓皇奔回船上,留下了两三百具尸体。

二十四日夜,几乎是洛阳中军开始撤退的第二天,两千名许昌世兵、两千名屯田军乘坐船只,再度登陆。

这一次,晋军甚至用上了部分新造的船只,载运了更多的士兵,并且夜间偷袭,达成了一定的突然性。

果然,他们给赵固、石勒的步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甚至摸到了敌军的营垒之外,先登勇士翻越营墙而下,杀声震天,气势骇人。

黑夜之中,双方战作一团。匈奴骑兵也有些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打谁。

直到天明之后,他们才大举出动,联合步军将这批人驱赶回河中,令其狼狈而逃。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偷袭。如果是在陆地上,没有大河阻隔,可能已经成功了,但战争没有如果,河流、山川、气候是为将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十日,邵勋已然知道了新安之战的结果以及洛阳附近的局势,他不为所动,将这几天搜罗到的船只尽数投入使用,准备装载更多的军士渡河进攻。

一时间,河面上樯橹如林,船只密密麻麻。

与此同时,孟津下游处的浮桥在被冲毁两次后,又顽强地建了起来,大群军士在南岸集结,跃跃欲试。

渤海王刘敷坐不住了,下令各部抽调兵马,集结至遮马堤主营,准备与晋人决一死战。

八月三十日,秋意浓重,大雨滂沱。

刘敷在遮马堤上接到了浑身是泥的斥候禀报:下游处的晋军浮桥,因黄河涨水的缘故,第三次被冲毁。

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大河两岸征战多少年了,为何就那么些有名的渡口?当人家都是傻子吗?

“邵勋计穷矣。”刘敷乐道:“传令,诸营再挑选三千刀盾手,向我大纛靠拢。遮马堤,将成为邵勋的葬身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