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给盟主奎元哥加更)

晋末长剑 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给盟主奎元哥加更)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家宴结束后,众客散去。

裴妃送从兄裴遐出门,顺道说了几句话。

“叔道既在四兄那里当幕僚,不妨替我带几句话。”不甚明亮的月光下,裴妃的脸上似乎有些忧愁。

裴遐不敢大意,立刻说道:“阿妹请讲。”

“王师屡破冀兵,固威风凛凛。不过,妾担心邺人怀恨在心,将来一旦战败,会遂行报复。”裴妃皱眉道。

“这会不是打得挺好么?贤妹怎会想到战败?”裴遐问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裴妃叹了口气,道:“京中存粮,现在已不是秘密了。妾听大王提及,大约也就够支应到二月。如果这几个月打不赢,王师怕是难以为继。”

裴遐沉默。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棘手。

包围一座城市,并不需要你把刀枪架到城墙下,不留一丝缝隙,事实上只需控制住交通要道即可。

运粮需要车辆,车必然要走驿道,那么你截断驿道就行了。

如果是船运,其实也简单,截断水运即可。更何况马上要入冬了,河流封冻,船运没法继续。

至于人背肩扛,或者马驴驮运,效率太低,不做考虑——其实这招也很好防。

如今冀州兵在城东,关中兵在城西,虽连遭失败,但都坚持着没退。

城北芒山(邙山)一带还有邺兵偏师的营垒,城南洛水之南,则有鲜卑游骑抄掠,洛阳其实还是处于包围状态,外界资粮没法输入京中。

说实话,若非敌军来的时候已过秋收,这会局面还要更加艰难。

“阿妹,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言。”裴遐想了想后,说道:“你虽为女儿身,然素有才智,我们都佩服,但讲无妨。”

“如果长沙王最终失败,外军入城,恐会有很多不忍言之事发生。”裴妃说道:“就不说百姓了,单说城内外的公卿士族,万一被滋扰、劫掠乃至——”

说到这里,裴妃神情哀婉,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方道:“为今之计,还是得团结起来,不然就得受人摆布。我观司马颖不是什么有智略之人,也听不大进忠言,如果大伙团结在一起,他见无法得手,或许只要个皇太弟的名义就满足了。”

“洛阳,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至少不能全部落入外兵之手。”裴妃最后说道。

有道理!这是裴遐第一个生出的念头。

别人不好说,张方手底下都是什么畜生?

他们一旦进了洛阳这个花花世界,放纵之下,不知道会闹出多少乱子。

所以,即便保不了全城,也要保护一部分区域,这就需要大家抱团了。

“阿妹觉得应该怎么做?”裴遐诚心问道。

“王瑚杀河北十六员大将,名望极高。苟晞也打得有声有色,甚至就连糜晃,都偶有小胜。”裴妃说道:“与他们多联络,大家一起抱团取暖,或许能保全各自家门。”

裴遐点了点头,同时看了堂妹一眼。

她如此卖力,多半是在为司马越拉拢禁军将领。

如果最终失败,诸将团结在东海王身边,他就有了与司马颖讨价还价的本钱。

司马颖应该不会愿意离开邺城老巢。

他确实才智有限,但并不傻。一旦离了邺城,来到洛阳,命运就不在自己掌控中了,就像当年的司马乂——最初可是带着二十万大军来诛杀司马伦的,但这二十万人多是世兵或临时征发的丁男,不是职业武人,你没法把他们一辈子绑在身边,总要遣散的。

而既然司马颖不肯来洛阳,就注定无法长期操控朝局,霸府之事,在这会有点难,条件不成熟。

随着时间推移,朝局多半会落在东海王手里吧?如果他得到禁军将领或士族豪门支持的话。

真是好计策,好谋略!

花奴可真是个贤内助啊,司马越得妻如此,赚大了。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后,裴遐告辞离开。

裴妃收起了脸上的哀容,静静站了好一会。

她的所作所为,确实对得起裴家、对得起丈夫,对他们都有极大好处。至于那些附带的作用,都是小事了,不值一提..·

******

深秋的早晨清冽、寒冷。

薄雾似纱,在空气中游游走走,遮蔽了一片狼籍的战场。

雾霭深处,一道火红色的人影大声呼喝着,重剑携千钧之势用力劈斩而下,每一下几乎都砍在同一处地方。

邵勋天还没亮就起来锤炼武技了。

聆听着值守士兵的口令声以及巡逻队来回的脚步声时,他会感到分外安心。

长期在军营里待久的人,或许都有这种嗜好吧。如果世道再乱一些,军营更是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能给人提供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练完重剑之后,邵勋将器械扔给了王雀儿,自顾自地想着事情。

与孟超所部一战,他们这个小小的集体前后死伤近三百人。战斗刚结束之时,能战之士剩下的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如果不算那些少年孩童的话。

伤员之中,大概还能归队数十人,但也就这么多了。

邵勋有些感慨。

很多熟悉的面孔走了,如杨宝手下的队主刘通,他自己任命的队主钟儿一受伤不治。

很多他曾经看好的苗子死了残了,期望、努力化为乌有。

很多已经获得他初步信任的军官、土兵退出,今后又要重新走一遍流程,培养新人。

总而言之,花费心力建立起来的部队,一战就去掉了半数——少掉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的他的精力。

击败孟超后,有不少溃散士卒过来投奔,三五成群的,加起来人数还不少,以至于他们这个幢的总兵力已超过八百。

但这些兵来源复杂,甚至说的方言都不太一样,又正处于士气低落的状态,反而拉低了全幢的平均水平。

毫无疑问,他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整顿。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更多的自己人。

邵勋敢肯定,吴前、陈有根、黄彪等人是可以信任的,这类人加起来一共几十个吧。其中一部分甚至可以跟着他跑路,即如果朝廷要捉拿他,这些人不会站在朝廷一边。

此数十人之外,其他人可以尊奉军令,但还不至于成为他的私人。

今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培养更多的私人,并将他们投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军队之外,他的人脉关系网也开始慢慢扩展。

糜晃就不说了,颍川庾氏、东海徐氏甚至汝南周氏的人,开始认识到他的价值,不再自恃身份,对他爱理不理,各种看不起。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他因为出身关系,对这些世家大族没什么好感,但他也是一个务实的人,知道不可能整体消灭世家大族,那么就只有一招了:分化瓦解,拉拢愿意合作的,排斥乃至打击不合作的,说白了就是统战。

仔细算算,任重道远,继续积攒本钱、结交贵人、建立功勋、获取名声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的话,就这出身条件,说难听点,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自省完毕之后,他看到了换了一身皂色官服的糜晃,这是要出门啊。

“回一趟洛阳。”糜晃笑了笑,说道。

“看督护喜气洋洋的模样,莫非有好事?”邵勋开玩笑道。

“还真有好事。”糜晃想了想后,决定透露实情:“我接到消息,司空欲重整王**。”

“为何?”

“王秉不是吃了大败仗么?一千五百人就没剩下几个。”说起这事,糜晃笑得嘴都要裂开了,只听他继续说道:“何伦手中之兵亦不足千,司空决定招募新兵,在洛阳重建王**。”

“招募多少人?”

“上军两千、下军千人。”

“这是次国的编制啊。”

“就是次国的编制。”

“准备募什么兵?”

“洛阳市人。”

“怎么能募洛阳市人?!”邵勋大吃一惊,道:“他们能打仗?”

糜晃无奈道:“而今商旅停顿,衣食无着的市人多得很,不募他们,又能募谁?况且,我之前看过那些人,并不瘦弱,应该可以。”

“督护有所不知,市人心思浮动,奸猾似鬼。他们入了军营,只会带坏风气。我就直说吧,比豪门奴仆还差。”邵勋劝道。

“真那么差?”糜晃想了想,似乎真有点那个意思。

他东海老家就有商铺,他也经常去集市转悠,看到的市人确实不咋样,说他们一句势利、奸猾绝对没错。京师洛阳的市人,应该更变本加厉吧?

“若真募了市人成军,仆带着本幢兵士,正面交锋,能把他们打得跪地求饶,把爷娘的棺材本都交出来——他们真的会交。”邵勋严肃地说道。

糜晃乐了,摇了摇头,道:“木已成舟,多说无益。其实,大伙都这样做的。管你什么市人、农人、仆役,抑或是胡人,十三岁以上就可征发,发根木矛就是兵了,不一样打仗?”

“若想打胜仗,自不能如此草率。”邵勋说道:“大家以前是没怎么打仗,不太懂。但自诸王起义以来,各地多有交兵,总有人会学怎么打的。久而久之,什么兵源好,该如何训练,怎么提高战斗力,都会慢慢摸索出来。这么说吧,现在这仗,我认为打得有点儿戏,但五年、十年后,水平肯定会有提高。在大家都进步的时候,咱们反倒退步了,用洛阳市人当兵,那是要吃败仗的。”

糜晃倒没想到问题这么复杂,有点迟疑了。

“算了,我先去看看再说。”糜晃叹道:“可能——事情没有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怀疑何伦、王秉看上咱们的部队了,先去打探下。”

邵勋一听,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不一定是坏事。”糜晃安慰地说了一句,道:“我先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