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清晨,浓重的雾气之中,大群军士如鬼魅般汹涌而上。

矮墙之上,一名少年瞪大着眼睛,死命看向前方。

军中老兵相告,大雾之天,贼众极有可能前来偷袭。

但知道是一回事——少年擦了擦眼睛,我是真看不清啊。

雾中似乎响起了“沙沙”的脚步声。

少年干咽了口唾沫,长矛杆几乎被他攥出水来。

“沙沙”声更响了。

少年用足目力,向前望去。

浓重的雾气之中,仿佛藏着头吃人的凶兽,那“沙沙”声仿佛是凶兽在咀嚼。

少年被自己的臆想吓得一个激灵。

片刻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下了木墙,来到营寨之内。

这个寨子很小,只能住十个人左右,一般设在大营外围,起警戒作用。

一旦敌军来袭,他们是没有可能生存下来的,唯一的作用就是临死前传出讯号,给大营准备的时间。

寨中还有九個人。

有人倚靠在木墙上,闭目假寐。

有人像饿死鬼一样,不停地吃着东西。

有人板着脸,仿佛别人欠了他多少钱一样。

还有人在咒骂着天气,让柴草都湿漉漉的,点不着火。

少年突然起了明悟,这九位同袍其实都很害怕,只不过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

是啊,敌军已经来了,就在北边下寨,人数未知,但骑兵数量不少,至少比他们多。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攻来呢?

希望不要吧。只要守到今天中午,就会有另一队的弟兄过来替换他们了。

“队主,我好像听到动静了。”少年说道:“要不要示警?”

队主闻言,立刻睁开了眼睛,一跃而起,道:“随我上去。”

一老一小很快爬上了寨墙,北边的场景顿时让他们惊呆了。

白色的雾气之中,仿佛钻出了无数恶鬼一般,直朝他们扑来。

少年浑身颤抖了起来。

他的眼睛不自觉地落在敌兵身上,敌兵似乎看了他一眼,满是恶意。

队主不声不响地冲了下去,直接拉响了铃铛。

清脆的“噹噹”声骤然响起,刺破浓雾,在旷野中传出去很远。

几乎与此同时,对面射来了密集的箭矢。

惨叫声自墙头响起。

少年“嘭”地一声栽落地面,死不瞑目。

木墙上响起了不绝于耳的“哚哚”声,偶有几支箭矢抛射入寨内,重重插入泥地,箭羽震颤不休。

汹涌的人潮几乎淹没了他们这个小小的营寨。

贼兵一个接一个翻越而下,兵刃交击声、垂死惨叫声此起彼伏。

队主坚持到了最后。

身上的皮甲已经破破烂烂,被数杆长枪逼到了角落里。

“噹噹……”其他地方的示警钟声次第响起。

队主哈哈大笑,道:“还想趁雾偷袭,做梦!”

“噗!”长枪捅入胸腹,队主惨叫倒地。

剧痛模糊了他的视线,前方的一切都变得隐隐约约,虚无缥缈。

“嘭!”他重重摔倒在地,临死前最后一个念头竟然是:九月收完豆子,一定要挑最饱满的留种,来年再种。

******

越过外围警戒小寨后,敌军一路前行,冲到了壕沟边。

沙袋如雨点般落下,木板一块接一块放下。

站在壕墙后的许昌世兵脸色苍白,吞吐着唾沫。

军官们来来回回,大声呵斥。

不一会儿,箭矢一波接一波飞出,将几乎无甲的敌军炮灰尽数扫倒在地。

但敌军太多了,仍然汹涌不停。

许昌世兵又不是银枪军之流的全员弓手,弓箭、弩矢密度不够,无法有效阻止敌军冲杀过来。

当弓弩投射密度稍缓之时,一些敌兵穿过木板,冲到了壕墙前。

“杀!”

“后退者死!”

督战队手持大砍刀,将十余名转身欲逃的许昌世兵拦住,手起刀落,头颅滚落在地。

军兵们受到震慑,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

双方隔着一堵壕墙,长枪捅来捅去,大刀砍来砍去,不消片刻,壕墙两边便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嗖!嗖!”弓手们退到了第二道壕墙后,找了高地,居高临下射击。

箭矢一片片落在前冲的敌军头上,造成了可观的杀伤。

壕墙后的许昌世兵渐渐稳住了阵脚,在军官的带领下,拼命抵挡着敌军的攻势。

慢慢地,敌军的攻势越来越疲软,人也越来越少。

终于,在过了某个临界点后,某人发一声喊,转身就逃。

其他人一看,勇气顿失,纷纷转身,紧随其后。

一波攻势,就此被打退。

“出击!”许昌世兵跃出壕墙,跨过木板,越过被填平的壕沟,追在溃退的敌军身后,大肆砍杀。

但他们也没敢追太远,毕竟大雾弥漫,鬼知道前方有什么?万一是严阵以待的骑兵呢?

于是,在冲出去数十步后,他们便缓缓后退,缩到了壕墙后面。

一部分人留在最后,将敌军放置在壕沟上的木板取走,并将其拿来修补被敌军砸毁的壕墙。

战场一时间平静了下来。

许昌世兵们呆呆地看着雾气中横七竖八的户体,恍如做了场大梦。

他们中并非每个人都有战争经验。

作为新蔡王司马确时期重建的部队,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残酷的战场就是最好的历练之地。

大浪淘沙之下,挺过去了就是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挺不过去那就是帮助敌人成长的垫脚石、经验包。

今日一战,他们这些人看起来还没石勒的部队经验丰富,以逸待劳的状况下,第一波攻势就打得这么费劲。

当然,这也和他们第一次充当战兵有关。

以往多次随军,基本都是辅兵,现在当战兵,直面锋刃,顿时知道战兵不好当了,也知道战兵的那份粮饷不好拿了。

后方来了一队司州丁壮,他们抬着担架,将不良于行的伤兵抬走;受伤虽重,但勉强可走的人则架回后方;至于只受了轻伤的,则不许退下,发点麻布自己裹伤,

所有人都沉默地站在壕墙后,气氛凝重地仿佛能滴出水来。

“咚咚咚….."大雾中响起了沉闷的鼓声。

这一次,敌军不再偷袭了,而是正儿八经排兵布阵,发起了第二波攻势。

******

“沉住气。”邵勋的铁砂掌重重拍在金正肩膀之上,说道。

金正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些许小场面,就要出动银枪军吗?”邵勋继续说道:“我还想让你来主持攻防大局呢,如此沉不住气,真是差了王雀儿好多。”

金正听了面红耳赤。

邵勋看了看他,口气一缓,道:“好好想想,别冲动。军争这种事情,比的就是谁犯错少,还有就是抓敌人错误的能力。没有人能不犯错,我打仗时也会犯错,但真的要尽量避免。”

“是。”金正诚恳应道。

“石勒也来了快十天了,说说你的看法。”邵勋找了张胡床坐下,说道。

“石勒的地盘上应该还在忙秋收,一时半会抽不出太多步军。”金正说道:“他手头的步军数量,应该不会超过两万,可能只有万余。”

“你能想这么多,很不错了。”邵勋点了点头,道:“石勒抵达旬日,方才发起第一次进攻,确实缺少步军,这是我们的机会。但打仗这种事情,从来都是料敌从宽,万一石勒抽调了大量步军抵达枋头前线呢?靠老弱妇孺秋收,苦一苦也不是不可以。况且无需把全部精壮调来,三五户抽一丁就够了。”

“受教了。”金正应道。

“此战若交予你来指挥,知道怎么做了吧?”邵勋问道。

“以不变应万变。成功筑城是第一要务,杀敌多少都是次要了。”

“很好。”邵勋笑道:“于枋头筑城这种事,我谓之‘战术’。调动石勒,围魏救赵,保全王浚,我谓之‘战略’。此战,其实是以枋头筑城这种战术,来实现围魏救赵这个战略。以后打仗,要多从战略层面着眼,别尽盯着小场面。”

“是。”金正心中若有所悟,但似乎又觉得这些事太复杂了,不如当面锣对面鼓拼杀来得痛快。

邵勋看着他,良久后叹了声气,说道:“好好想。邵师对你,期望颇深,比所有人都深。”

金正心下感动,面露惭愧之色,道:“学生让邵师失望了。”

“现在还谈不上,你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机会。”邵勋说道:“早点开窍吧。将来危急之时,邵师可信任的,只有伱们这些人。”

说完,他起身来到了大营后方。

筑城工地之上,地基已经打好,城墙正在反复夯筑之中。

绝大多数辅兵皆在此处了。

他已经传令,何伦率军渡河北上,一方面轮换厮杀,一方面也可增加筑城人手。

枋头南北二城规格较高,是打着长期使用的目的建造的。

淇水、清水汇入白沟之后,后者已成重要漕运航道。

即便将来不打仗了,枋头也将成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商品集散地,为天下百姓造福。

另者,他也想在河北打造自己的基本盘。

置屯田军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这种地方驻防力量,战力不强,但守城的能力还是有的。有他们在,就等于稀释了士族豪强的影响力,增加了朝廷的控制力。

士族不是他的基本盘,屯田军、府兵、自耕农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