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招亡命而为腹心。”邵勋坐在上首,优哉游哉地看着梁臣,说道:“胆子不小啊。”

“明公,我……”梁臣脸色发白,急道:“我也是看他们技艺卓绝,敢打敢拼,故择优任用。”

“哦?果真?这些人欺男霸女,杀伤人命,你可知晓?”邵勋逼问道。

梁臣吓了一跳,连连说道:“明公,我实不知也。若知晓他们是此等丧心病狂之辈,这会已将其明正典刑。”

“不劳你动手了。”邵勋摆了摆手,看向院门处。

刘灵提着两枚血淋淋的人头走了过来,道:“明公,督伯刘末、幢主陈升确有劣迹,仆已将其斩杀。另有十余人,亦悉数擒拿,还请明公发落。”

梁臣如遭雷击,下意识转头望去,刘灵手里提着的人头不是刘末、陈升又是谁?顿时眼前一阵发黑,摇摇欲坠。

厅内甲士如云,个个如狼似虎,此刻都盯着他,但凡有一点异动,立时斫成肉泥。

梁臣又回过头来,他是真的绝望了。

刘灵杀了这两个军官,怎么没人反抗?

听他的意思,还抓了另外十几個人,怎么听不到一点动静?

当初下南阳时,邵勋给了八百人,与王妃护卫两百人一起,凑足千人,构成了最初的王**。

最近一年以来,他屡施手段,把王府护卫慢慢提了上去,邵勋给的八百人则基本还是大头兵,最多当个队主。

王**现已扩充到两千余人,他又笼络了一批亡命徒,慢慢收服,提至高位,明明已将这支人马牢牢控制在手中了,怎么还会这样?

难道——最初的两百老人也不可靠?

梁臣有点懵,更不知所措。

邵勋看着他,突然起了似曾相识的荒谬感。

他当初也是这么笼络军官,慢慢控制东海王**的,梁臣所作所为,和他区别很大吗?

小样,老子就是靠攀附王妃、笼络心腹上位的,能不防着你?

只能说,时移世易,情况不同了。

梁臣你长得这么一副止小儿夜啼的模样,还想学我?我好歹也是有几分帅气的。

再者,也不看看刘妃的女儿是谁的种!

老子最讨厌同行了。

“念你曾打退过流民、贼匪各一次围攻,薄有微劳。带上你的人,径去河阳,军前自效。”邵勋拍了拍案几,说道。

“明公,我……”梁臣凶性一起,想要发作,很快又消散于无形,只能可怜兮兮地求情。

刘灵已经站到了他身后。

他也从梁臣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梁臣出身大族,乃高门子弟,却是一副凶悍性子。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个敢扼杀名王的人,且手段凶残暴戾,眼都不眨。

但这么一个凶人,却在更多的凶人“围观”下,乖得像只小猫一样。

梁臣收拢亡命为爪牙,他这个天师道反贼不也被陈公收为爪牙么?

这世间最厉害的“武艺”果然还是权势,唉。

“速退!”邵勋斥喝一声。

梁臣抖了一抖,慌忙行礼告退。

场中一时间静了下来。

亲兵之外,还有随征而来的关西士人,其中不少乃闻讯来投的南阳王府旧僚。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今天这场戏也有部分是做给他们看的。

韦辅勤谨做事,传闻他要高升。

梁臣心思叵测,结果去军前卖命。

“简式,南阳国丞之职,有劳伱了。”就在气氛有些压抑的时候,邵勋开口了,让众人神色一松。

“仆遵命。”杨昱上前一步,应道。

退下之时,他有些疑惑地看了韦辅一眼,随即又有些醒悟。

传闻不假,此人定然要高升了,就是不知道南阳内史是不是留给他的。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南阳内史是事实上的太守,不会管南阳国的事情,韦辅多半要去幕府了。

“垣喜。”邵勋又道。

“仆在。”垣喜站了出来,脸色不悲不喜,显然已经提前知道了什么。

“你从亲军中挑一队人,编入南阳王**,你来当中尉。”

“诺。”

“可有信心管好?”邵勋问道。

“有。”垣喜也不多话,直截了当地回道。

邵勋点了点头,道:“好生做事。”

垣喜是秦州略阳人,广义上的关西人,由他来当中尉,对于管理以关西流民为主体的王**较为方便。

刘灵在一旁看得眼红。

垣喜那傻子,原本家奴一个,跟了陈公后,慢慢发迹。之前在亲军中担任督伯,挂了个副牙门将的七品官,现在又升为六品中尉,一步一个脚印,真的让他酸得不行。

明公,我也敢打敢拼啊!

在场的关西士人子弟看了,都没说什么。

世道崩坏了,麻木了。

一介家奴也能当六品官,只能说这个世道病了。

“姜覃,君可为大农。”

“杜貅,汝为郎中令。”

....

邵勋一口气任命了好几个人,都是关键职位。被换下的人也没有过分难受,邵勋许诺给他们安排县令、县丞之职。

“尔等皆西州俊彦,南阳又多关西百姓。从今往后,自当勤谨用事,勿得解怠。”邵勋站起身,一一扫过众人,说道。

“首要之事乃劝课农桑。南阳国食封万户,地跨宛、涅阳、冠军、四县,此皆膏腴之地,今却流人遍野、仓空虚、黎元困乏,此非我乐见。我知诸君才干,今期以三年,愿国中大稔、百姓安康,可能做到?”

国丞、天水杨昱很有自觉,当先应道:“谨遵明公之令。”

“谨遵明公之令。"大农、天水姜覃带着其余几人附和道。

邵勋又看向杜、垣喜二人,说道:“次要之事乃整军。今间邑疾苦、府库不丰,国兵当以世兵为主,且耕且训。我固知此兵不耐征战,然尔等只需环境设备、保国平安、弹压流民即可。”

“遵命。"杜、垣二人齐声领命。

南阳国接纳了很多关西流民,粗粗一算,几千户还是有的。

至于南阳王食封万户,这种事看看即可,事实上哪有一万户食邑给你?国境内的土族豪强、坞堡帅同意吗?

真正能掌握的还真就只有编户流民,他们安定下来后,才能给王府提供钱粮。土族豪强们偶尔进贡一点,让王府众人不至于饿死,就已经很讲礼貌了。

因此邵勋对他们的要求很低,王**环国境布防,别让新来的那些比较野的流民冲烂即可。

“关右诸州,承兵戈之后,当歉旱之余,饥男饿女流入南阳者甚多。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已令宛城调运粮米,以备节级赈济。稍得饱腹之后,尔等可劝其至汝南屯垦。父母子女,当一体编户送来。若父母已殁,任随亲而来。”

“就这些。”邵勋摆了摆手,道:“现在便去做事,休要耽搁。”

“遵命。”众人行完礼后,陆续退下。

出得中堂,众人神色间都有些振奋。

一个组织,其实是需要主心骨的,无论这个主心骨是单个人还是集体,总要有核心。

南阳国其实是在陈公的庇护下生存下来的。不然的话,司马保可远在秦州呢,他有什么本事能保住南阳封地?

忘了“八百斤”的司马保吧,陈公才是真正的南阳王。

他居于上首,发号施令,众皆服膺,无有异议。

只有在邵氏南阳王的指挥下,大伙才有前途。

司马氏南阳王,不行。

邵勋远远看着众人的背影,心中平静无波。

作为司马越的四弟,司马模最开始是平昌公,后来晋爵南阳王。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歪打正着,南阳王镇关中、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后又进大都督,连凉州也归他管,总四年有余。

这四年间,关西流民不断进入南阳,倒让司马模的封国也染上了关西色彩,和他所镇之地渊源颇深。

这当然不是坏事。

司马模在长安四年,无所建树,但府中渐渐笼络了一大批关西士人,他本人也提拔了很多梁氏、索氏、贾氏、杨氏、赵氏等关西大族子弟为官。

如何控制南阳越来越多的关西人?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有名望的关西人来约束,然后不断送人到河南,替他邵某人开垦荒地,增加编户人口,夯实根基,打造基本盘。

再者,“关西化”的南阳王府的存在,对关西流民天然有号召力,这在制衡南阳土著世家方面很有作用——别看邵勋刚刚去乐氏庄园走过亲戚,但必要的制衡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点上他不会犯糊涂。

南阳王府最终会被掏空,慢慢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就像东海王府一样,但绝不是现在。

“明公,度支尚书王玄来了。”蔡承匆匆而至,禀报道。

邵勋刚刚看到南阳王妃的身影一闪而过,正想跟过去畅叙别情,再抱抱他的乖女儿呢,就听到这件扫兴事,顿时不太高兴。

不过,看在老登王衍的面子上,他还是打算先办正事。

“让眉子过来吧,你去煮茶。”他吩咐道。

“诺。”蔡承领命退去。

不一会儿,满脸风尘之色、活似乞丐的王玄走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