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

晋末长剑 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8:15:05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六月十一,一支队伍出了顿丘南门,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许是上天显灵,终于飘下了几丝细雨,让干枯的禾苗得到了些许生命之源。

不知道走了多远,前方出现了一个陂池。

池不大,也就堪堪能灌溉二百余顷农田罢了,但却是顿丘东南一个标志性地点。

池边系着一艘船,内有数名船工,恭恭敬敬迎接着太守。

贾留看了一眼周围,脸色阴沉了下来。

“早早下了命令,为何不见诸军大至?”他怒问道。

六月十一,诸坞堡计选派三千壮士至窄桥陂,他要观诸军操练、骑射,招待一众坞堡主,然后带着人马回顿丘,增强守备。

这事本来五月底就要做了,但坞堡帅们一直拖拖拉拉。好不容易说定了,邵贼大军又近在眼前,今日再不集结人马,可就晚了,因为谁也说不准邵贼会不会远离白沟,攻打顿丘。

“府君,我瞧着有些不对。”仆役贾大上前说道。

“哪里不对了?”贾留心中一凛,问道。

仆役都来自聊城贾氏,与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堪信任。

“那十余船工眼神闪烁,且不上岸恭迎,其间必有问题。”贾大低声说道。

贾留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说道:“你去擒一人过来讯问。”

“诺。”贾大应下后,点了几名全副武装的护卫,朝游船走去。

按照计划,今日府君要在这艘游船上招待坞堡帅,观阅诸军。但现在坞堡帅们都没来,而且船工也非常可疑,确实该审一审。

而就在他们朝岸边行去时,船工们却慌了,立刻斩断绳索,撑船远离了湖岸。

“果然有诈!”贾大暴怒,下令护卫们往船上射箭。

箭矢飞了过去,舱中传来一两声惨叫。随着船只逐渐远去,声音渐渐消失于无形。

“府君。”贾大飞奔了回来,脸色难看。

贾留的脸色则有些惶急:“坏事了,这些贼子都降了晋人。”

贾大也想到了,与护卫们面面相觑。

贾留神色变幻了会,一跺脚,翻身上了马,道:“回城。”

贾大等人轰然应命,簇拥着贾留朝顿丘奔去。

城池很快遥遥在望。

贾留心中焦急,不住擦着汗,待行至城外一箭之地时,却心中一凉:顿丘诸门紧闭,城头的“汉”字大旗已经被撤下,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见到城外有人过来时,有几人探出头来,朝贾留指指点点。

完了!才离开这么一会,城池就被别人控制了。

贾留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只见他安抚住不安的马儿,大喊道:“城中何人主事?见我回来,为何不开门?”

他很小心地没有说出“反”这个字眼,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可能心底还存有那么一丝侥幸吧。

但城头之人很快击碎了他的侥幸:几個吊篮被放了下来,篮中坐着人,甫一下到地上,就朝贾留奔来。

“夫君。”

“父亲。”

原来是他的妻子。

城头上有声音传来:“府君在顿丘两年,劝课农桑,抚恤孤寡,未有劣迹,可自去也。妻子已奉还,回聊城吧,我等便不送了。”

“李寿,可是你?”贾留气得大骂:“糊涂啊糊涂!晋主暗弱,朝政腐坏。苟非世族,莫付权柄。这么多年还没看明白吗?石安东并无门户之见,寒素豪强,或以文章传世,或以才德著称,只要被他看中,便可入仕为官,跟着晋主和世家大族有什么用?人家看得上你吗?”

李寿听闻,哈哈大笑,道:“石勒提拔的是你,不是我,夫复何言?”

贾大走了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贾留恍然大悟,暗叹一时心软,没把这李氏满门诛除。

李寿从侄女李氏乃许昌幕府参军庾亮之妾,难怪他要反。

按说这事并不奇怪。一个大家族的成员分仕各方,太常见了,但到了关键时刻,就是靠不住啊!

李寿定然与庾琛、庾亮父子勾连甚深,这是毫无疑问的。

“贾府君速去,莫要停留。”李寿又在城上喊道:“异日王师东伐清河,若举族而降,亦不失富贵。何去何从,君宜细思之,言尽于此。”

说完,李寿行了一礼,道:“此揖代顿丘百姓而行。府君初来之时,疮痍生于道途,今则大有改观,此为府君之德。后会——或有期。”

声音远远传来,人却已经不见了。

贾留惆怅地收回目光,默然不语。

贾大牵着马,护卫着他的妻子,朝聊城方向行去。

乱世之中,无有对错,只有成败罢了。

******

顿丘这边和平易帜,但别的地方可就不一定这么“温柔”。

就在贾留被关在城外的同一天,繁阳县城之内,大群兵士呐喊着冲向县衙,杀声震天。

出身东武阳谢氏的县令谢广手持一杆大戟,带着百十兵将奋勇厮杀。

箭矢在身边飞来飞去,鲜血在面前不断挥洒。

能战之兵越来越少,倒下去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他身上都新添了几处伤。

今日要死在此处了!谢广心中已有明悟,悲愤得无以复加。

狗屁晋廷,比刘汉还不如。

河南人、幽州人,比匈奴还坏。

妈的,拼了!

就在此时,墙头射来大蓬箭矢。

谢广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再也没能起来。

“杀啊!”更多的人冲进了县衙,将守兵尽皆杀散。

当先数十人冲进了后院,见得仆役,直接一刀。

觑得妇人,直接扒了衣裳,当场弄了起来。

坞堡民们瞧了,哈哈大笑。

谢广之妻抱着婴孩,哭泣求饶。

有人冲了过来,将婴儿一把夺过,扔进了井里。

谢妻直接吓呆了,然后被人拖进了房内,哭喊之声响个不停。

尹芳顶盔掼甲,大踏步进了后院,对军士们的行为笑骂了几句,并未阻止。

打仗,不就这样么?少见多怪。

“看看哪有资粮,都给老子收好。”尹芳左右瞧了瞧,捡起地上一套妇人的衣物,质地还不错,便让人收了起来。

“诺。”有坞堡民往兜里揣了几十文钱,眉开眼笑地说道。

他们是不可能吃上皇粮的,杀完谢广一家,光复繁阳,就要回家接着种地当老百姓,不抢点东西或者快活快活,实在对不住自己。

“谢广首级割下来了吗?”尹芳又问道。

侄子尹图回道:“已遣人收起,送往陈公军中。”

“唉,以往跟着匈奴作了太多恶,有此首级,总算长出一口气。"尹芳叹道。

他从一具**女尸走过,熟视无睹。

在他看来,杀人满门、奸淫掳掠,当然不算恶了,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太多太多了,多到已让人习以为常,史官都没兴趣写。

投匈奴才算恶,因为这是大是大非。眼下只要归正朝廷,积极自效,任谁都要赞声好,史官也会不吝溢美之词,为你说话。

千百年后,谁知道你干过什么事?如果能趁势而起,混个高官,说不定后世还有堆人对你顶礼膜拜。

走出县衙后,大街上还有人在抢掠,不过却不是他们家,而是别的坞堡帅。

他懒得多看,等了一会后,闹哄哄的一群人拉着财货,直接回了坞堡。

坞堡外停着数十辆车,载着三千斛粮食,正准备启运,送往白沟。

尹芳仔细检查了一番,确保没有红腐朽烂的粮米后,大手一挥,让人拉走了。

烧杀抢掠一番的堡丁各回各家,又变成了忠厚老实的农人,侍弄庄稼、照顾家人、孝敬父母。只在偶尔闲谈之时,才会透露跟看堡主外出的“丰功伟绩”,引得旁人一阵羡慕嫉妒,恨不得当时在场的是自己。

善与恶,本来就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经常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

世间没有刻板印象,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是灰色罢了。

这就是乱世。

六月十五,内黄城外,大军云集,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降!降!降!”银枪军士卒以矛杆击地,齐声大吼。

义从军骑卒绕城三周,时不时射上一箭,让城头鸡飞狗跳。

在他们身后,辅兵丁壮们环车为阵,一阵接着一阵,齐声大呼——

“仁恕为本,只诛元恶。”

“胁从之人,一概不问。”

“若不出降,复罪如初。”

“破城之后,寸草不留。”

“降!降!降!”有节奏的矛杆击地声再度响起,上万人齐声怒吼,直冲云霄。

城头之人看了,面如土色,汗流浃背。

片刻之后,只听“吱嘎”一声,县令裸袒上身,自缚而出。

见到远处的大纛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待罪之人,请明公发落。”

“哦!”银枪军士卒高举长枪,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大纛之下,金甲大将策马而出,所过之处,欢呼声上了一个新台阶。

数日之内,顿丘、繁阳、卫、东武阳、魏等地多有士人豪强归附,或驱逐刘汉伪官,或直接杀官归义。

一时间,石勒在大河北岸的统治土崩瓦解,形势一片大好。

说白了,就是民心所向。

这个“民”,当然指的是士族、豪强了,和普通老百姓没关系,他们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