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824章 忠正贤良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824章 忠正贤良

作者:猪儿梦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06 16:49: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你若不信,朕唤周新过来,你就明白了。”

“周新在外为官多年,他比你更加清楚地方现状!”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新,执掌言官御史的总宪大人,出了名的刚正不阿。

曾经多次因为直言上谏从而触怒天子,多次被皇帝陛下打入诏狱身陷囹圄,可他始终初心不改,已然成了天下士子心中的标杆!

不过周新来与不来,其实都不重要了。

因为杨溥心中已经信了大半。

皇帝陛下不会欺骗于他,太子少师更不会骗他。

回想起自己方才还在为这些士绅开脱,出言维护他们,一时间杨溥不由羞愧万分。

很快周新抵达了战场,只是听完了事情经过之后,周新也是陷入了沉默。

杨溥扭头看向了周新,满脸希冀地追问道。

“总宪大人,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周新闻言一怔,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样,显得落寞无比。

这是真的吗?

他该怎么回答?

杨溥进士及第后直入翰林院,毫无地方为官的经验。

所以他不懂,他也不知道!

但是周新呢?

他不知道吗?

“弘济(杨溥字),自古历代帝王首重农桑,土地农桑也是我华夏延续至今的根基。”

“不止是帝王,我华夏子民安土重迁,读书人如此,老百姓更是如此。”

“陛下说的对,自建文年间起,乡野间就出现了士绅豪强兼并土地之风,准确来说的话,是自从我大明立国之日起,这种现象就已经出现了。”

“比如那李善长、胡惟庸这些淮西功勋集团中人,凭借手中权势大肆兼并田地,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亩,太祖高皇帝因此屡兴大狱疯狂打压这些功勋旧臣,这才强行刹住了这股风气,不然你以为那洪武大狱是没有原因的吗?”

“发展到了现在,情况已经极其严重了,皇亲国戚、宗室藩王、武将勋贵、士绅缙绅……甚至就连宫里面的太监宦官,都喜欢兼并田地置办宅子,天下百姓九成沦为佃户,并不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更多!”

触目惊心!

骇人听闻!

此刻就连朱棣都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这句话是从周新口中说出来的!

而周新为官一生,多次出任十三道监察御史,走过了大明大部分州府,也就是说他此刻说的话无疑就代表着大明王朝现在最真实的现状!

杨溥听到这话,当即怒喝道:“总宪大人明明心知肚明,为何不上奏朝廷上奏陛下,让朝廷出面制止这种兼并之风?”

“呵,制止?”

话到此处,这位一生劳碌刚正的总宪大人,也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怎么制止?万一那些百姓是自愿成为佃户的呢?”

“什么?自愿成为佃户?这怎么可能?”

杨溥傻眼,他虽然刚正敢言为官清廉,但终究还是年纪太轻,为官经验太少,最关键的是没有地方为官的经历,哪能与姚广孝这等奔波一生的地方官员相比。

“弘济啊,读书人考取功名之后,是可以减免一定赋税和废除徭役的,也就是说他名下的田地大部分都不用向朝廷官府缴税!”

“这样一来,就给了他们获利的机会,当地百姓为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赋税,会将土地主动送给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就是地方士绅。”

“他们私底下签一个协议,此土地只是名义上送给地方士绅,借助其读书人的功名,就可以不向朝廷缴纳沉重赋税罢了。”

“可那些地方士绅也不可能白给你帮忙,你得给他们足够多的好处,这些士绅才能给你抗下风险,至于他们要的好处也自然不多,只是比官府收的少一点而已。”

“弘济,你仔细想想,如此一来地方士绅什么不用干,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田地收成,成为佃户的地方百姓也因为不用缴税日子比以前稍微好过那么一点,最后亏的会是谁?”

地方士绅得了田地收成。

百姓免于上缴沉重赋税。

最后,谁亏了?

朝廷!

只有朝廷!

“你再想想,为什么朝廷每年的税收虽然略有减少,但大体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少也没少到哪儿去?”

周新冷冷一笑,看着脸色苍白的杨溥,直接给出了答案。

“因为……摊派!”

摊派!

这个词语触目惊心。

饶是周新听见都忍不住身子发颤。

杨溥更是被吓得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地方官府摊派赋税!

这样只会导致真正的自耕农负担越来越重!

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任由那些士绅豪强兼并下去,只怕最后大明朝廷将会无税可收,无粮可收!

杨溥并非没有真才实学,事实上他可是进士及第,从万千饱读诗书之士中厮杀出来的。

而历史上这位杨溥,最后官至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更是被誉为大明王朝的贤相,一生操劳国事,位列封疆,官居一品。

其最大的功绩,便是在明英宗正统初年时,因为朱祁镇年幼不能视政,所以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委任杨溥等五大臣当政,而杨溥等也自信,敢于侃侃致议,虽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张辅和“三杨”等五大臣的合力辅政,而宦官王振也尚未专横,故当时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内外臣民一致称赞“三杨”。

不过,此刻的杨溥,还并未走上他的正常人生轨迹。

或者说,因为李弘壁横插一脚,杨溥的人生轨迹已然发生了改变。

周新眼中隐隐有些湿润,毕竟直到此刻他才终于了直抒胸臆的机会。

哪怕他今日说出这些实情,会引起皇帝陛下的不满,会再次被皇帝陛下打入诏狱,可那又如何呢?

如果不改变这种局势,大明百姓子民将一直受到士绅缙绅的剥削压榨!

“陛下,臣有一言!”

“请求陛下将废除功名一条,写入大明律令!”

“任何犯官墨吏皆革除功名官身,从源头上面斩断其兼并田地的可能!”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杨溥难以置信地看着周新。

他怎么敢……怎么敢的啊?

难道你周新不是士绅缙绅的一员吗?

你这样做,无异于是自绝于天下,为天下士绅缙绅所不容!

就连朱棣亦是神情动容,看着周新怔怔出神!

什么叫做忠正贤良?

不过周新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