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面颊外侧,靠近两鬓的眼角,称作锐眦;靠近鼻子一侧的眼角,称作内眦;上眼胞属于外眦,下眼胞属于内眦。
癫病初期的表现为抑郁不乐,头部沉重伴有疼痛,双眼上视,眼睛泛红。病情较重时,还会出现心烦不安的现象。诊断时,可观察病人面部表情的变化,以此来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医治时应取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及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点刺出血以泻阳亢之气,待血色正常后再停止用针。
癫病发作时,病人表现为牵引口角喁斜、啼哭呼喊、气喘心悸的,医治时应先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牵引方向,再从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达两经取穴,采用缪刺法,左侧痉挛便在右侧经脉的穴位上用针,右侧痉挛便在左侧经脉的穴位上用针,点刺出血,直至血色变得正常后再停止用针。
癫病发作时,病人表现为身体僵硬,伴有脊柱疼痛的,医治时应取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点刺出血,直至血色变得正常后再停止用针。
想要医治好患癫病病人,应当常与其居于一处,以观察病人病邪所在,应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病发时,找到邪气最旺的经脉,选取恰当的穴位用泻法针刺,然后将泻出的污血放在葫芦内,等到下次病人病发时,此葫芦内的血就会波动。假如葫芦内的血不动,可灸穷骨二十壮。穷骨即为骶骨,此时灸骶骨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癫病深入骨内,病人面颊、齿各腧穴和分肉间均感满胀,骨头僵直,出汗,胸内烦闷,呕出很多涎沫,肾气下泄,此为不治之症。
癫病深入筋内,病人会出现身体弯曲,痉挛抽搐,脉大的症状,应针刺其项后的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如果出现呕出很多涎沫,肾气下泄的现象,则为不治之症。
癫病深入脉内,病人会出现突然晕倒,四肢经脉胀满且纵缓的症状。若为经脉满胀者,医治时应点刺放血,将恶血放尽;假如为经脉不满,可灸其项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同时灸带脉上离腰三寸处的穴位,以及各经脉分肉之间及四肢的腧穴。假如病人呕出很多涎沫,肾气下泄,则为不治之症。此外,癫病病人在病发时,出现如同发狂般的症状,同样为不能治愈的死症。
狂病初期的表现为情绪低迷,感觉悲伤,多健忘,极易恼怒,多感惊恐,该病多为忧伤过度以及饥饿所致。医治此病时应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点刺放血,直至血色变成常色后才可停止施针,然后再取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狂病病发时,病人睡眠极少,无饥饿感,通常会自认为是非常圣明的贤人,最聪慧的人,最尊贵的人,时常谩骂不止,昼夜不休。医治时应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以及舌下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施针前,先观察上述各经脉,脉盛的都可取穴点刺放血,脉不盛的不可取穴。
狂病病人表现为说话狂妄、易惊、爱笑、喜欢唱歌、乱跑不休的,多是受到非常大的惊吓所致。医治时应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及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狂病病人表现为幻视、幻听,经常呼喊的,多为病人神气衰微所致。医治时应取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头部及面颊的穴位。
狂病病人表现为饭量很大,常见鬼神幻象,总是无声窃笑的,多为过喜伤到心神所致。医治时应取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然后取手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在医治初发狂病,但尚未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人时,应先取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左右两旁的动脉,若经脉邪气旺盛,就用点刺法放血,病即可快速治愈。如仍旧不愈,则按照上述方法,灸骶骨二十壮。
风逆病的表现为突然四肢肿胀,周身如被水浇透一般,不时打寒战,口里还会发出欷歔之音,饿时心感烦闷,饱后躁动不安。医治时可取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还有足少阴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如病人感觉肌肉寒冷,可取上述四经的荥穴进行治疗;如病人感觉冰冷刺骨,可取上述四经的井穴、经穴进行治疗。
厥逆病的表现为双脚忽然发冷,胸部像是将要裂开,肠子如同被刀切割,烦躁不能吃饭。脉象的大小都现涩象。医治时,假如病人身体仍温暖,则取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如身体冰冷,则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对于冷者施用补法,暖者施用泻法。除上述症状外,伴有腹部满胀,肠呜,胸内胀满且呼吸不畅的,医治时先取胸下两胁处的穴位,取穴时叫病人咳嗽,感觉随手而动之处即为穴位;然后再取背部腧穴,取穴时用手按压,病人有畅快感之处即为穴位。
如有小便不畅、无尿等现象,医治时可取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同时以长针取尾骨之上的穴位。如感觉气上逆,则取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严重者,还可取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动脉上的穴位。
若病人表现为少气,感觉周身如被水浇透一般,说话断断续续,骨节酸疼,身体困重,四肢无力,不想行动的,医治时需用补法取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若表现为呼吸短促且断断续续,只要一活动就呼吸困难的,医治时也用补法取足少阴肾经,如遇血络淤阻,则施针去其血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