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黄帝内经 > 官针第七

黄帝内经 官针第七

作者:丛书编委会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7:47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病痛在皮肤表面的位置并不固定的,可采用鑱针针刺病痛之处,以便消散风热,可如果患处的皮肤苍白无红肿,那就表明风热已经散去,就不可再使用鑱针针刺了。病痛位于皮下浅层肌肉中或肌腱之间的,可采用员针来按摩病痛之处,使气血顺畅。病痛位于经络,属顽固性痹症的,可采用锋针医治,刺络放血。病痛位于经脉,属脉气不足的虚症当用补法的,可采用锶针按压各经脉上的井穴、荥穴等腧穴,令血气畅通。脓疡一类的病痛,可采用剑形的铍针切割排脓。急性痹症,可采用员利针进行医治,将其深刺人人体,可治疗暴痛。疼痛且长时间无法痊愈的痹病,瓦‘采用毫毛状的毫针来医治,毫针可长时间留针于病人身上,以消除痛痹。病痛在体内深处的,可采用长针医治,祛除内在邪气。患水肿病,关节间因积水而导致关节无法通利的,可采用针锋略圆的大针来针刺关节,以泻去关节间的积水。病痛固留于五脏的,也可采用锋针医治,在各经脉的井穴、荥穴等腧穴上施行泻法,同时依据腧穴与四时的关系灵活治疗。

通常来说,针刺的方法有九种,分别对应九种不同的病症。方法一为输刺,输刺,即针刺十二经位于四肢的荥穴、输穴和背部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脏腧穴;方法二为远道刺,远道刺,指病在人的上半身,却针刺离病痛处较远的下半身的腧穴,即足三阳经所属的下肢腧穴;方法三为经刺,经刺,即针刺病人经脉中经与络间纠结不顺之处;方法四为络刺,络刺,即针刺皮下浅处小络脉隶属的细小静脉,令其出血,以便泻除邪气;方法五为分刺,分刺,即针刺肌与肉的空隙,此法适用于邪气位于经脉分肉之间的情况;方法六为大泻刺,大泻刺,即用铍针切割排脓,此法适用于比较严重的化脓性痈疡;方法七为毛刺,毛刺是浅刺的一种,即针刺进皮肤却不进肉,此法适用于皮肤表层的痹症;方法八为巨刺,巨刺,即病痛在身体左侧却针刺身体右侧的腧穴,而病痛在身体右侧却针刺身体左侧的腧穴;方法九为焠刺,焠刺,即将针烧热后来医治寒痹症。

还有十二种针刺之法,分别用来医治十二经的不同疾病。

方法一为偶刺。偶刺,即将手对准胸口和后背,当痛之所在,一针刺前胸,一针刺后背。此法用来治疗因心气闭塞而导致心胸疼痛的心痹症。实施此法时,切记将针斜刺人人体,以免损伤内脏。

方法二为报刺。报刺,用来医治痛无定所、痛势时上时下的疾病。针刺时,在痛处用右手将针直刺人体内,不立刻拔针,用左手沿着疼痛处循按,按压到新的痛处后再拔针,然后将针刺入新的痛处。

方法三为恢刺。恢刺,即将针直刺入筋旁,然后前后左右地提插捻转针具,使针孔变大,令筋急之症得以舒缓。此法适用于医治因筋脉拘挛而导致疼痛的筋痹病。

方法四为齐刺。齐刺,即将针直刺入病变处的正中部位,而后在此针的左右再各刺一针。此法用于医治寒气滞留范围小但部位深的痹症。因为此法三针并用,所以也被称为三刺。三刺主要用于治疗那些寒气范围小但居人体内部较深的疾病。

方法五为扬刺。扬刺,即先将一针刺入病变正中部位,另外再刺四针于四周,五针都用浅刺。此法用于医治寒气滞留范围广但居人体浅处的疾病。

方法六为直针刺。直针刺,即针刺时提起穴位处的皮肤,将针刺入皮肤,但不刺进肌肉。此法用于医治寒气滞留部位较浅的疾病。

方法七为输刺。输刺,在实施时,进针和出针的动作都必须迅速,且还应当直入直出。虽然它取用的穴位很少但刺人却很深。此法用于医治气盛而发热的疾病,主要功能是退热。

方法八为短刺。短刺,主要用于治疗骨节浮肿,无法行动,身体局部发寒的骨痹病。施针时,要缓慢地将针刺入人体,进针后需微微摇动针具,然后再进一步深刺,等针尖到达了骨头附近,要提插针具,使针尖得以与骨头发生摩擦。

方法九为浮刺。浮刺,即将针斜刺入人体病痛之处的旁边,只浅刺人的肌表。此法用于医治肌肉挛急且病性属寒的病症。

方法十为阴刺。阴刺,即左右都刺。此法用于医治阴寒内盛的寒厥症。因为寒厥症和足少阴肾经有关,所以医治患寒厥症之人,必须针刺其足内踝后方之肾经的原穴太溪穴,且穴位左右都需要针刺。

方法十一为傍针刺。傍针刺,即在病痛处直刺一针,另外位于其旁再刺一针。此法用于医治邪气久滞不去的留痹症。

方法十二为赞刺。赞刺的进针和出针都很迅速,且直入直出。施用此针法时,需快速地在病痛处浅刺多针,令其出血以泻出淤血、消除痈肿。

对于那些深居在人体内部不显露在外、人用肉眼无法看见的经脉,在针刺时,要轻微地进入其内,留针时间稍久,目的是为了让孔穴中的脉气上行,使人产生针感。而对于那些位于人体浅表、显露在外的经脉,则不能直接针刺它们,而应当先按绝其脉,避开血管,之后再针刺。这样做可避免经脉出血,也不会使精气外泻,只会将邪气驱散。

“三刺”是一种使谷气出而产生针感的针刺法。先将针浅刺进皮肤,泻出卫分的阳邪,之后将针刺入深处,令营分的阴邪得以泻出。而这深刺也仅是稍微深刺一点,比皮肤的浅层略深,此时针穿过皮肤,靠近肌肉,但还不到分肉之间。最后再将针刺入分肉之间,使谷气出,此时人就会产生酸胀的针感。因此古代医书《刺法》中说道: “先浅刺皮肤,使人体浅表的邪气得以驱散,从而让人血气顺畅,之后再深刺一些,以泻去阴分的邪气,最后深深刺入,等针到达一定深度时,就能够通导谷气而使人产生针感。”这段话所说的正是“三刺”。

可见,医生使用针法来医治病痛,如果他无法通晓一年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加临的时间,不能掌握每个节气中六气的盛衰虚实,以及其所引起的疾病情况,就不可能成为好医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