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常牧放下手中的书卷,眉头微微皱起,“梁王?他来做什么?”
管家犹豫了一下,说道:“梁王并未说明来意,只说有要事求见王爷。”
常牧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不见。就说本王身体抱恙,不便见客。”
管家领命而去。
城门外,常宁勒住缰绳,看着紧闭的城门,心中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
“王爷,秦王府的人说王爷身体抱恙,不便见客。”前来通报的侍卫低着头说道。
常宁脸色一沉,他自然知道这是托辞。
“再去通报,就说本王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面见秦王!”常宁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侍卫不敢怠慢,连忙再次前往秦王府通报。
秦王府内,管家再次来到常牧面前,将常宁的话复述了一遍。
常牧听后,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不见!让他回去!”
管家无奈,只得再次将秦王的回复带给常宁。
常宁在定州城外勒马而立,紧闭的城门如同一道冰冷的屏障,将他与目标隔绝开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既然秦王避而不见,那他便另寻他法。
“赵云,”常宁沉声吩咐,“着人打探秦王平日的喜好,事无巨细,都要报于我知。”
赵云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回消息:“王爷,探子回报,秦王每日清晨都会前往城外镜湖垂钓,风雨无阻。”
常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好,明日一早,备一套渔具。”
翌日清晨,镜湖畔,薄雾弥漫,湖面波光粼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独坐湖边,手持鱼竿,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这老者正是秦王常牧。
不远处,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渔夫也抛下了鱼线,静静地垂钓。此人正是乔装打扮的常宁。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湖面依旧平静,仿佛时间在此凝固。
常宁率先打破了沉默,“老丈,您常来此地钓鱼吗?”
常牧头也不回,淡淡地答道:“闲来无事,消磨时光罢了。”
常宁继续说道:“如今这世道,能有闲情逸致钓鱼的人,怕是不多了。”
常牧轻叹一声,“是啊,如今这天下,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常宁语气中带着一丝悲愤,“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百姓们活得如同牲畜一般!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可曾想过百姓的疾苦?”
常牧依旧沉默不语,只是手中的鱼竿微微颤抖了一下。
常宁继续说道:“想当年,先帝在位之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新皇登基,却倒行逆施,将这大好河山搞得乌烟瘴气!”
常牧终于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常宁,“你究竟是谁?为何要说这些话?”
常宁坦然与他对视,缓缓摘下头上的斗笠,露出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皇叔公,侄儿常宁,给您请安了。”
常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原来是你,你为何会在此?”
常宁向前一步,语气诚恳:“侄儿此来,是有要事相求。”
常牧冷哼一声,起身欲走,“我早已不问世事,你走吧。”
常宁急忙上前一步,拦住常牧的去路。“皇叔公,如今常青倒行逆施,残害忠良,百姓苦不堪言。侄儿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恳请皇叔公出山,匡扶社稷,还殷楚一个朗朗乾坤!”
常牧停下脚步,浑浊的双眼紧紧盯着常宁,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你?就凭你?你以为你一人之力,就能改变这天下大势?”
常宁毫不畏惧地迎上常牧的目光,语气坚定:“侄儿并非一人,庸城百姓,皆愿追随侄儿!北汉来犯之时,侄儿拼死守卫边疆,击退敌军,可常青却以‘私自出兵’之名,欲将侄儿治罪。如今,常青登基,更是变本加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如此昏君,侄儿岂能坐视不理?”
常牧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你又如何保证,你能比常青做得更好?你又如何保证,你能还殷楚一个海晏河清?”
常宁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坚毅的光芒。“皇叔公,侄儿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到最好,但侄儿可以保证,侄儿定会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祉,为殷楚开太平!侄儿愿以性命担保,定能还殷楚一个海晏河清!”
常牧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后辈,心中百感交集。他看到了常宁眼中的坚定,也看到了他身上肩负的重担。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百姓的安危,不惜一切代价。
镜湖的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人身影。微风拂过,吹起常宁的衣角,也吹动了常牧心中那早已沉寂的热血。
良久,常牧长叹一声,缓缓说道:“罢了,罢了。老夫就再赌一次吧。”
常宁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常宁翻身上马,朝着常牧拱手一礼:“皇叔公,请!”
常牧亦翻身上马,目光深邃地望向庸城的方向,沉声道:“走吧,是时候让这天下,看看老夫的本事了!”
两人并辔而行,五百精骑紧随其后,卷起漫天尘土,浩浩荡荡地朝着庸城的方向进发。
一路之上,常牧沉默寡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常宁也不打扰他,只是默默地跟在他身旁,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三日后,常宁一行人抵达庸城城外。
城门之上,赵云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常宁和常牧的身影,他立刻下令打开城门,亲自率领一队士兵出城迎接。
“王爷!”赵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激动地说道,“您终于回来了!”
常宁翻身下马,拍了拍赵云的肩膀,笑道:“辛苦你了,赵云。”
赵云起身,目光落在了常牧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位是……”
常宁郑重地介绍道:“这位是秦王,常牧,我的皇叔公。”
赵云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躬身行礼:“末将赵云,拜见秦王殿下!”
常牧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赵云身后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常宁,你这支军队,训练有素,气势不凡,不错。”
常宁笑道:“皇叔公过奖了,这都是赵云的功劳。”
赵云连忙说道:“末将不敢居功,这都是王爷的英明领导。”
常宁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不必多礼,我们进城再说。”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入庸城。城中百姓听闻常宁和秦王一同归来,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
“王爷回来了!”
“秦王也来了!”
“我们有救了!”
百姓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充满了对常宁和常牧的敬仰和期待。
常宁和常牧骑着马,缓缓穿过人群,不时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常宁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必须带领这些百姓,推翻常青的暴政,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一个真正属于百姓的王朝!
回到王府,常宁立刻召集了赵云、王师爷等一众心腹,商议起义之事。
“王爷,如今秦王也来了,我们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赵云激动地说道。
王师爷也点头附和道:“王爷,秦王德高望重,在朝中和民间都享有极高的威望,有他支持,我们起义的胜算将会大大增加!”
常宁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诸位,常青倒行逆施,残害忠良,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起义,才能推翻常青的暴政,还殷楚一个朗朗乾坤!”
“王爷,我们誓死追随您!”众人齐声高呼,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常宁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正式打响起义军的名号,讨伐昏君常青!”
“义军!义军!义军!”众人再次高呼,声音响彻整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