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看完十国的食人,刘晓希膈应的不行,继续往下刷。
{现代人容易抑郁,怎么没见古人抑郁的?}
祖辈们看着这个疑问都有些懵,老祖宗们不太明白‘抑郁’一词是何意,但他们也会猜测,边猜还会边等着了解。
“是说忧郁吗,郁郁不得志?”
“不清楚哩,可能是后世才出现的词儿。”
......
{网友一表示:你读读李贺的《苦昼短》就知道了,“…唯见月寒日暖,煎年寿。”
不知道诗人抑不抑郁,我读了就挺抑郁的。}
李贺有些不可置信,李贺是他,这也是他写的诗,没想到竟然看到它出现在光幕上,心情还挺激动的。
老祖宗们大概明白了后世人说的抑郁了,还细细品味起了这句诗,尤其是本就忧郁的人士,看得是心头一颤,情绪更低落了。
刘晓希忍不住叹气,她感觉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抑郁倾向,而她的一个朋友,那是抑郁很严重了。
有些人,别看外表大大咧咧的,但其实内心敏感细腻,很容易陷进情绪里。
点开评论区,刘晓希赶紧回过神来,凡事顺其自然,她也不能想太多,不然自己该抑郁了,要知道,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很贵的。
【李贺的鬼气是抑郁情绪吗,感觉没抑郁到一定程度写不出来】
【我都不知道煎这个字,竟然这么有灵魂】
【《苦昼短》还有最后两句,“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简直是地狱笑话(捂脸)】
【人生在世就要吃,莫使大碗空对胃,天生我胖会有用,减掉几斤还回来】
【前面的,饭来】
【夏天来读,有一种煎蛋的香味】
......
光幕下
各时空的观众们前面也还看得挺emo的,后面又被逗得哈哈大笑,后世人说话就是搞笑,说着说着,就能往吃方面去想了,别说,一想到煎鸡蛋,不少人都忍不住馋了。
老饕摇晃着脑袋眯着眼,“锅里放点油,随着油温的升高,鸡蛋煎得滋滋冒油,翻个面继续煎,出锅时两面金黄的,一口咬下去真香啊。”
大婶拿了一个煮鸡蛋放在小孙子的兜兜里,“乖孙,来,揣好,别掉了,饿了记得吃。”
宋代一文人心里有些纠结,“我怎么感觉那个打油诗,em...有点熟悉。”
......
嬴政心情一窒,瞬间又手痒了,都怪胡亥那混蛋,害得他被人调侃。
李斯闷闷的低下头,都怪他,是他让陛下丢人了。
冷不禁突如其来的诗句,差点没让刘彻闪到腰,本来还觉得气闷,但看到嬴政,瞬间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李白反应过来评论里有后世人改编他的诗,忍不住仰天大笑,之前的愁绪一扫而空,“有趣,真有趣。”
杜甫看着心里有些好奇,他的诗有没有受到太白兄的这般待遇?
李贺无语凝噎,他哪里鬼了?还鬼气,不过李贺的心情现在变得很好,高兴之余还准备出门小酌几杯,然后去吃个煎蛋?
苏轼也从诗词品鉴出来,想到了美食,说起来,他和后世人在吃这一块还挺相似。
{网友二表示:现在的抑郁症,在古代还可以叫做鬼上身、犯癔症、失心疯、魔怔、撞邪...}
老祖宗们直愣愣的看着,这一堆词儿,合着就是抑郁。
先辈们忍不住笑了,病症想来自古就有,但人类对其理解不同。
刘晓希笑嘻嘻的点开评论,古代虽然没有抑郁这个词,但其他词汇可不少。
【历史上不就有很多郁郁而终、忧愤而死、终年不得志...】
【读辛弃疾的诗词,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抑郁,总感觉笼罩着一层伤感,也许是一生壮志未酬,让他抱憾而终】
【杜甫应该也抑郁,越理想主义越容易抑郁】
【肯定是了,不然屈原跳水也不能是因为爱好吧】
【感觉文人很容易抑郁,苏轼一生三次被贬,经历也是很挫折了】
......
老祖宗们基本上全懂了,合着都可以这么说啊,那的确是自古就有了,要知道历朝历代的确有不少人是这样的。
大婶推了推旁边的大娘,“说起来,周家小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莫非也是抑郁?”
大娘显得非常淡定,“就是有心结啊,凡事要放宽心才行,不然就容易陷进去。”
一旁的老秀才插话道:“道理谁都懂,但有些人走不出来,发现现实和理想不一样,内心痛苦,很容易郁结于心。”
......
杜甫没想到有人提到他是不是抑郁,也许吧,从年少到如今,经历多了,目睹的也多了,等叛乱平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会学着看开点的。
杨氏心里有些无奈,但她也没什么办法,有时候劝也劝了,但没用。
李白觉得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好好和子美聊聊,人生在世,他现在也开始学着看淡了。
苏辙看到兄长的名字,心里一惊,担忧之下连忙回到书房准备给哥哥写信。
苏轼说不上什么情绪,只是多少有些忧伤,面对如今的朝局,他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辛弃疾看着光幕感激的笑了,感谢光幕的出现,现在朝廷在准备北伐,主战派占上风,他一定会抓住机会恢复中原。
—
{古人知不知道海鲜能吃啊?}
各时空住在海边的老百姓们努力点头,知道啊,怎么可能不知道了,他们打鱼为生,怎么会不清楚。
在沙滩上玩的小娃娃瘪嘴,“海鲜一点都不好吃,还没肉香。”
孩子娘忍不住笑了,“等你爹捕鱼回来,卖钱了就买点肉,给你做肉包子吃。”
......
内陆地区的百姓们倒是很少看到海货,河里的鱼虾都知道抓来食用,真饿急眼了,啥都要往嘴里塞。
{网友一表示:在古代饥荒年间,连观音土都能炫两碗,海鲜你觉得会不会吃。
只是在现代,大家生活条件提高了,吃鱼虾不再是为了果腹,只是图口味罢了】
古代的渔民们看得挺羡慕,他们现在可没有油水,天天吃海鲜真受不了,还卖不上好价钱,大家宁愿花钱去买肉吃。
划着渔船的小伙,眼里有些渴望,“后世人好像还挺喜欢海味的,不过他们油水也足,做啥菜都呜啦啦放很多油,调味料也多,肯定是好吃了,咱都是白水煮。”
蹲在船头拉渔网的少年撇撇嘴,“是啊,现在穷得都吃不饱,只能天天吃海鲜,没味儿,我想吃白米饭和大馒头。”
大婶坐在家门口编织着渔网,“还是小光幕好,我家上次打的鱼虾都换了不少火锅,火锅可比海鲜好吃多了,油汪汪的,用来煮鱼虾也好吃。”
隔壁的姑娘正在晒着鱼干,也跟着唠嗑,“我家也是,多的火锅底料都卖给高老爷家了,换了一笔钱,比去城里卖海货实惠。”
......
{网友二表示:古人当然是有吃海鲜的,但只吃水煮海鲜没有碳水的摄入,身体会受不了的,还需要补充碳水,尤其是长期处在饥饿状态下,老百姓会很少吃}
【海鲜和鹿肉理论上都有得兔肉综合症的可能,除非海鲜的脂肪比较高,比如沙丁鱼】
【我奶奶还嫌弃我爸抓鱼回家,经常挨骂,因为费油(捂脸)】
【以前我们这里的小龙虾都没什么人吃,连皮皮虾捞上来也是直接扔了】
【别说鱼虾了,八十年代我老家,鳖数量很多,也没什么人吃】
【唉,我家就在海边,肚子里没有油水,海鲜是吃不下去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海鱼都被用来当肥料】
【我同事说现在看到海鲜就反胃,以前穷吃怕了】
......
光幕下
祖辈们看得认真,老祖宗们虽然没听过一些词汇,什么碳水脂肪、综合症之类的,但看起来就很重要。
大夫们边记录边思考着。
海边的渔民也挺无奈的,他们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吃,看见海鲜也反胃,和羊肉猪肉鸡肉之类的相比,大家愿意吃这些。
内陆的百姓们虽然吃鱼虾的情况少些,但河沟里也有,更多的情况是孩子们抓来打打牙祭,对于穷人家抓鱼回来也就是清水煮,加点盐进去,奢侈点就滴两滴油进去煎,要说什么味道,那肯定还是猪羊肉香。
在码头上干活的大汉哑然失笑,“还是后世的条件好,缺油的时候,俺只想着大口吃肉。”
沿海一位年轻的县令眉宇之间呈思索之色,“其实看后世人说的,以前他们的生活也不好哩,后面大家的日子才变得好过。”
二流子坐在大树下瞟向一处青砖大瓦房,“梅屠夫家日子是咱村最好的了,哎哟,十天半个月还有点荤腥吃,哪像咱住的都只是个窝棚。”
满脸皱纹的老汉背着手,突然转头看向老伴儿,“老婆子,要不赶明儿咱也抓头猪来养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