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13章 第十三章

光风霁月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谭鹤洵一时没忍住,顺口出来的话都没带上敬称。

段随雨见他面带怒意,欲言又止。

“殿下,您知道我有多看重他。”谭鹤洵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但您却想把他拉进浑水里。”

他现在可算明白这份“赔礼”赔的是什么了。

“子洵,你家阿霁有才干,只要稍稍培养,他将前途无量。”段随雨温声道,“我安排延风在他身边守着,你可能放心?”

谭鹤洵沉默了。

他知道段延风对于段随雨的重要性,能专门安排段延风跟随,说明段随雨也很看重谭霁,他确实能安点心。

谭鹤洵看着段随雨,又想起父亲的话,忽就说不出什么了。

算了,他也做不了什么。

谭鹤洵转而提起段随雨的想法,问道:“您想让阿霁去除东洲祸患,就算他有这个能力,名头上怎么解决?”

谭霁毕竟不是朝官,贸然封其为黜陟使,一者堵不上其他人的嘴,二者谭家势头太盛,建元帝不一定能答应。

“我只是需要一个能起到黜陟使作用的人,而非真正让他以黜陟使的身份前去东洲。”段随雨解释道,“那样太打草惊蛇了。”

谭鹤洵明白了:“但您还是要找个人。”

段随雨笑了笑:“记得之前我在朝上直言赋税一事吗?”

谭鹤洵抬眼看他,反应了过来。

“父皇有些松动,只要找个恰当的时机把这事抬到明面上,就能把你送去东洲。”

“你只需要带着他一道前去。”

“行了,公事就说到这,好歹留下来吃顿午饭吧?”段随雨又转回和煦温润的语调,“只是数日未见,我怎觉得你我越发生分了。”

段随雨下意识伸出手,却被谭鹤洵侧身避开。

两人皆是一愣。

谭鹤洵先回过神,摇摇头说:“事忙,抽不开身,子洵告退了。”

走了两步,他又回过头说了一句:“殿下,您也该守着规矩,醉春楼那种地方,就莫要再去了,最好是无事别再出宫了。”

段随雨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

他回头看了看东宫春意盎然的景象,忽有一种难言之感哽在心头。

有那么片刻间,他希望自己不是什么东宫太子,没有那么多禁锢就好了。

建元帝说他年轻气盛,谭鹤洵教他君臣有别。

可这朱墙太高,宫苑太冷了,他怕自己一沉下来,就再也出不去了。

————

谭霁一行人借着战火掩护回了塞北郡内,日头偏西,他们踩着落日余晖入了城,便急奔督军府而去。

“延卫去探查一下城防和百姓状况,宋大人去问问府衙关于流民暴毙一事的进展。”谭霁下了马,还没缓上一口气就接着絮叨,“我去找杜军。”

三人分头行动,谭霁快步进了督军府,问了声却道杜启明不在。

“督军今日出巡,在边防所呢。小公子走了好些日,不知道情况吧,这两日的事满城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督军忙着安稳人心,急得嘴上长了疮,一直就没消下去。”值守的侍卫解释道,“不过这个时候督军也快回来了,公子要不等一会,回来了我给您通传一声。”

“不用了,我就问问。”谭霁想着段延风应该能碰上杜启明,转而道,“若是杜军回来,麻烦传一声,我去趟府衙。”

侍卫应声,谭霁转头正欲离开,迎面又碰上一人,便顿住了脚步。

“小…小公子?”小北微微一怔,反应过来后激动得不成样,“公子!您,您是何时回来的啊!”

谭霁略微一笑:“方才。”

“公子要回屋吗?”小北没注意他的脸色,自顾自说着,“这会也该吃晚饭了,公子这几日落了药,我还担心着呢,而且……”

“小北,”谭霁匆忙截断了他的话,“我还有事,晚点回来,有什么话再说吧。”

说完,他已经踏着话音出了督军府。

留下小北愣愣补起了下半句:“……萧先生递了信来,嘱咐了尽快交于您……”

谭霁赶到县衙时天色将晚,平日里这个时辰,官吏都该走得差不多了,结果宋腾效率极高地将人尽数给撵了回来。

踏进门,看见宋腾站在中堂,一个个都跟见了狼的兔子似的缩在一块,谭霁有那么一会差点笑出了声。

“诸位这是做什么呢,有话好好说。”谭霁稳着步子走进来,同宋腾点点头,看向了对面的郭涵,“郡守大人这是何意啊?”

包袱莫名被推过来,郭涵也不敢反驳,只强颜欢笑道:“小谭公子,这,这不是宋大人过来问郡内闹的事嘛,我们也想好好说话,但……”

但宋腾这副气势汹汹的模样,哪里像能好好说话的样子啊!

“宋大人也只是救人心切,”谭霁知晓宋腾看不惯澹原县衙,便勉强打了个圆场,“这样,我来同诸位说,可行?”

谭霁本就没指望宋腾能从他们那得到多少东西,毕竟以县衙这种不作为的态度,他们本来查出了多少是一回事,宋腾会不会跟他们吵起来是另一回事。

谭霁让他来的目的,就是先把人给凑起来威吓一遍。

有人替他进行过威慑,他才好说话。

本来想着明日再来询问县衙,但这会赶上了,索性就直接说了。

“郡守大人,郡内这几日出的事我们多少听说了点,但详情还不甚了解,不知郡守能否详解一二?”

郭涵还没开口,一旁的县令就冷哼一声道:“小公子,你一不是府吏,二不属塞北,这样直接打探消息不合适吧?”

他早就看这两人不顺眼了,一个心高气傲,一个多管闲事,那日闹得他面子全无,这回要是逮着了机会,能把两人赶得越远越好。

“县令这话说得好。”谭霁忽就接着他的话往下说,当县令疑心他什么态度时,下一句就跟着出来了,“您的意思是,郡内数人暴毙,责任全在县衙?”

县令脸色一白:“我……我可没这么说。”

“那您是什么意思呢?”谭霁笑笑,“旁人无官无职,便不能插手查案,恕谭某冒昧问一句,这几日县衙查出什么了吗?”

这话就说得有些难听了,一众官吏顿觉脸上无光。

宋腾还特别应景地哼了一声,满是鄙夷。

谭霁却像看不见他们表情似的,随即一脸歉疚地望向郭涵:“抱歉,郡守大人,是在下逾矩了。”

说完,他同宋腾递了个个眼神,两人作势要朝外走去。

“公子!小谭公子!宋大人!”郭涵忙叫住两人,赔笑道,“下官粗陋浅知,还得求二位指点指点。”

他顺手拉了一把县令,县令只得不情不愿地跟着赔罪:“望二位谅解。”

宋腾看都没看他一眼,转身回了内堂,谭霁倒还有心情同他笑上一笑。

县令的脸色顿时跟活吞了苍蝇似的。

郡守这会也顾不上什么合规不合规了,若是一刻之前,他还会犹豫一下是否能告知这两人,现下被县令轻慢一番,他就有些后悔了,深怕两人当真甩袖离开不管不顾。

他开口道:“二位听的若是城内传闻,可勿要轻信,百姓们懂的不多,有点事就拉扯上神神鬼鬼。”

郭涵擦了擦手中的冷汗,补了一句:“县衙有在查案,再多么奇诡,也断不可能与什么鬼神之说有关。”

现下前沿战事频繁,若塞北传出了闹鬼一说,定会被视作不详。回头镇北军被迫求和停战,壮了北境的气势,动摇了大陈的民心,他可担不起这个罪名。

谭霁也明白,笑笑说:“这些我们都知晓,凡事还是要看实证。”

郭涵松了口气,开始解释:“最开始暴毙的都是流民,然后慢慢就变成了良民和暂住的商户,本来一点思路都没有,亏得郭茗这小子脑子好,说记得那些暴毙的人生前都去过同一家药堂,下官便派了人前去探查,只是……没查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如何无用?”谭霁问。

“沌江发了涝灾,那些流民多是从沌江和洛川来的,这又到了春初,容易犯热病,我就安排着让几家药堂分别收留他们……哪想着一诊给诊出了事。再后来陆陆续续出事的人多了杂了,也就郭茗看出了问题出在药堂上。”

“说到底,还是当初流民暴毙的时候府衙县衙没重视,才忽略了这一点。”宋腾插嘴道。

如若不是你这般软弱,塞北不至于沦落成现今的模样。

这一句未尽之言,叫郭涵明白了过来,他不由得面上显出惭愧。

他不配坐在这郡守之位上。

之前下属说出那种鬼话,他居然还信了。

“流民嘛,身上带点病多正常。”

“听说五郡多是这样的流民,病的病死的死。”

“大人就别淌这浑水了,说不定还传染呢!”

“郡守大人,”谭霁见他走神,提醒道,“已经过去的事,没必要纠结太多,补不回来了,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解决。”

郭涵沉默片刻,点点头继续说:“我们把开出的药方全数拿来了,还请了人一样样对药材,但查了过后,重合的药材没问题,也没有药性相冲。”

所以什么都查不出来。

怪不得百姓宁愿相信鬼神之说。

谭霁想了想,说道:“郡守大人,您若不介意,那些药方能誊抄一份予我吗?”

郭涵点头:“明日送到公子府上。”

“还是得找个时机跑一趟,”谭霁又问道,“是城内哪家药堂?”

“回春堂。”

两人辞别郡守,路上谭霁对宋腾说:“宋大人对这个‘回春堂’有什么了解吗?”

“没有,”宋腾回道,“你知道些什么?”

“我自小尚医,初至塞北时就有了解过郡内几家药堂,后来北境蛮军起的那次乱,刚巧也损了一家药堂。”

宋腾明白过来:“是回春堂?”

谭霁点头。

“你疑心有蛮贼混进去了?”

“有人混进去了,是不是蛮贼另论,别忘了加沙格还留了个内应在郡内。”谭霁直道自己的想法,“那次回春堂损失不小,不光损了金银药材,还有店伙伤亡,我打听过,现下回春堂的人手多是那之后填补的。”

“其实这个时辰还算早,”宋腾提议道,“回春堂应当还未打烊。”

谭霁想了想:“也好,先去看看。”

于是两人转头就拐了方向。

回春堂最开始是在平南立起来的名声,几十年过去了,生意越做越大,而开立在塞北的分铺是塞北郡内最大的一家药堂,存储药材能比拟药铺,坐堂先生也称得上医术超群。

两人甫一进来,就听见一沙哑而老态的声音传来:“坐堂先生不在,今日提早打烊,抓药麻烦去对面的药铺。”

谭霁看着那老头躺在椅上,懒洋洋的模样,说假话时连“坐堂先生”的木立牌都不知道拿下来,见宋腾皱眉,谭霁抢先开了口:“那先生何时能回来?”

老头眯着眼瞧了瞧他,继续说:“这几日都不在,过些日也不一定在,躲病去咯,何时好了再说。”

谭霁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位先生觉得民众暴毙自己有责,故意寻由头不替人看病了。

宋腾也反应过来,问道:“那没坐堂先生,回春堂是不开张了吗?”

“先生又不止一个,你们若是要瞧病,隔街还有家药堂。”老头悠悠道,“要是不急,待得明日先生来了也成。”

谭霁环顾了药堂一圈,笑着问了句:“老丈,我也习过一点医理,知道自己要抓些什么药,您看着我抓,成吗?”

老头重复:“对面有药铺。”

“都说回春堂药材上乘,药铺都没法比,若我非要在这抓呢?”

老头盯着他盯了有一会,终道:“把方子写下来,我瞧瞧。”

谭霁当即写了份他曾用过的祛寒方,老头一一看过,没什么问题,也只得放他去抓药了。

谭霁照着药方抓了遍药材,老头替他包好后就遣着两人离开。

宋腾见谭霁笑,问:“看出什么了?”

“算不得什么有用消息,但那个坐堂先生应该没问题。”谭霁回想了一下,又忍不住笑出声,“挺有意思的。”

“就是看着不太好说话,”宋腾微微皱眉,“看来是套不出什么了。”

“明日再来吧。”谭霁说,“想套消息,不一定非要从店伙入手。”

谭霁回了督军府,这回又没能见上杜启明,他前脚刚踏进门,后脚就被小北拽回了屋。

“公子,您是不是去查流民暴毙的事了?”小北一脸紧张,“我听守门侍卫说您去了县衙,是为了这事吧?”

谭霁以为他是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笑着安慰道:“我没事,城内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少听一点,没传染,再说,我也没见上流民啊。”

谭霁自小骨子就弱,一到过季或是有什么传染病盛行时,头一个病倒的总是他。

小北看着他欲言又止,但又想起谭家三子一个比一个倔,最后只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好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嘛。”谭霁冲他笑,又将才抓好的药包递过去,“之前走得急,忘了带药,刚从药堂抓来的,你看着用吧。”

“先前您跑得太快,我话都没说完。”小北接过药包,却没急着走,去煎药之前拿出一封信交给了谭霁,“萧先生送来的。”

谭霁盯着面上的“子佩亲启”,面色有点凝重,慢慢拆开,拿出信纸。

小友子佩:

自你入军营后,我同叶子便着手查探塞北郡城民情。以你的才智,应当已经知道了城防军中藏有内应,可惜我们能力有限,没查出这个人是谁,但我能告知的是,内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有序管治的团体,他们渗透进了整个塞北,城防军,县衙,商贾,以至平民百姓中都可能有他们的人,注意提防。

你应当也得知了流民暴毙一事,若需同我商议,可来回春堂寻我。

盼望再见面时,我能收到你的功课。

萧辞,书。

看过信,谭霁心思更沉了。

他本以为内应能力再大,也不至于多可怕,否则加沙格早就打开了塞北的城门。可按照谭鹤清的说法和北境的做法,内应应当是两三年前被安插进来的,什么样的人,两三年就能做到这种地步?

他能看出这人的野心,若真有如此通天之能,这人终将拉下加沙格取而代之,他远比加沙格有手段,有头脑,甚至没有加沙格那么多顾忌。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人不是不能颠覆东陈。

谭霁咬了咬牙,目光有些冷。

此人当诛。

正想着,小北推门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只瓷碗,装了一整碗的汤药,谭霁鼻子灵,隔的老远就闻到了浓稠的苦味,苦得他鼻子都快皱一起去了。

谭霁抬眼瞧小北,一脸可怜兮兮的模样。

就那么一眼,小北就明白了他什么意思。

小北:“前些日的药都落下了,这回就熬得浓了些,公子,躲不掉的。”

谭霁不说话,就这么瞧着他。

小北:“……”

他拿出一颗凤梨糖道:“忍忍就过去了。”

谭霁没拗过他,一脸不情愿地接过汤药,捏着鼻子一口口咽了下去,随即迅速将糖含在了嘴里,好像舌尖感触到一点苦味都会受不了。

就这样,他还是被苦得心肝胆颤。

他后悔了,早知道这么苦他就不主动提喝药了!

见他那副可怜样,小北有些好笑又有点心疼,替他拿了杯漱口水,但谭霁含着嘴里的糖拒绝了。

洗漱过后,谭霁躺在床上,嘴里还存留着一点淡淡的苦味,没有刚入口时那么刺激味觉,但还是叫人有些躁闷不适。

大概是心里也苦,这股苦味甚至浸入了梦,谭霁被一身热汗浸醒的时候已经记不起来做了什么梦,但心头那股难过的感觉一直没散去。

谭霁有些喘不过气,他伸着微微发抖的手在颈侧按了按,又因为使不上力滑倒落在被中。

他可能,又犯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