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光风霁月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光风霁月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林漱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1-07 23:39:48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北境兵力不足,内营暂且松一下,调支小队跟守边营,秦卓,你回内营,盯着点郡内方向,有什么事第一时间过来呈报。”

外营士兵正在前沿与敌奋战,谭鹤清同两副将于军帐中商量对策。

“属下明白。”秦卓抬手退出营帐。谭鹤清又看向另一人:“崔明昌。”

崔明昌应声:“属下在。”

谭鹤清微眯了下眼:“加大攻势,速战速决。”

“是。”

安排完诸事宜,谭鹤清缓了口气,但她不仅心神没松懈下来,反而有些不好的预感。

谭鹤清抬手捏了捏眉心,正当时,恰巧谭霁几人匆匆赶来,她当即一眼角跳:“何事?”

“阿姐,郡内出事了。”谭霁脸色肃然,“两日前郡内起乱,死了不少人。”

闻此,谭鹤清默了片刻,郑重道:“这话不能乱说,你哪来的消息?”

“我去打探的,”段延风开口道,“数人暴毙,死状惨烈,现下郡内闹得人心惶惶。”

宋腾忍不住气道:“这群蛮贼!何辜牵连百姓!”

“我倒觉得这不一定是加沙格会做的事。”谭霁忽然道,“听闻北境八族最看重自然天命,故意弑杀百姓在他们眼中是罪孽的行为……但我不了解加沙格,从他能建造出那支偷袭小队只能看出这人有些想法,至于到了什么程度,阿姐,你说呢?”

谭鹤清思索片刻,略略点了下头:“加沙格再如何聪颖卓绝,也改变不了他深刻骨肉中的部族传统,应是他身边有人在出谋划策。”

从目前的行为来看,还是个野心不小、敢下狠手的人。

“我得回趟郡内,”谭鹤清皱了下眉,“杜军只能守城,镇不了乱,府衙也不一定能指望上。”

但现下北境蛮军突袭得厉害,谭鹤清不仅带不走镇北军,连营地都出不了。

她得在前沿守着。

“阿姐,你若是信得过我,我替你回去。”谭霁开口提议,“有人在刻意引导,现在百姓还只是担心受怕,赶过去安抚还来得及,再晚就说不定了。”

谭鹤清听得头疼,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谭霁有那个能力,也是时候放他去历练了,但在谭鹤清心里,这还是那个纯善不谙世事的少年,她总是舍不得。

谭鹤清缓缓吐了口气:“我派兵护你回城,对着府衙的时候强硬点,别又叫他们拖拖拉拉给拖累了,拿着我的名号,你大可不必看他们的脸色。”

谭霁点头表示明白。

“我护送小谭公子回去,”段延风插了一句,“营内现下急需用兵,没必要费这个兵力。”

谭鹤清盯着段延风,她没法把自己弟弟的安危挂放在一个不熟悉的人身上,但他话说得在理,况且,若真遇上什么袭击,由影卫护佑谭霁确实比镇北军要更稳妥些。

谭鹤清郑重点了下头,算是嘱托:“麻烦了。”

段延风拱手回礼。

“我随同你们一起。”宋腾跟着说道,“百姓暴毙得无缘无故,必有疑案,回去我好歹能帮着查查。”

像是怕被拒绝似的,他一边看着谭霁一边说:“监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耗在军营说不过去。”

“大人说的是。”谭霁应声,看向谭鹤清,“阿姐,我们先行辞过。”

谭鹤清站起身:“走吧,我送送你们。最好诸事顺遂。”

————

三月初五,南都。

谭鹤洵下了轿子,小南提了个木匣跟在他身后,两人顺着宫道走着走着,迎面碰上一人。

“子洵?真巧,这就遇上你了。”来人笑笑,同他抬手行礼。

谭鹤洵回礼:“榭光兄。”

对面那位笑得面慈目善,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姓沈,单字一个漾,在翰林院时便与谭鹤洵交好,也是今日太子宴请的寥寥数人之一。

沈漾此人,相貌清灵和善,却是在堂上弹劾人弹劾得最狠的,比起尊师陈深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偏偏这人又是个人精,行事多少留三分余地,予人施善不少,再加上当今圣上是他亲舅舅,全朝上下,愣是没一个人敢得罪他。

他真正的私交不多,谭鹤洵算一个。

“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我就算了,殿下你也没去见?”沈漾意有所指道,“听说他可念了你一段时日呢。”

“整理旧案,腾不出空。”谭鹤洵言简意赅道,“倒是榭光兄,今日瞧着气色不错。”

“尚可,毕竟近来碍眼的人少了不少。”沈漾松松一笑,随口答道。

这话,也就能对着谭鹤洵说了。

“业精于勤,御史台也不能光盯着朝内。我这些日看完了年前的卷宗,尽见民生疾苦。”

“知道,在盯着呢,东洲那边事不少,就是五郡的事一茬接一茬不好下刀。”沈漾懒懒回道,“师父叫先别开口,等着瞧殿下的态度。”

陈深算是陛下身边最难撬动的铁板,但只要找对了角度,也是最容易连根带起的。

陈深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关心百姓,稳固社稷的明君。

几句话的功夫,几人就走到了内宫门口,小南递过木匣,就待离开。

谭鹤洵一边接过木匣,一边吩咐:“别等着了,过两个时辰再来。”

“两个时辰?”沈漾轻笑,“我瞧着够呛,殿下必定要留你用午膳,至少得过未时吧。”

谭鹤洵面不改色地重复了一遍,语气却略略加重:“两个时辰,我必定出宫。”

小南点点头,目送两人朝东宫行去。

“哟,这拿的什么呢,新婚礼?”沈漾见了那木匣,觉着眼熟,但一时没想起来,顺口打趣道,“省着吧,现在可送不出去,殿下能叫你在他成亲当日亲手交给他,信不信?”

“不是,”谭鹤洵没理会他后一句话,拣着回答,“东宫的东西,送回来。”

沈漾“唔”了声,没再说话。

怪不得瞧着眼熟,这原就是东宫的东西。

太子一连数日都送了“赔礼”来,谭鹤洵没明白他什么意思,拒收无用,索性趁着今日说个清楚。

两人入了东宫,侍从带着他们进了宫内一处小楼台,太子在那已恭候多时。

楼台半架在池塘上,偏过头就能看见塘中游着的鱼,这个时节荷花尚未开,一片澄澈的清塘看着有些无味,连游鱼都怠懒着不大动弹。

沈漾笑着脸走近,正待同自家温润循礼的太子表弟调笑两句活活气氛,话都到了口边,他一转眼看见段随雨身边坐着的人,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那人一身华服,略施粉黛,温婉的面貌也盖不住盛气凌人的气场,她见了沈漾,挑挑眉,冲太子笑道:“阿雨,你也没同我说沈家公子要来啊?”

段随雨脸上笑着,语气淡淡道:“阿姐也没问过。”

谭鹤洵带了沈漾一把,自己先行行礼:“太子殿下,公主殿下。”

沈漾这才撑着笑脸,咬牙切齿道:“公主殿下好。”

段知雪这才纡尊降贵地朝他点点头。

建元帝子嗣不旺,除了段随雨,底下还有两个不及八岁的儿子,而最得宠的、天家唯一的公主殿下玉祁公主段知雪,却并非建元帝亲出,是从已过逝的兄长那过继来的。

先帝年间,最贤明仁善的嫡长子为奸人所诬害,宫闱之乱时,谭知等人不得已扶持唯一软弱无异心的建元帝登基,为了护佑嫡长兄唯一的女儿,建元帝便将其过继到了自己膝下。

相比循规知礼的段随雨,建元帝更喜欢懂事乖巧又有点小性子的段知雪,她没有母妃教养,虽归在皇后名下,却算得是建元帝一手带大的。

段知雪素与谭鹤清交好,两人都是洒脱又桀骜不驯的性格,比起谭鹤清,段知雪更傲一点,她至今未成亲。

倒不是天家怎么拘着她,而是这位公主殿下眼比天高,打不过谭鹤清的人不配娶她。

建元帝宠着惯着她,也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嫁为人妇受欺辱,但碍于世俗观念,还是给她指了门婚,至于嫁不嫁,何时嫁,权看公主殿下心情如何。

很不凑巧,那位被指婚的倒霉蛋,就是沈家的小公子沈漾。

自打被指了这门婚,沈家人就被迫过上了心惊胆战的日子,一边生怕哪一日公主一时气急,沈漾的仕途就到了头,另一边又担心沈漾迟迟不娶妻。

沈小公子单着惯了,也乐得有这么个名头挡桃花,偏生玉祁公主不是个善茬,两人对上,就没哪次能心平气和收场。

“行了,今日只是私宴,不讲究什么,都坐吧。”段随雨笑着打圆场,“诸位看在我的面子上,至少今日就别计较了。”

“哪能呢,只是见着公主有些意外罢了。”沈漾皮笑肉不笑回道。

段知雪也哼着回了个笑音,算是各退一步。

只有谭鹤洵淡定坐下,问道:“今日只有我们几人吗?”

“稍等片刻,还有奉舟未到。”

闻此,沈漾挑了下眉:“吏部的那位关奉舟?”

段随雨轻笑。

“能请动他,太子殿下费了不少力吧?”沈漾漫不经心说着,“同朝这么些年,除了上奏的时候,我愣是没听到过他开口。就没见过这么木的人。”

“天性使然,人也不是木,聪颖得很。”段随雨淡淡评价了一句。

不多时,被他们讨论着的关荣就来了。

怪不得旁人怨他木,关荣性冷寡言,相貌也端正得一丝不苟,不开口时看着就像个老实人。

他一一同在场几人行礼,随即坐在了谭鹤洵右侧,正正好将谭鹤洵与沈漾隔开了。

“榭光,我先道一句,今日就是私下聚着闲谈,你别明日就上奏一书‘太子结党营私’。”

沈漾扬扬头:“哪能呐,太子殿下就这么信不过我?可真令人伤心。”

段随雨还没开口,一旁的谭鹤洵就自然接过:“这不好说,你疯起来连自己都能弹劾。”

“哟,这事我听过,”段知雪逮着机会就要损他,“他刚入仕那年做的傻事吧?自己提了个所谓要多好有多好的案令,连着疯了一个月,父皇才勉强答应实行,结果用起来才发现太不实际,又哭着喊着叫父皇给撤了回去。”

沈漾眼角一跳。

谁哭着喊着了!

段知雪忍不住笑,好奇地看着沈漾:“长得人模狗样,没成想是个傻的。”

沈漾一边有些牙痒痒,一边不得不维持微笑回道:“殿下谬赞,您瞧着倒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温婉可人,我也没成想您是个蛮的。”

“沈御史,劝你少说点话,多积点口德。”段知雪回笑,“本宫怕回头一时没忍住,你这小命就没了。”

段知雪威胁沈漾的唯二方法,要么嫁,要么打。

她跟谭鹤清是一个武学师傅,打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沈漾还算绰绰有余。

“不是说了今日不吵吗。”段随雨忙截过话题,“子洵,前些日忙着了?”

谭鹤洵点头,有意无意道:“尚书不在,他的事交由我在办。”

段随雨不接他的话茬,笑道:“那倒是巧了,你可得帮我瞧瞧刑部有哪些好用的人才,宋大人归都就该调职,你大概也会跟着升上去。”

“再说吧。”

段随雨转而去看关荣:“听闻侍郎手上还带着一些学生,多是寒门出身?”

关荣“嗯”了声:“都是好孩子,就是苦了点。”

“苦也有苦的好,至少他们办事真心为民。”

“诶诶,太子殿下,私宴不准谈公事,我可在这盯着呢”沈漾插嘴道。

“不谈公事,民生总算不得公事吧?”

“东洲前些年收成一直不好,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家,”段随雨叹了口气,“年初说是沌江又发洪灾了。”

“殿下您宅心仁厚,倒是想想办法啊。”沈漾又道。

段随雨笑着看他:“不谈公事?”

沈漾只笑:“谈谈没什么,是不是公事得看您。”

段随雨明白他的意思,也不顾忌了,直言自己的想法:“东洲五郡的毒瘤长在根系上,急功求成一刀乱斩只会伤及根本,想要彻底根治,也只能捉准了对症下药。”

谭鹤洵对言:“五郡现今如此之乱,不光是天灾,更是**,州郡官吏都烂得彻底。”

段随雨点头:“所以我想派一能臣前去清除沉疴。”

“殿下想的简单,道理也不光是您一人清楚,”沈漾评道,“您也知道,不是没有派人去过东洲,只是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分派过去的能臣官吏,哪个不是雄心壮志,最后却被迫同流合污了呢?”

“起不了作用,那是没找对方法。”段随雨回答,“东洲沉疴难除,是因为五郡互相牵制,如果有办法能在下刀的时候维持住这种牵制呢?”

谭鹤洵明白了他的想法,接道:“派个黜陟使。”

段随雨笑了笑。

随即沈漾也反应了过来:“这人选可不好挑,东洲的老狐狸一个比一个奸诈,殿下得找个会说话又有手段的。”

“是吗,我面前不就有一个?”段随雨看着他,沈漾被他笑得毛骨悚然:“殿下,您可别开玩笑,这职我可当不起。”

段知雪又来了劲,拱火道:“这不挺好吗,沈公子也该去外面走一趟见见世面了,省的整日没个正形的。”

一直没开口的关荣这会终于说了句:“会说话又有手段,这是你自己说的。”

沈漾:“……”

难得见他怂样,段随雨忍不住笑出了声:“行了,不逗你,你可是御史中丞,委派出去,那算得降职,父皇还没老到这都拎不清。”

谭鹤洵手中摆弄着茶碗:“殿下这是有人选了?”

段随雨:“嗯。”

这下沈漾又活了,他好奇道:“什么样的人能得太子殿下的青眼?我可是翻了全朝都难找到这样的人才。”

段随雨没说话,但沈漾还是从他眼中解读出了几分深意,于是笑笑把话题过过去:“殿下自己有想法就好。”

他本以为段随雨会遣谭鹤洵前去,但是这会又不大确定了。

几人随后闲谈了几句,沈漾与段知雪终究还是一言不合炸了起来,闹闹哄哄最后愤然离场,关荣见聊得差不多,也辞退了。

唯剩一个谭鹤洵。

谭鹤洵才站起身,一抬头,就对上对面笑吟吟的段随雨。

“子洵,”段随雨喊住他,“东宫前些日新来了个厨子,手艺一流,不比醉春楼的手艺差,今日留下来跟着尝尝鲜吧。”

谭鹤洵没应,转而道:“殿下有话要说?”

“怎么这么疏离了,以前都是直接以字互称的。”段随雨笑笑,“这也没别人了,不讲那么多规矩。”

“殿下,君臣有别。”谭鹤洵只道。

段随雨见他没应下,也不急,跟着往下聊:“方才诸多不便,现在咱俩敞开了说。”

谭鹤洵一下就反应过来这个“不便”指的是关荣:“但殿下在拉拢他。”

末了,补了一句:“确实是个人才。”

关荣与其他人的差别在于,他能锻造人才。他除却是吏部司勋郎中外,还养着一批寒门学子,供他们科考入仕,况且关荣貌相正气凛然,也懂得世故人情,朝中几乎没有人能对其产生厌恶之感。

拉拢过关荣,就等于拉拢了未来半个朝野。

“他的用处还在后头呢,先得把眼前的事做好。”段随雨笑笑,“不好奇我心里的人选吗?”

话题接回去,谭鹤洵微摇头:“殿下自己心里有数便好。”

“我一开始最理想的人选应该是你。”这一句“应该”咬字有些重,谭鹤洵莫名听出了一点脾气,随即段随雨接着说,“但我一直担心你太过正气看不得那些景象。所幸,现在我找到更适合的人了。”

谭鹤洵偏头看他:“沈漾说得有理,朝中找不到那样的人。”

“不在朝中,”段随雨话音一顿,瞧了眼谭鹤洵,还是选择说出口,“在北边。”

谭鹤洵忍不住捏紧拳头。

“谭霁?”他略感震惊,语气有些冲,“你在我弟弟身边安插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