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439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十九)

文明破晓 第439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十九)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3-25 23:47: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到了4月10日,欧洲记者们都很满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对美国掀起的排华行动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报道。美国白人暴徒们对美籍华人的袭击,美国警察对这些暴行的一贯无视,都被拍摄下来,配合上对华人进行的采访,实锤了美国这个种族主义国家的暴行。

尤其是英国记者,当报社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已经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而且英国记者甚至不用编造什么,只要将事实报道出来,就可以把美国这个比英国更邪恶的种族主义国家的本来面目公之于众。分散一部分英国现在受到的压力。

英国记者很清楚,种族屠杀是列强们都有的罪行。只要让各国民众知道自己国家的屁股也不干净,其他国家就会老实很多。

然而到了4月11日,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fbi突然就开始出现在各个atown附近,并且实际上接管了当地的治安。fbi成立于1908年,由于是一个联邦机构,虽然在执法过程中会遇到州权的对抗。但是从法律层面上,fbi的确有着合法的权限。

有了fbi的介入,继续攻击华人的美国白人暴徒纷纷被抓,atown附近的治安立竿见影的好了起来。之后几天,fbi在当地警察不情不愿的配合下,开始对之前打砸烧过atown的白人暴徒进行抓捕,一些听到风声后就逃跑的白人暴徒遭到通缉。

欧洲记者很清楚美国的联邦制度,他们觉得fbi的介入会引发联邦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冲突。只要fbi一走,美国白人暴徒对于华人的攻击会变本加厉。所以欧洲记者饶有兴趣的等待着fbi走人的那天。

然而局面并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排华法案对中国人进行了极为苛刻的限制,导致了在美华人不仅数量稀少,还聚居在美国少数大城市。这些城市所属州的州参议院与总统柯立芝进行了会面后,立刻返回本州中有atown的城市,与那些城市的市长进行了会面。

美国市警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终于开始装模作样的打击起迫害华人的美国白人暴徒。又过了几天,州警抵达了有atown的城市,市警不怕fbi,但是对于州警还是得给面子。很快,当地报纸上开始刊登通缉名单。百余年来,美国官方第一次针对排华暴行进行了打击。这不仅让美籍华人感到了惊愕,美国社会更感到了讶异。

欧洲记者们亲眼看到这样的变化,虽然也进行了采访,却非常有默契的完全不予报道。而且因为海上允许的延迟关系,美国白人暴徒迫害在美中国人的新闻依旧连续出现,照片也随之刊登出来。

不仅是这些,美国对黑人的屠杀,尤其是1920年后的数次大屠杀纷纷也是欧洲报纸的报道内容。一时间,美国这个国家以及美国人在欧洲人心中的形象再次跌落回了南北战争之前的模样。

此时,在中国的费加罗报记者,以及法国、德国、匈牙利等国的左翼记者们都收到了一封邀请函,邀请他们的是中国‘国民日报’上海站的主编白展堂。大家平日里也多有见面,众人就接受了邀请。

白展堂也没有瞎客套,在报社的会议室内情众人坐下后,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道诸位对现代的隐形棉花奴隶制有多少了解?”

记者们都是人精,听到这话就明白中国要抨击美国。虽然欧洲记者们也在抨击美国,但是列强国家的记者都觉得自己颇有牌面,并不肯被中国媒体利用。

只有匈牙利报社的记者很感兴趣的问道:“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不是废除了奴隶制么?”

听到这个问题,列强国家的记者们看向白展堂的目光以及神色中都浮现了一丝嘲讽。

白展堂很认真的点点头,对匈牙利记者答道:“是的。美国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但是摘棉花依旧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所以美国白人农场主们非常喜欢从非洲领养黑人儿童。”

听到这话,列强记者们的神色都变了。记者们对于美国评价的确非常低,不过他们总是觉得美国既然废除了奴隶制,总是不至于那么**裸。但白展堂所说的这件事,却是明示了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即便不再搞奴隶制,却搞起了‘家庭奴隶’。白人收养黑人小孩,还能说是因为个人的慈悲心。

白人农场主领养黑人小孩,如果记者们非得说那是出于慈悲心,可就太不严肃了。

匈牙利报社的记者很快明白过来,他讶异的问道:“不知这个数字有多大?”

白展堂原本根本不知道美国还有这样的事情,更没有去过美国调查。但是,这是上头安排给他的任务,还给了白展堂一些数据。所以白展堂努力用仿佛调查过的神色,严肃的说道:“就已经知道的情况,每年在2-4万之间。至于具体数字,我们也不清楚。而且诸位很清楚,因为排华法案,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处处受限,想展开调查非常难。”

听到这话,左翼记者们当即表示,“如果能够提供给我们具体的方向,我们愿意进行调查!”

白展堂原本以为这帮记者们会推三阻四,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有了兴趣,于是白展堂拿出了几份文件,却没有立刻给这些左翼记者,而是问道:“进行这样的调查,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

左翼记者们却没有回答这个明显是要他们表态的问题,只是看向那些文件。白展堂本就没想要记者们做出什么保证,只是勾一勾他们的胃口。见记者们真的来了兴趣,就拿起文件,给那些有兴趣的记者一人一份。

费加罗报记者眼看自己竟然没能拿到资料,心中百感交集。法国并不害怕美国,只是法国政府不久前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声明,两国同样成为‘不以战争去解决对外问题的合作国家’,就是说,美国与法国达成了合作关系。现在去拆台,费加罗报会受到一些压力。

但是眼看着其他记者们起身告辞,费加罗报记者只能一起离开。心中已经决定要向费加罗报总编报告此事,看看费加罗报有没有跟进的意愿。

随着时间进入4月中旬,天津已经开始进入春季。张锡銮坐在玻璃花房里,只觉得暖暖的。在两年前,张锡銮就认为自己会死在北平。没想到只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差,影响了身体。这两年他在天津修养,身体虽然没变化,却也没变差。

张锡銮依旧没让家人把放在库房里的棺材移走,出于冲煞这种传统的神秘主义看法,张锡銮的家人只是把那间库房给封了起来,没敢再提移走棺材的事情。老头子现在是张家的保护者,张家人不希望有影响到老头子身体的丝毫变化。张锡銮老爷子多活一天,张家的地位就多稳固一天。

就在老头子正享受着玻璃花房中的温暖,张夫人进来说道:“老爷,段议长与徐馆长来了。”

“请他们进来。”张锡銮平静的答道。

随着脚步声,段祺瑞与徐世昌两人进了玻璃花房。见张锡銮准备起身,段祺瑞连忙拦住,“张老哥,你坐着就好。”

徐世昌则拉了花房里的两张椅子到张锡銮面前,与段祺瑞两人坐到了张锡銮面前。

张锡銮打量了一下段祺瑞与徐世昌,便笑道:“两位老弟,看你们的神色,可有什么喜事?”

段祺瑞叹息一声,“唉,想来张老哥早就听过当今办起亚洲国际法庭之事。不瞒老哥,我之前以为当今毕竟年轻,不免有些异想天开。现在看,原来是我目光短浅。”

说到这里,段祺瑞见张锡銮神色毫无变化,赶紧补充道:“老哥,我此来,并非抱怨。而是见到如今我中华之气象,竟然有种身处梦中之感。忍不住与徐兄前来拜访老哥。还想听听老哥怎么看。”

张锡銮能理解段祺瑞的感受,因为张锡銮也觉得世界变化的令他不知所措。只是张锡銮早就不想再介入任何事情,就在家安心养老。所以搞不明白段祺瑞前来的目的。

徐世昌看到张锡銮的神色,哪里不清楚老头子的想法,当即说道:“张兄,论识人之明,你乃是我北洋第一人。现在北洋兄弟们都想听听张兄对将来之事怎么看?”

张锡銮思考片刻,才开口说道:“段老弟,徐老弟,我现在回想何老弟入关之时,明明知道那不过是两年前的事。可总觉得恍若隔世,仿佛过去了十几年。是不是我老了,糊涂了?”

段祺瑞叹道:“张老哥,你说这恍若隔世,正是兄弟我的感受。自袁公过世后,兄弟我在京城数年,每日里都觉得遭受外国逼迫,竟不得一日安寝。当今武功之盛,打的英国龟缩缅甸一隅,扬国威于海外。文治之昌,令各国学者云集中国,审判英国。我段某素来不恭维人,不过当今果然是文治武功,我段某服了。”

徐世昌也颇为感慨,“张兄,见过当今的才干,方知何为史书中所言之雄主。我此次来,也是想向张兄道贺。”

张锡銮听到这里,知道得说点啥,便答道:“我看报纸上说,赵天麟那小娃娃刚回天津。这小娃娃此次功劳极大,若是两位老弟不嫌麻烦,代我请赵天麟来我家吃顿便饭吧。”

段祺瑞与徐世昌对视一眼,当即起身,“那就请张老哥稍候,我两人现在就去。”

“何必费事,给赵天麟这小娃娃打个电话。”张锡銮笑道。

赵天麟现在是副总理,本就位高权重。不过段祺瑞是国会议长,属于代表国民,其实理论地位在赵天麟之上。但是以赵天麟此时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大人物,而且今年正好40周岁。敢把赵天麟叫娃娃而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合适的人,放眼全球大概也只有张锡銮了。

所以段祺瑞与徐世昌当即答道:“不比,我两人亲自去见赵副总理。”

说完,两人联袂而去。张锡銮吩咐家人,准备定桌酒席。自己则舒舒服服的伸了个懒腰,人生能如此,真的是夫复何求。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