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60章 友邦惊诧论(三)

文明破晓 第660章 友邦惊诧论(三)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9-27 03:29: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西南战区司令于岑中将从昆明出发直飞京城。在中英战争期间,于岑乘坐飞机从京城前往西南,飞机航程500多公里,一路上起起降降。花了一天时间抵达目的地,现在不过是3个小时就抵达目的地。一路上听着音乐,还没觉得烦躁就降落了,这让于岑非常喜欢。

在接待处办理了入住,刚进了房间,还没关门,就听到门口有人喜道:“这不是于兄弟么?”

转头看去,于岑见到了一个算是熟人的家伙,此人一身军服,佩戴着中将阶级章,因为没带军帽,光头在灯光下反射着一团锃亮。竟然是吴佩孚。

于岑最初负责管理中英战争时期的战俘营,之后回到司令部。接替于岑的正是被称为北洋悍将的吴佩孚,之后偶尔听到说吴佩孚好像去了总后勤部,没想到此时竟然又遇到了。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见吴佩孚很想聊聊,于岑便请吴佩孚进来。两人聊起了现在的职务,吴佩孚正出任总后勤部的统计处处长。听于岑说自己出任西南战区司令,吴佩孚很是感慨,“兄弟,和日本人打,和八国联军那些驻军打,和英国人打。每次都打赢了!你这辈子过的真值了。”

说完,吴佩孚叹口气,“我这辈子就没和外国人打过一仗,就是干些蝇营狗苟的破事。现在虽然投了明主,却眼看就要转入预备役。唉……这辈子真的不值!”

于岑劝道:“子玉兄何正值壮年,何必如此气馁。”

吴佩孚苦笑道:“按照最新的《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这个级别的,63岁退役。我今年已经59岁了,虽然当着处长,其实也没几年好干。”

于岑嘴上安慰吴佩孚,心里面对吴佩孚这种老式思维并不看得上。在老派思维中,当官的最好能死在任上。虽然文人们总是说告老还乡是如何的舒服,其实都是嘴上说说而已。

何锐政府可不是旧文人政府,而是一个理工男的工业化政府。在退休制度上对于年龄卡的很紧。就如吴佩孚方才所说的《军官服役条例》,里面就规定了军官的任职年龄。

作战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

担任排级职务的,三十岁;

担任连级职务的,三十五岁;

担任营级职务的,四十岁;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读小说

聊了一阵,正好到了晚饭的点。吴佩孚想请于岑喝两杯,于岑礼貌的婉拒了。吴佩孚也没有在意,很洒脱的起身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一众人居住的军区招待所就热闹起来。大家都是军人,作息相当规律。起床号一响,哪怕是现在没有操可跑的军人们也都起来了。于岑换好了鞋,到招待所的空场地上走走。在走廊里碰上了好几位有同样打算的中将们。

大家即便不熟悉,也至少都一起参加过会议。互相打了招呼,到了空地上就开始慢跑。而不远处的操场上,军人们晨操的喊声传来,让于岑感觉非常舒服。于岑最初当兵,是出于激情。现在于岑把军人当作自己的职业,只要身处军队的环境里,就让于岑感觉很舒服。

来开会,自然不用有人值夜班。7点半前,大家都吃完了饭。好些房间都开着门,里面的人快速整理。7点45分,等车的地方已经有人到了。7点55分,大客车前来接人的时候,全体与会者都到了。

8点25分,会议室内已经座无虚席,只有中间的三个位置空着。于岑很是激动,此次前来的都是中将,不少都是大军区的司令,政委。想来很多人都是突然接到开会命令,立刻赶来。那么三个空位,其中至少有一个应该是何锐。想到要参加何锐主持的会议,于岑就非常期待。

8点28分,门一开,何锐与郑四郎走了进来。本来还有人在低声交谈,此时交谈声戛然而止,中将们全体起立。

何锐看到一群熟悉的家伙们都到了,心中也很是欢喜。现在想让这些人凑到一起,也就是每年的两次例会,其他时间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这次临时发起的会议,希望这帮家伙们能够人人过关吧。

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站定,何锐命道:“全体都有,坐下。”

中将们刷的坐好,何锐立刻说道:“最近在思想领域方面,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激烈。不久前的反对仇恨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次会议就是想就此事进行讨论……”

于岑静静地听着,他对于居然会因此此事开会感到讶异。何锐讲述完了主题,就轮到郑四郎介绍情况。于岑看着郑四郎完全按照稿子来念,就对老上级有点同情。军中上层都知道军中五虎上将里面,郑四郎是个很激烈的民族主义者。所以郑四郎来念反对仇恨教育的报告,怎么都觉得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过不反驳并不等于完全认同。因为于岑觉得中国对这两个地区未免太好了。

此时何锐又讲述起来,“同志们,欧美在殖民地上横征暴敛,完全不顾殖民地人民的死活。更不用说顾及殖民地人民的发展。看着很威风,看着很爽快,实际上这是很没效率的方式。剥削掠夺到如此地步,殖民地上存在的经济运营方式必然是非常低端的。低端的运营方式注定不可能有什么高收益。也就是说,越掠夺,殖民地越穷。殖民地越穷,就越没有收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经济问题,也是殖民主义必然崩塌的根本原因。”

吴佩孚听何锐这么说,当即问道:“主席,殖民主义者们抢了这么多东西,他们怎么可能崩溃呢?他们只会越来越富有。”

何锐神色平淡,“富有么?欧洲即便加上苏联,现在的人口也不到5亿。那么大一片土地,还搞了殖民主义。为什么人口这么少?我讲一个数字,我们中国从1925年到现在,8年,人口已经增加了近两亿。如果欧洲真的很富有,人口怎么都要比现在多一倍吧。大家准备怎么解释这个局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