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687章 国家的选择往往因为不得以 四

文明破晓 第687章 国家的选择往往因为不得以 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0-08 22:03: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1937年8月16日,李润石的工作终于有了结果。虽然他负责的是反腐,但是通过这次的工作,李润石也有了对未来工作的看法,暂时称为反对资产阶级法权。

8月20日,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总理吴有平带着副总理李润石给何锐作报告。到了何锐这里,看到徐乘风与程若凡两位上将都在。既然他们已经坐在何锐旁边,吴有平就没有打算“避嫌”。这两位都是文明党的中央委员,本就有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内部版本的资格。而且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要登报,全国人民也都能看到。至于全国人民当中有多少能看懂,这个就只能看个人在这个领域的水平。

报告内容没有奇思妙想,都是现实问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整顿市场秩序,反腐。为了提升经济水平,强化对成年人的4年制教育,培养出更多能够加入工业生产的劳动力。

作为中央书记处的1名书记,李润石是这次经济会议的书记。书记的工作是写出此次会议的总结报告,只有身处权力中心的人才知道这个听起来像是“书记员”的工作到底有多重要。李润石的报告只要得到了会议委员会的通过,各个部门就得按照这个报告的纲领与规定去做。即便是吴有平来做本次会议的书记,都未必能轻松搞定。对李润石来说更是1次挑战。

给何锐作报告,是因为何锐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人,要对报告里面的内容是否与国家战略起了冲突。如果有冲突,原因在哪里?是否能够在1定时间内被接受?

李润石在作报告的时候,稍稍观察了1下旁听的徐乘风与程若凡。就见徐乘风镇定自若,不过好像不是很在意。倒是程若凡听得认真,不时会微微眉头,有时候的眉头则舒展开来。这写反应与传闻中比较接近,程若凡虽然不会破坏制度,也不会干涉政府的工作。但是程若凡作为1个**派,对世界革命颇为热情,他会以学生的身份向何锐请教这些政治经济问题。据说何锐将程若凡视为学生,长期以来,之1在这些对军人来说并不重要的领域进行教导。

等做完报告,1直静静听着报告的何锐才说道:“给小企业的培训中最好添加1些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破产经验的内容,帮他们增加1些深度。”

李润石答道:“会议上讨论过此事。大部分同志认为,这可能会向小企业释放出1种不好的信号,容易产生误解。给那些选出来的优质企业提供这种教育培训就足够了。”

李润石当过老师,他觉得既然培训,就没必要分层。尤其是这些本就是基本规律的内容,让所有企业都学1学没啥坏处。虽然李润石自己这么想,但是大多数同志不同意,李润石此时向何锐做解释的时候,完全不提及他自己的看法。

何锐再次沉默了,李润石觉得何锐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经济部门的同志们不怕培训中增加这么点工作量,他们只是不想看到这些工作带来的麻烦。之前的工作中也有类似的培训,当培训中警告过的局面出现后,很多民间报纸上接2连3的刊登“鸣不平”的文章,都是指责政府讲了,却没讲透。企业们遇到问题而破产后才知道政府说了啥。

不入流的报纸更是搞煽动情绪,硬是把问题向激化矛盾的方向引。按照那些垃圾报告的说法,政府如同能掐会算1样,故意误导企业,在企业面对破产时候袖手旁观,站在江边看船翻。为了能够煽动情绪,胆子小的报纸暗示官商勾结,胆子大的报纸就点名说某些企业官商勾结。

李润石对此非常不满意,不过也因为如此,他发现发动奸商斗奸商貌似是个解决短期问题的好办法。在面对破产的时候,很多绝望的商人们就完全不顾所谓的规矩,想把1些他们看不惯的企业也拉下水。虽然这些消息中不少是捕风捉影,但是的确有问题的消息比例还真的比普遍调查要大不少。只要负责这方面调查的干部没有挟私报复,这也是个可以利用1下的途径。

正在想,就听何锐说道:“国内教育普及水平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对于经济的理解力已经到了能承受这些知识的程度。未来的竞争更残酷,我认为应该加上这些内容。”

吴有平听到这话,当即答道:“好。”

感受到何锐的强势地位,李润石有些羡慕。领导者决定的事情就能推行的下去,在普通人看来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领导者们做出决定的时候要非常谨慎,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决定很难真正落实。那些容易落实的工作不需要领导者亲自指示,更加基层的人早已经做了。凡是称职的领导者要亲自下令的事情,必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阻碍。有能力的领导都不会认为靠自己下命令就能解决问题。

就如1个笑话,怎么让猪上树。

方案1:给猪1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美好愿景,告诉他你就是灵活的猴子,可以上树,简称愿景或者画饼;

方案2:告诉他如果不努力的上去,就没有饭吃或者摆杀猪宴,简称考核或绩效;

方案3:给猪驾1个梯子,拉着猪上树,简称共赢或管理;

方案4:把树砍倒,顺理成章的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简称执行。

通常中央会选择第1种方案,省里面选择第2种,县市选择第3种,基层选择第4种。

李润石很清楚,只要各级领导水平不行,这个笑话就不是笑话,而是现实。

此时就听何锐说道:“政府工作报告先放这里,接下来说点轻松的事。”

听到“轻松”2字,李润石突然想起他最近看的1篇报道。受到政府管理水平不足问题困扰的可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球同此凉热。最近,申报写了个关于这则笑话全球传播的报告,非常有趣。

这则中国笑话不到半年内就在欧美报纸上传遍了,欧美报纸借着这侧笑话大骂本国政府祸国殃民后,大赞发明这个笑话的中国官员1定非常有智慧,能够总结出这样放诸4海皆准的现实。

各国报纸在有趣事情上的反应差不多,有些欧美报纸进1步借题发挥,提出了苏联的解决方案。凡是完不成苏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下达任务的苏联官员,轻则送去劳改营改造,重则直接当众枪毙。苏共中央还采取了“末位淘汰制”,凡是排考核最后1名的领导,会被苏联的契卡部门在其工作的工厂以及政府前的街道电线杆上吊死,悬尸示众。

以俄国在欧洲的刻板印象,不少欧洲读者信以为真呢,纷纷寄信给本国报纸,表示赞赏。英国报纸在刊登了1些读者来信后宣称,经过简单的审判就将人挂路灯的手段,无疑是从法国这个欧洲革命老区传到苏联去,并且在苏联发扬光大。希望法国能对此做出解释。

秉持着法国人1贯的热情与幽默,法国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宣称,现在的法国已经完全普及了断头台,看断头台斩首已经成了法国的1种全民娱乐,缺乏应有的震慑力。所以法国有必要将这百年前的光荣传统从苏联引进回来,用以震慑法国贪官以及不合格的政客。

比较民粹化的法国报纸甚至开发出新段子,“如果以贪污腐化的罪名,将现在法国全体官员与政客们全部吊死,的确会出现1些被冤枉的。但是隔1个吊死1个,必然有漏网的。”

如此民粹幽默的回应在美国得到了极大认同,以至于有1家美国报引用了这个说法,“美国政客们每天的24小时中,时搂着情妇睡觉,时吃喝玩乐,剩余的时中最少有7个半小时考虑如何贪污公帑,与邪恶资本家勾结,商议如何压榨劳动者。剩下的半个小时,这些政客们会去议会将他们的邪恶提案通过投票付诸通过。所以有必要在美国先把隔1个吊死1个的计划搞1搞。只有这样,才能震慑那帮贪婪的政客与资本家,让他们知道人民的愤怒已经到了要爆发的时候!”

第2天,这家美国报纸就因为1些原因遭到查封,fbi则冲进报社负责人家里,把他们带走了……

有些比较聪明的报社则开发出了其他笑话,“某人在广场上大喊,xx议员是贪污犯。此人比随即赶到的警察抓走,很快被判处13年监禁。此人不服,大声质问法官,即便是侮辱罪,最长也只判1年,为什么我被判了13年?

法官轻蔑的着此人1眼后答道:侮辱罪的确只判1年,但是泄露国家机密罪要判12年。”

参与国家管理是件非常烦心的沉重工作,李润石工作之余会看看笑话来缓解情绪。此时突然想起这么个笑点十足的报道,不禁莞尔。

见李润石微笑,何锐语气轻松的问道:“李总理,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了撤出国际纵队在内的外国干涉力量的建议,并且呼吁西班牙和平。你看了么?”

李润石轻松的答道:“看了。”

“感觉怎么样?”何锐继续问。

面对其他3人的目光,李润石依旧轻松的答道:“美国政府想制造出对法国不利的地缘政治局面,赫尔的发言就是达成这样的目的。”

徐乘风有些意外,“美国这么早就下定决心准备战争了?”

程若凡笑道:“帝国主义向来如此。”说完,程若凡看了何锐1眼,就看到何锐又露出了要说教的神色。程若凡索性主动问道:“主席怎么看?”

何锐果然给了指导,“若凡,要更有穿透力1些。去年的奥运会,我们的男足什么成绩?”

程若凡没关注男足,愣住了。吴有平为了节省时间,主动答道:“1场未胜,小组赛被淘汰了。”因为吴有平知道何锐想批评什么,加上又是和程若凡2十多年的交情,他补充道:“第1场输给了英国后,英国报纸大赞中国男足有着技术和旺盛的进攻精神。却不提中国队以0:4输给了英国队。德国体育部部长在比赛结束后与中国足球队握手,并且赠送了礼物。”

听了具体内容,程若凡答道:“德国是在向中国示好,这证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何锐也不回答这话,又问道:“奥运会足球冠军是哪个国家?”

“意大利,其足球水平极高,不愧是世界冠军。”吴有平对足球挺有兴趣,知道程若凡肯定答不上来,就替程若凡答了。

何锐问程若凡,“你相信在某种条件下,意大利国王以及首相墨索里尼,会公开宣布,他们非常喜欢中国足球,只要有时间就会想办法搜集中国足球的消息。”

程若凡尬笑两声,“他们也许会这么昧着良心说吧。”

“要有穿透力,若凡。如果意大利能确定,只要这么说,我们中国就会连续10年单方面从意大利购买1亿英镑的商品。我向你保证,意大利国王与墨索里尼1定会用最诚恳的态度说出那样的话。而且在这十年里面,意大利国王与墨索里尼会如数家珍般说出每1周中国足球联赛的比分。”

程若凡愣了愣,叹道:“我明白了,他们为的不是足球,而是那些钱。为了……那些钱,他们真的会非常诚恳的说出那样的话。”

“你这话没错,可穿透力不足。你可以说意大利国王和墨索里尼是为了钱,也可以说是为了他们的地位。但是,这些人这么做,是否可以认为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职务和责任?”

李润石看着程若凡皱眉,当即觉得何锐的评价或许没错,程若凡的穿透力的确有些问题。可片刻后程若凡就正色答道:“的确,我把个人情绪带进去了,所以主管的认为这些人想做什么就做了什么。”

李润石对程若凡的评价登时高了1个档次,程若凡不糊涂。

“我要求你有更大穿透力,是因为穿透了这些情绪的层面,才能看到更深刻的内容,对我们的对手有着更接近事实的了解。罗斯福的决定证明了他正在竭尽全力为美国服务。身为美国总统又能如何?罗斯福1个人发动不了战争。但罗斯福并没有因为现在无力发动战争就停止为美国谋划未来,他正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可以不喜欢罗斯福,可以讨厌罗斯福,可以敌视罗斯福的政策。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人有能力,以及非常努力的为美国的利益而奋斗,并且对这样的能力与奋斗给与尊重。”

程若凡听了这话,有点失落,“这的确是我的问题,我也努力克服了,但是总差了1些。”

李润石对程若凡的评价又高了1个档次。程若凡方才的看法在战术层面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战略层面缺乏穿透力。能够坦率的承认此事,证明程若凡的心胸没问题。只要有何锐这样的领导者在前面带路,程若凡就能很快进入状态,这已经是很出色的人才。李润石还发现,程若凡面对批评不惊不怒,证明他颇有反省的能力,不给自己的不足找理由。何锐、吴有平、徐乘风对程若凡的高度信赖关系,也应该是因为程若凡拥有这样的优秀品质。

何锐没有揪着此事不放,而是继续说道:“如果美国获胜,他们的经营层想构建的世界秩序定然不是英法这种殖民主义秩序,会好很多。但是,美国所想发动的战争必然摆脱不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而且我们中国所期待构建的世界秩序到底是不是1个帝国主义秩序,这也很难讲。就如罗斯福靠自己发动不了战争,我们也发动不了。”

李润石认真的听着,心中也分析着。何锐坦率的承认自己发动不了战争,这是很理性的判断,李润石对此非常欣赏。却见何锐转过头问道:“李总理,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构架,你完成了多少。”

这话让李润石呆住了,他怀疑何锐是不是监视他。李润石是个不打无准备之战的人,他没提出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构架,只是因为他没准备完,而不是不敢提出。正踌躇间,吴有平打了个圆场,“李总理,你不反对资产阶级法权么?”

李润石登时释然了。以中国的现状,他不太能确定何锐是否只是1个非常高明的资产阶级。此时李润石觉得找到了真正的同志,尽快熬过“新民主主义阶段”和支持资产阶级法权在表现上看着差不多,其实是天壤之别。

既然面对的都是同志,李润石答道:“还没准备完。学得越多,知道的越少。已经准备好的构架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听李润石做出了表态,何锐继续说道:“我们搞的也是国家通过投资拉动经济,自然不可能超越经济规律。我们分析美国,美国肯定也在分析我们。以我对美国的判断,他们应该能够判断出我们到39年就会面对很糟糕的经济局面。想解决经济困局,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扩大市场。以中国人民现阶段的认识水平,人民能想出的解决方式,应该就是所谓好帝国主义那套。不管是好帝国主义还是坏帝国主义,还是跳不出帝国主义那套。

以帝国主义那套价值体系,他们很清楚,以我们中国现在的实力,成事可能不足,但败事1定有余。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拉我们加入他们的阵营。帝国主义国家眼中的美国也1样。中国有可能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巨大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参与战争的意愿会比较高。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国内反对资产阶级法权。”

李润石已经完成了反资产阶级法权的内容,没完成的是反了资产阶级法权后,到底该推出什么来。就如李润石方才所说,越是见识到了经济的复杂性,越是理解了“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困惑就越多。

听何锐这么讲,李润石索性问道:“用什么替代?”

何如早就有了决定,立刻答道:“现阶段先用社会主义资产估值来替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随之产生了资产阶级估值体系。有了资产阶级的估值体系,这就是我认为的资产阶级法权。可以把资产阶级法权看成1个坐标系,有了这个坐标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就可以进行精确的定位以及操作。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1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的确在很多领域采取了这个估值体系。”

大家都没吭声,会议室内沉默下来,直到嚓嚓几声打火机打火的声音才打破了沉默。李润石抽了1口,觉得心情非常轻松。曾经让他不得不猜测的很多事情此时终于完全清楚了。中国从1925年后的很多政策给李润石似是而非的感觉,说这些政策先进吧,的确先进。但是总感觉干到底的话就背叛了社会主义理念。所以何锐那些看似非常精巧的操纵让李润石不得不怀疑何锐是1个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高明领袖。

现在李润石就不担心了。何锐拼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遏制资产阶级掌权,阻止资产阶级成为中国拥有优势的阶级。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中没出什么人才,现在中国资产阶级的水平连资产阶级法权都理解不了,完全不成器。李润石担心的是中国再次落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手中,让所有的革命成果毁于1旦。如果真的能建成社会主义估值体系,有了全新的坐标系后,人民就能更清晰的搞明白他们的敌人到底是谁。

面对利益的时候,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掌握了先进的知识、能力、生产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就不可能统治人民。哪怕短时间的被骗,人民的怒火也会很快让那些反动派们化为齑粉。

只有人民有了力量,党和政府才不会真正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去。毕竟,组成党和政府的那些人哪怕自以为自己了不起,他们本质上也是人民。面对利益的时候,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何锐则打破了沉默,“如果我们发动帝国主义战争,很容易就能得到相当多的支持。即便很多人会质疑,牺牲了几百万的年轻人,只是肥了资产阶级,这不对。同志们都能理解这样的局面。

但是,发动社会主义解放战争,受到的质疑会更多。人民会认为,死了几百万年轻的中国人,只是为毫无关系的外国奉献。我们图什么?即便认为中国人民都能理解其内在的经济原理,我觉得反对社会主义解放战争的人只怕比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人都多。

从人类当下身体的反应来说,大家会觉得亏了。”

李润石心中十分赞成这样的看法,更是期待何锐赶紧说出内在逻辑。却没想到何锐给大家散了烟,又让秘书泡茶。何锐自己像在放松,也像是在准备接下来说什么。李润石则赶紧整理起自己的思路。

以前何锐不谈社会主义解放战争的细节,是为了保密。太早暴露了战略意图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党内的同志们水平有限,所托非人只会导致失败。李润石期待自己能够在这场社会主义战争中承担起重任,所以他仔细的梳理着到现在为止能够确定的思路。

美国底子厚,罗斯福只要继续执行政府赤字经济,肯定能撑到41年。中国底子不厚,但是发展空间大,再加上有何锐这样的绝对强势领袖,撑到41年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何锐这些年的决定,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经济,都充满了主动进攻性。李润石自己也坚持主动进攻而不要被动挨打,所以对中国最好的政策绝不是拖下去,以拖待变,而是积极准备,只要准备完成就要发动进攻。那么中国的战争目的,战争手段,以及对未来的世界设计,就必须超过帝国主义那套。如果中国在战略层面无法超过帝国主义的高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好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梳理完自己的思路,李润石又反思了1下自己的立场。到现在这1刻,李润石依旧认为帝国主义没有前途。

带着这样的立场和心情,李润石端起茶杯喝了1口,准备等着何锐回来讲述未来社会主义战争的政策与执行思路。但是何锐却没有回到座位上来,这让李润石突然生出些不安。如果何锐只是1个高明的反帝国主义者,最终他只是消灭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让中国成为唯1的帝国主义霸主。面对这样的何锐,李润石会不会感到失望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