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文明破晓 > 第97章 进军东三省(六)

文明破晓 第97章 进军东三省(六)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7-02 00:32:0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卖报!卖报!《大公报》《申报》都有,一个铜板一份,一个铜板一份!”

一大早,天津街头的报童们清脆的童音就开始在街头响起。不仅是沿街叫卖,在张锡銮这样大户人家住的街道上,报童们挨家挨户的送着报纸。仆人们听到报童的叫喊声,就会打开门,等报童跑到门口,把准备好的铜板递给报童,再买下主人要看的报纸。

张锡銮吃完早饭,看着仆人们带着还在上学的小孙子出门去上学,这才慢悠悠走到书房,悠然坐在书桌后,拿起5月14日的《大公报》。看到第二页,张锡銮精神一振,把报纸平放到书桌上,手指在《何锐督军在山海关举行演习》的新闻上一行行划过,目光随着手指的移动快速浏览着内容。

看完之后,张锡銮呵呵一笑。对外面喊道:“叫老三过来。”

张锡銮的三儿子很快随着仆人走进房间,向张锡銮行礼,“父亲叫儿子过来有何吩咐?”

“你回去准备一下。”张锡銮板着脸命道,“不过我再说一次,你若是以为做官就是作威作福,或者是有了靠山之后胡作非为,那就不用去了!”

张锡銮的三儿子虽然没办法压抑住脸上的笑容,依旧尽力用认真的态度答道:“父亲,儿子定然奉公守法,努力做事。”

张锡銮本想再叮嘱几句,却觉得没了这个心气,索性不去说,只是吩咐三儿子去做准备。

等新寓所的书房里只剩下张锡銮一人,张锡銮又把何锐进行军事演习的新闻反复看了几遍,每看一次,脸上的笑意就增加了一分。

在半年都来的陆军总长官署那熟悉的花厅中,段祺瑞也在看报纸,每看一次,脸色就难看一分。即便是当下时局混乱,沈阳督军换人也是大事。陆军部当然不可能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当做没看到。何锐当然想得到北洋中央的承认,北洋中央对此心知肚明,所以陆军部的看法是‘先拖着’。

拖下去有诸多好处,却只是对北洋中央有好处。何锐这明显是在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在向北洋中央示威。而且《大公报》两次采访何锐,明显倾向于何锐。这次何锐让此事上了报纸,就是要把这个矛盾给挑明。

放下报纸,段祺瑞明白接下来的局面会如何发展,演习的事情上报纸绝非是何锐的最后手段,这只是刚开始罢了。如果段祺瑞不能立刻回复,事情就会向段祺瑞不利的方向发展。

但段祺瑞身处高位这么多年,实在是不肯让一个年轻小子拿捏,几次抬手想拿起公文稿纸,又都放下了。

到了下午,幕僚急匆匆赶来求见。段祺瑞处理了正在做的公务,没叫下一个进来。幕僚这才赶紧说道:“总长,听说冯老总正在派人出关见何锐。”

段祺瑞轻轻抿了抿嘴唇,让他那精干的容貌中透露出一丝杀气。5月18日,冯国璋邀集未独立各省在南京召开代表会议。冯国璋意图通过南京会议逼袁下台,由他取而代之。

由于关外的变动,冯国璋一时没在关外找到支持他的督军。但何锐在山海关进行军事演习的事情让冯国璋看到了机会。

何锐!有你的!

也不说什么,段祺瑞拿起公文稿纸,刷刷点点的写了起来。文公被送进电报室,无视了段祺瑞的急切心情,而是以电报员手速,在一个接一个的电报站内传递。一天里就从京城到了奉天。

此时的奉天,何锐正在与法国商人马格隆从奉天兵工厂里出来。奉天兵工厂的规模在何锐看来小的可怜,刚出车间门口,就已经听到不机器的轰鸣。马格隆坐进汽车,用稍显夸张的语气摇头叹息:“督军阁下,兵工厂的设备实在是太落后了,我没办法相信这里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步枪。”

这马格隆在法国政府里面有些人脉,据英国商人所说。这位三十岁不到的法国商人睡服了法国一位内阁部长的五十多岁老婆,这位女士是马格隆的中学老师。靠着层关系,马格隆年纪轻轻就能拿到法国政府的订单。

何锐对这种破事完全不在意,而且传闻这种事情可信度总是很低。换一个角度,也许马格隆是那位夫人的私生子呢。

所以何锐在商言商的笑道:“既然如此,亲爱的马格隆先生有什么建议?”

马格隆自信满满的答道:“我可以提供一批旧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兵工厂的效率。”

何锐继续问道:“请问是蒸汽驱动,还是电力驱动?”

马格隆眼睛一亮,“督军与赵博士谈过了么?”

何锐笑而不答,心中很是满意。在之前的招商引资会议上,何锐提出的‘追赶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建议得到了全票通过。在同等条件下,坚决引进电气化设备。如果没有电气化设备,就尽量引进成套的蒸汽动力设备。从马格隆的话里听得出,赵天麟贯彻了会议精神。

至于细节方面,何锐并没有插手,这得由同志们自己去谈。

马格隆等了好一阵,见何锐对谈判细节始终闭口不言,马格隆这才有些失望的说道:“督军阁下。我有一位朋友在俄国非常有门路,他正在前来奉天的路上,不知督军阁下可否有兴趣见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当然欢迎朋友。”何锐笑道。

此时汽车到了督军府,何锐对司机说道:“送马格隆先生到他住处。”自己就下了车。

刚进督军府,唐贵就拿着电报迎上来。这位年轻人过于激动,声音里面的天津味道更重,“来了!督军!来了!”

何锐接过电报看了看,段祺瑞的电报语气很严厉,指责何锐不顾此时中央的忙碌,拿着自己职位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复打扰,真的是不识大体。

“记录。职部尽职守则,日夜努力,已经安定关外局面。正因关内局面动荡,故请求国务卿段总长尽快决定关外人事,以正视听。使得国家尽快重新团结在中央周围。故请段总长尽快下令,职部翘首以盼。”

唐贵这边已经记录完毕,等何锐看完电文,让唐贵发出去的时候,唐贵问道:“大帅,这么写目的何在?我看着大帅的语气很不客气。”

“呵呵。认为这电文很不客气的人,都是认为段总长是我上司的人。这层关系,段总长能明白。”

唐贵听到这话,愣住了。何锐拍了拍唐贵的肩头,“等段总长回了电报,我们就可以自由行动。所以这种小把戏完全不用放在心上。唐贵同志,现在你所从事的土改工作,起的效果绝不在什么中央的国务卿之下。”

唐贵又是欢喜又是激动,连忙答道:“我现在就去送电报稿。”

“对了。送完电报搞,把段总长的电报抄件给你的老乡送去。”何锐笑道。

吉林督军孟恩远是天津人,看完段祺瑞的电报,眼珠转了转,用天津话笑道:“唐老弟,成亲了么?”

唐贵笑而不答。孟恩远见套话没套出来,又换了个话题,“唐老弟,你跟了何督军多久?”

“一年。”

“一年就成了何督军的心腹,老弟你厉害啊。”

唐贵更不想被套话,便答道:“孟督军,我此次前来是奉命送电报给督军,既然送到,便告辞了。”

孟恩远见唐贵是油盐不进,脸色就难看起来。不过他还是强打笑容,“既然段总长都这么讲,想来委任令也就这么几天的事情。唐老弟先替我向何督军庆贺。”

唐贵微笑着应了,便果断告辞。出门的时候唐贵觉得这帮督军们对北洋的认知的确大大超过自己,孟恩远只是看了一眼就明白段祺瑞的心思,而自己则被电文里的语气影响,以为段祺瑞要发怒。

出了门,就见街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唐贵本就不喜欢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此时更不愿意多想。关外如此广阔,两千干部近两个月的努力,完成土改的地区也不不过关外的六分之一。今年能否完成全面土改就得看接下来在农村培训干部,组织学习的速度。哪里有精力管这些破事。

迈步向前,唐贵快步走进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抓紧时间去办下一件工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