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第 69 章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 69 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6-26 14:24: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从10月28日的这个周一开始, 苏凉每天的行程从一早跟他爹去冬训中心,变成了每天早上搭着他师兄的单车去二十二中上学。

师兄弟两个一个高一一个高三,都投入到了期中考前的复习周中。

每天放学后苏凉还会跟着他师兄回到冬训中心, 完成两人必须保证的基础恢复性训练。

这一周的时间里, 苏凉的每一分钟时间几乎都被塞得满满的,偶尔的放松大概就是跟他师兄在学校里吃午饭的时间了, 午餐过后,师兄弟两个会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再一起看会儿书——他们俩用于文化课程上的学习时间比起其他同学来说很有限, 想要保证文化课内容的摄取, 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放松时间。

等到一周半时间过去,苏凉和沐远笙两人考完期中考试重新返回国家队之后, 殊不知,他们俩已经在二十二中留下了两个新的卷王传说。

“太可怕了,这就是国家队的选手吗?”

“……对不起,是我格局太小了,思路过于狭窄,我以前一直以为体育生有点不太聪明的亚子。”

“我也……但是我现在懂了, 不太聪明的那个应该是我才对qaq”

“一周的复习时间,真的可以直接考到年级前二十这样的水准吗???这不科学吧?”

“我已经佛了, 这两位就算不是国家队的,只靠自己考试,上个名校也不难吧?”

“……可怕的是, 他们不仅考试成绩好,而且在国家队里的成绩也好。说起来,咱们学校不是体育生挺多的吗?不会都是这种水准的吧?”

“啊, 那倒不至于, 我就认识两个体育生, 其中一个确实是个憨憨,另外一个成绩倒是也挺好,但是也没到这两位的程度。”

最终,二十二中的所有学生一致肯定——不是每个体育生都是卷王,只不过是苏凉和沐远笙这两位特例是卷王之王。

结束了一周半普通学生的校园生活,重新回到原本熟悉的训练生活节奏,苏凉隐隐觉得,经过了一周多的休息和调整,他的训练状态也意外地有所提升。

“哇,老大,你这状态看起来还不错嘛!”

孙睿翔在见到苏凉归队训练之后,围着苏凉叨叨了半晌,最后还是被他的主管教练李云龙拎着脖子走的。

说起来,苏凉每次见到李云龙教练时,心情总有几分复杂,不过那部让‘李云龙’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这会儿还没开播,于是这种复杂的心情就只有他自己独自品味了。

这一周多的时间里,裴景一直在为苏凉的体能训练这件事情在头疼,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把苏凉送去夏季项目比如田径那里去练一练体能。

会这么想主要是因为田径项目本身就是体能主导类的项目,所以通常来说田径项目的教练也具备一定的体能训练知识,或者说,田径项目的教练本身就是不错的体能教练。

只看短道速滑队伍这里的训练项目就知道了,长距离跑一直就是短道速滑这里的传统体能训练项。

但是裴景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下这个决定,而是重新去找了国家队当前外聘的外教埃里克。

当前国家队的生态,对于外教还是处于一种‘能不麻烦就不麻烦’状态中,就像是埃里克分明就是负责体能相关训练的,可裴景思考关于苏凉体能训练的安排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却还是把苏凉送去田径队训练看看效果。

当然,这其中除了‘不想麻烦外教,和外教沟通有难度’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个训练理念差异的问题。

国内其实很早之前也已经有了体能训练这个词,但是国内当前对于体能训练的概念还是更偏向于‘耐力训练’,而国外的体能训练涵盖了多个不同的体系,包括exos体系、nas-ces体系、nsca-cscs体系等等,这些不同的体能训练体系偏向方向不同,所包含的概念也不同,所以和国内教练传统认知中的‘体能训练’又有很大的差异。

就是因为这些,裴景平时观察埃里克给选手们安排的体能训练中偏向肌肉力量训练和一些不符合短道专项动作的动作训练,这一度让他怀疑过埃里克的教练资质,也是让他犹豫要不要找上埃里克的原因。

最后裴景还是在生啃下两篇美国那里最新发表的体能训练相关论文,这才弄明白当初他跟埃里克沟通时,曾经听对方提起过的那几个体系是个什么意思,也大致弄懂了埃里克平时给选手训练时做的一些不符合短道专项动作的动作训练背后有什么含义。

再加上,上回裴景其实也找过埃里克谈论过苏凉的问题,也是埃里克结合他日常整合的资料提出的,苏凉的力量和耐力问题,和他的身体年龄以及原生的身体特质不易增长肌肉有关。

种种原因结合之下,裴景还是重新又找上了埃里克,打算跟他聊一聊苏凉的这个体能和力量的训练问题——就算是身体特质不容易增长肌肉,可改解决的问题还是得解决啊!

只是就算下定了决心找上了埃里克,他和埃里克之间的交流也还是有些艰难,因为埃里克的中文词汇量非常少,而国家队这里给埃里克派的翻译对于体育训练专门的词汇量又有所欠缺。

裴景在又和埃里克艰难地沟通了两个小时之后,才总算弄懂了埃里克的一些意思。

“怎么样?你埃里克沟通得还算顺畅吗?”蒋一波也很关心他家儿子的训练问题,在知道裴景找埃里克谈话结束之后,就抽空找上了裴景,打算问问他们准备怎么安排苏凉接下来的训练。

裴景摇了摇头:“害,别提了,咱们这个英语水平还是得提高,回头我得找林指导申请一下,给那个埃里克换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对于体育训练的词汇量也太少了,埃里克说到专业内容的时候他的翻译就开始卡壳,需要反复地去理解埃里克嘴里某一个词的意思,最后传达到我这里的时候还未必就能准确。”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之前教练组开会的时候埃里克话那么少了,光是和这翻译沟通就挺累的。

摇了摇头之后,裴景还是开口道:“不过埃里克还是给出了几个有效建议,他说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青少年在耐力训练上没有特别的敏感期,但是有氧基础出色的话,对耐力基础会有所帮助。”

“另一个就是说,在力量训练无法高负荷的情况下,当前小凉的情况其实处于动作频率的一个敏感发展期,可以考虑增强小凉的滑跑步频训练,通过步频的提升也能够达到弥补爆发力缺失的速度补充的影响。”

“另外他说他这段时间其实也在观察小凉的情况,他已经重新制定了一套相对更适合小凉的体能训练方案,包括耐力和力量的方案都会在其中,到时候方案出来,咱们再一起对一对这套训练方案有没有什么疏漏或是问题。”

裴景给苏凉找了埃里克调整训练方案的事情,他也没有瞒着苏凉,他知道苏凉有一套失忆前就一直在执行的训练方案,但是训练方案这个东西,从来就是要跟运动员当前的训练状态、身体状态以及技术发展状态相匹配才行的。

苏凉当初的那份训练方案是很好,可是包括苏凉本人都知道,他不可能长期保持那套方案的训练模式。

他从穿越之后,就一直处于15岁的身体和身体成熟时期的技术共存的情况,之前还是经过好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让自己的技术适应了当前的身体,但苏凉也知道,这种逆向适应,其实导致他原本已经调整到最好的技术,和当前出现了一些不匹配。

早前他也还是比较闷,但在他爹教训过他之后,他也和裴景开始经常就他的一些技术细节和训练方案上做沟通。

在他和裴景双方坦白直接的高频度沟通下,当前他的训练方案的优化一直都做得还算理想。

只是这回的方案涉及到的体能模块,苏凉自己也很有些抓瞎。

他的身体力量和肌肉情况,就是那种典型的努力训练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标准肌肉废物——曾经有一段时间,就他刚成年的时候,他和他爹都觉得是时候提升一下他的力量训练水平了,于是队里小心翼翼地给他上了大体量的力量训练,又配合营养师给他各种加餐,终于让他的肌肉水平差不多达到了其他队友的同等水平。

那段时间他的爆发力也确实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在500米距离的赛事连续刷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

但是这些好不容易在夏训期积攒起来的肌肉,在进入赛季高频度的比赛之后,迅速地被消耗一空,赛季中他不可能继续保持原本那种近乎于超强度的力量训练,于是在一个赛季结束后,又短暂地休息一两周时间后,他就又回到了他的常规体型。

以至于最后国家队都放弃了对他进行过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毕竟过大的强度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荷。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肌肉水平又降回去之后,国际赛场上他的对手们曾经一度觉得他失去了战斗力,可是在新赛季,他的500米距离成绩却又上一层楼。

现在回想起来,苏凉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是他多少有些觉得,足够的肌肉虽然能够带来爆发力和力量,但是其实也给身体的支撑和灵活度带来了一些损耗。

他的脑子里回顾着过去的这些经验,但心里却也明白,虽然事实确实是这样,可力量训练却仍旧是他当前的当务之急——穿越前他虽然力量和体能还是弱,可是那会儿他都成年了,至少不会遇到接力比赛中推不动队友这种尴尬的情况。

现阶段他的问题就是,至少得让自己能够推得动自己的接力队友……

想到这里,苏凉忍不住地也有些烦恼——他从来没有想过,穿越到现在这个时期,又以15岁的身体状态和更加成熟的技术提早投入到短道速滑的赛场上之后,居然会遇到身体力量不足以至于参加接力项目都费劲的困扰。

裴景本来也有些头疼,但是看到平时从来都是一脸冷静的弟子这回居然拧着眉头烦恼十足的样子,他也没忍住笑了起来。

裴景拍了拍苏凉的肩膀,笑着道:“行了,别烦了,这个事情本来也该是我这个教练来烦恼的,我跟林指导那里说了,会额外申请一个更靠谱一些的翻译,回头我会加大和埃里克方面沟通的频率,不管怎么样总能够把你的这个问题解决掉的。”

苏凉:……

苏凉想了想直到2022年都没能解决的自己的肌肉问题,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打击裴景的干劲。

一天的训练结束之后,沐远笙路过,揉了揉苏凉的脑袋,笑着问道:“小凉,怎么了?”

苏凉皱了一下眉头,转而打量起了他师兄。

沐远笙不明所以,站直了任由苏凉上下打量。

他今年17岁出头,目前身高已经到了180,预计应该还有一些成长空间,不过不会太多,这种身高,算是个正适合在短道速滑项目出成绩的中等身材。

当前沐远笙也才17岁多的年纪,也还没有上各种高负荷的大体量训练,他平时看起来我总是非常温和好脾气的样子,相貌也很有少年气,反正是一个任谁来看都不会联想到‘孔武有力’四个字的形象。

可是苏凉看过夏训时穿着短款训练服训练的沐远笙——非常标准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特别是在训练中腿部发力时,肌肉状态格外的明显,是‘一腿一个小朋友’的强度了。

所以他师兄哪怕看起来温和好脾气,实际上论战斗力,二十二中篮球队的那些看起来个个孔武有力的篮球少年,其实未必会是他师兄的对手。

想到这里,苏凉难免有些羡慕。

沐远笙见苏凉盯着自己看了半晌之后,也知道了他师弟眼里流露出来的羡慕是个什么意思——他这些天也从他老师那里知道了,他们正在为苏凉的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在思考各种不同的方案。

“不要着急,你现在年纪还小,再过两年你的力量训练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沐远笙认真地安抚着他师弟,只可惜,苏凉在听到他的这个安慰之后,好像并没有什么正向的反馈,反而看起来好像更加忧郁了一点。

就在这时,孙睿翔二不兮兮地从两人身边路过,苏凉默默地看了一眼二翔高大健壮的身材,就连沐远笙也短暂地我哑然沉默。

“沐哥,老大,你们怎么了?怎么在这发呆?”孙睿翔看着苏凉和沐远笙两人站在训练馆的门口,完全不知道他的出现完美破坏了沐远笙的口头安慰效果。

虽然苏凉对自己的力量和肌肉增长情况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该做的训练他还是认真在对待的。

就在苏凉安静地投入新的训练周期时,当前距离之前的世界杯华国京市站比赛也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国内对于短道速滑比赛的关注度在京市站的周期内短暂地提升了一会儿,又滑落到了平常的水平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冰雪项目有一个场地限制,南方的群众有好些连雪都没见过,于是对于冰雪项目能够欣赏花滑就挺不错的了,至于让他们热爱这些冰雪项目,想也知道是不太合理的事情。

但是北方这里,虽说对于短道速滑的比赛关注度好像重新滑落到了常规水准,但是冰雪王国论坛的短道速滑版块上,有一些坛友是冰雪俱乐部的经营者或是在俱乐部里干活儿的打工人,从他们反馈的数据上来说,都表示,京市站的比赛之后,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儿来报名了,都是以前没怎么了解过冰雪项目的人。

用他们的话来说——“以前没有注意到过这个项目,之前看比赛直播,觉得还挺刺激的,刚好看到有俱乐部,就来了解一下情况。”

“说不准我家小孩儿也有天赋呢?以后也能像那个苏凉和沐远笙那些选手一样。”

当然,也有的目的就很直接,直截了当地就问俱乐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是不是人数比较少比较好出头?中考高考的时候小孩儿有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能加分吗?能考个好大学吗?”

不论目的是怎样,但是相关培训的热度在短期内确实还真是起来了一些。

当前时间已经进入了11月中旬,夏季项目的热度周期已经过去了,体育频道的重心当然也已经转到了冬季项目这里。

目前体育频道正在讨论接下来的一些重点直播和专题事项。

刘耀武作为冬季项目权威记者,这个会议当然不会少了他。

“怎么样?老刘,你这里有没有什么想法?”体育频道的头儿直接把话递到了刘耀武这里。

刘耀武笑了下:“头儿,你也不是不知道,叫我说从来都是那个老三样,我跑的是冰雪项目,但是我主攻的还是花滑和短道、大道,我的关注点当然还是在这些冰上项目上。”

周围的体育频道其他编导人员也都笑了,他们也知道刘耀武对这几个项目的热情,但是这几个项目吧,也就花滑的热度还比较高一些,而花滑的世界杯、世青赛和世锦赛的直播是台里早已经定好的了,所以提了也没太多意义。

短道速滑这里也一样,像是世界杯、世青赛和世锦赛的这些赛事直播,早在赛季开始前就会进入商谈期,哪怕项目没什么热度,可是作为体育频道,还是需要对这些冰雪项目的顶尖赛事进行一些推广。

说到这里,在场有一个工作人员突然道:“其实这一次短道速滑世界杯京市站的比赛收视成绩还不错。”

“哦,对。”另外一人也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那个短道速滑的苏凉比赛的那天吧?这一站的世界杯话题挺多,史上年龄最小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奖牌获得者,另外那个沐远笙的金牌话题度也不低。”

“是了,我回家还听我家孩子提起过呢。”

“说起这个,那个苏凉和沐远笙还是二十二中的学生吧?我来台里要经过二十二中,在他们校门口看见过学校挂起的红条幅,庆祝他们俩得奖来着。”

会议室里,众人聊着聊着,忽然觉得——“诶?不是说短道速滑热度低吗?这个苏凉和沐远笙的话题度不低啊?”

在众人这么闲聊时,体育频道的头儿一直都在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们这些电视台里的开会,不像是一般行政单位开会那么严肃,大家多聊一些自己知道的信息,对于台里做决定做判断也能有好处,偶尔还能迸发出一些不错的灵感。

就在这时,刘耀武想了想,开口道:“之前短道速滑的总教练林国斌跟我提起过,他想要加大对短道速滑这个项目的推广宣传力度,曾经问过我,体育频道这里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或者是合作。”

刘耀武当时也心动过,但是他毕竟不能代表台里,林国斌那里也了解,于是只说他们会回去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合作方案,到时候再和体育频道这里联系。

“合作?咱们是电视台,最多也就是出个新闻、专访、纪录片直播什么的,这对项目推广来说不是没有用,可是效果也不强吧?”

又有人笑:“要说做宣传,还得是那些娱乐综艺节目,要不就是拍个电视剧什么的,等全国一热播,这才是有宣传效果呢。这些事情咱们体育频道又搞不来。”

坐在会议室里一直安静的体育频道头儿听到这里,突然眼神一动:“嗯?谁说咱们搞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