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第 70 章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 70 章

作者:亡灵大菜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6-26 14:24:1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编剧?取材?”

裴景听到这消息时, 还挺意外。

“怎么就有编剧要来咱们冬季项目里取材了?我看那些夏季项目也没这待遇的吧?”

蒋一波插了一句:“前些日子的事了,当时林指导就说,咱们冬季项目不应该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果不做宣传,广大群众永远也不会知道冬季项目除了花滑之外还有短道速滑, 咱们短道的成绩甚至比花滑还要更好。”

“林指导这段时间去夏季项目那里取了一圈的经回来, 像是国乒那里, 他就去了好几回,回来就念叨,人家有乒乓王子双子星, 咱们怎么就不能有?”

“然后没多久刘记那里回了消息,说是体育频道也打算加大对冬季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两边宣传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总归都是要搞宣传,体育频道那里就给了几套不同的宣传方案,什么纪录片追踪拍摄啊, 短道、花滑全锦赛、世青赛和世锦赛的全套宣传啊都有,还有一些央视的访谈节目邀请啊,最后就是这个电视剧了。”

“刘记说,他们体育频道也是有一些影视片制作的额度的,但是过往一直都是用在纪录片制作和各种直播赛事的授权引进上, 前段时间巧了,好像他们的主管单位要求要推一些体育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

“那天他们开会的时候, 话赶话的就说到了综艺和影视剧的制作, 他们头儿就想到了这茬儿, 刚好和冰协还有林指导一沟通, 这不就派了便编剧来咱们冬训中心取材?”

裴景总算是听懂了个大概的前因后果, 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反正对人家来取材的编剧客气点,别人有什么问题好好回答就行了。

没两天,就有个主编带着他的编剧团队来了,据带队来的刘记介绍,这位主编的编剧团队是当前国内写职业剧很知名的队伍,团队的剧本出过好几个爆剧。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组和运动员都组织到一起跟这位主编还有他团队的人碰了个面,来取材的团队里总共两男两女,光看外表觉得这些编剧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孙睿翔还偷偷在边上跟苏凉咬耳朵呢——老大老大,这些编剧都没戴眼镜诶?我怎么看着觉得你比他们像编剧?

苏凉:……

应该怎么告诉二翔,并不是所有编剧都会近视,也并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视力一流。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和选手们在和编剧们碰了个面之后,都是该训练训练,该干嘛干嘛,互相之间都没太多影响,这些编剧取材也不是光只在陆训馆和速滑馆里蹲着,他们基本上把冬训中心里的各个区域都逛了一遍,偶尔有冬训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给带着路,偶尔也就是他们自己瞎逛。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选手们在训练结束之后时不时会被这些取材的编剧拦住问些话。

“这个训练是每天都做吗?一周的训练日程安排大概是怎样的?”

“短道速滑不是冰上项目吗?为什么你们有半天时间会耗在陆训馆这里?”

“那些选手也是短道速滑的吗?他们看起来好像比较瘦小一些?哦……是花滑的人啊,所以速滑这里和花滑是同一个陆上训练管。诶?什么?短道速滑的缩写不是速滑是短道?哦,不好意思,原来还有这个细节在……”

“那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是什么?我看对面只有速滑馆和花滑馆,速度滑冰的训练馆是在什么位置?我回头去参观一下……”

这些编剧提问很直接,这对运动员们来说沟通也比较轻松,双方没几天就熟悉了起来,等到熟悉起来之后,两个女性编剧就直接跟女队那里泡在了一起,两个男性编剧则天天扎堆在了男队这里。

“诶,二翔,你再说说你第一回见你老大时候的那事儿呗?你们俩是为什么会突然上冰开始比赛的?”

其中一名男性编剧胡侃又拿着笔跟孙睿翔扯淡了起来——没错,这个男编剧的真名就叫胡侃,他是京市大杂院出身的,从小一个大杂院里就格外的热闹,也造就了他胡天侃地的本事,本人也跟他的名字一样,特别能侃,没两天就跟‘东北三宝’毫无障碍地混到了一起。

就‘东北三宝’这名字还是胡侃给二翔他们取的,说的正是孙睿翔、周奇奇、林永胜三人。

孙睿翔根本没有意识到胡侃是在取材,当时就跟胡侃哔哔了起来:“害,你是不知道,我老大他还挺坏,当时我和大林、狍子刚到冬训中心,看这里的什么设施都新鲜,好些设备是我们在省队和体校的时候没见过的。”

“那会儿我和林子他们一进陆训馆,就看到我老大在踩功率车,你看,就那边那个车子,我就好奇,问我老大说——这是干啥用的?正常踩到多少算及格啊?”

孙睿翔一边说一边痛苦回忆:“然后我老大大概那会儿就看我傻,开口就跟我忽悠——说厉害的人能连踩30分钟不降速。”

听到这话,别说孙睿翔了,就连胡侃都一脸痛苦的菜色——这些天里,他们也不是只采访问话取材,自己也亲自上手参加了一小部分的训练,这个功率车就是每个人必定会去体验的一个项目。

这功率车不开阻力什么的还好,一旦按照运动员的标准设置完毕,10秒钟感觉就能要了他狗命,连踩30分钟不降速,那得是什么样的神人啊?

胡侃觉得,这二翔不能够信了吧?

然后孙睿翔就一脸菜色地回忆:“我那时候多相信我老大啊,他看起来那么冷静,一点儿骗人的样子都没有,我就上去踩了,硬顶着想要踩到30分钟不降速……我又想实在不行人家是厉害的人能30分钟不降速,我至少得踩个20分钟才算合格吧?”

这可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胡侃拍了拍二翔的肩膀,脸上一脸同情,心里【新素材 1√】。

坐在孙睿翔身旁不远处的林永胜和周奇奇俩人默默无语地看着不远处的二翔,都很像再挪到离他更远一些的位置去——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想借着‘东北三宝’这个名字成为未来某个电视剧里面的重要配角。

真的,一点也不想。

几个来取材的编剧,其实进了国家队之前,就已经从国家队这里拿到了几个比较适合用来取材的角色信息。

像是男队这里就是‘苏凉’、‘沐远笙’、‘东北三宝’、‘尚飞’这几位,国家队提供了这几位的原型信息,不论是编剧们打算吸取他们身上的一些关键元素,还是直接用这些原型人物来写故事,都没什么问题。

几个编剧聊了几天蹭了一波素材之后,由总编剧牵头开了个会。

要说呢,国家队不愧是精英云集的地方,天才和可取材的信息点真的不少。

“先说女队这里吧。”其中一名女性编剧点着笔头,总结了她取材时搜集到的一些信息点:“目前女队处于新老交替期,老队员实力较强的基本都退役了,余下的几位不太能扛得住,之前京市站的比赛成绩不算太理想,目前队里林梦、姚姚、江雨霏、林若瑶几位都是比较被看好的新生代,其中姚姚能力比较全面,但是比赛心态还不够稳,各位女选手的机会比较平均。”

说到这里,另外一名驻扎女队的编剧补充了一句:“听说东北那里有个新近崛起的短道速滑天才女选手,之前林指导去选材的时候错过了,但是在之前的全国联赛首站青年组的比赛里,横扫了国青队的选手,我们觉得这个选手的信息值得关注。”

女队这里交代完了,就轮到了男队这里。

驻扎男队的一个是胡侃,另一个就是他们的总编剧,不过总编剧主要是跟教练组还有冬训中心的工作人员沟通,跟队员们混在一起的那个就是胡侃。

听女队的两位同时聊完之后,胡侃笑了起来:“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男队这里有意思的可太多了,就我整理的,沐远笙的成长线就能作为主角单独走一条,尚飞的那条线也不差——天才少年,赛场上意外受伤,沉寂一年重新复出向着顶峰冲刺,怎么样?牛逼吧?”

说着,胡侃摇了摇头:“我原本以为沐远笙这种和尚飞这种已经很牛了,结果居然还有个苏凉。”

“你们是不知道,来之前呢,我们其实就已经知道苏凉很出色了,但是在国家队里呆的这几天,一路上各种消息听下来,我真的是想说——这是什么天选男主角?”

“苏凉怎么进的国家队,这个你们在女队那里应该也有听说了吧?”胡侃朝两位女编剧看去,果然两人都点了点头。

“还有些外界不知道的消息呢,苏凉他患了失忆症,就是特狗血的那个选择性失忆,把跟他身份信息还有家人相关的事情全给忘了,然后男队那里沐远笙的主管教练,就把苏凉带进国家队的那位准备收养他,按照规定的手续把人带去做了dna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出来,居然匹配到了亲缘信息——这苏凉和蒋教练之前在孤儿院收养的儿子是亲兄弟!”

这话一出,包括总编剧在内都惊着了。

国家队给的运动员信息里并不包含这个,两个女编剧驻扎在女队的时候,女队的姑娘们也没跟她们八卦这个事情——大约是觉得这种事情跟短道速滑本身也没关系,就没人想起来提这个。

这消息还是胡侃在队里跟各个队员胡天侃地的时候,从其中一个队员说的细枝末节里抓住了关键信息点,这才问出来的。

果然,总编剧听到这个之后,当即道:“这个点记下来,很有参考意义。”

当然,不是专业知识上的参考意义,而是狗血意义上的。

他们团队虽然写的多是职业剧,但是吧,国内观众就是喜好狗血那一口,看看去年收视率排名前十的剧吧,打头第一名就是《情深深雨濛濛》。

倒不是说他们写职业剧也得给运动员安上个狗血身世——这不是纪实取材呢吗?现实比电视剧更狗血,他们倒也是没有想到的事儿。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挺多,等胡侃把苏凉的一系列事迹给捋清楚之后,在场的几个编剧都毫不犹豫地在苏凉的名字上画了一个重点符号——就他了!

苏凉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编剧的‘重点大名单’。

这段时间,他正在跟着裴景还有埃里克进行训练上的一些调整,不过时间有限,调整不多,但是调整不多并不意味着调整没有效果。

正是埃里克的介入,才让他想起来一个问题,他在刚刚从花滑转项目到短道速滑的时候,曾经遇到过滑跑摆臂时手臂横摆的问题,最初原本以为是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的缘故,于是加强了技术方面的训练,但是手臂横摆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后来也是他爹找到了国家队当时负责体能训练的外教,经过当时那位体能外教的观察研究,才确认根源不在于技术,而是和他的胸椎后身活动度受限有关,后来在经过了专门的功能障碍调整训练之后,才解决的他的这个问题。

穿越后,他的这个问题已经十分轻微了,以至于包括教练组和苏凉本身都忽略了他的这个问题,直到这次和埃里克沟通之后,埃里克开始专门跟着苏凉重点盯看了几天他的训练,才指出了苏凉仍旧有类似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埃里克的这个事情,这才让苏凉警觉——他原本以为自己穿越后,在技术方面的了解已经很深化了,对于自己的训练包括和教练之间的沟通也已经很频繁,但是其实还是有一些他自己和教练组都没能意识到的问题。

这种源自于身体功能性障碍的问题,细微时或许没有什么,但是长期训练后,往往有可能导致对于选手的身体损耗加剧,影响选手的职业寿命。

也是在埃里克指出苏凉技术障碍源自身体功能的这个问题之后,裴景才迅速联想到,像是有部分队员,在滑行时难以做到更低的滑行姿势、有的选手在滑行时会无法自控地膝盖内扣……

“这些也都和身体功能障碍相关吗?”

“当然。”埃里克非常肯定地回复。

自从上次他跟裴景沟通之后,不久他就迎来了一个新的翻译,这位新的翻译毕业于体育大学,本身也在进行海外体能训练体系的学习,英文口语出众,而且不会因为自己不了解或者是了解,就对埃里克的语意进行缩略表达——有了这个新的翻译之后,埃里克跟国家队教练们之间的沟通明显顺畅了许多。

“华国的运动训练体系主要来自于苏联,我接触过一些华国的教练,都是以经验训练为主,但是裴,我们的体能训练不同,我们依赖于科学——对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要掌握的科学内容。”

“对于人体科学基础有足够的了解、对于所执教的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对于运动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内容、训练效果有足够的了解,这才是我们有能力对选手进行体能训练的依仗。”

在正经靠谱的翻译传达之后,裴景觉得他也实在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像是埃里克说的这些,在国内目前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中,都是不曾涉及的,像是国家队这回找来的这个翻译,他虽然是运动训练相关专业毕业,但是他的课程里也不涉及这些内容,他是在毕业之后才自己专门去进行了相关体系内容的进修。

想到这里,裴景很快联系了林国斌,直接带上埃里克,让埃里克给队里的几个存在顽固技术缺陷的选手做一个初步的问题判断。

队里的其他教练原本还对埃里克的结论抱有怀疑,但是在依照埃里克给出的解决方案,让相关选手做了几次训练之后,包括他们原本的膝盖内扣这样的问题,真的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事情在苏凉穿越前是不曾发生过的,在苏凉穿越前,当前这个阶段林国斌已经因为南韩练习邀请赛那个事情的发酵而引咎辞职了,新的总教练没有林国斌那样的资历和气魄,于是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相对保守的训练比赛方案。

埃里克这个教练的翻译问题当然也没人发现解决,于是在沟通困难的情况下,埃里克也没能在聘期内给华国的短道速滑队伍带来什么特别好的训练调整效果,最终聘期结束就没有续聘而是去了其它国家的队伍之中任教了。

这一回,因为苏凉这只穿越时空而来的小蝴蝶的影响,埃里克在懵圈了半年之后,终于顺利地融入到了华国国家队教练组的氛围之中,开始和国家队的国内教练组有了频繁的沟通交流。

在逐渐熟悉了之后,苏凉才发现,埃里克虽然在专业上非常靠谱,但是在性格上很有一些放飞的样子,跟人不熟的时候还能稍微掩饰伪装一些,但在跟人熟悉之后,看起来就很有一些像是个专业·大号版本的孙二翔(。

“嘿,放心吧苏,这一次的比赛,你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全锦赛将要开赛之前,苏凉已经跟着埃里克把他没能纠正过来的身体功能性问题和一些比较隐蔽的体态问题给解决了。

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苏凉确实觉得自己的滑行状态又变得更加轻松了一些,依照他的猜想,在接下来的比赛里,他应该是能够滑出更好的状态。

但是他并不会这么大刺刺的就把这些话说出来,而埃里克就会。

“好的,谢谢你的祝福。”

苏凉跟埃里克拥抱了一下,然后就跟身边等着他的师兄沐远笙一块儿出了陆训馆的门。

全锦赛将在三天之后举行,这两天他的训练任务已经比较轻松,不过除了基础训练之外,还有些别的事情,于是趁着今天没什么事,就和他师兄约好了,准备一起跑一下京市队,和京市队的教练组进行一些沟通——顺便回去京市队领一下世界杯比赛后,京市队额外给他们批的奖金。

说起这个奖金,是真的不容易,虽然国内外都有人管冰雪项目的运动员叫‘贵族运动员’,但实际上,冰雪项目是真的穷。

就说世界杯吧,这都是短道速滑数得上号的国际赛事了,单项冠军奖金5000美金,亚军4000、季军3000。

就不说跟人家真·贵族项目网球的四大满贯动辄几百万美金的奖金比了,就是跟乒乓球的一些白金站几万刀的奖金也差了能有十倍远。

所以短道速滑这个项目,如果不是真的有爱,而是想冲着钱来的,那可真是太难了——就算一场比赛把500米、1000米、1500米顺带全能王全都拿了,也就2万刀的奖金,一年6站世界杯,再加上一场世锦赛,世锦赛的冠军奖金略高一点,能有6000刀。

……

怎样算都凄凉得不成样子。

国内体总也知道短道速滑这个项目奖金有多穷,所以针对一些取得了出色成绩的选手,是能额外申请一些奖金的,奖金的数额不多,但是各层级都能发一些,再加上省市队伍和国家队的津贴和奖励,这才让取得成绩的选手收入看起来不那么寒碜——当然了,如果像是夏季项目那些热门项目的选手,还能有额外的一些广告收入。

不过这些广告收入,距离短道速滑的选手,实在是有些太过遥远。

苏凉这会儿想的还是,一会儿拿到了奖金之后,得看看能不能问出他师兄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国家队和京市队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远,苏凉跟沐远笙是一路溜达着走了一个小时去到的京市队。

苏凉原本以为京市队的门卫或许不认识他们,但刚到了门口,没等他说什么,就看到门卫热情地跟两人打起了招呼。

“哎呀,这不是阿笙吗?好久没回来啦!之前你世界杯的比赛我也看了,好样的!”

“诶,这个是苏凉吧?哎呀,咱们京市队的青年选手,就属你们俩最厉害了!马上就要全锦赛了,全锦赛加油啊!”

在门卫热情的欢迎下,苏凉和沐远笙毫无障碍地就进了京市队的大门。

沐远笙看到苏凉有些懵的样子,觉得简直像是看到了一只发蒙的小猫咪,于是没忍住抬手揉了揉

他脑袋,微笑道:“小凉你还没发现吗?在短道速滑项目里,你现在可是个大名人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