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 第107章 107

炮灰皇子看见弹幕后 第107章 107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4:2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纪兄, 你来了,欢迎欢迎……”詹二一见周嘉荣就特别兴奋,亲热得像重逢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般。

周嘉荣受宠若惊, 拱手道:“詹兄,冒昧来访, 打扰了。”

詹二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纪兄哪里的话, 多亏你来了, 不然我又要头痛了。”

这让周嘉荣疑惑不已:“詹兄何出此言?”

詹二边把周嘉荣往待客的偏厅领边洋洋得意地说:“若非纪兄登门拜访,我哪有理由翘课啊。”

他用招待友人为借口才翘了课,气得先生吹胡子瞪眼。

周嘉荣恍然失笑:“看来詹兄是真的很厌烦念书。”

詹二瞥了他一眼:“纪兄对此应深有体会才是。”

周嘉荣没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 笑道:“是啊,让我做生意行,让我念书, 那真的跟脑袋上套了个紧箍咒一样。”

两个“学渣”相视一笑。

詹二仿若找到了知音, 将周嘉荣领进偏厅落座后就迫不及待地说:“纪兄第一次来咱们漳州府, 我当尽地主之谊才是,不若我带你出去转转, 见识见识咱们漳州府的风土人情。”

周嘉荣看着他兴奋的眼睛,明白了, 转转是假, 想找借口开溜出去玩才是真。

周嘉荣可不是真的来哄这个二世祖开心的。

他轻轻一笑说:“詹兄, 转转的事可稍后再说。今日我来找你是有一笔买卖想与你谈,若是成了,以后詹兄也有一门营生,兴许令尊就不会天天让你念书了。”

一听詹二就来劲儿了,惊讶地看着周嘉荣:“哦,纪兄有什么好生意, 说来听听?”

周嘉荣笑着道:“多亏詹兄的福,我带来的绸缎布匹已经卖出去了。绸缎最终卖出了八两银子一匹的价格,比江南足足贵了二两银子。”

詹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是很感兴趣,这点布匹绸缎也不过就是一两千两银子的利润罢了。

周嘉荣仔细观察詹二的表情。

一个四五品的京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百多两银子,一千多两银子,抵得上他们十年的俸禄了。可这样一笔钱,詹二一个没有功名在身,也无任何进项的年轻人却不放在眼里。

除非詹家祖上巨富,留下了丰厚的家业,不然,这詹家肯定干净不到哪儿去。

周嘉荣话音接着一转道:“若是量大,在江南我可拿到五两银子一匹的绸缎,转卖到漳州府就是八两银子,若能拿个三四万匹绸缎,转手一卖,其中利润都近十万两银子。”

啪!詹二的茶杯掷到了桌子上,茶水从杯中洒了出来,他也顾不得,惊讶地看着周嘉荣:“这么多?”

周嘉荣笑道:“詹兄,货源我可解决,运输护送的人我也可解决,不过我手里不是很宽裕,因此想找个搭伙的。我与詹兄一见如故,这漳州府詹兄说话又有几分重量,故而想与詹兄合伙,詹兄可愿与我一道赚这笔钱?”

十万两银子,五五分,那也是五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詹二自然是心动不已。

不过他平时出手虽阔绰,但到底还没分家独立门户,用钱还需经过家里,因此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应承,只能问道:“不知纪兄还差多少银子?”

周嘉荣给他算账:“若进三万匹绸缎,成本需得十五万两银子,我家里略有薄产,家中在江南也有几分薄面,可先支付十万两的定金,余下的五万两等这笔买卖成了再给,那便算十万两银子,此外,从江南运送这批绸缎过来,马车、押送人员食宿费用,镖师的工钱,一并算下来要五千两银子左右,初期至少得准备十万三千两银子。其实若能走水路,从杭州府上船,一路南下,直达漳州府,运输成本要低廉许多。不过听闻东南沿海一带,海盗盛行,若是不小心遇到倭寇海盗太危险了,还是走陆路更好一些,大不了多雇一些车和镖师罢了。”

“什么海盗,都是瞎说的,这个你不用担心。”詹二皱着眉头说,“陆运和海运到底哪个更方便?”

周嘉荣笑着说:“自然是海运,陆路山高水远,若是遇上糟糕的天气,路面湿滑又或是遇到劫匪,很耽误时间。相较之下,海运会省力气许多。”

詹二说:“那就走海路,海上的事你别担心,不会出事的。”

周嘉荣听他说得信誓旦旦,明白自己这步棋没下错,这詹家跟海盗必然有勾结,不然詹二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纨绔子弟不敢夸下这种海口。

果然,东南沿海一带,海盗屡除不尽是有原因的。

周嘉荣故意很震惊的样子:“若真能如此,那自然是最好,帆船一路南下,日行两三百里,若是顺利,只需四五日便可抵达漳州府,比之陆路运输要快许多。”

詹二拍板:“那就走水路。”

周嘉荣略有些迟疑:“可……万一若是在海上遇到劫匪,那咱们那点人恐怕不是……”

“别可是了,我说没事就没事。”詹二大声打断了周嘉荣的话。

周嘉荣看他坚持,便道:“詹兄在漳州府说话颇有分量,你说没事,我便信你。既如此,不若詹兄出五万两银子,我出五万两银子和海运的开销,等将绸缎运回来,卖掉之后,再扣除掉五万的成本,余下的,你我五五分成,詹兄意下如何?”

出五万,时候可分得四万五千两银子的利润,几乎翻了一倍,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这个利益太诱人了。

詹二虽是个二世祖,但也不是那种完全没脑子的,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他还是有些警惕:“这笔买卖,纪兄一人就可做,大不了一次少运一些就是,为何要拉上我?”

周嘉荣笑道:“詹兄实不相瞒,我是想做给我父亲看看,我虽不是读书的料,但我会做生意,我可不是我父亲口中那种败家子。至于为何要拉上詹兄,这么大笔绸缎要一下子卖出去,只是袁家恐怕吃不下,恐还得詹兄出面寻找合适的买家,我寻货源,詹兄负责卖家,各自利用了咱们的人脉资源,彼此皆得利,还可交上詹兄这个朋友。以后若有好买卖,咱们也可继续合作,一块儿赚钱,岂不美哉?”

詹二明白了,周嘉荣看中的是他地头蛇的身份能带来的资源和便利,那这就说得通他为何会找上一面之缘的自己了。

詹二也想干出一番成绩,这样他父亲才可能不会一直这么逼着他读书了。他羡慕纪三,同时也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只是五万两银子对他来说太多了。

他可以找狐朋狗友,还有些交好的亲朋借钱,但要不通过家里就借出五万两银子也不容易。

周嘉荣见他面带难色,笑问:“詹兄可是有顾虑,可以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解决。”

詹二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那个五万两有点多,在事情没成之前我不想家里人知道,所以……”

“不知詹兄可拿出多少银子,若是相差不大,就由我去想办法。若是差距比较大,我也没法子,那咱们这次就少拿一些,先赚一笔等有了本钱再继续。”周嘉荣想了个折中的方案。

詹二不大情愿,少拿货那就意味着少赚银子,钱太少,怎么能够震惊他的家人,继而改变他父亲的想法?

“我再想想办法吧。”詹二捏着下巴说。

周嘉荣道:“好,等詹兄备好了银子,我便让我家掌柜的带一半的镖师回去,备了货送过来,我与詹兄一块儿去码头迎接他们。”

这是他要留下来做人质的意思,让詹二放心给银子。

詹二还真有点怕周嘉荣拿了银子就跑路了,听说他留下,便放心了:“好,纪兄稍等,我这就去筹措银子。”

他身份摆在这里,狐朋狗友还有些亲朋都答应借钱给他,这个几百两,那个几千两,但还是差一截,随后他又找了一个买家才凑齐这笔钱。

周嘉荣听说詹二来访,还带了银子,心里很是诧异,不过短短三天,詹二这样一个纨绔就凑齐了这么多银子,是他低估了詹二。

“詹兄这速度真是快,叶掌柜,派人清点好银子,准备好,明日一早就上路。”周嘉荣吩咐旁边的叶和通。

叶和通连忙笑道:“是,三少爷。”

詹二笑了笑,问:“纪兄,他们携带这些银子可是准备走陆路?”

周嘉荣点头:“没错,按原路返回。”

詹二挑了挑眉:“来时你们用了多长时间?”

周嘉荣说:“日夜兼程,道路很顺利,没出什么意外,用了八天多。”

詹二笑了:“纪兄不是说走水路更快更方便吗?带这么多银子万一在路上遇上了劫匪怎么办?不若让他们走水路吧。”

“这……”周嘉荣有些迟疑,压低声音说,“这么多银子走水路真的安全吗?万一……”

詹二拍着胸口保证:“没有万一,他们若现在能准备好,我与纪兄亲自送他们去码头,找一艘北上的船,让他们搭顺风船北上。纪兄既不放心,我派两个人跟着,保证让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到杭州府。”

周嘉荣忙道:“如此自是最好,有劳詹兄了。”

詹二端起茶杯边喝边说:“那可是我的银子。”

周嘉荣听明白了,詹二是怕这笔银子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所以才坚持要走水路,同时也是给他展示实力。可惜了,他不知道,他越是展示,暴露得越多。说到底,还是周嘉荣利用了詹二急于出人头地的心理,若换了詹父,定然不会如此顺利。

周嘉荣装作没有听见,只是让人去催叶和通他们快点准备好,今天就出发。

叶和通早收到了命令,因此收拾起来很快,清点完银子之后便来告诉周嘉荣:“三少爷,都准备好了。”

“现在就出发吧。”周嘉荣站起身道。

一行人带着五万两银子出发去了码头,路上周嘉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扭头问詹二:“詹兄,不知可有人收购肥皂,若是价格合适,我想捎带一批肥皂过来,我世交家中有肥皂坊,日产数百块肥皂。”

詹二自从用了肥皂之后便摒弃了澡胰子,听说周嘉荣还认识做肥皂的富商,啧啧称叹:“江南多富商,真是名不虚荣。不知纪兄能拿出多少?”

周嘉荣琢磨了一下说:“几千万把块吧,我昨日在街上逛发现这边肥皂一两五一块,在我们江南,只需一两银子,若能运几千块过来,占地又小,还可将运费赚起来。”

这点银子詹二不是特别看得上,便说:“一会儿我帮你问问。”

一行人来到码头。

这是周嘉荣第一次看到码头。

漳州府的码头很是壮观,地面上铺着青石砖,放眼望去,海天一线,仿若没有尽头。

无尽的海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几百上千艘,不过这些船大多是小型的渔船,只有少部分是大型的商船。商船上都标记着东家的名字,一望便知。

不过因为海禁的缘故,这些船只能北上,往北方运输东西,若是从南边来的,按照规定便不能进港。

海水自带一股咸腥味,不是很好闻,詹二皱了皱眉,直接找到码头的舶官,大剌剌地说:“我有个朋友要北上,你帮忙找一艘去杭州府的船,捎带他们一程。”

舶官认识他,连忙点头哈腰笑道:“原来是詹二公子,您稍等,小的这便去给您找船只。”

人走后,詹二对周嘉荣说:“纪兄稍等,我去帮你问问肥皂的事。”

“多谢詹兄了。”周嘉荣感激地说,然后悄悄给刘青使了一记眼色。

刘青借口要上茅房,跟着走了。

不多时詹二便回来了,告诉周嘉荣:“纪兄,你的肥皂若是多,对方可出二两银子一块,你尽管送来便是。”

周嘉荣惊喜不已:“多谢詹兄,等事成之后,我一定要宴请詹兄,请詹兄切莫推辞。”

詹二笑着答应。

不一会儿,舶官回来,说找好了船只,明早就有一艘船要出发去松江府,正好要路过杭州府,可顺路捎带他们一程。

于是一行人将叶和通等人和五万两白银送上了船。

周嘉荣看见了这艘船挂出来的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张”字,他记在心里没表。

回到客栈后,刘青立即向周嘉荣说了所见所闻:“那詹二公子在西边码头上见了一个从渔船中出来的男子,说了两句话后就回来了。不过小人观那男子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肌肉发达,不像是主事,倒像是个跑腿的。”

“漳州府市面上肥皂才一两五银子一块,他却能以二两银子的价格收购,还多多益善,除了高价卖到海外,我想不出其他的原因。”周嘉荣敲着桌子说。

刘青也赞同:“少爷,看来有些渔船是伪装,不若让小人带人悄悄潜入码头,探查一番。”

周嘉荣瞥了他一眼:“急什么?小鱼才出来,咱们就跳出来,小心打草惊蛇了,不要着急,慢慢等,大笔的生意还在后面,我不信不能引蛇出洞。”

刘青摸了摸脑袋:“是小的太急了,但咱们就这么干等着吗?”

周嘉荣轻轻摇头说:“当然不是,叶和通他们最快也要十几日后回来,我准备去附近几个州府看看。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去见了詹二就出发。”

现在他有一张畅通无阻的人形护身符,不趁着这时候到处了解了解情况,那还等什么时候?

同一时间,詹家,漳州府通判詹向平将詹二叫道了书房:“听夫子说,你这几日经常逃课,做什么去了?”

“告状精,就只知道告我的状。”詹二嘟囔了一句,不想事情还没办成便告诉父亲,含混地说,“就,就最近交了个朋友,陪他转了转。”

“转到码头上去了!”詹向平冷冷地说。

见父亲一语道破自己的动向,詹二撇嘴说:“爹,您既然都知道了还问我做什么?”

詹向平冷声质问:“你今天带去码头的那个年轻人是谁?听说是个生面孔。”

见父亲都知道了,瞒不下去,詹二只得说了实话:“……就我一个朋友,我们一起做点生意,免得您总说我只知道跟袁六他们鬼混吃喝玩乐。”

詹向平可没儿子这么好忽悠,他背着手问:“你这个朋友是什么来路,你可清楚?”

詹二说:“他家开织坊的,每天能生产好几百匹布。纪兄是家中独子,他父亲有意锻炼他,便派他出来做买卖。”

这个消息太模糊了,詹向平皱眉说:“就这些,你就把五万两银子交给了对方,不怕对方拿钱跑路了?”

“爹,儿子没您说得这么傻,我派人盯着他们的客栈呢,也派了人在城门口盯着,您放心吧,人都在我手中,他们不可能不回来,而且我还派了两个人跟着他们北上,能找到他老家。”说到这里,詹二嘿嘿一笑,冲詹向平眨了眨眼睛,“爹,若是他家只是普通富商,回头他坐船北上回江南,若是途中出了什么意外,那银子岂不是都归咱们……”

“胡闹!”詹向平给了他一栗子,“八字都没一撇的事,你就开始动歪脑筋了。”

詹二摸了摸额头:“这不是银子太多了吗?三万匹绸缎,就是二十四万两银子,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按照约定,他只能拿成本的五万两银子和利润四万五千两,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两。听起来不少,可哪比得上二十几万两银子一块儿到手啊。而且海上多风浪,出个什么意外,谁知道啊,人一死,死无对证,大家又看着纪天明一行人出海的,可跟他没任何关系。

看着儿子贪婪的嘴脸,詹向平觉得自己是多虑了,这在自己地盘上呢,一个年轻的富家公子哥而已,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即便知道些秘密,那又如何?没看朝廷派来的将军都在漳州府折戟了吗?

而且他这个儿子表面看起来豁达开朗,交友甚广,但骨子里可不是什么善类。

若那个纪天明不安好心,最后谁算计谁,还不一定呢!

他收起了顾虑,叮嘱詹二:“先搞清楚对方的来历,亲属,不能动的人绝不能动,你若是为了点银子,惹出大乱子,别怪老子家法处置。”

詹二笑呵呵地说:“爹,你放心吧,我知道了,什么人能动,什么银子能拿,儿子心里清楚着呢。”

“行了,滚出去,不要给老子惹乱子。”詹向平不耐地吼道。

“去附近逛逛?”詹二惊讶地看着周嘉荣,“纪兄可是在漳州府呆腻了?是我失礼,未尽地主之谊,不若由我做东,带纪兄转转。”

周嘉荣笑道:“若能有詹兄带路自是最好。我这次想在附近府县转转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特产,到时候采买一些,运回江南,不然空船回去太浪费了。”

詹二说:“原来如此,纪兄可真是个做生意的料,时时刻刻都惦记着这做买卖的事,想不成功都难。”

周嘉荣谦虚地笑道:“这不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给我父亲看看吗?免得不会念书,考不上童生,他便将我贬得一无是处。”

“纪兄精明能干,这笔买卖若是成了,一定能让伯父刮目相看。不知纪兄想去哪儿?”詹二问道。

周嘉荣眼睛里有些迷茫:“詹兄也知道,我是第一次来漳州府,对附近的府县并不了解,还请詹兄定夺。只是这一趟要麻烦詹兄了。”

詹二嘿嘿笑了笑说:“我们去汀州府怎么样?”

周嘉荣还没说话,旁边的袁六嘘了起来:“詹二,你又假公济私,啧啧!”

周嘉荣一头雾水:“哦,这里面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内情吗?”

袁六还想说,旁边的詹二红着脸斥道:“吃都堵不住你的嘴,再说,再说你就别想跟着我们去汀州府玩了。”

袁六连忙举手:“好好好,我不说,反正到了汀州府,纪兄也会知道的。”

周嘉荣见两人打着哑谜,很是疑惑,可看詹二一副不愿多谈的模样,他也就没再追问。

又聊了一会儿,詹二留他们在府中用了饭,约好明日坐船出发去汀州府,周嘉荣和袁六这才告辞。

出了詹府,袁六拱手朝周嘉荣笑了笑说:“纪兄,你要回客栈吧,咱们正好顺路,不若一道。”

“好。”周嘉荣笑着应下,“上次布匹的事还没多谢袁兄。”

布就卖给了袁记布庄,价格比市面上高了一些。袁家还答应,只要是他们的货,质量没问题,都按原来的价格收购。

事后,周嘉荣让人调查过袁家。

袁家是漳州府的大户,在城中有好几间铺子和两座大院子,在乡下还有数百亩田地。

虽然家大业大,可漳州府只有这么多人,用得起绸缎的人家就更少了。袁家要这么多布,周嘉荣心里是有些怀疑的,尤其是袁六跟詹二关系很好。

这些公子哥的友情可不光是性情相投,必然立场也是一致的,否则不可能长期交往。

袁六摆了摆手:“哪里的话,纪兄家的布好,掌柜的才给了这个价。对了,等到了汀州府,纪兄若是看到詹二有什么反常的举止,你别惊讶,配合他便是。”

他一提勾起了周嘉荣的好奇心:“袁兄,到底是何事?若是方便,不若告知我,免得我不知情,坏了詹兄的好事。”

袁六思考了片刻后说:“罢了,反正纪兄都会知晓,我提前给你透个底吧。詹兄心悦汀州府知府奚大人家的二姑娘。”

周嘉荣明白了,敢情詹二答应得那么痛快呢,原来是想去见心上人。

不过知府和通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两家若是有意,直接定亲便是。可从袁六和詹二的说辞来看,显然是没有定亲的,詹二年纪跟他相仿,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莫非是那位奚二姑娘还比较小?

周嘉荣虽然心里有些疑惑,可这种儿女私情的小事,他也就好奇一下,并不关心,笑道:“我明白了,此去汀州府,定当全力配合詹兄。”

袁六颔首,没再提此事,而是聊起了汀州府的风头人情。

汀州府就在漳州府隔壁,相距百余里,不过规模比起漳州府要小一些,当地虽临海,但码头比较小,山地多,并没有漳州府繁华。

周嘉荣安静地听着,偶尔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又追问一句。

快到客栈,两人才分道扬镳。

次日,到了约定的时间,周嘉荣领着刘青和五个身手不凡的侍卫出发,到码头与詹二和袁六汇合。两人也带了几个随从和一些行礼。

詹二不愧是通判家的公子,在码头极有面子,人刚到,前日见过的舶官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公子这是要去哪儿?”

“我们想去汀州府转转,一会儿给我安排一艘合适的船。”詹二直接开口道。

舶官马上应道:“好嘞,二公子稍等。”

将他们招呼进了旁边的一间布置典雅的室内,还有清秀的丫鬟奉茶。

等了一会儿,舶官又回来了:“二公子,船已经备好,请!”

一行人上了船,这是一艘两层的船,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等进去后周嘉荣便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船里装饰得极为豪华,几个船夫都非常精干,应是水中好手。

见到几人,连忙行礼,将他们领进了二楼的船舱。

“二公子,船已打扫干净,您看可还合适?”船长殷勤地问道。

詹二背着手:“马马虎虎吧,左右不过一日夜的功夫,将就吧。我这位朋友是第一次坐船,你们开慢些,平稳一些。”

“是,小人知道了。”船长应道。

詹二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大家各自挑了一个房间,然后留在二楼的甲板上玩耍。

船长非常贴心,准备了不少好酒好菜,还有俏丽的丫鬟在一旁伺候。

用过饭,船已经驶离了漳州府,四周一片茫茫的大海。

詹二精神很好,拉着周嘉荣和袁六下棋。

周嘉荣摁住额头,故作第一次坐船出海不大适应的样子:“兴许是喝了酒,我有些头痛,还是你们下吧,我回房里睡一会儿。”

晕船这种事很常见,詹二不意外,只是指了指旁边漂亮的丫鬟说:“好,纪兄要不要派个人伺候你?”

周嘉荣连忙摆手:“不用,让刘青伺候我便好。”

詹二看他一副头痛欲裂的模样,笑了笑,没在多说什么。

回到房中,刘青先不动声色地检查了一遍,确定房中没有任何的密道、窃听的地方后这才放下了心,扶周嘉荣躺下:“少爷,你先歇会儿,小人给你擦擦脸。”

他拧起毛巾,凑到周嘉荣耳朵边,低声说:“这船有些奇怪,一楼的甲板上蒙了不少油纸,不知道盖的是什么,船舱下面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的,船体外面浮出水面的部分包了一层铁皮,非常结实,很难破坏。而且这船的速度极块,最快时能达十余公里,殿下,小人怀疑这是一艘战船。”

周嘉荣轻轻点头,补充道:“你还忘了一点,这艘船吃水极重。”

几十个人对于一艘长达二十余丈,两层高的大船来说,算不得什么。按理来说,船吃水应该很轻才对,但刚才上船之前,周嘉荣观察过,他们没上去时,船弦距水面不过一米多,吃水很重,说明他们上船前,这艘船里便载了不少东西。

刘青很好奇,压低声音说:“不若小人寻个机会看看一楼船舱里藏了什么?”

周嘉荣轻声道:“小心些,若有机会就试试,若没机会就算了。如今在别人的地盘上,咱们人少,当谨慎行事。”

刘青颔首:“小人明白。”他不会冒失的,因为这可是关系着殿下的安危。

但从下午到天黑,刘青一直没寻到什么机会,因为不管他要什么,但凡走到楼梯口,下面的船员便会上前问他要什么,然后将东西给他送到手边,让他连到一楼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入夜后,这个机会很快便来了。

行至半路,他们遇到了另一艘船,双方亮灯打起了招呼。

对面那艘船似乎在水上漂了一段时间,扯着嗓门跟船长打招呼:“有没有什么新鲜的吃的?天天吃鱼都吃得老子想吐了。”

船长应是跟对方很熟,让船员放慢了速度,道:“有的,今日船上备了一些猪肉、羊肉和青菜,数量不少,可分一些给你们,派两个人过来拿吧。”

对面的船也停了下来,然后派了两个船员划着小船过来。

装东西的时候,其中一个船员爬了起来,抽出别在腰间的烟斗,抖了抖,点燃边吸边催促:“多弄点,你们明天就要靠岸,可以补给。”

刘青站在二楼看到那人嘴边一亮一亮的烟嘴,顿时有了主意。

他悄悄掐了一团棉花,沾了油灯里的桐油,然后绕到甲板朝后的一面,点燃了棉花迅速丢到一楼甲板上的油纸中,然后迅速闪身回了房,脱下衣服,躺进被窝里。

这边,周嘉荣晚上又被詹二逮住,玩行酒令。

詹二只要不读书就有无穷的精力,下了半天棋还不嫌累,晚上又嚷着要玩,周嘉荣只好陪同。

玩了一会儿,忽地下面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怎么回事?”詹二不悦地拎眉,往外瞥了一眼,只见窗外火光漫天。

他连忙站了起来,推开了窗户。

周嘉荣和袁六也凑了过去,探头向窗外望去。

只见一楼的甲板上燃了起来,船员们非常紧张,一边焦急地扑火,一边飞快地将甲板上的东西抢救出来。

透过火光,周嘉荣震惊地看到,原来安置在甲板上的是一门门火炮,不过跟传说中将崔勇轰飞的火炮不大相同,远没那么大,只比碗口铳大了一倍左右,除了铁,外面有些不是很要紧的部件似乎是用木头制造的。

甲板上还安了一排木架,似是专门放置这种火炮的,将其卡在上面,不会因为船的摇晃而摇摆或是滚落。

“怎么失火了,我们也下去救火吧!”周嘉荣趁机提议,是试探,也是想借机下去一探究竟。

詹二啪地一声关上了窗户,挥了挥手说:“呛死了,不用管,这个老莫,半点事都办不好,好生生的怎么起火了,真是不像话。”

周嘉荣在心里琢磨了一下,犹豫道:“真的没关系吗?我看他们在抢救那种用油纸盖着的铁疙瘩,是不是他们顺道运的货物,万一烧坏了,或是船烧毁了怎么办?”

闻言,詹二心里大大地松了口气,也是,火炮这东西,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很多大齐的士兵都不认识,纪三不过是个江南商人罢了,就是见到火炮又怎么样?还不是认不出来,只以为这是没什么用处的铁疙瘩。

他摆手,大剌剌地说:“不用管他们,他们自己会灭掉火的,继续,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