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974章 跟馆藏品一模一样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第974章 跟馆藏品一模一样

作者:金生水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16:51: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藤井凑到桌子前面仔细看了起来,这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玻璃杯,而是一件水晶杯。藤井心里微微一凉,自己擅长的瓷器和字画,对于玉器和其他种类古董,自己不能说不懂,但没有字画和瓷器这么精通。

这次斗宝之前,井上先生就打探出来陈阳会拿出什么物件,觉得派自己出来就够了,现在不但没看到井上先生之前说的三秋杯、王维的扶生授经图,反倒是自己输了一局,现在又拿出一件水晶杯来,这TM再看错了,自己回去不得被人笑话死!

没有办法,自己总不能直接认输吧,只能凑到近前仔细看了起来。水晶杯通体散发出千年沉淀特有的光泽,又不完全通透,微微显出一些神秘感,就好像磨砂玻璃一般的模样。

在杯的底部,有不同程度的絮状物痕迹。最为特别的是,在杯口旁边有一根鎏金的链子,这是做什么用的?链子有不少地方鎏金都脱落了,露出暗黑色,如果有链子,难道说还有个盖子?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硬度很高,很难加工。眼前这水晶杯无色无纹,很显然是由一整块水晶掏空而成的,藤井很难想象,如果真是古董,华夏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自己不懂水晶,但华夏古代水晶艺术品还是不少的,而且工艺都相当高超,所以自己想要判定眼前这件水晶杯到底是不是古董,还是挺难的。一边想着,藤井的手一边摸向了放大镜。

看到藤井摸向手边的放大镜,陈阳在旁边抱着肩膀都笑了,眼看着藤井将放大镜拿起来,准备要凑到杯子前的时候,陈阳在旁边开口说话了。

“喂,喂,藤井先生,你在干什么?专业一点好不好?你要用放大镜看什么?”

水晶倒不是不可以用放大镜来看,主要是这东西根本就没有必要用放大镜看气泡,天然水晶放到五十倍放大镜以下,你能够看到天然水晶的质地非常好,但如果你拥有的是假水晶或者是人工水晶的话,会发现气泡。所以说,用放大镜只能看出是是不是天然水晶,这跟物件老不老一点关系都没有。

“哈哈!”

“我徒弟都知道,水晶不用放大镜!”

“听前面还不错,原来短门!”

藤井听到观众的哄笑声,不由脸上一红,自己心里也有点后悔,自己没事拿放大镜干什么?

“我......我看看是不是天然的,不行么?”藤井梗着脖子说了一句。

陈阳呵呵一笑,摆摆手,表示他喜欢就好,随便!

半天之后,藤井将水晶杯轻轻放到了桌面上,默默点点头,表示此物不错,是一件老物件。

“年代!”陈阳瞥了一眼藤井,开口向他问道。

是不是老的,随便找个学了三年的小徒,看这么半天都能看出来,我用你说?关键是年代!

“这个......”藤井皱起了眉头,年代自己可看不出来,再说这物件怎么区分年代?

“我抗议!”井上在下面看出了藤井的犹豫,这家伙应该是看不出来杯子的年代,眼看着要在输一局,井上也只能站起来,想用自己的身份来控制比赛,“我们已经看出来物件的真伪了,根本就没有必要辨别年代!”

“陈老板这是为人所难!”

陈阳噗呲一声笑了,随即点点头,走到桌面近前,“各位,让大家开开眼,这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一件水晶杯......”

“陈阳,你胡说!”井上瞪着眼睛冲着陈阳喊了起来,“你们的西周,那是多少年前了,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物件?”

陈阳把嘴一撇,“你刚才自己说的,只要是老物件就行,不用管年代。”

“既然是这场斗宝还要比价值,那当然,时间年代越久远越好!其实说西周都晚了,早在周口店猿人时代就有了.....”

“八嘎!”这次别说井上了,就连旁边东瀛的评定团都气的拍桌子瞪眼睛了。

陈阳轻蔑的瞟了一眼,“八你大爷,我还拔丝地瓜呢!”伸手一指东瀛评估团,“你要骂就骂井上去,是他说的,只要看出物件真伪就行了,根本没必要断代!”

“我这么说有错么?”

“你......”东瀛评估团看了一眼井上,这是伸手指了一下陈阳,什么都没说出来。耿老伸手示意大家平静一下,随后向藤井表示,希望藤井能断代,因为涉及到后面的价值评定,还涉及到斗宝的结果。

藤井在旁边低着头,皱紧了眉头,抿着嘴思索着,陈阳在旁边轻笑了两声。

雪景寒林图,自己可以大声的告诉他年代和作家,那是因为雪景寒林图是赝品,自己在诱导他。其实鉴定这东西,除了看眼力之外,还要看心稳不稳,有很多人因为心不稳,很容易先入为主,

比如说一幅画,你不说是谁谁的,掌眼的人凭自己的眼力,很容易就能看出真假的;但你若是告诉他,这是北宋范宽的,当他看到画风、技法都对的时候,在一些细节上,他就会自己劝自己。

“这里范宽手哆嗦了一下,这幅画一定是范宽晚年的时候画的!”

“你看看这一笔,多精妙!虽然笔墨浓重了一丝,但若没有这一丝,这山石就不会给人硬朗的感觉,更体现不出树枝随风摆动的柔弱感,大师就是大师!”

其实就是TM在细节上没放好!

这在后世也是国宝帮常用的手法,拿着一件元青花去找别人鉴定,开口就说某某大师鉴定过,是真的!那有些心力不定的人,即便看出了问题,也自己怀疑自己了。

“这是明代的!”就在陈阳笑呵呵看着藤井,脑海中想着的时候,藤井开口说话了。

清代的水晶瓶自己见过不少,大多数都跟透彻,很少有这样的水晶,按照年代推,加上从鎏金链子的形式上来判断,如果这水晶杯是真的,大概在明代。

“元代!”陈阳微微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说道。

藤井噘着嘴,一脸坏笑看着陈阳,表示这不可能,如果陈阳说唐代、宋代的,自己或许还可以相信,但.......元代么,自己是绝不会相信的。

“陈桑,我们都知道,你们国家元代,是一群游牧民族的天下,说道打仗或许在当时他们无人能及,但你要是说,元代那帮莽夫有这样的水平,我绝不相信!”

这种东西,怎么可能轻易断代呢,如果要是一件饰品或者摆件,还可以从工艺上来判断,你这杯子就是一块天然水晶掏空形成的,即便你说出有一百种方法来断定这是元代的物件,那我就有一百零一种方法,来否定你的说法,如果在眼力上赢不了你,那就在总价值上赢你。

这是藤井的心里想法,汝窑对汝窑,宋徽宗的玉鹰图怎么也要比这个破水晶杯值钱吧,虽然自己现在眼力上输了一局,但在总价值上没有输,毕竟自己还有两件东西没有亮出来呢!

“水晶,是一种天然宝石,我国古代称水晶为“水玉”“水精”“千年老冰”等。但从物理性质上来说,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硅酸盐矿物晶体,是石英的完全结晶,晶面呈六面角柱状,柱上有平行横纹,多呈簇生状,其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摩氏硬度为7,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陈阳打了一个响指,走到桌子前面给藤井讲了起来。

“藤井先生,你不要以为这件水晶杯无法断代,我告诉你,这其实很简单!”

由于水晶流传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形成了自己的水晶观,有不少古籍中也提到了水晶,《山海经·南山经》云:“又南三百里,日耿山,无草木,多水碧。”郭璞注曰:“水碧,今水精也。”

关于水晶的成因,唐代人认为水晶是由千年冰所化。水晶由千年冰所化的说法可能来源于佛教,佛经中称水晶为七宝之一,因而水晶被赋予了佛陀的神秘色彩,更成为善男信女们珍爱的随身佩饰。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水晶的记载还有很多……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提到一水晶碗“夏蝇不近,盛水经月不腐不耗,或目痛含之立愈”,认为水晶有防腐、疗疾的药物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宗 言:“嘉州峨嵋山出菩萨石莹白明澈,若太山狼牙石,上饶水晶之类,日中照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因以名之。”这里说到水晶有如同佛光的五色,实际上是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所致。

到了宋代,关于水晶的记载更多了起来,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宋代笔记《事林广记》中记载的一道菜—— 滴酥水晶脍 ,就和现在许多人喜欢吃鱼冻一样,在宋朝时人们也会把鱼做成凝冻,称之为“水晶鲙!”

“到了元代,”陈阳冲着藤井嘿嘿一笑,“有《漳浦县志》记载,元大德年间有太监奉旨督采水晶于梁山,于水晶场水库留存刻有大德元年十二月的督采水晶碑文。”

“《宁海县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地方,石屏山摩崖。”陈阳背着手,围着桌子一边走着一边说着,当时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当时哈剌公式奉旨在浙东一带寻找水晶矿石,最后在宁海樟林有所发现。内容记录哈剌公式在新昌董村石厂山采得大量水晶矿石,计11374斤,“皆珍异奇绝者”。同时提到“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之樟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落款“大德三年正月”,即为哈剌公式1299年所书。

听陈阳说完这些,藤井把嘴一撇,刚想开口说话,陈阳直接笑着看着他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这些文献记载,只能证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水晶,却不能证明这是元代水晶杯!”

“那我就给从工艺上分析分析!”

陈阳伸手将水晶杯拿了起来,“1959年,我国在大南坂镇纪年元墓内,出土了一件元代水晶葵口盘,瓷盘长15.6厘米,宽13.1厘米,高3.7厘米,通体为透明水晶,中带乳白纹,盘作五瓣葵口,低圈足,底平,平面呈椭圆形。现收藏于漳浦县博物馆,为馆藏二级文物。”

水晶葵口盘

自己曾经去这家博物馆看过,这件水晶葵花盘的质地跟自己手里这件水晶杯一模一样,说着话,陈阳将水晶杯递到了藤井面前,指着鎏金链子的位置,向藤井问道,“这是圆孔还是方孔?”

“当然是圆的!”

我国在几年前,在衡州瓜园村史绳祖墓出土的南宋玉狮,在沪上松江区出土了元代水晶兔,经过专家比对,这两件水晶饰品在技艺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比如:毛的刻划都是用短阴刻线来表示,头部较小,长耳后抿,眼球和眼险作减地浮雕的写实手法,这种雕琢工艺始于唐,流行于元、明;另外,出土的宋代水晶狮子并无穿孔,而元代水晶免有上下贯穿的圆孔。”

水晶狮子 南宋 浙江省海宁市智标塔地宫出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出土的其他元代动物饰品上得到佐证,元代人喜欢在饰品上打孔,而且大部分都是通天圆孔;而宋代则喜欢在玉器、饰品上做长方形穿孔,”

北宋水晶孔雀 1969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

无论是从文献记载中,还是这件水晶杯造型、雕工艺,钻孔方法等几方面判断其应为元代之作。

藤井冷笑了一下,“陈桑,我觉得你这个断代做的不谨慎,在没有其他同类型物件作为基础下,自己冒然断代,只能说明这是你的看法,并不代表是正确的!”

场下的观众也觉得陈阳这个断代做的太冒险了,虽然说现在从记载和馆藏品里能证明元代有水晶,但却没有同类型水晶制品,就这么判定是元代的,有些牵强。

陈阳摇摇头,随后苦笑了一下,“藤井先生,那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我这件元代水晶杯,跟博物馆馆藏的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那家博物馆是三只,而我是一只!”

1986年,我国考古专家在内蒙青龙镇发现了辽代古墓,是辽景宗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及其驸马的合葬墓,专家在墓中发现了系金链水晶的陪葬品,“这三件水晶杯现在就在当地博物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